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明的信使見狀急忙搶著道:“大將軍明鑒!此役乃是我家將軍臨陣在前,又先行攻入敵營……”
穆濟倫的人跳下馬來,朝多鐸單膝跪道:“大將軍,漢軍被蠻子擋在陣前,是我家將軍率部破敵的!
“不信大將軍可問問漢軍斬獲了多少敵軍。”
耿仲明的人見多鐸望向自己,只得憤憤道:“斬獲一千余……大將軍,原本敵軍大半都是我們所斃,只是尸首被……”
漢軍還斬獲千余?!多鐸心中大喜,也就是說,耿仲明和穆濟倫加起來共收拾了五六千明軍?!
要知道,兩部的人馬都沒時間劫掠,這幾千斬獲可都是實打實的敵軍戰兵,若按照以往習慣,還會將屠戮的百姓也算進去,那至少要奏報斬敵萬人以上。
更重要的是,此役的地點也非常湊巧——句容。前番勒克德渾就是在這兒折損了五六萬精銳,令朝野大震,人心惶惶。而今日這一場大勝若傳回北京去,定能一掃之前陰霾,令九哥壓過豪格那廝,重振往日權威!
他立刻轉對碩塞道:“穆濟倫忠勇無雙,句容大破南軍,揚我軍威,即刻稟奏朝廷為其請功!”
“嗻!”
耿仲明的人急得拱手道:“大將軍,您不能聽他一面之詞,此役乃是我家將軍……”
穆濟倫的人聽說要封賞自己主子,哪兒容他旁生枝節,立刻用更大的聲音道:“大將軍英明!小的這就回營傳喜訊。”
“我綠營兄弟為這一仗死了三四百人,足見臨敵是誰沖在前面!”
“那是你綠營沒用,竟被蠻子弱兵殺了這么多人……”
“你、你欺人太甚!”
兩邊就這么在多鐸帳前吵了起來,片刻便引來不少清軍將官圍觀。
“誒?這是怎么了?”
“聽說句容大捷,斃敵五六千,耿仲明和穆濟倫在爭誰是頭功。”
“嗨,這還用問嗎?就那幫漢軍能打得甚么仗,必是穆將軍破敵的!”
“沒錯,大將軍方才也說要為穆將軍向朝廷請功。”
同時漢人軍官那幫卻是另一番議論。
“他娘的,又來搶我們綠營的功?!”
“穆濟倫連人都沒死幾個,怎可能是他攻破敵營的?”
“算了吧,反正也不是一兩次了……”
但很快,兩邊都開始關注起一個相同的話題。
“這才兩天時間,便摧枯拉朽地滅了八千明軍,看來他們遠沒有相傳的那般善戰啊。”
“南人主力九成是去了湖廣,江南這邊多是雜兵。”
“照眼下這情勢,戰功可都要落在耿仲明和穆濟倫手里了……”
“若是我率部討敵,必也能摧枯拉朽一般!”
“對啊!不能眼睜睜看著戰功都被人搶去,我這便去請纓!”
“對!我也去!”
立刻便有數名軍官將多鐸圍住,搶著道:“大將軍,末將欲請戰……”
“大將軍,末將愿率部踏平江寧,獻蠻酋首級于您!”他所說的江寧便是建虜對南京的稱呼。
“末將可立軍令狀,半個月內攻破南京!”
“大將軍,末將只需十天便可……”
經過武岐山和句容兩役,八千顆血淋淋的“明軍”人頭給了眾虜將極大信心。一時間是群情激奮,他們無不將南直隸的明軍看作做砧板上的魚肉,只怕自己去得晚了沒機會剁上一塊。
碩塞見狀湊在多鐸耳邊悄聲道:“大將軍,耿仲明部有一萬三千余人,而穆濟倫只帶了三千兵,定然搶不過漢軍。不如借機增派人馬,否則江寧若被耿仲明趁勢拿下,朝廷那邊便只得重加封賞了……”
滿清一貫的政策便是盡量打壓漢軍,以防他們尾大不掉。多鐸思忖點頭,句容離南京已是極近,以明軍表現出來的戰力看,耿仲明一口氣攻下南京也并非不可能,心中甚是后悔當初令其做了前鋒。
他當即環視四周,點出兩個人來,“朱瑪喇、石廷柱,令你們即刻率部奔襲江寧!”
這兩人所部乃是多鐸嫡系的正白旗與鑲白旗主力,合計有一萬兩千人馬。以多鐸估計,再加上穆濟倫那三千人,當足以蓋過耿仲明。
朱瑪喇和石廷柱對視一眼,欣喜應道:“嗻!”而后立刻各自回營點齊了兵馬,連夜朝句容方向開去。
……
樸泰信與閔承孝一直跑到淳化,回望清軍未曾追來,這才停下腳步,慌忙收攏了僅剩的不到一千士卒。至于那些朝鮮民壯,因為一直由明軍帶著,反而死傷不算多,還有接近三千人。
昨日穆濟倫是將句容所有戰死的朝鮮人都算在了自己賬上,而耿仲明又報了千余斬獲,這才讓多鐸算出“剿滅明軍五六千人”的戰績。實則兩人手里的人頭加起來還不到四千之數。
崔和勉、閔承孝剛要松歇口氣,就見馬德氣沖沖地前來,二人當下臉都黑了,戰戰兢兢地向后者施禮,“拜見馬大人。”
“你們也太不中用了!”馬德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本想著你們幾千人馬,又遍發新銃,怎么也能堅守三四天,以待大軍趕至。不料竟連三四個時辰也沒挺住!”
崔和勉看了眼空蕩蕩的淳化營寨,壯著膽子道:“馬、馬大人,再給末將一次機會,這回一定不讓您失望……”
“還給個屁的機會!”馬德怒道,“淳化距南京僅剩三十里,還敢再交給你們?!圣上已遣余振、孫奇等幾位將軍守御此地。”
兩名朝鮮軍官聞言都暗自松了口氣,建虜實在太過兇猛,若真要讓他們再打一仗,手里這點兒人恐怕全得折進去。
閔承孝小心翼翼道:“馬大人,那我們在此襄助天軍?”
馬德當即搖頭道:“不必了,我觀你們所部皆已膽氣全失,留下也沒什么用。”
他令人取來地圖,先指向北側,“樸泰信部往高資去,將水師剛運來的糧草搬入南京城。”又一指南邊的方山,“閔承孝部去方山,增筑那里的營寨,謹防建虜偷襲江寧。
“啊,對了,把你們各自的民壯都帶上。烽煙既起,地方上定也不太平,我令人發了軍器給他們,你二人自己路上小心。”
朝鮮軍官聽聞乃是運糧、修工事的差事,當下都是挺胸應道:“末將遵命!”便各自招呼人馬往馬德指定地點趕去。
……
次日,多鐸率清軍主力剛過了武岐山,便又得前方捷報傳來——耿仲明部攻占淳化,兵鋒直指南京!
他忙問報信的軍官,“斬獲多少南軍?”
“回大將軍,僅斬獲不到百級。”
多鐸皺了皺眉,“如何這般少?”
“大將軍,南人似乎是嚇破了膽,我大軍離得尚遠,他們便已逃散。其中一部往北而去,似是要逃回江寧城,另一部則去了南面……”
多鐸還未及說什么,一旁李國英便上前拱手道:“大將軍,若被南人逃回江寧,于我大軍攻城極為不利。末將愿率精騎剿之!”
孔有德也接著道:“末將愿去追襲難逃的敵兵。”
他們都是綠營,估摸著攻打南京的大功輪不到自己,故而能撈些明軍潰兵也不白來一趟。
多鐸略做思索,點頭道:“好,你二人即刻率部掃清江寧城外圍。”卻派了濟爾垓和噶賴作二人的監軍,隨后又對碩塞道,“傳令,由尚可喜部斷后,正黃旗鞏阿岱負責大軍左翼警戒。
“全軍速發江寧,月底前我要在蠻子紫禁城里慶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