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千山調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包氏父子

作者/灝漫七七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這事兒奴婢還真不知道,這米家小姐……也太沒氣運了些。【無彈窗.】”古嬤嬤接了句,后面的事兒不用寧氏說,她也是知道的。

    米家在王都也是有頭有臉的經年世家。

    現任家主米君行時年七十七歲,在上士族眾多的當家人中,算是大器晚成型的典型。

    不過如今的王都人對米家印象深刻,一是來自于米家嫡支這一輩兒子嗣艱難,米君行大器晚成但并不好色。一女兩子皆是從正室肚皮里出來。

    可除了早早外嫁到簡王府的長女米萱芝生養了一個還玉郡主,她的兩個弟弟米自維米自勉皆無生養。

    這印象深刻之其二么,就是多年前一樁沸沸揚揚的舊聞了。

    當年米家嫡系的嫡支次子,米君行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米君竹好文不好武,最后竟然為了一個良籍女子鬧出了一場出族大戲。

    那女子雖是他恩師之女,但畢竟只是一個良籍,上士族可娶四個側室,若是他娶做側室也不算辱沒,可他偏偏堅持只娶那女子一個。

    最后也不知怎么地,還被他犟成了,米家答應他只身出族,讓他帶了那女子去了云州鄉下安家,再也沒踏進過王都一步。

    古嬤嬤想起這樁舊事也有些稀奇:“這米家老二爺也不知怎想的,不過一個女人,咋就啥都不要了?也不知道他如今后不后悔?”

    “如今?哪里還有如今——”寧氏笑道,“二十年前人就死了。”

    古嬤嬤驚詫“啊”了聲:“二十年前就死了?”

    寧氏懶懶點頭:“不光他,聽說他那獨生子還死在他前頭,死的時候才二十九——估計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他那妻房是早年難產死的,想是一時受不住,也就跟他兒子前后腳去了。還好他兒子成親早,留個兩個兒子下來,要不他這一房客就算絕了。”

    古嬤嬤露出些唏噓惋惜:“這米家還真……”

    不順的人家不少見,但不順成米家這樣的,還真不多見。

    “有何好嘆氣的,米君行這老頭子可不是盞省油燈,這里頭指不定有什么陰司呢。”寧氏勾了勾唇,眼底一抹嘲諷,“要說啥事兒沒有,我可不信。”

    古嬤嬤若有所思:“那夫人覺著啥事兒?”

    “我哪兒知道,我又不是江湖百曉生,離我八竿子打不著,我管他作甚。”寧氏淡淡道,“反正無風不起浪,再說哪家沒點子事兒,只是看大看小罷了。隨意說說,天大的事兒也牽扯不到咱們身上。”

    古嬤嬤趕緊附和笑道:“是是是,夫人說得在理。”

    主仆二人氣氛正和睦,一位丫鬟快步進來稟報:“夫人——”,喊了一句,面上露出些難色。

    古嬤嬤見狀:“何事?”

    那丫鬟這才小聲道:“那包大志……還在外頭。”

    寧氏正端起茶喝,聞言蹙起眉心,古嬤嬤瞄了一眼寧氏臉色,低聲呵斥:“你們怎么辦差的?不是讓你們把人打發走么?”

    那丫鬟一臉為難:“奴婢把銀子給了他,可他不要,說,還是說讓夫人幫忙請御醫……”

    寧氏將茶盞一放,冷下臉來:“古嬤嬤,你去處置!”

    古嬤嬤瞪了那噤若寒蟬的丫鬟一眼,恭聲應下,帶著那丫鬟出去了。

    到了外頭角門外,包大志穿著一件破襖子佝僂著腰正貓在墻根兒下,見得寧氏身邊的古嬤嬤出來,他縮著脖子討好地迎上來,相貌猥瑣的臉色露出幾分急切諂媚:“古嬤嬤,可是夫人答應了?”

    古嬤嬤上下打量他,最后目光落在他常年飲酒而泛著紅血絲的眼睛上,語聲諷刺:“難得呀!今兒個沒喝酒——說話也利索了。”

    兒子還在醫館躺著,包大志心中著急,也顧不得古嬤嬤的諷刺,懇求道:“古嬤嬤,我家文旭還在醫館,大夫說這病只有宮里的羅御醫才有法子……”

    “這個你就別想了!”古嬤嬤掏出一個十兩的銀錠塞到他手上,“羅御醫如今****守著太后的病,莫說是你,就是咱們夫人也沒這臉面請人。”

    “那,那請別的御醫也成。”包大志囁囁道,“就請夫人看在小的跟了夫人這些年的份上,看在小的——”

    “看在什么?”古嬤嬤臉色驀地一冷,盯著包大志,“你也是老人了,說話可得經經腦子!夫人可沒對不住你,那莊頭的差事是你自個兒喝貓尿喝沒的,你欠下的銀子,夫人也沒同你計較,你還想如何?請御醫——你是那個牌位上的人,還真當自個兒有多大的臉面!今個兒撞著夫人心情好,給了你臉面,下回若是再這樣,可就什么臉面都沒了!趕緊走吧。”

    說完,古嬤嬤就不耐地揮揮手,轉身走了。

    “古嬤嬤,古嬤嬤……”包大志追著喊了兩聲,古嬤嬤卻頭也不回進了角門。

    門很快關上,“喀嚓”一聲落鎖,將他擋在門外。

    包大志攥著銀子,恨恨地看了一眼,轉頭大步朝醫館行去。

    到了醫館,大夫雖說是同他提了主意,但也知御醫不是等閑能請到的,此際再一看他臉色就知結果,于是心里也搖搖首,為里面的年輕人嘆了口氣。

    “進去看看吧。”大夫同包大志道。

    見大夫神色,包大志心知不好,將銀子遞給大夫,跪下哀求:“大夫你就想想法子救救我兒子吧!”

    大夫將他的銀子推回:“不是我不肯救,是我確實沒這個本事。”

    大夫嘆口氣,轉身走了。

    一旁學徒不忍心道:“你還是進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說的,就趕緊說吧。。”

    包大志絕望地看著大夫背影,搖搖晃晃起身,進到里面,看見兒子緊閉雙目躺在床上,臉色蠟黃,毫無生氣,若不是胸口還有微微起伏,只怕就被人當做了死人。

    聽得包大志的腳步,他輕輕睜開了眼,唇動了動,卻說不出話來。

    包大志趕緊走到床邊彎下腰:“文旭,文旭——爹來了,聽得見爹說話么?”

    包文旭雙目無神地望著他,靜靜注視了許久,嘴唇再次甕動。

    包大志將耳朵湊近,終于聽清他的話。

    “爹……我快死了……我就想問……一件事。”他說話極費力,但還是竭力斷斷續續的說了出來,“這……件事……許多年了……我一直藏……在心里……”

    見兒子這般模樣,包大志哪里還能說個“不”字,使勁點頭,握著他的手:“你說你說,爹都聽著。”

    “爹……我想問……”包文旭雙頰浮起紅暈,眼中似乎也亮起光彩,他緊緊地盯著包大志,“我娘……究竟是怎么死的?”

    包大志身子一顫,握著他的手也抖了下,躲閃著不敢看他的眼睛:“不是同你說過么,你娘得了急病——”

    “爹……我聽見了。”包文旭似忽地有了氣力,說話也清晰幾分,他語聲低微,“我娘死的那年過年……你頭回喝那樣醉……我聽見了,爹說都怪七小姐……還說,還說——爹,我就想問一句,我娘……是不是你殺的……我那時小……可我一直記著……爹我,我,我就想問明白這一件……”

    包大志目光移開,不敢看兒子的臉,手卻抖得厲害。

    包文旭看著這樣的包大志,看著他抖如篩糠的手,他眼中的光亮漸漸黯淡,再下一刻,他的手從包大志手中滑出落下,軟軟掉在床外垂下。

    包大志猛地抬頭,伸出顫顫的手在他鼻端探了探,呆了一瞬后,他嚎啕痛哭起來。

    這頭包大志守著兒子的尸首痛哭不已,那頭恩侯夫人寧氏聽完古嬤嬤的稟報后,臉色也陰沉了幾分。

    “看他的臉面?”寧氏坐在鏡架前卸下釵鬟,“他這么同你說的?”

    古嬤嬤覷著她臉色,點點頭:“奴婢瞧著他說話那意思不中聽就打斷了,他也沒敢往下說。”

    “他兒子得什么病?”寧氏問。

    古嬤嬤回道:“說是肝上長了大疔。”

    “這病可不好治。”寧氏淡淡道。

    古嬤嬤點頭:“可不是,聽說快不成了,也就是等日子了。”

    “這樣啊,”寧氏垂了垂目,抬眼輕輕笑了笑:“他對這兒子倒是上心,我看,該成全他這份心才是。”

    古嬤嬤先沒反應過來,試探著問:“夫人的意思是?”

    寧氏瞥她一眼,唇角勾起:“景蘭也死了十八年了,如今他兒子也快沒了,這一家人么自然要在一處——你說可對?”

    古嬤嬤心中驀地猛跳了下,迎著寧氏那笑意微微的面容,咽了口唾沫,干干賠笑道:“夫人說的……自是沒錯。”

    ###

    凌飛在王都呆了兩日,就匆匆回了云州。

    到了云州后第二日,就送了一封書信進沈府。

    玉春接過書信,還沒掏錢袋,那傳話婆子就笑呵呵走了,半句旁的也沒多說,臨走還讓玉春代向三小姐請安。

    玉春同小翠對望一眼,皆有些納悶。

    這婆子怎突然轉了性子,連跑腿賞錢也不討了?

    兩人看著將婆子帶進來的二丫,二丫看了兩人一眼,沒說話。

    玉春眨眨眼:“二丫,是不是你同她說了什么?”

    二丫面色平靜:“我許了她一月四百大錢,還有兩個門房,我也都許了三百大錢。日后咱們院子的事,他們不會朝外說。”

    玉春呆了呆:“你哪兒來的錢?”

    二丫回道:“我一月有一兩銀子月錢。”見兩人發愣,她又面無情緒道,“我在這兒有吃有住,還有衣裳,用不著銀子。她這樣的,平素也撈不著多少錢,一回一回的單給,不如按月給,他們為著長久有錢拿,就不會亂說了。”

    玉春圍著二丫轉了圈,嘖嘖稱奇:“你著丫頭不聲不響的,看不出還挺機靈。”

    小翠笑著點頭:“這個法子好。那婆子一月跑斷了腿,也就八百個月錢。如今月月有四百大錢拿,難怪今日瞧著臉都開了花,我說難怪呢,原來竟是你想了法子。”

    “誰想了法子?”沈霓裳看完信從屋中走出,正聽得三個丫鬟說話,就接了一句。

    玉春忙上前將二丫賄賂傳話婆子和門房的事兒說了。

    沈霓裳眸光閃了閃,“哦”了一聲,看向二丫:“是二丫想到的啊。”

    二丫還是那副木木的的臉:“她不過是為錢,給她就是了。”

    “那門房呢?”沈霓裳走近。

    二丫揚起臉看她,語氣自然之極:“只給她不行,門房當然也要給。門房本該多給些,奴婢銀子不夠,就只許了三百。小姐日后看著,他們若是好,就再漲些上去。”

    還真是個真人不露相的丫頭!

    看著呆呆的,心里頭倒是門清兒。

    沈霓裳微微而笑,心里想著也該帶信讓花尋打探下,若是這丫頭可信,還真算是個人才。

    日子就這樣流水般過去,又過了八日,到了三月十四這日,張少寒帶信進來,說是鋪子已經收拾妥當,問沈霓裳能不能抽個日子過去看看。

    沈霓裳回了信后,過去司夫人的院子,邀司夫人明日一道出去。

    “我同你去?”司夫人有些意外。

    沈霓裳笑著點頭:“明日十五,不是有廟會么,正好也出去走走。”

    妙紅一聽,也忙在一邊攛掇:“是啊是啊,夫人少有出府,正該出去走走。”

    “好啊,我帶妙真去,你在家守著。”司夫人笑吟吟看她,戲謔道。

    妙紅當即苦了臉,可憐巴巴望著司夫人。

    一旁伺候的丫鬟都忍俊不禁。

    翌日用過早膳,司夫人同沈霓裳便一同出了府。

    到了城隍街外,馬車就走不動了,司夫人打發馬車回去,兩人就下車,隨意閑逛,幾個丫鬟小心護在周圍,不讓人群擠到。

    “許多年沒來逛這廟會了。”司夫人舉目環顧,語中些許感概。

    沈霓裳道:“夫人若是喜歡,日后我們再來就是。”

    司夫人淡淡笑了笑:“偶爾出來看著是新鮮,見得多了,也不過如此。走吧,不是說要去看鋪子么,這就去吧。”

    小翠給張少寒帶過信,正好也去過鋪子,聞言便道:“奴婢知道路,就在東邊,也沒多遠。”(未完待續。)

    “這事兒奴婢還真不知道,這米家小姐……也太沒氣運了些。【無彈窗.】”古嬤嬤接了句,后面的事兒不用寧氏說,她也是知道的。

    米家在王都也是有頭有臉的經年世家。

    現任家主米君行時年七十七歲,在上士族眾多的當家人中,算是大器晚成型的典型。

    不過如今的王都人對米家印象深刻,一是來自于米家嫡支這一輩兒子嗣艱難,米君行大器晚成但并不好色。一女兩子皆是從正室肚皮里出來。

    可除了早早外嫁到簡王府的長女米萱芝生養了一個還玉郡主,她的兩個弟弟米自維米自勉皆無生養。

    這印象深刻之其二么,就是多年前一樁沸沸揚揚的舊聞了。

    當年米家嫡系的嫡支次子,米君行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米君竹好文不好武,最后竟然為了一個良籍女子鬧出了一場出族大戲。

    那女子雖是他恩師之女,但畢竟只是一個良籍,上士族可娶四個側室,若是他娶做側室也不算辱沒,可他偏偏堅持只娶那女子一個。

    最后也不知怎么地,還被他犟成了,米家答應他只身出族,讓他帶了那女子去了云州鄉下安家,再也沒踏進過王都一步。

    古嬤嬤想起這樁舊事也有些稀奇:“這米家老二爺也不知怎想的,不過一個女人,咋就啥都不要了?也不知道他如今后不后悔?”

    “如今?哪里還有如今——”寧氏笑道,“二十年前人就死了。”

    古嬤嬤驚詫“啊”了聲:“二十年前就死了?”

    寧氏懶懶點頭:“不光他,聽說他那獨生子還死在他前頭,死的時候才二十九——估計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他那妻房是早年難產死的,想是一時受不住,也就跟他兒子前后腳去了。還好他兒子成親早,留個兩個兒子下來,要不他這一房客就算絕了。”

    古嬤嬤露出些唏噓惋惜:“這米家還真……”

    不順的人家不少見,但不順成米家這樣的,還真不多見。

    “有何好嘆氣的,米君行這老頭子可不是盞省油燈,這里頭指不定有什么陰司呢。”寧氏勾了勾唇,眼底一抹嘲諷,“要說啥事兒沒有,我可不信。”

    古嬤嬤若有所思:“那夫人覺著啥事兒?”

    “我哪兒知道,我又不是江湖百曉生,離我八竿子打不著,我管他作甚。”寧氏淡淡道,“反正無風不起浪,再說哪家沒點子事兒,只是看大看小罷了。隨意說說,天大的事兒也牽扯不到咱們身上。”

    古嬤嬤趕緊附和笑道:“是是是,夫人說得在理。”

    主仆二人氣氛正和睦,一位丫鬟快步進來稟報:“夫人——”,喊了一句,面上露出些難色。

    古嬤嬤見狀:“何事?”

    那丫鬟這才小聲道:“那包大志……還在外頭。”

    寧氏正端起茶喝,聞言蹙起眉心,古嬤嬤瞄了一眼寧氏臉色,低聲呵斥:“你們怎么辦差的?不是讓你們把人打發走么?”

    那丫鬟一臉為難:“奴婢把銀子給了他,可他不要,說,還是說讓夫人幫忙請御醫……”

    寧氏將茶盞一放,冷下臉來:“古嬤嬤,你去處置!”

    古嬤嬤瞪了那噤若寒蟬的丫鬟一眼,恭聲應下,帶著那丫鬟出去了。

    到了外頭角門外,包大志穿著一件破襖子佝僂著腰正貓在墻根兒下,見得寧氏身邊的古嬤嬤出來,他縮著脖子討好地迎上來,相貌猥瑣的臉色露出幾分急切諂媚:“古嬤嬤,可是夫人答應了?”

    古嬤嬤上下打量他,最后目光落在他常年飲酒而泛著紅血絲的眼睛上,語聲諷刺:“難得呀!今兒個沒喝酒——說話也利索了。”

    兒子還在醫館躺著,包大志心中著急,也顧不得古嬤嬤的諷刺,懇求道:“古嬤嬤,我家文旭還在醫館,大夫說這病只有宮里的羅御醫才有法子……”

    “這個你就別想了!”古嬤嬤掏出一個十兩的銀錠塞到他手上,“羅御醫如今****守著太后的病,莫說是你,就是咱們夫人也沒這臉面請人。”

    “那,那請別的御醫也成。”包大志囁囁道,“就請夫人看在小的跟了夫人這些年的份上,看在小的——”

    “看在什么?”古嬤嬤臉色驀地一冷,盯著包大志,“你也是老人了,說話可得經經腦子!夫人可沒對不住你,那莊頭的差事是你自個兒喝貓尿喝沒的,你欠下的銀子,夫人也沒同你計較,你還想如何?請御醫——你是那個牌位上的人,還真當自個兒有多大的臉面!今個兒撞著夫人心情好,給了你臉面,下回若是再這樣,可就什么臉面都沒了!趕緊走吧。”

    說完,古嬤嬤就不耐地揮揮手,轉身走了。

    “古嬤嬤,古嬤嬤……”包大志追著喊了兩聲,古嬤嬤卻頭也不回進了角門。

    門很快關上,“喀嚓”一聲落鎖,將他擋在門外。

    包大志攥著銀子,恨恨地看了一眼,轉頭大步朝醫館行去。

    到了醫館,大夫雖說是同他提了主意,但也知御醫不是等閑能請到的,此際再一看他臉色就知結果,于是心里也搖搖首,為里面的年輕人嘆了口氣。

    “進去看看吧。”大夫同包大志道。

    見大夫神色,包大志心知不好,將銀子遞給大夫,跪下哀求:“大夫你就想想法子救救我兒子吧!”

    大夫將他的銀子推回:“不是我不肯救,是我確實沒這個本事。”

    大夫嘆口氣,轉身走了。

    一旁學徒不忍心道:“你還是進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說的,就趕緊說吧。。”

    包大志絕望地看著大夫背影,搖搖晃晃起身,進到里面,看見兒子緊閉雙目躺在床上,臉色蠟黃,毫無生氣,若不是胸口還有微微起伏,只怕就被人當做了死人。

    聽得包大志的腳步,他輕輕睜開了眼,唇動了動,卻說不出話來。

    包大志趕緊走到床邊彎下腰:“文旭,文旭——爹來了,聽得見爹說話么?”

    包文旭雙目無神地望著他,靜靜注視了許久,嘴唇再次甕動。

    包大志將耳朵湊近,終于聽清他的話。

    “爹……我快死了……我就想問……一件事。”他說話極費力,但還是竭力斷斷續續的說了出來,“這……件事……許多年了……我一直藏……在心里……”

    見兒子這般模樣,包大志哪里還能說個“不”字,使勁點頭,握著他的手:“你說你說,爹都聽著。”

    “爹……我想問……”包文旭雙頰浮起紅暈,眼中似乎也亮起光彩,他緊緊地盯著包大志,“我娘……究竟是怎么死的?”

    包大志身子一顫,握著他的手也抖了下,躲閃著不敢看他的眼睛:“不是同你說過么,你娘得了急病——”

    “爹……我聽見了。”包文旭似忽地有了氣力,說話也清晰幾分,他語聲低微,“我娘死的那年過年……你頭回喝那樣醉……我聽見了,爹說都怪七小姐……還說,還說——爹,我就想問一句,我娘……是不是你殺的……我那時小……可我一直記著……爹我,我,我就想問明白這一件……”

    包大志目光移開,不敢看兒子的臉,手卻抖得厲害。

    包文旭看著這樣的包大志,看著他抖如篩糠的手,他眼中的光亮漸漸黯淡,再下一刻,他的手從包大志手中滑出落下,軟軟掉在床外垂下。

    包大志猛地抬頭,伸出顫顫的手在他鼻端探了探,呆了一瞬后,他嚎啕痛哭起來。

    這頭包大志守著兒子的尸首痛哭不已,那頭恩侯夫人寧氏聽完古嬤嬤的稟報后,臉色也陰沉了幾分。

    “看他的臉面?”寧氏坐在鏡架前卸下釵鬟,“他這么同你說的?”

    古嬤嬤覷著她臉色,點點頭:“奴婢瞧著他說話那意思不中聽就打斷了,他也沒敢往下說。”

    “他兒子得什么病?”寧氏問。

    古嬤嬤回道:“說是肝上長了大疔。”

    “這病可不好治。”寧氏淡淡道。

    古嬤嬤點頭:“可不是,聽說快不成了,也就是等日子了。”

    “這樣啊,”寧氏垂了垂目,抬眼輕輕笑了笑:“他對這兒子倒是上心,我看,該成全他這份心才是。”

    古嬤嬤先沒反應過來,試探著問:“夫人的意思是?”

    寧氏瞥她一眼,唇角勾起:“景蘭也死了十八年了,如今他兒子也快沒了,這一家人么自然要在一處——你說可對?”

    古嬤嬤心中驀地猛跳了下,迎著寧氏那笑意微微的面容,咽了口唾沫,干干賠笑道:“夫人說的……自是沒錯。”

    ###

    凌飛在王都呆了兩日,就匆匆回了云州。

    到了云州后第二日,就送了一封書信進沈府。

    玉春接過書信,還沒掏錢袋,那傳話婆子就笑呵呵走了,半句旁的也沒多說,臨走還讓玉春代向三小姐請安。

    玉春同小翠對望一眼,皆有些納悶。

    這婆子怎突然轉了性子,連跑腿賞錢也不討了?

    兩人看著將婆子帶進來的二丫,二丫看了兩人一眼,沒說話。

    玉春眨眨眼:“二丫,是不是你同她說了什么?”

    二丫面色平靜:“我許了她一月四百大錢,還有兩個門房,我也都許了三百大錢。日后咱們院子的事,他們不會朝外說。”

    玉春呆了呆:“你哪兒來的錢?”

    二丫回道:“我一月有一兩銀子月錢。”見兩人發愣,她又面無情緒道,“我在這兒有吃有住,還有衣裳,用不著銀子。她這樣的,平素也撈不著多少錢,一回一回的單給,不如按月給,他們為著長久有錢拿,就不會亂說了。”

    玉春圍著二丫轉了圈,嘖嘖稱奇:“你著丫頭不聲不響的,看不出還挺機靈。”

    小翠笑著點頭:“這個法子好。那婆子一月跑斷了腿,也就八百個月錢。如今月月有四百大錢拿,難怪今日瞧著臉都開了花,我說難怪呢,原來竟是你想了法子。”

    “誰想了法子?”沈霓裳看完信從屋中走出,正聽得三個丫鬟說話,就接了一句。

    玉春忙上前將二丫賄賂傳話婆子和門房的事兒說了。

    沈霓裳眸光閃了閃,“哦”了一聲,看向二丫:“是二丫想到的啊。”

    二丫還是那副木木的的臉:“她不過是為錢,給她就是了。”

    “那門房呢?”沈霓裳走近。

    二丫揚起臉看她,語氣自然之極:“只給她不行,門房當然也要給。門房本該多給些,奴婢銀子不夠,就只許了三百。小姐日后看著,他們若是好,就再漲些上去。”

    還真是個真人不露相的丫頭!

    看著呆呆的,心里頭倒是門清兒。

    沈霓裳微微而笑,心里想著也該帶信讓花尋打探下,若是這丫頭可信,還真算是個人才。

    日子就這樣流水般過去,又過了八日,到了三月十四這日,張少寒帶信進來,說是鋪子已經收拾妥當,問沈霓裳能不能抽個日子過去看看。

    沈霓裳回了信后,過去司夫人的院子,邀司夫人明日一道出去。

    “我同你去?”司夫人有些意外。

    沈霓裳笑著點頭:“明日十五,不是有廟會么,正好也出去走走。”

    妙紅一聽,也忙在一邊攛掇:“是啊是啊,夫人少有出府,正該出去走走。”

    “好啊,我帶妙真去,你在家守著。”司夫人笑吟吟看她,戲謔道。

    妙紅當即苦了臉,可憐巴巴望著司夫人。

    一旁伺候的丫鬟都忍俊不禁。

    翌日用過早膳,司夫人同沈霓裳便一同出了府。

    到了城隍街外,馬車就走不動了,司夫人打發馬車回去,兩人就下車,隨意閑逛,幾個丫鬟小心護在周圍,不讓人群擠到。

    “許多年沒來逛這廟會了。”司夫人舉目環顧,語中些許感概。

    沈霓裳道:“夫人若是喜歡,日后我們再來就是。”

    司夫人淡淡笑了笑:“偶爾出來看著是新鮮,見得多了,也不過如此。走吧,不是說要去看鋪子么,這就去吧。”

    小翠給張少寒帶過信,正好也去過鋪子,聞言便道:“奴婢知道路,就在東邊,也沒多遠。”(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蓬溪县| 来安县| 巴马| 景泰县| 尼玛县| 抚远县| 仲巴县| 陆川县| 金坛市| 贵州省| 鄂伦春自治旗| 中牟县| 津市市| 黄石市| 沂源县| 漳州市| 宜川县| 扎囊县| 汤原县| 株洲县| 长丰县| 崇阳县| 韶山市| 连州市| 若羌县| 贵溪市| 弥勒县| 阜平县| 四子王旗| 临江市| 平罗县| 兴城市| 沿河| 泽库县| 沅江市| 通道| 佛冈县| 临漳县| 军事|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