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刺比賽的規(guī)則有點特別,為了公平,進行車輪大戰(zhàn),參賽的選手,和每一個人都要比賽,比如這次305團里有12個選手,每人就得要比11場。
每次對決三分鐘,以計算點數(shù)為勝負,贏者得一分,輸者沒有分,如果平手,雙方都是沒有分,等于兩敗俱傷兩人都輸了。
所以,逼著雙方不斷地進攻,反正平和輸是一樣沒有分,還不如拼一下,萬一贏了,就有一分了。
最后計總分,以分數(shù)排名,如果分數(shù)一樣,兩人重賽一場,分出輸贏,贏者排名在前。
連續(xù)的車輪大戰(zhàn),讓圍觀的觀眾們看得非常爽,可把選手們給累壞了,特別是老兵,因為來參賽大部分都是老兵。
表面上一看,一局只有三分鐘,打滿十一場也就三十三分鐘,但這每場的三分鐘,可是強度很高的三分鐘。
面對的每一個對手,都是高手,必須全力以赴,而且平了沒有意義,更是要拼盡全力去贏下來。
這樣一來,這個就讓年輕的朱明泰撿了便宜,他屬于年輕的老兵,今年才20歲,正值身體最巔峰的時候。
剛開始前面幾場,大家體力都差不多,互有輸贏,分數(shù)拉得不大,到了后面幾場,那些老兵的體力明顯有點跟不上了,沒有剛開始的高強度和快節(jié)奏了。
拼刺也是一個很耗體力的項目,就一個簡單的打壓刺,得要突上跨步、打壓對手槍桿、接著向前突刺,每一個動作都要快、有力、準確。
防守也是,在狹窄的圓圈里騰挪,有時候被人搶先得手,一步先,步步先,被對手壓得只有被動地躲閃和防守,體力消耗更大。
所以,到了后面幾場時候,朱明泰由于年輕身體好,還能繼續(xù)保持一定的強度和速度,即使面對技術比他好一點的老兵也不怵,能打起對攻來。
這種賽制鼓勵進攻,一直攻,但這種打法卻是要很好的體力來做基礎的,就好像現(xiàn)代足球流行高位逼搶,而中國隊則就不行。
因為在對方的防守區(qū)域里多人投入逼搶,時間一久,對隊員的體力要求越來越高,一旦到了下半場,體力不行了,到時候人家開始反攻,自己會輸?shù)酶鼞K。
所以,沒什么體力的中國隊,不敢打這樣的戰(zhàn)術,即使打,也就堅持一會就放棄。這就是同一個道理。
于是在最后幾場,朱明泰全部贏了下來,本來大家積分相差不大的,有一兩個人在最后幾場全部贏了,自然是排名最靠前的了。
當然,這樣的排名,和實戰(zhàn)里并不是完全符合的,這些體力不支的老兵,換在戰(zhàn)場上,他們未必會輸,因為他們有的是辦法來保存自己的體力,和怎么玩死鬼子。
因為比賽還是有規(guī)則、有時間限制、有快速分出輸贏等,和戰(zhàn)場上不一樣,戰(zhàn)場上沒有這么多的規(guī)矩,也不存在一定要一對一,沒有什么公平可言,能干死敵人,什么招都可以。
最后,不起眼的朱明泰竟然得了個團里第二,和二營三營各一人晉級到旅里選拔賽,這也是讓三狗沒有想到的事情,原以為大家到了團里一次游,完后就回家的。
到了旅里的選拔賽,朱明泰感覺又不一樣,高手中的高手,越來越厲害了,每個人一上去就是搶著對攻,爭分奪秒地搶占先機,比賽打得非常精彩,把觀眾看得歡呼聲四起。
而且個個體力都好得驚人,大部分都是如朱明泰一樣的年輕的老兵,身經百戰(zhàn)的年輕老兵,朱明泰之前的體力優(yōu)勢等于是沒有了。
剩下的只能比拼技術了,當然技術里包含了力量、速度、準度,還有靈活和迷惑性等,總的來說,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進行優(yōu)化那一部分的技術特點,把那個優(yōu)點盡量擴大化。
朱明泰的特點比較均衡,力量速度準度都不錯,只是靈活應變部分不是很突出,也是技術特點使然。
因為力量速度好的人,很多時候很快就解決戰(zhàn)斗了,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磨練小快靈的技術。
而一些身體力量不占優(yōu)的人,一下子搞不定戰(zhàn)斗,只能是先保存自己的實力,再用小技術來磨,在長時間的對峙里,最后瞅準對方犯錯誤,一擊而中。
當然,這個比賽每次只有三分鐘,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來對峙,但這些小技術很多很熟練的人,則在快速對攻中不斷地使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讓朱明泰一下子大亂陣腳。
很快,朱明泰接連失分,也不能怪別人,是自己的技術確實不如人,或許讓狗腿來,他的小技術很不錯,估計能贏下更多的場次。
最后的名次出來,朱明泰只拿到旅里的第五名,差不多是中間位置,也很不錯了,三狗還是不停地鼓勵他,至少他在二千多人的305團里拿到了第二,也算是千里挑一了。
而且這個305團可是中央軍的主力團,戰(zhàn)斗力杠杠的,特別是經過了這兩場最慘烈大戰(zhàn)的洗禮。
不比當年的武器裝備和作戰(zhàn)思維的代差,至少在個人能力以及作戰(zhàn)精神上,不一定會輸給現(xiàn)代的部隊。
……
投彈的比賽,七連就不好挑選人,這事交給蘿卜去搞,蘿卜是個搞手榴彈的高手,但投彈技術一般,老七連老兵也沒有什么投彈高手。
三狗雖然很重視手榴彈,但僅僅是重視手榴彈在各種情況下的應用,但對于投彈技術,還真沒有去研究和訓練過,一個沒時間。
二來都是正規(guī)軍對正規(guī)軍的規(guī)模作戰(zhàn),手榴彈的技術很多時候被弱化,要么就以量來取勝,靠人多突然投出幾個批次的手榴彈,造成彈幕,進行殺傷或掩護等。
要么就用擲彈筒或是迫擊炮來彌補投彈的技術,個人投彈技術再好,距離也就個五六十米,最多偶爾會有人投出八十米左右的,那幾乎是極為少數(shù)人或偶然情況下的。
這點距離,都不夠擲彈筒榴彈,人家可以輕松達到150米以上,更不用說迫擊炮了,打個三四百米一點問題都沒有。
至于準度,厲害的人,在四十米內可以把手榴彈投到一個小彈坑里,這才是真功夫了,但是仿德制M24手榴彈的殺傷半徑達到五米左右,稍微投偏一點也沒有什么問題。
有時候一批手榴彈投過去,造成無死角的殺傷面積,可以覆蓋整個陣地前沿,所以,對手榴彈的投擲準度,要求不高。
當然,在游擊戰(zhàn)或小型戰(zhàn)斗里,或是本身手榴彈存量不夠的情況下,投擲的準度越高越好,對有效殺敵和節(jié)約彈藥有幫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