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男,三十歲,未婚,茂陵縣李家里人,祖居淮南,世代鹽商,天漢元年遷茂陵。
張恒拿著這張廷尉府里的文牘,細細看了看。
文牘上的信息并不是太多。
但對于張恒來說,已經足夠了。
淮南人,世代鹽商。
這條信息足以說明此人小時候家境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無疑,這個時代的商人,特別是沒有官方背景的商人是悲催的。
當今天子一直就將打擊地方豪強,擠壓商人的生存空間當做自己執政的基本方針。
為了更好的打擊地方豪強,豪商,天子劉徹曾經數次下詔,將地方上的豪強和商人遷到關中。
美其名曰,照顧,將這些人從窮鄉僻壤,遷徙到富庶的關中,做天子腳下的臣民。
但實際上,卻是剪羊毛。
對于所有遷徙到茂陵的豪強富戶,每戶的遷徙補償標準是錢十萬,地兩頃……
乍一看,朝廷這是在優待啊,條件這么好。
但其實……
那些被迫遷徙來的人,誰在家鄉沒個百十頃地,十多套宅子?
一遷到關中,家鄉的產業,自然是【被平買】……
不過,即便如此,被遷徙到茂陵的人中,能落魄到此人這般地步的真是少見。
張恒看著文牘,不知道自己究竟該不該邁出那一步。
“罷了,反正找來找去也找不到靠譜的!”張恒放下文牘,心中嘆了一口氣:“先去此人家中看看吧!”
便將文牘還給丙吉。道了聲謝。
“賢弟找此人的檔案做什么?”丙吉卻是好奇的問道。
張恒笑了一聲,這個事情。丙吉將來肯定會知道的,但。現在卻不好說。
“兄長日后便知!”張恒道,說著他就告辭一聲,出了丙吉的辦公室,坐上自己的馬車。
“去茂陵李家里!”張恒坐上馬車,對駕車的高老七吩咐著。
高老七成家以后就蓄起了胡子,不得不說,他留胡子還是很有男人魅力的。
“諾!”高老七大聲應了一聲。
他最近得到了消息,天子正式撤銷了對他的通緝令,并讓廷尉不再追究他的罪行。
此事。讓高老七一直以來懸在半空的心終于放回肚子里了。
這些日子,他在計劃著改回自己原先的姓氏。
這是必須的,否則,若日后生了孩子,就麻煩了!
從長安到茂陵,并不遠,距離跟南陵差不多。
茂陵,這是一個全新的縣治,當今天子即位才組建。正式的稱呼應該是茂陵邑,在茂陵邑的正中,就是當今天子劉徹陵寢。
漢代天子的陵寢,向來都是這樣。即位就開始修建,等到天子駕崩就可以直接葬進去。
不過,當今天子劉徹在位五十多年。這茂陵修到現在,規模不說絕后。至少也是空前的。
這是因為,漢室的財政收入是分成兩塊的。
稅是收來給天下百官發工資。供養軍隊的,而賦……卻是皇帝的零花錢,他想怎么就可以怎么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今天子修上林苑,修宮室,修茂陵,他確實沒挪用過國家的財政收入,他花的都是自己的零花錢,雖然這零花錢實在有點多,都快超過漢朝的國庫收入了。
來到茂陵,一眼就能看到那個至今仍然在施工的陵寢。
張恒也是嘆了口氣,據說,劉徹若把修茂陵的錢省下一半,就足可支撐漢軍再發動三次漠北決戰那樣規模的大戰爭,若將茂陵里的那些寶物拿出一半,更可至少支撐漢軍從東打到西,再從南打到北……
只是……誰敢提這種建議?
張恒摸摸自己的脖子,這大好頭顱還是留著做有用之事罷!
那個叫李成的人所在的李家里卻是很好找的,張恒在茂陵稍微一打聽,就得知了他家的住處。
李家里,顧名思義,住的都是姓李的人。
只是大部分卻都不是一個宗族的,不過是當初朝廷開始遷徙天下富戶的時候,把來自東南西北的人家編好名冊,統一安排時,也不知道是誰,一拍屁股做出的決定。
總之這李家里的名字已經叫了三十多年了。
即便是現在已經搬進了不少其他姓氏的人家,但大體上,卻依然以李姓為主。
張恒了解到,在這個不大的小村子里,光是李氏人家就足足有二十多戶。
“李成家啊?”張恒跟村子里一個老人請教李成家在何方時,這個老人指了指東邊的一個小土屋道:“喏!那里就是了!”
“老丈,這李家怎么變得如此破敗了?”張恒問道。
確實,張恒看過去,只見在村子的東面,孤零零的立著一個小小的土屋,土屋殘破不堪,上面蓋得竟是茅草。
“這就說來話長了,當初,李成的父親遷到此處時,是村里第一等的富戶人家……”老人指著西邊的一個大屋子,道:“諾,看見了沒,那就是當年李家的宅子,氣派吧……”
張恒回頭一看,果然氣派!
就是張恒自己現在住的宅子,也就比這個大一點,至于在裝修上卻是沒得比得。
“那怎么如今?”張恒頓時好奇了起來。
“還不是李成的父親……”老人搖頭嘆道:“他父親自從搬到了茂陵,就學著長安城里的大官,愛上了蹴鞠斗雞,這蹴鞠斗雞害人啊,好生生的一個富戶,最后竟然連家產都敗光!”
“哦……”張恒點點頭。
此時的蹴鞠斗雞,可并不單純是游戲而已。
事實證明,中國男足的優良傳統。在這兩千年前的西漢早就被人發揚光大了。
長安的顯貴豪強之間,蹴鞠斗雞。以賭博為樂,通常一場賭斗下來。輸贏動輒百萬錢。
張恒想想就差不多知道了。
從淮南搬到關中,一個有錢人,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當然是混進貴族圈子,結交權貴了。從而擺脫自己暴發戶,鄉巴佬一類的標簽。
這就跟后世的富豪差不多,有了錢,就想變名流。
但是,名流是那么好變得嗎?
長安城的權貴,出了名的吃人不吐骨頭。
于是。李成就悲劇了……
張恒搖了搖頭,賭博這玩意,確實是個害人的東西。
“多謝老丈!”張恒朝好心的老人揖首做禮,然后,朝著老人所指的那個木屋而去。
“東家,您找這個李成有什么事情?”高老七卻是終于憋不住了,問道。
“自然有用!”張恒笑道:“只是現在還不知道,這個李成能不能用……”
此事,事關重大。由不得張恒不謹慎一些。
到了那個土屋前,張恒下了車,來到門口,敲了敲門。問道:“請問是李成家嗎?”
“是的……”屋里傳來一聲稚嫩的聲音,一個年紀大概只有十三四歲的少年郎把門打開,狐疑的看著張恒。問道:“先生有何貴干?”
張恒注意到,他手里拿著一卷看上去破舊不堪的竹簡。竹簡上串接的繩子中間都有許多地方斷掉了。
“春秋?”張恒掃了一眼他手中的書,道出了書名。暗自點點頭。
貧窮能夠磨礪一個人的精神,這個少年郎,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自學讀書,這一點讓張恒頗有好感。
“我聽說,茂陵出了李成,頗有孝道,特地上門來看看……”張恒將眼睛向屋里看了看,確實是家徒四壁,整個小土屋里,張恒沒看到任何掛在墻壁上的東西。
“叔父大人還被關在廷尉大牢,要半年后才能出來……”少年低著頭道:“先生請半年后再來吧……”
被官府抓起來,這種事情,從來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少年郎看上去頗不好意思。
“那個我知道……”張恒笑了笑,對高老七吩咐了一聲,高老七就從馬車里提來了一些臘肉和雞蛋什么的一類東西。
張恒將之遞給少年,道:“這些東西就權當是在下給令堂的慰問吧……”
少年郎見了,張恒明顯能感覺到他的喉嚨在不斷的咽著口水,但他卻還是堅決的將東西推給張恒:“對不住,先生,我家雖窮,但不要人施舍!”
“哦……”張恒笑了一聲:“小小年紀,竟然知道不食嗟來之食,只是你不吃,難道你忍心讓你祖母挨餓?”
少年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
“再說了,現在你祖母臥病在床,叔父又在大牢里,我看你家也沒其他人了,光靠你一個人,能支撐這個家?”張恒笑著問道。
“我能!”少年抬起頭,眼神堅定的對張恒道:“天行健,君子自強以不息,圣人的教誨,我豈敢違背?”
張恒笑了:“年輕人,有骨氣是好事情,但一味的鉆牛角尖卻也不對,你拿著吧!”
說著就將東西硬塞到他手里。
“你在看春秋?”張恒見他還不是愿意拿,便問道:“那你可知,春秋之中,第一講的就是忠孝!”
他這才勉強接過東西,深深的給張恒鞠了一躬:“謝謝先生,學生李世民敢問先生大名,也好讓學生日后報答!”
“李世民……”張恒覺得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好吧,眼前這個少年確實跟那位唐太宗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張恒卻怎么感覺有些別扭了。
“但愿以后不要碰到朱元璋、劉秀,劉備,司馬懿……”張恒想著,但這個可能性卻是非常大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