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風吹柳綠如絲,遍地芳菲,海棠庭院來雙燕,正是賞春時。師徒四人離開寶象國,繼續西行,轉眼間又到了一年春景時。這一路上,他們餐風露宿,也是有說有笑,雖是如此,孫悟空的心里卻總是疙疙瘩瘩的,畢竟他被人家趕出了取經隊伍,如今又恬著臉回來了,面子上卻總是過不去。何況那日自己主動承認錯誤,師父竟然也沒給自己“平反”,其實孫悟空需要的無非是陳玄奘一句“為師錯怪你了”,但是他并沒有說,或許這意味著師父的心里依然認為他做錯了呢。
心里雖是疙疙瘩瘩,但也不好再說什么,要不然也忒小家子氣了。
他經常想起地藏王菩薩的教誨,取經,絕不僅僅是取經。
他一向睡得少,不像其他三人,到了晚上,就一定需要睡上一覺,他本來就是個石猴,不睡也是可以的。這時候,他左右無事,便修習烏巢禪師傳授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每每有醍醐灌頂之時,興奮之余便上躥下跳,呼嘯山林。
這一日,前方又出現一座高山,擋在了西去的路上,陳玄奘很緊張,說道:“徒弟們仔細了,前面有座山。”
孫悟空說道:“有座山不是很正常嗎?”
陳玄奘說道:“我怕有虎狼擋道。”
師父一臉驚惶的樣子,讓孫悟空很看不上,加之對師父本來就心存怨氣,于是情不自禁地就懟起了陳玄奘,說道:“師父,出家人就莫說在家話。你難道忘記了烏巢和尚傳授的《心經》了嗎?”
烏巢禪師在浮屠山傳授《心經》的時候,沙和尚尚未加入取經隊伍,所以并不清楚,于是問道:“烏巢禪師是誰?”
豬八戒說道:“一個鳥人,一個勁鼓動我跟他修行,我沒搭理他。”
被孫悟空不冷不熱地頂了一句,陳玄奘心中也有不悅,便問道:“我說前方有座高山,跟《心經》又有什么關系了?”
孫悟空說道:“《心經》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但只是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所以啊,師父,你就不要總是提心吊膽的了,但有老孫在,就算是塌下天來,我也保你無事。還怕什么虎狼?”
沙和尚嘟噥道:“二師兄,大師兄在說什么?”
豬八戒說道:“別問我,我也不懂。”
沙和尚說道:“烏巢禪師傳授《心經》的時候你不是也在場嗎?”
豬八戒說道:“我才懶得聽他唧唧歪歪呢。”
此時,陳玄奘被孫悟空說得越發羞愧了,便掩飾道:“我當年奉旨出長安,一心往西拜佛求求經,如今已經走了兩年半了,尋窮了天下無名水,歷遍了人間不到山。逐逐煙波重迭迭,也不知道幾時能夠到達靈山換得此身閑。”
孫悟空笑呵呵道:“師父要身閑,有何難事?若功成之后,萬緣都罷,諸法皆空。那時節,自然而然,卻不是身閑?”
陳玄奘呵呵一笑,說道:“悟空說得對!”然后,放轡,兜韁,徑奔前方,心里卻越發不是滋味,因為他發現孫悟空對《心經》的領悟似乎遠勝自己一籌。
一會兒的功夫,師徒們走上山去,這山十分險峻,巍巍峻嶺,削削尖峰。往上看,巒頭突兀透青霄;回眼觀,壑下深沉鄰碧落。山勢陡的時候,直上直下,仿佛在爬梯子一般,陳玄奘這時候也不騎馬了,拄著九環錫杖,一步步艱難地向上攀登,孫悟空踏著祥云一直守護在師父身邊,萬一失足,他也能及時抓住他。白龍馬十分神駿,如履平川,沙和尚空身而行,也是健步如飛。唯獨苦了豬八戒,他挑著重重的行禮,吭哧吭哧地攀登著,上方的陳玄奘還時不時踢翻一塊石頭,好幾次差點砸到豬八戒的腦袋。
好不容易翻過一道山梁,豬八戒將擔子丟在野草叢里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孫悟空瞥眼看去,心中只是冷笑。
休息片刻,繼續啟程,他們開始下山。
豬八戒嘆口氣說道:“這什么鬼地方,上上下下,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走得出去。”
孫悟空笑道:“快了,快了,走下這座山,再翻過三道山梁,我們就離開這座山了。”
豬八戒抬頭看天,說道:“今晚看來要在山中過夜了。”
下山的山勢不像方才那么陡峭,四人平平穩穩地走了下來,終于看到一條小路,豬八戒喜道:“有路,就有人煙,我們終于可以討口吃的了。”
孫悟空嘲笑道:“你個呆子,就知道吃!”
豬八戒說道:“也不看看我干了多少。”
孫悟空說道:“師父,看,他又開始喊累了。”
豬八戒氣得不打一處來,他知道自己說不過孫悟空,也就不再說話了,挑著擔子埋著頭,一個勁地往前走,卻突然聽到有人大喊:“那西進的長老!暫停片時。我有一言奉告。”
豬八戒停住腳步,循聲望去,只見旁邊的綠莎坡上,佇立著一個樵夫,頭戴一頂老藍氈笠,身穿一領毛皂衲衣。手持一把鋼斧,肩扛一束干柴。
陳玄奘躬身道:“敢問施主有何賜教?”
那樵夫說道:“此山有一伙毒魔狠怪,專吃你東來西去的人啊。”
乍聽此言,陳玄奘嚇得魂飛魄散,戰戰兢兢,急回頭,招呼徒弟,說道:“你們聽!那樵夫所,此山有毒魔狠怪,誰敢去細問他一問?”
豬八戒揶揄道:“猴哥,快,該你了,降妖除魔你最行。”
孫悟空當仁不讓,說道:“師父放心,等老孫去問他一個端的。”說罷,拽開步,徑上山來,對樵子叫聲:“大哥。”
樵夫答禮道:“長老啊,你們怎么走到這荒山野嶺的地方了?”
孫悟空道:“不瞞大哥說,我們是東土差來西天取經的,那馬上是我的師父,他有些膽小。適蒙見教,說有什么毒魔狠怪,故此我來奉問一聲:那魔是幾年之魔,怪是幾年之怪?還是個把勢,還是個雛兒?煩大哥老實說說,我好著山神土地遞解他起身。“
樵子聞言,仰天大笑道:”你原來是個瘋和尚。“
孫悟空說道:”我不瘋啊,這是老實話。“
樵子道:”你說是老實,便怎敢說把他遞解起身?”
孫悟空怒道:“你這等長他威風,胡言亂語地攔路報信,莫不是與他有親?不親必鄰,不鄰必友。”
樵子笑道:“你這個瘋潑和尚,忒沒道理。我倒是好意,特來報與你們,教你們走路時,早晚間防備,你倒賴在我身上。且莫說我不曉得妖魔出處,就是曉得,你敢把他怎么遞解?解往何處?”
孫悟空夸口道:“若是天魔,解與玉帝;若是土魔,解與土府。西方的歸佛,東方的歸圣。北方的解與真武,南方的解與火德。是蛟精解與海主,是鬼祟解與閻王,各有地頭方向。我老孫到處是熟人,發一張批文,把他連夜解著飛跑。”
那樵子止不住呵呵冷笑道:“你這個瘋潑和尚,想是在方上云游,學了些書符咒水的法術,只可驅邪縛鬼,還不曾撞見這等狠毒的怪哩。”
孫悟空問道:“怎見他狠毒?”
樵子道:“此山徑過有六百里遠近,名喚平頂山。山中有一洞,名喚蓮花洞。洞里有兩個魔頭,他畫影圖形,要捉和尚;抄名訪姓,要吃唐僧。你若別處來的還好,但犯了一個唐字兒,就別想過去了。”
孫悟空嘿嘿一笑,說道:“我們正是唐朝來的。”
樵子道:“他正要吃你們哩。”
孫悟空說道:“造化!造化!但不知他怎么吃啊?”
樵子道:“你要他怎么吃?”
孫悟空說道:“若是先吃頭,還好辦;若是先吃腳,就難為了。”
樵子問道:“先吃頭怎么說?先吃腳怎么說?”
孫悟空說道:“若是先吃頭,一口將他咬下,我已死了,憑他怎么煎炒熬煮,我也不知疼痛;若是先吃腳,他啃了孤拐,嚼了腿,吃到腰截骨,我還急忙不死,卻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樵子道:“和尚,他哪里有這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