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同道都七十幾了,二十幾年來,每天功課不停,一定讀一卷《地藏經(jīng)》,早晚一定打坐。
早些月日子還問我:“這個真要命的啊!半個鐘頭嘛,腿一定發(fā)麻,怎么熬也熬不過去,是啥個道理?”
我說:“這沒啥道理,你熬一熬就過去了,熬不過去是心的問題,你好好參。現(xiàn)在如果有人用槍指著你,你一動就開槍,包你一天都熬得下來。命要緊時哪還會管腿?”
不過要注意!老年人不要死熬,你出了問題去看骨科、神經(jīng)科,可不要怪我啊!但你們年輕人這一關(guān)都過不去嗎?
你真熬過去了,氣脈走通了,舒服透頂就真不想下座,寧可殺頭也不愿意放腿。
這些道理你要參啊!要求菩提、求覺悟,起禪波羅蜜,處處要講智慧,不要有依賴性!
這每一句經(jīng)都是話頭,都要好好研究,都要參,每一句里頭都有深義在,你多用腦筋,多想一下就懂了。
現(xiàn)在接著再講法布施,這法布施拿現(xiàn)代話講,就是智慧文化的布施、供養(yǎng),也是道的布施。
“教化眾生,而起于空。”
“空”、“無相”、“無作”是大乘的三解脫,“無作”在有些經(jīng)典翻譯成“無愿”,修大乘佛法這三點(diǎn)一定要把握住,其中包括了大乘修行最重要的“境”、“行”、“果”。
一切都是境界,成了佛,弘揚(yáng)佛法,都是境界。
譬如我們坐在這里,我們心理上的感受、思想、身體上的感覺,這一切都是境界。
成了佛或是大乘菩薩,他們雖然在教化眾生,卻不覺得自己在教化眾生,不著教化的觀念,不著教化的相。
行無所事,過了就算,如夢如幻,這是講自己本身。
第二點(diǎn),在境界上得道的人,教化眾生而起于空。
諸佛菩薩證道了以后,常在空定中,一切都是如夢幻空花的境界,常住此定中。
如果貪著于定,認(rèn)為定就是道,是錯誤的。
所以定也空,動也空,無往而不空,念念皆在空中。
所以諸佛菩薩以菩提心、大慈悲心,憐憫眾生,為教化眾生而出這個空的定,就是“教化眾生,而起于空”。
“不舍有為法,而起無相。”
小乘的羅漢最怕有所作為,什么事情都躲開,世間法什么都不管。
講小乘是客氣話,講不客氣是逃避現(xiàn)實(shí)的人,渺小的人。
人世間的責(zé)任一切不管,好像別人都該死,只有你修道是世界第一。
所以小乘最后被認(rèn)定是外道,是錯誤的路線。
小乘人偏于空,認(rèn)為空是究竟,實(shí)際上他沒有懂空。
真正了解了空就明白,靜固然是空,動也是空啊!
為什么怕動而專取靜?
大乘菩薩是真悟道的,所以“教化眾生,而起于空”。
小乘怕一切有為法,怕有所作為。
有為法包括了世間法,世間法包括了魔法,一切外道法門,任何一切世間法門都屬于有為。
無為法只有一樣:證得涅盤,就是空。
如果你認(rèn)為有個空可以證得,可以保持這個空,就像小乘的羅漢們,天天定在這個空上,動都不敢動,起心動念都不敢,他認(rèn)為這就是空,實(shí)際上是偏空。
你知道自己定在空境界上,這不還是有為法嗎?還是一樣沒有在修無為。
可是他們卻自以為在修無為法。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