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鴻飛與蘇曉分別抱著江楓和夏夜殤,以玉貞長老為首,一行十人,回到主殿。
“好了,飛兒!你們星夜趕路歸宗也累了,帶著楓兒和夜兒下去歇息吧!安心準備七日后的論道大典,我們會聯名傳信給掌教師兄,告知他此事,相信他無論是否找到醫己之法,都會提前回宗的。”玉貞長老拍了拍葉鴻飛的肩,說道。
“弟子告退!”葉鴻飛夫婦二人行禮告辭。
其余五位堂主連道:“去吧!都是要做殿主的人了,拿出點氣魄來,行事要干脆利落,省得孩子們將來本事沒學好,酸禮儒節學不少!”
……
七日后,云霄殿開壇論道。
依先祖古訓,凡云霄殿新任殿主繼任大典之前,需在宗門內主殿前開壇論道,與同門師兄弟們相坐共論大道。
一是顯己之能為,示人以道德;二是以論道之禮折服同宗同門。
此后攜手共進,合力光大云霄殿。這也是最后的一關試煉,若是不能以己道折服眾人,則視之為無道無德,更無勝任殿主之能,將被宗門取消繼任資格,另擇賢能當之。
是以“任之以能,繼之以賢”!
今日,葉鴻飛身穿道袍,祭過天地、宗祖之后,高坐道臺之上,面向同宗子弟,背后銘文祭鼎中插著一根兩指粗的香柱。六堂之主與一眾長老列坐在旁,靜觀論道之禮。
殿前,眾弟子同樣身著道袍,面殿而坐,合手靜言,縱橫有致。只待鐘鳴三響,便開始論道之禮!
葉鴻飛需直至香柱燃盡也不能被人駁倒,如此才算是過關,否則前功盡棄。
“嗡!嗡!嗡!”
鐘鳴三聲,焚香論道!
坐前第一列,云霄殿當代殿主“云易上人”的嫡傳弟子,云霄九子第二子,葉鴻飛的大師兄,“葉環”先行拱手發問:“為兄欲問師弟,我輩修士,因如何看待生死?”
“師兄何來此問?”葉鴻飛微笑復問。
葉環稍思便答:“我輩修士,以修為行,以仙為望!然修仙之途,漫漫緲緲茫茫,終難逃生死一道。雖說生死之前,萬靈平等,然眾生之念不同,所思所行亦有不同。或怯懼,或坦然,或直迎,或逃避……故而,為兄方有此問!”
葉鴻飛笑言:“今天下修法萬千,各宗派之間于生死之道,所見亦有不同。佛門講往生之道,魔教講奪生之道,唯我道門方講長生之道。師兄所問,又是那一道?”
“有何不同?”葉環再問。
“佛門講來世,以今世因,修來世果。是以往生者,重死輕生,不以生喜,不以死悲。而魔教重己,奪他人生,避己身死。是以奪生者,貪生惡死,以生為喜,以死為悲。唯我道門重生輕死,舍來世之虛妄,爭今世之實存。是以長生者,無生無死,生既是無,死亦是無。這,就是分別!”
葉鴻飛的四師弟,列陣堂堂主的嫡傳弟子“清元”聞言復問:“依師兄之言,死生皆無,那修士就不必因生死而執著,生死之前,無畏無懼,無悲無喜。可如此,豈非言修士同樣也不必執著于長生?即使如此,那我宗云易殿主重傷難愈,壽元將盡,為何不泰然受之,而是外出尋方醫己,如凡人一般延生避死?”
葉鴻飛頷首答曰:“吾言‘生既是無,死亦是無,所無為無,無無既無’。修士以生為死,以死為生,若心念有執,死亦是生;若心念俱歿,生亦是死。吾言生,講的是舍生取義之道;我言死,講的是殺身成仁之道!
“大師兄問我如何看待生死?實則是問我在生死面前如何選擇?我所答只有兩字——從心!當心中所念已超越生死,凌于其上,則生死淡之,如此,放得逍遙!
“至于你所問殿主之事,殿主之境界,更在你我之上,生死一道,遠比我等明悟更深,怎會不明此理?難道你真的以為殿主外出求生,只是為了醫己嗎?”
清元默不作聲,葉環也閉目不言,其中道理緣由,他們知道,他們明白……
他們不曾覺察到,唯有六位堂主略有所感。此時人群外,有一須發盡白的老者正默默注視著他們,當聽到葉鴻飛以“無”論生死時,不禁暗暗點頭。
此人,正是云霄殿當代殿主——云易上人!
他們更沒有留意到,本應在房中休息的小江楓,不知何時已偷跑出來,正三步一跌、五步一滾地向著主殿走來……
“師兄既論生死之道,師弟便借此機會請教師兄,可聞凡間儒門經典曾曰:‘聞道者,朝生夕死,足矣。’此話又作何解?”
提問的是御心堂堂主的嫡傳弟子,葉鴻飛的三師弟——湯武業!
“儒門以仁、禮教化凡人,所言‘朝生夕死’,非吾等所論之生死。其言是指,人既習聞得悟新的道理,便猶如脫胎新生,與昨日有別。是以昨日之‘我’便如昨日之事,逝而不可挽回,是為‘夕死’。而今日之‘我’,因得悟新的道理而再不同于以往,宛如新生,是為‘朝生’。
“昨日我便如昨日死,今日我便如今日生!此言所寓,乃是對求知問道之人應抱有的正確態度與認知的愿望與闡釋,并非教人以身殉道之理。師弟所悟有誤!”
葉鴻飛依理而言,湯武業拱手一禮,靜思不言。
眾人欲再問,卻突聞一陣稚嫩的童音笑聲傳入耳中。循聲望去,只見不足周歲的小江楓正有模有樣地坐在一旁的地上,津津有味地聽著眾人論道,待聽到“昨日我便如昨日死,今日我便如今日生”時,驟而拍手大笑起來。
蘇曉大驚,恐亂了祖宗禮法,就欲起身將之帶下去,卻被玉貞長老制止了。玉貞長老也是見此情景覺著驚奇,抬手一招,小江楓落入他的懷中,輕輕為其撣去身上的塵土,就這樣讓江楓繼續聽講。
論道繼續,葉鴻飛的五師弟,鍛兵堂堂主的嫡傳弟子“吳翳”接棒發問:“師兄,天地之修,有神、魔、人、仙、妖、鬼、佛之分,因所修所執不同,故而演化出宗門百相,各有不同。然道既唯一,何來不同?”
“《道德真經》曾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吾雖能知曉,卻未能完全明悟。依吾之見,道為無,生一而始,化二而進,衍三而繁。萬法雖異,卻仍是萬道歸宗!”
“既是不同,為何不將其統一?”這次疑問的是蘇曉。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同,方見精彩!”葉鴻飛聲音突轉柔和道。
四周稍靜,葉鴻飛的八師妹,長生堂堂主的嫡傳弟子“周子分”隨即發問再論:“師兄,常言道:‘天道不仁’!天道因其不仁,故而‘無為’,方得至公至正、不偏不倚。然既是一視同仁、萬靈平等,那這天地生育萬物,為何又會分出強弱貧富?”
“大道無為、無情、無名!天道以無為生育天地,以無情運行日月,以無名長養萬物……但天道無為而生靈有為,天道無情而生靈有情,天道無名而生靈有名!萬物因有為而爭。因有情而私,因有名而勝。天道不仁,方能一視同仁,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此為天地萬靈之至理!”
論道持續升溫,葉鴻飛的言辭也愈發激揚,不再平靜。
葉鴻飛的六師弟,從不嚴謹的言鏡拱手提問:“師兄,人生諸事繁雜,如何方得逍遙?”
“自在在心,自能逍遙!下一個!”葉鴻飛揮袖,言鏡提問結束。
一個平日里在宗門內不得重視,地位平平不得騰達的女弟子問道:“師妹請教師兄,地起山峰,但山有高低,為何有高山成峰,而低山卻無名?”
“你明問山之高低,實問人之高下。高山可成峰,低山未必不可成嶺。你以高峰自比,自然難見山脈延綿峻秀之壯麗。需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有二字贈你,望能解你心中之惑——‘低頭’!下一個!”
“師兄,仙凡之別在何?”
“修仙者,以業為力,化業鑄心,清心寡欲,悟天地道理之變化,而使心無限之大!凡人以有限之心盛無限之欲,終為欲擾;而修仙者則以無限之心納無限之道,終得超脫!這,便是仙凡之別!下一個!”
“師兄,修途漫漫,九死一生,為何我仍不愿放棄?”
“因為你還活著!下一個!”
“師兄……”
……
論道仍在繼續,玉貞長老懷中的江楓也有模有樣地坐在其腿中,專心致志地聽著葉鴻飛講經論道。每每聽至妙處,無不手舞足蹈,開懷大笑。
一連數次之后,六位堂主不再認為這是巧合,均好奇地審視著江楓,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寶,就連隱于一旁的云易上人也好幾次將目光轉移到江楓身上,驚喜不已。
未待香柱焚盡,當香柱才燃至不到二分之一處時,座下已再無一人發言。葉鴻飛取出水袋,痛飲了幾大口靈泉,緩了口干舌燥,長舒一口氣,論道……終于結束了!
啪!啪!啪!
掌聲突兀響起,仿佛無中生有,隱藏許久的云易上人終于現出了身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