對于秀才的問題,三狗想了半天:
最好是活下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家鄉,哪怕是做一條無人看得上的老狗都愿意,陪著家人,窩在田間地頭,慢慢老死,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了。
再說家里還有楊慕華,還有兒子小虎,還有漸漸年邁的父親母親,白頭的爺爺奶奶,還有弟弟妹妹。
總的來說,就這些人,是三狗舍棄不了的人,至于現在身邊的兄弟們,雖然也是舍棄不了,但在戰爭的環境下,沒有人能保準大家的安危。
連三狗自己都不能保準自己是否能撐到戰爭結束不死,更何況這些兄弟,只能是自求多福了,也就是說,在心里的預期里,都做好了大家每一個兄弟都有可能戰死的心理準備。
如果,真的能按照自己意愿來,這些兄弟都能活下去,都能回家,都能老死在家鄉,平日里可以串串門,那簡直是天堂一樣的日子了。
所以現在三狗慢慢的心境不斷地在改變著,有時候會厭戰,希望戰爭早日結束,哪怕是求和甚至是投降都能接受,只要大家能活下去。
但這種話是萬萬不能說出口的,就算對楊慕華也不能說。
有時候希望戰爭早日結束,就要加快力度去殺鬼子,目前看來,只有多殺鬼子,才能讓戰爭早日結束。
要多殺鬼子,單靠自己一雙手是遠遠不夠的,得要盡力升官上去,如果自己真的成了團長師長乃至軍長,那多殺鬼子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這樣才能離自己回家的理想就更近一步了,或許秀才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時不時地跟三狗指點江山。
但三狗真的對這些不是很感興趣,或是自己的胸懷、格局太整天只顧著自己的小家,眼界拓展不到國家和大家的大格局來。
無所謂,各人各命,人各有志,三狗就喜歡這些小情小義,至于民族大義,是有,但還沒有上升到要改變國家和民族的想法去。
這思緒稍一飄忽,戰場上就瞬間萬變了,日軍在千公嶺進攻受阻,兩邊的側翼也沒有辦法迂回,現在錦江北岸的20旅團突然在石頭街渡河南下。
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主力在錦江北岸渡過河,以一股繞攻臘燭山,一股由石頭街西胡家南渡,抄襲51師側背,并以飛機9架、大炮4門自北向南轟擊。
這一下子,確實是厲害,簡直是釜底抽薪了,整個51師的根基都動搖起來了,152團和師的野補團要求釘在原地,不得后退,要頂住日軍104大隊和102大隊余部。
此外,師部急忙向軍部求援,王軍長接報后,立即部署:命51師主力向左轉用命控制在印塘附近的軍直屬補充團急趨華陽,堵敵西犯。
連74軍的補充團都拿出來了,可見局勢緊張,也可見兵力已經運用到極限了。師部團部都明確表示,大家都要死守住各自的陣地,不得后退。
三狗熟知這一帶的地理,整天看地圖都看得能自己畫出來了,現在千公嶺身后是雞公嶺,這一帶四五個平方公里,是152團及三營的主要防區,屬于最靠東面的陣地。
在152團的側翼,是師部野補團的防區,負責保護152團的側翼安全,和守衛樓嶺這一線的陣地。
雞公嶺后面不遠處就是臘燭山,屬于153團的防區,現在正遭受南渡錦江的日軍側翼攻擊,大家拼死抵抗。
如果臘燭山這個地方守不住,那雞公嶺防區將受到日軍的兩面夾擊,要么被趕到錦江河里去喂魚,要么只能南撤到相城鎮甚至是清江樟樹去。
但這個是允許的,51師明確被要求確保上高東南面的安全,遠離上高撤到清江去,最后師長團長都要上軍事法庭。
但通往上高東南面的交通要點,現在正是華陽地區,而51師的151團,現在石頭街和日軍鏖戰不休,根本分不開身去支援處在華陽的師部。
日軍的兵鋒已經沿錦江南岸而上,快到華陽了,所以王軍長才會把軍部最后的預備隊,一個補充團派了出來,馳援華陽,頂住日軍的抄后路。
現在51師加上軍部的一個補充團,和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的主力,在錦江南岸從千公嶺到華陽這一片狹長的地區里,拼死頂牛。
在這個長二十里地,寬三四里地的地方里,51師像個兜一樣,死死兜住了越過錦江過來的日軍20旅團這條大魚。
時至三月二十二日傍晚了,本來千公嶺這邊的日軍進攻已經有點頹勢了,但估計剛剛又接到旅團部的急令,要求他們打下千公嶺雞公嶺,和南渡的部隊在臘燭山會師。
這又讓日軍104師團像打了雞血一樣,再次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傍晚時分,一般不怎么出動的日軍飛機也飛來轟炸。
后邊的聯隊級別的山炮也在湊熱鬧,把千公嶺的陣地翻了幾道,如果沒有之前就準備好的掩體,那九連和野補團不知道要犧牲多少人。
日軍炮火剛延伸,但干擾性的炮火還在繼續,日軍的步兵就發動了散兵陣型的沖鋒,九連他們此刻已經不再隱藏火力,敵人也不再進行什么火力偵探,一上來雙方就全力干。
九連的機槍還是以輕機槍為主,面對敵人的散兵,不斷地用點射來追蹤著日軍向前移動匍匐躍進的散兵。
各班以班用機槍為火力支撐點,圍繞機槍,組織優秀射手作為步槍手的主要依托,此外還有的擲彈筒也在緊張地準備著。
日軍在步兵炮和迫擊炮重機槍等優勢火力的飽和發揮下,散兵線不斷地迫近千公嶺山腳下來。
一旦到了山腳,也就離九連的山陵線陣地直線距離一百多米了,各擲彈筒組立刻開始發射擲榴彈。
臂力好的戰士,也開始朝山底下甩手榴彈,手榴彈越過山腳的深壕后落在日軍散兵線上,一時間,山腳下一陣巨響。
日軍散兵的前頭部隊十幾個人就算是趕緊趴在地上,還是有一部分人被炸得死傷連連。
因為山腳位置有一道深坑,三米多寬,剛好過了人跳遠的極限,深倒是不深,只有三四米,但底下是水坑。
水坑里面有地胡蜂,這是152團之前埋下的,三營的一些作戰經驗得到了全軍的推廣,152團肯定是最先學到的。
之前日軍占領千公嶺是在152團自動撤退后去的,也沒有去理會這些深水溝里有啥東西,以為是最近經常下雨,自然形成的水溝而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