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梁仕容傳記 正文 第487章山中遇禪師

作者/洪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前來追殺慧能的這班黃梅東禪寺武僧,被慧能略施小計打發回去后,這天早晨,慧能起床,不知怎的一陣心血來潮,步出門前,幾只山雀從頭頂飛過,留下一串“吱吱呀呀”的鳥語聲……

    慧能舉頭而望,但見晴空如洗,好像一塊碧玉般澄澈。

    一片閑寂中,鳥聲透山中。

    慧能循著鳥聲而去,只見林中樹影歷亂,落葉如毯;山坡路旁,野花嫣然。

    四周景色是如此美麗,慧能像走進一幅山水圖畫里,越走越遠,忽然聽到頭頂有蒼鷹歡叫,抬頭望去,見蒼鷹在空中盤旋后飛向那邊的山巔。

    慧能順著蒼鷹飛去的方向眺望,見山頂遠方重煙深露處,有一青灰色瓦脊掩映在云海與茂密林中。

    “啊,那不是一所寺院嗎?”慧能早就聽梁迪慶他們說,山頂上有兩座寺院——天露寺和岱山寺,寺里的住持道行頗高。

    受一種莫名念頭驅動,慧能背起盛著靈芝、木耳的背簍,沿著迂回曲折的山間小道往上攀爬,轉過一個高坡,眼前驀然一亮:花崗巖石的山門,橫匾上鐫刻“天露寺”三個大字赫然入目。山門兩旁鐫刻著一副對聯:“古澗寒泉聽猿聲,碧岫青峰臥煙霞。”

    寺門前古木蒼蒼,有兩棵百年菩提樹,一任風霜侵襲,樹身皴裂,帶蒼虬之勁,讓這寺院更顯幽玄、木古。

    幾只白鷺,悠閑地翱翔于菩提樹上。

    天露寺與不遠處的另一寺院——岱山寺遙遙相望。一山兩寺,有如雙子星般屹立在天露山上。

    對面山上的岱山寺是在唐貞觀元年(627年)由定慧禪師籌款所建的。也就是說,惠能是在岱山寺建成的十年后才在龍山出世。

    天露寺建在天露山第二高峰和第三高峰下游山腰坡地上。右前方有兩個葫蘆狀的山峰,正面對著圣祖峰的山巔,后面正對天露山的主峰,這高處目窮千里,可以將整個新州大地一覽無余。俯瞰四周,氣象萬千,風門坳、黃窩、葛沖、伍坪、甚至筠城也可盡收眼底。大地上河漢交錯,阡陌縱橫,良田片片,村舍點綴其間。

    岱山寺位于通往開平、恩平的古驛道右側處,定慧禪師將寺址建在這里是獨具匠心的。他見后面還有天露山的巔峰作靠山,且覺得自己道行尚不足以抵達最高處,所以選址時留有余地:想到身后倘若有偉人出,山峰的最高位應當留給他。

    天露寺規模不算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寺院里每處都建得精巧玲瓏,獨具匠心。慧能進了天露寺山門,環境謐靜清幽。地面鋪著天露山隨處可見的石頭,兩旁是嫩竹修篁,草木葳蕤。九里香與丹桂散發出清香,沁人心脾,蝴蝶與蜜蜂在花叢里飛來飛去,忙個不停。

    一陣山風吹過,檐前吊鈴的樂章,伴隨著大殿傳來一陣陣“梆梆”木魚聲,似是梵音唄唄。

    四周的樹木、竹林、花叢仿佛都在靜靜垂聽,顯得禪意幽幽。

    有位滿臉稚氣的小僧迎了上來,雙手合十,行禮道:“施主有禮。”

    慧能向小僧還禮后,道:“請問,住持可在?”

    小僧手往內一指:“師父正在殿里誦經修禪。”

    “謝謝。”慧能將背簍從肩后放下,擱在殿堂前,輕步走了進去。

    天露寺僅有僧人五個,住持是一位約四十多歲的禪師,長得面目清癯,瞳仁黑白分明,正在一邊敲著木魚,一邊誦讀經書。

    中年禪師聽到腳步聲,抬起頭來,見惠能到來,右手放下木魚槌,又將左手拿的經書放在案幾上,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光臨敝寺,蓬蓽生輝。”

    慧能施禮后,直白道:“大師,我也是這山中之人,今天上山采摘中草藥,見這里禪氣很重,便前來拜會大師。”

    “啊,原來如此。”中年禪師見慧能滿頭大汗,揚手指了指對面的蒲團,“施主請坐。”

    慧能遵其所指,在蒲團坐了下來。

    小僧送上香茗,置于慧能面前的茶幾上。

    中年禪師:“施主請茶,這是我們寺院種的山茶。”

    杯中熱氣裊裊騰起,一股清香在空氣中彌漫著。

    慧能拿起茶杯,呷了一口,果然是清醇可口,齒頰留香,疲憊即消減了不少。

    這山巔上所種的青茶,長期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與別處所出不同,也是合乎情理之中了。

    慧能飲過香茗后,與中年那位禪師拉過家常來。

    慧能向他行了一個大禮,問道:“請問大師尊號大名?”

    中年禪師雙手合十,還過禮:“貧僧法號一德。”

    慧能:“啊,原來是一德大師。聽大師口音應是北方人士,請問大師祖籍何處?”

    一德禪師揚手指向北方:“貧僧乃是河南商丘人士。不過我離開中原已有二十多年了。”

    慧能不解地:“天地悠悠,紅塵莽莽。九州大地山重水復,大江南北有無數名山大川,古剎叢林。大師你緣何從中原不遠千里而來,獨挑天露山這僻靜之地來學佛修禪呢?”

    一德禪師:“我到此處是大有緣由的。”

    慧能謙和地:“我在洗耳恭聽。”

    一德禪師眼睛瞇定,回憶道:“貧僧在洛陽白馬寺禪修時,朝廷執掌天象的太史令是我的同鄉。一次,他前來求佛后悄悄對貧僧說,若干年前他夜觀天象,發現一道白色祥光忽然從嶺南直沖寰宇,熠熠生輝,久久不散。他既興奮又困惑:這一瑞象,是一種千年不遇、萬載難逢的大吉祥預兆,預示著一位名垂青史的偉人會在南國坐胎臨世。所以我離開東都洛陽,直指南粵。”

    慧能:“大師,你對此是如此執著與自信?”

    “阿彌陀佛,人有人緣,佛有佛緣。修行全憑自我感覺,我此生注定與新州有緣。”一德禪師雙手合十,侃侃而談,“始祖昆侖山發脈出艮、震、巽三大龍脈。孔子止于泰山,老子止于嵩山。貧僧踏遍九州的萬水千山,好不容易才來新州地域,白天登山尋龍,晚上查訪當地人文勢態。見南方巽龍走了兩萬里到了云霧山,再穿田過脈,走到了比云霧山高四十丈的天露山,便認定它是這里風水太祖山,也是九州龍脈的盡頭——嶺南蒼龍窟。”

    慧能:“你指的是龍脈?”

    一德禪師點著頭:“不錯!本來龍脈是誕生帝皇之地;但這里的瑞氣祥云,是那樣的安詳,那樣的柔和,絲毫沒有帝皇君臨天下的那種霸氣。這里的神韻,比王者更具風姿,比文曲還要灑脫。當貧僧登上南海之濱最高的天露山,只見裊裊禪氣,宛若佛陀在靈山會上手拿的摩尼珠,毫光照寰宇。一股甘露氣流泄向龍山腳下的村莊。天露山上有一塊中間開裂的大奇石。你看,那邊的岱山寺與我天露寺互為犄角,有青龍雙角之勢。貧僧細察其中有一個山頭,山頂是綠色一片,山形恰像佛祖的頭像;山坡的草是金黃色的,有如高僧的金黃袈裟。問起當地的山民,他們回答說這座山峰名字叫做圣祖峰。貧僧細察后也大吃一驚,這山峰的確極像一位端坐在云霄上莊嚴肅穆的佛祖。喲,這里塊吮吸天露、出一代宗師的寶地呀!”

    慧能聽后,頓時來了興趣,引頸追問:“啊,大師滿腹經綸,宏論滔滔。你能夠細察天文,通曉地理,望你將此山的地理形勝給我詳細道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富裕县| 正定县| 长丰县| 枝江市| 翁源县| 四川省| 安新县| 汉沽区| 融水| 扶风县| 安多县| 资溪县| 靖安县| 旌德县| 波密县| 固镇县| 浦县| 张家口市| 名山县| 竹山县| 甘谷县| 岳池县| 五大连池市| 晋城| 民县| 勐海县| 体育| 龙南县| 申扎县| 盐城市| 新乡市| 涟源市| 德昌县| 临高县| 剑河县| 河津市| 渑池县| 津市市| 芦溪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