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抗戰鐵血路:八千里路鐵與血 正文 2. 刀耕火種

作者/平淡的平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三狗父親掐了顆稻子,放嘴巴里咬了咬,基本知道了稻子成熟幾分,定了時間提前把田里水放干凈;在頭天晚上就趁著月光,加上爺爺父親母親帶上已經回到家的三狗去先割稻子,弟弟妹妹讓奶奶帶著睡覺。

    為什么要頭天晚上就割稻子,因為搶在白天毒太陽前多做一點,這個時候月朗星稀涼風習習,做起事來不是很累。

    三狗爺爺父親割稻子用的刀是一種專門的鐮刀,單手握的抓刀,短7字型,手全部包住刀背,刀尾是7字的尾,有帶穿過系在手腕上,刀口是7字頭,單手抓住刀口朝下,對著稻子桿根部一手抓著手腕一動,刀口就把稻桿全部割下來,刷刷的幾下就割下幾把稻桿,單手抓不完稻桿就遞到左手來拿著,夠一大把就放在地面上,這樣割稻子很快,也不是很累。

    三狗和母親用的是正常的柴刀,是長7字形的,不過是大很多,有木柄的,要雙手割稻子,左手抓著稻桿的中部,右手持著柴刀木柄,對著稻桿根部割去,連著割五六把,等左手抓不住稻子,就放在地面上。

    割下來的稻子每一捆要交錯開一點疊放,堆到半人高再放第二堆,成一線排,這樣第二天的打谷機就可以一路打過去了。

    當時用的是農村老式的打谷機,其實就是人工脫粒機,用木板做成一個長方的大木斗,前頭裝上打上鐵絲釘成的齒輪,腳踏著把打谷機的齒輪轉起來,雙手抓住一把稻桿,把稻子放在飛轉的齒輪上,稻子就被刷下來了。

    就算是這樣的打谷機,在當年也屬于高科技產品,并非每家都有,需要借用或租用的,實在用不起或沒有的,只好采取最原始的脫粒方法,就是把整顆稻谷放在曬谷場上曬干,用個大大竹竿或木塊來打擊稻穗,使其脫落,這樣的方法,稻谷里的沙石就很多,賣不出好價格,自家碾出來米也會有一些沙石在里面,煮了飯吃咯牙。

    三狗村里沒幾架打谷機,都是東家的,所以得要勻好時間來用。三狗也去一邊腳踩一邊抓住稻禾來打稻子,開始覺得很好玩很威風的樣子,那稻禾被飛轉的齒輪一扯一扯的,稻子飛濺,齒輪被稻禾一放就慢下來,腳上就得使勁踩,時間一久三狗就力氣不支了,大人嫌他慢耽誤時間趕走他,很多家在排隊等著用打谷機呢。

    打谷機打起來稻子四處飛濺,為了不讓稻子濺到外面地里浪費糧食,就在打谷機上面加了個竹編的罩子,這樣飛濺起來的稻子都擋住不再飛出去了。

    但還是有偶爾的谷粒飛濺出來,聽說有一年村里銀鳳她爹在打谷時候,一粒稻谷飛濺到他的眼睛里,停下來自己怎么弄都沒有辦法把稻谷弄出來,越來越難受。

    找人掰他的眼皮想把稻谷摳出來,沒想到人的眼皮力氣那么大,幾個漢子都沒辦法,拿水洗、沖眼睛等辦法都沒用,來福他爹是鄉里的土郎中,用細小的竹夾子也沒有辦法夾出來,還把銀鳳她爹搞得跟落水狗一樣筋疲力盡。

    實在沒辦法了,銀鳳她爹就犟了起來,老子不治了,那只眼睛外面腫得像個粉紅的大桃子,還不時流著眼水,這“蠻牛牯”也是條漢子,該吃吃,該睡睡,該干活干活,一只眼睛也能活。

    沒想到過了段時間,那只眼睛長出了一個稻子芽出來,順著芽一拔,居然把那稻子拔出來了,那稻子在眼睛里發芽了,真是奇事,沒兩天銀鳳她爹那個大桃子眼睛就消掉了,完好如初。

    ……

    三狗剛開始割時候還挺快的,每次算好六把稻子,從右邊一連割到左邊順勢一放,第二回時候也是六把放在之前的六把上面,剛好是一大束,刷刷的一路割了半壟過去,時間一長就不行了,累得直喘氣。

    稻子葉子邊上有小小的鋸齒,不停的打著三狗的左手臂,左手臂上都開始火辣辣的紅腫起來,只得放下袖子擋著。彎著腰悶著頭雙手不停的用力,稻草里空氣不暢,氣悶胸悶,稻草里很多蟲子都被趕的飛起來,飛得一頭一臉的,累得割一會歇一會。

    父親倒是慢條斯理,不快也不慢,也不休息,一直就一個速度,很快就把三狗拉在身后了,也不催三狗,一直忙到二更時分,村里狗都不怎么叫了,才收工,幾個人到溪邊,脫光衣服下水好好的洗了一個澡,回到家喝了口水后,三狗一沾上枕頭就沉睡過去了。

    第二天剛蒙蒙亮,夏天天亮得早,三狗還沒睡舒服,就被父親叫醒了,母親已經把早飯做好了,是干飯配菜的,不是平常的稀飯,因為飯后得趕早上的清新空氣去多割些稻子,所以要吃些能扛肚子的干飯。

    飯后三狗和父親到田里接著割稻子,一直到太陽慢慢升起來,巳時日上三竿了,才回家避開午時最毒的太陽,午飯午休后,再去一連割到天快黑才回家。

    同時也請了人手抬來借的打谷機,兩人一邊踩踏著一邊打著稻子,木斗差不多裝滿了新鮮的稻子,得要盛出來,裝在籮筐里,一擔一擔的挑回到曬谷場上。

    母親已經在曬谷場上鋪好曬谷的“墊”(竹編的大席子),稻子倒在大竹席上,母親用竹耙子耙開,把連帶著的稻禾耙出來,過一段時間耙一下把稻子翻一下,充分的曬干,太陽下山時候才去掃堆起來,裝在籮筐里挑回家。

    每到上午下午的中間,奶奶帶著弟弟四狗妹妹春花挑來一些飯食,算是打尖,一般是手工寬面下酸菜辣菜,大家停下來洗個手,坐下來稀里嘩啦的吃上兩碗,又有力氣干活了。弟弟妹妹在家不吃,偏要在田間地頭和大家一起吃,還吃得特別香,覺得挺新鮮的。

    請的人也是本村的勞動力,互相請來請去的,有時候工錢對消了就可以了,但請人干活是要包一天飯的,說好的人工早上到家里來,一般是要吃干飯的,干農活稀飯不頂肚子。

    午飯晚飯是極為豐盛的,飯管飽,菜有葷有素,最少要有大塊豬肉,不然會被人說小氣閑話的,有的人家還要殺雞宰鵝的,午飯酒不能喝多,下午要接著干活。

    晚上手工后,各自回家洗澡,換身干凈的衣服來吃晚飯,晚飯是要多喝酒的,東家要不停的勸酒,有喝醉的都有,沒事,睡一覺第二天就沒事了。

    雙搶是搶收搶種,所以會提前辟出小塊田種秧苗,早稻一收,馬上就得耕田種晚稻的秧苗,因為不是每家都有牛的,所以有牛的家就接耕田的活,稻子一收上田,就得要安排耕田。

    三狗家請了二毛他爹來耕田,她們家專門養了一頭大水牛來耕田的;第二天一早,二毛他爹就趕著牛來三狗家吃飯,也是干飯有菜,要另外要給牛準備吃的,除了草外還要準備糠伴米飯,這樣牛才吃飽好有勁干活。

    先是犁田,牛在前面拉著三角尖的鐵犁,人在后面一手握著木頭的犁把,一手拿著竹稍鞭子,嘴巴喊著指揮牛專門的號子,要牛往前走喊“嗨”、停下來喊“嘩”,都是一個音,到耕種時候,畈上喚牛的號子此起彼伏。

    哪頭牛被選中做耕牛,在牛犢時候就要開始訓練,不聽話就會被打,直到完全聽從主人指揮才算合格。在農村里大部分的牛都要被訓練成耕牛,水牛基本上都是,水牛性格溫順,黃牛整天在山上跑,性格會暴躁些,經?吹絻深^黃牛牯在砰砰響的頂頭斗牛,所以做耕牛的不是很多,會當成肉牛賣掉,也有很多健壯的母黃牛被訓練成耕牛的。

    農村里養牛喜歡養母牛,不用花錢請人閹割,性格溫順好訓練成耕牛,更主要的是會生牛崽,牛崽是可以賣錢的,二毛他們家就養了一頭母的大水牛,生了好幾頭小牛賣了,全家把它服侍得好好的,又耕田的又生崽的,頂好幾個勞力。

    一到大夏天,三狗他們經常讓二毛把大水牛拉到大水塘里,大家一窩蜂的爬上水牛的背,那水牛在水里力氣真大,駝一背的孩子還能游到對岸去,聽說在水里力大無窮的抓人水鬼都拉不動大水牛的腳。

    說起二毛,還有件趣事,又一次二毛拿著柴刀牽著牛繩去山邊放牛,柴刀一般是拿來割一些長草,放牛背上背回家,晚上可以丟牛圈里給牛加餐。

    二毛那一次一邊放牛一邊走著,突然邊上草叢兩邊一分,飛來一個不知道什么小野獸,直接沖他身上撞來,嚇得二毛一大跳,沒想到是一只肥肥的傻兔子,直接撞二毛手里的刀背上,一下子就死了,白撿了一只肥兔子回家。

    說回到牛,牛是農民主要的耕種工具,很多人一家靠一頭牛養活著,所以一般很少殺牛和吃牛肉,除非生病不治、摔倒受重傷或是祭祀需要才會殺牛。

    村里老人說,牛是知道自己的死期的,被殺前都會掉眼淚,大顆大顆的眼淚滴下來,看得人心軟下不了殺手,就會用布蒙上牛眼睛或是牛頭,也有人說殺牛的怕牛下輩子來找他報仇,才會給牛蒙上眼,讓它不知道是誰殺的。

    早飯后,二毛他爹背著鐵犁,牽著水牛到了三狗家田邊,先給牛套上牛嘴封,牛嘴封是竹編的牛籠頭,罩住牛嘴,不讓它吃田邊的菜或草,專心一致的耕田。

    趕牛下田,系上鐵犁,從外圍繞著水田耕田的,然后逐步把圈耕小,耕田時,三狗帶著弟弟四狗妹妹春花拿個罐子跟在犁后面,不停會有泥鰍黃鱔給翻出來,趕緊用手撿了,多是時候能撿到夠幾餐菜。

    撿了泥鰍黃鱔拿回家先放在清水盤子里養一兩天,主要是讓泥鰍黃鱔吐掉嘴里的泥沙,然后放開水里一燙死,撈上來剝了肚子去了內臟,煎炒都很香,一般煎了拿來煮豆腐或粉皮比較多,肉質滑嫩鮮香可口;也有熏干曬干后,用油炸下或是炒辣椒,來下酒,也非常下飯。

    第一道犁田后,接下來要耙田,耙是用木頭做成一個長方平板,地下安上前后兩排刀,前排和后排的刀錯開,前面牛拉著,人站在耙上面,下面的刀就把泥土割成一塊塊一縷縷的,再進行橫著對角來幾道,把泥土割成碎片了。

    耙田雖然不像耕的時候那樣費勁,牛也可以輕松一點了,但是技巧性還是很強的,人需要站在耙上,得控制好平衡,站在上面就會很從容,向牛發號施令,該走就走,該轉彎就轉彎,就像駕著牛車在水田里坐船一樣。

    三狗求著二毛他爹,讓他試下,一站上去,又驚又怕的,生怕掉下去被耙下面的刀割到腳,可又覺得在上面被牛拉著很舒服,一般大人是不會允許孩子這樣做的,除非要學這門技術才會放開讓他去做。

    玩一會兒,二毛他爹就讓三狗下來了,說,三狗你不要學這些勞累的活了,你那么會讀書,給你家考個狀元回來,到時候啥事就不用干了……

    最后一道是耖(chà)田,耖高一米左右,寬一米五左右,上方是手握的橫柄,底下是一排整齊的大鐵釘,牛在前面拉著,人在后面雙手握著耖上面的橫柄,用長長的鐵釘在水里面把泥漿再梳理幾次,讓泥土變得更稀疏,也把整塊田的水底下都推得跟水面上一樣平,就可以等著播種了。

    但要是沒耖平,或者沒有把土塊都耖碎了,就會影響水稻的種植和生長,因此耖田也是很考驗力量和技術的,剛開始第一遍,得用力將釘子摁得深一點,讓底下一些還沒完全疏松的土塊都翻一遍.

    得要控制好耖田的角度,太直就會沒什么效果,太斜了,牛拉起來就會很費勁,整體都翻過一遍后,就可以耖的淺一點了,再將一些比較大塊的草根等不易弄碎的垃圾都耖出來,整塊水田就既疏松又平整了。

    耖田時候,三狗他們被安排去拔秧苗,雙手配合著,右手去抓住秧苗的根部拔,左手接著,一次不能抓太多,不然會拔斷了,拔了一大把就用棕樹葉子撕成的絲來綁起來,丟到岸上瀝干就挑到水田里插秧了。

    秧苗必須是在水田里,有的人會拿個長腳凳子去坐著拔,這樣就輕松很多,三狗覺得這倒不是很累,討厭的是螞蝗,秧田里有很多螞蝗,這種東西一條一條的軟軟的,被叮住了就吸住腿不放,吸血,一下子還扯不下來,扯下來一條又有一條游來叮你,很煩人。

    一般人會拿點石灰放在盒子里,抓住一條就扔進石灰盒子里,螞蝗很怕石灰,掉進石灰里馬上就吐血吐水死了,不然就算把它身子扯斷幾截,掉水里就會活成幾條,生命力很強。有的討厭的還趁你不注意,一直爬到你大腿跟內褲里去吸血,好恐怖的樣子。

    拔了秧苗,就裝在畚箕里挑到水田去,先打秧,就是把一把一把綁好的秧按預估好的距離扔到田里去,這樣插秧的人插完一把,剛好就續上下一把。

    三狗也會去插秧,插秧是倒著走的,先會有個插秧高手在田里中間插一壟標準的示范秧來,然后大家對著這壟標準來插。

    秧苗一般是二三根為一簇,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指頭拿著根須,插入泥土里,松手時候手腕一動手指一帶,帶動一點泥土護著剛插下去的秧苗根部。

    每一簇秧苗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呈正四方形的勻開,因為要預著以后除草的耙子的寬度,距離太窄了,耙子除草時候進不去或是會把稻禾挖死,距離太寬了浪費田地,會少些收成。

    最后一壟秧插好后,三狗終于可以喘口氣了,可以休息幾天了,這活干的,連續的高強度,肯定比讀書累多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平泉县| 阜新市| 鄂尔多斯市| 阿拉善盟| 神木县| 定陶县| 尖扎县| 新田县| 祁阳县| 临武县| 油尖旺区| 徐水县| 常德市| 特克斯县| 太和县| 南江县| 武强县| 建平县| 闽清县| 莲花县| 日照市| 夏津县| 定南县| 长葛市| 江西省| 渭南市| 舞钢市| 靖宇县| 郓城县| 兰西县| 山阴县| 浦县| 潜山县| 青冈县| 翼城县| 宕昌县| 策勒县| 连州市| 龙井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