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文殊師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復(fù),而聲聞無也。”大迦葉繼續(xù)說,所以我們得道的羅漢還不及凡夫。
凡夫?qū)τ诜鸱ǎ袝r糊涂有時清醒還好些,我們永遠清醒,反而不想動了。
“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fā)無上道意。”他說,為什么?可惜我們落在小乘果位的人,以空為究竟,一輩子對于佛法如何證得菩提,如何證得佛十力、十無畏等,永遠不行。
小乘羅漢要幾時才行呢?先住定八萬四千劫再回心發(fā)心,從大乘道一步步再修,才能成佛。但是如果他能在空定之中,一旦明了這非究竟,從橫的過來,他立刻就達到八地菩薩以上的修持。這是小乘可以走的快捷方式,這道理就要研究唯識,研究《俱舍論》了。
《維摩詰經(jīng)》講到這里差不多過了一半了,在這前一半有幾個重要的問題要注意。第一,維摩話雖是個在家居士,但他說的佛法是為在家人和出家人而說的,佛法本來就是不分在家和出家。第二,大乘佛法在世間,這并不是說非在家不可,不是這個意思。
在這個塵勞世間就可以出離,證得菩提,不受任何形相的拘束。在這重點之下,有幾個故事式的情節(jié)要留心,大家須要去研究,用禪宗的術(shù)語說,是要去參究的。不是經(jīng)文聽過了,文字了解了就算數(shù)的,光是文字了解是不算數(shù)的!
起初,本經(jīng)是維摩居士由生病開頭的。任何生命的存在,就有生老病死必然的過程,為什么會生病?我們坐在這里覺得自己沒什么病,其實都是在病中。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病同生死是連在一起的,答案在經(jīng)文中,但是你要自己去好好體會。
其次,三萬二千人,怎么能全部擠進了維摩居士方丈大小的房間?這是個什么境界?當然,理論上可以請,方丈代表了這個心。管你是代表心也好、性也好,我們要如何證到這個境界?這不是空洞的理論。除此之外,還有個座位的問題,這方丈的房間,容納了東方須彌燈佛的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共三萬二千張師子座,這又是個什么境界?
再來就是天女散花,為什么花灑下來不著在菩薩們身上,而黏在阿羅漢身上?這個問題在理論上都懂了,當然我們連小乘羅漢的境界也夠不上,連小定小慧都談不上,小乘的止觀也沒有,因此作人做事、起心動念處,樣樣皆著,沒有做到無著無依的境界。如何能做到天花不著于身呢?
跟著是男人女人的問題,為什么有男女相?關(guān)系有多大?究竟男身真是男人,女身真是女人嗎?你深思下去會發(fā)瘋了,覺得都不是,那究竟是什么?
我常說,為什么這女性留了長發(fā),在嘴唇上涂一下,眼睛上畫一下,就好像兩樣?為什么把頭發(fā)剃了就不同了?這男女身相,同我們眾生的關(guān)系有如此之大。
《維摩詰經(jīng)》講了一半就有四五個話頭,大家不要聽熱鬧,聽過算了,那這《維摩詰經(jīng)》是白研究了。這《維摩詰經(jīng)》的文字好懂,不過我現(xiàn)在正在發(fā)心,也有道友發(fā)心出錢,后世的注解不用,只把鳩摩羅什法師和當時參與翻譯工作的大法師們對于《維摩詰經(jīng)》的見解,集中起來成為《維摩詰經(jīng)集注》。
另外也有道友們發(fā)心,在整理《維摩詰經(jīng)》念誦的節(jié)本。這工作看起來不困難,但是做起來很麻煩。
在校對各種本子時,有時為了一個字要查很多的版本。連我現(xiàn)在手中的這本《維摩詰經(jīng)》就有許多錯字。第一個封面字就錯了!維摩詰被印成了維摩結(jié),豈不是笑話。各位將來發(fā)心印經(jīng)時,這些地方是不能馬虎的。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