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高看南明了。”翁茂這位伯父乃是原弘光朝通政司左通政翁亦堂,聞言立刻不屑道,“崇禎朝,松山十三萬明軍被先皇三萬人馬殺得丟盔棄甲。弘光朝,史可法統江北四鎮二十萬兵馬,幾乎一觸即潰。南京八丈堅城,未發一炮便降。
“如今南明小朝廷至多不過五六萬兵,置于長江一線的更是僅有六成上下。只要朝廷謹慎以對,莫如博洛、勒克德渾那般輕敵冒進,以建州兵之善戰,明軍敗績乃早晚之事。”
他說到這里頓了頓,轉望向翁茂,聲音低了幾分,“況且,如今朝局,多鐸大軍若是敗了,對我們卻不一定是壞事兒。反倒是他在江南大捷的話,你想想誰人得利?”
翁茂倒是一點即透,“豫親王乃攝政王最大依仗,他若得勝,首先攝政王權勢必將更穩。
“而攝政王寵信馮銓、劉正宗等北黨奸佞,任其對我們這些原江南籍朝臣肆意打壓……”
他皺眉說出結論,“故而此時江南告捷,卻是最助北黨氣焰。”
一年前,南黨御史吳達、李森先,太常寺少卿龔鼎孳等彈劾馮銓貪污、放縱子弟為非作歹。結果多爾袞卻枉顧證據,公開支持馮銓,將李森先革職并申飭了龔鼎孳等人。從此之后,北黨便與南黨結下死仇,開始瘋狂反撲,并一直穩穩處在上風。
翁亦堂欣然頷首,心說三弟這個兒子不愧是翁家最有資質的后輩,此番自己用盡了人情并花費近半家財為他討來這個差事果然沒錯!只盼這次能助肅親王得勢,翁茂便得進諫大功。自己現已卸任,往后翁家門廳就要靠翁茂來撐了。
“我們南方朝臣之所以斗不過北黨那些奸宦余孽,皆因仰仗的靠山譚拜太弱。”翁亦堂繼續道,“只要多爾袞還在高位一天,我們就很難扳倒北黨奸賊。而眼下的良機正可扶多爾袞最大的政敵肅親王上位。
“我們在肅親王尚未得勢之際投效,又為他出謀劃策擊敗多爾袞這個死對頭,日后他定能助我們掃滅北黨。”
他說著微微一笑,那意思是,北黨即滅,朝廷那還不是我們南黨的天下?
又兩日后,翁氏叔侄已至西安府境。翁亦堂未到西安城便叫停了車馬,吩咐翁茂繼續南下,而自己卻換了車子欲轉往鳳翔府而去。
鳳翔府在西安西偏北方向,后世更名為寶雞。
“大伯難道不與我同去漢中?”翁茂詫異道,“有您坐鎮,我這心里才更踏實啊。”
翁亦堂默然搖頭,“該囑咐的都已囑咐多次,后面就看你自己的了。”
“這,卻是為何?”
“萬一大事未成,多爾袞必兇猛反撲。老夫乃是翁家族長,若牽涉此事,翁家舉族都難逃干系。而你此去漢中,乃是“肆意擅為”,與翁家無半點關聯……”翁亦堂嘆口氣,拍了拍翁茂的肩膀,“肅親王為人優柔寡斷,此次事關重大,你須多做打算,切不可心急。”
“大伯放心,侄兒絕不會令您和在京的諸位大人失望!”
……
漢中清軍大營。
豪格聽說是北京來“議大事”之人,立刻便屏退左右,請他進賬,而此刻卻望著這名三十多歲的微胖男子,半天也沒想起是誰。
“下官通政司經歷翁茂,拜見肅親王殿下。”
“起來吧。”豪格皺了皺眉,“陳名夏、錢謙益呢?怎遣了個七品小吏而來?”
翁茂卻面不改色道:“無名小卒方才不至打草驚蛇。”
豪格愣了愣,點頭道:“陳名夏令趙誠來信說有要事,究竟何事?”
翁茂忙將一只木匣呈給豪格。后者從里面取出一方錦緞展開,剛掃了一眼,登時便露出喜色——錦布上話語不多,大概就是一個意思,眾臣皆認為如今只有肅親王主持朝政,才有止住頹勢的可能,大家都盼著肅親王回京。而后面的簽名足有近四十個,其中包括吏部尚書陳名夏、禮部侍郎錢謙益、刑部侍郎龔鼎孳等朝廷大員以及數名帶兵武將。
而陳名夏等人帶頭簽署,這就意味著龐大的南黨對自己的支持!豪格按下激動之情,故作淡然道:“攝政王主政多時,朝局穩定,頗有建樹,你們這是何意?”
“肅親王此言差矣。”翁茂立刻表情沉痛道,“多爾袞連番大舉用兵,卻落得四處皆敗!
“南邊,博洛、勒克德渾先后被南明擊敗,損失近二十萬大軍!浙江、江南等要地盡失,就連南京都重陷南明手中。朝廷因此銳減四成以上賦稅,并丟了江南糧倉!
“漠北,多爾袞詐稱擊敗蘇尼特部及喀爾喀聯軍,實則多鐸在草原上死傷近三萬人馬。他不得不承認喀爾喀部乃是蒙古之主,并割土默特北上百里,這才穩住了喀爾喀人,撤回多鐸殘部。
“此外,山東、山西各地亂軍驟起,攪得民不聊生。
“如今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皆盼大能高才拯救危局、力挽狂瀾,而止多爾袞之禍!”
豪格聞言雙目一瞪,猛地站起身來,“一派胡言!你誹謗攝政王,妄議朝政,是想造反不成?!”
翁茂心中暗笑,裝得倒像,你若真怒我逆言,為何不直接喚侍衛將我拿下?
他立刻換作“憤慨”狀,沉聲道:“朝中忠臣都在為殿下鳴不平啊!
“殿下作為先帝皇長子,文韜武略,加戰功顯赫,當年實乃眾望所歸之圣主!蓋因多爾袞為一己私欲,勾結朋黨橫加阻攔,硬生生地奪了您的大位!”
他舊事重提,果見豪格眉間現出怒意,立刻趁熱打鐵道:“若非您擔心大清陷入內斗,最終忍辱負重,哪兒有多爾袞此時囂張?而他兄弟卻不思您大義,反拿您言語歧義屢屢羞辱,實在欺人太甚!”
豪格立刻想起當年先帝駕崩,卻未定太子,于是眾王商議由誰繼承大統之事。當時兩黃旗、兩白旗都是站在他這邊,推舉他繼位。出于慣例,他便謙虛了一句,“這如何使得,我福少德薄,恐難承高位。”
誰料多鐸竟大咧咧地接了句,“就是,肅親王福少德薄,立之不妥。”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