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探墓,葉九卿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他的本事可真不是吹出來,埋在地下的墓,什么走向什么規格,墓道在哪兒,主墓室的具體位置,葉九卿只有走一圈就能了然于心,而且絕無偏差。
可懸棺和崖棺,并不是中原的葬制度,是西南地區古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
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于崖穴中,另一頭架于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
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大,主要在古族的貴族中盛行,這種葬制和中原看重風水截然不同,這里的古族的文化傳承中壓根沒有風水這個概念,他們只所以選擇崖葬,夢寐以求的就是寧靜和太平。
這些古族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
因此把祖先安葬于凌空絕壁之上的懸崖上,讓祖先在一個青山環抱、碧水環繞、寧靜幽美的環境中得到永遠安息。
但〖三五%中文網
M.w崖葬這東西非但麻煩,最讓人頭疼的是,懸棺的墓主生前地位尊崇,盡管隨葬品豐富,但幾乎都是原始的陶器、骨器、以及竹木等,崖葬中幾乎看不見金銀,因此誰也不愿意對懸棺打主意,畢竟這么高,稍有不慎指不定命都會搭上,而且即便得手也不會有收獲。
所以行當里即便沒人會去尋思崖棺,這也是為什么葉九卿如今也只能仰頭興嘆,卻一籌莫展。
“崖葬的辦法已經失傳很久,我前前后后詢問過很多人,沒有一個知dà
這些棺材是怎么弄上去的。”葉九卿坐在地上,喝了一口水。“為了這事我還專門請教過七叔,他老人家說,無非就兩種辦法,要么從下面往上弄。”
葉九卿指著對面的神山繼xù
說,因為能安葬在懸棺中的都是古族里面身份和地位極其崇高的人,比如祭司或者首領,還有就是大鬼主。
這些人死后,族人會用竹片或者木材,在山底開始搭建云臺,就如同依山建造高樓一樣,直到云臺達到最理想的高度,就如同我們如今看到的這些洞穴,少說距離地面也有三百多米。
族人爬上云臺直接在山體中鑿出洞穴,并且把棺槨安放其中,最后把火油澆淋在云臺上,點燃后付之一炬,這樣懸棺便形成。
不過這種方法耗費的人力和物力難以想象,而且修建一個云臺所需的時間漫長,有些鬼主從繼承首領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云臺,這和中原帝王繼位后,首先著手修建自己帝陵如出一轍。
“雖然這個辦法勞師動眾,可仔細想想的確可行啊。”宮爵說。
“辦法是可行,但這里的洞穴卻并非是用這樣的辦法開鑿。”葉九卿指著神山的下面,那是一條從山澗穿流而過的河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這些從大雪山流淌下來的河水終年不歇,最后注入怒江,要用修建云臺的方式安置懸棺,山下必須先建造一處平整的地方,作為云臺的地基,在如此湍急的河水中,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在一些國外的文獻中看到過,還有一種說法,叫樓船安放法,就是在河水,把船只相互連接在一起,并且固定在河水中,這樣就形成一個漂浮于河面的平臺,在此基礎上搭建支架。”薛心柔想了想說。
葉九卿搖搖頭說,樓船安放法同樣不適用,要采用這樣的辦法,首先必須選擇兩山之間的峽谷,首先得在峽谷之中修建水壩,然后讓河水上漲到一定高度,再乘船在懸崖上鑿洞安放懸棺。
不過這樣的辦法,可行性微乎其微,而且如今我們看見的神山,根本沒有建壩的地方,所以從下往上安放棺槨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至于從山頂上垂吊,葉九卿已經排除了這個可能,他在山頂勘查過,沒發xiàn
繩索的勒痕以及固定支架的地方。
“還有最后一個可能,七叔說叫后山挖隧法,顧名思義,就是從山體的另一側挖洞,直接挖通山壁,我思前想后,這是最有可能的辦法,可這幫古族的葬制和我熟知的截然不同,根本不清楚他們挖洞的特點和規律還有講究。”葉九卿撓撓稀疏的頭發。“就是明知dà
這些懸棺是怎么放上去,但這么大一座山,到處都是參天大樹,誰知dà
洞穴的入口在什么地方。”
“也是啊,這些懸棺少說也應該有幾百年,當初那些古族挖建洞穴留下的痕跡,早就被樹木草叢遮掩,就我們這幾個人,估計找一輩子也找不到入口。”田雞垂頭喪氣。
“如果這些懸棺是采用后山挖隧法的話,我倒是有辦法確定出入口大致的范圍。”薛心柔抬頭看著神山說。
“你們有辦法?”我們不約而同望向她。
薛心柔向葉九卿要來紙筆,一邊遠眺神山,一邊在紙上寫畫出一些線條和數字,我們一臉茫然的看著她,不明白她這是在干什么,薛心柔全神貫注的計算,估計是發xiàn
我們疑惑,耐心給我們解釋。
若是采用后山挖隧法,隧道的角度不可能低于山體的洞穴,這樣不但挖掘難度大,而且即便挖通后抬棺槨進去行走極其困難,同樣平行洞穴挖掘也不行,勢必會從斜角開始挖掘一條向下傾斜的隧道,當然,這條隧道的斜度不能太大。
因此,只需yà
簡單的觀測出神山的仰角,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識,這其中包括三角函數,就可以計算出神山的高度,其誤差不會太大。
但是計算山體中那些洞穴的高度,就得考lǜ
斜率,這就需yà
計算仰角的正切值,那么就要涉及到微積分,以及把神山曲線的方程解析式寫出來計算。
……
我們幾乎是張著嘴聽完薛心柔說的話,但估計其他人和我一樣,沒有誰明白和懂她說的這些是什么意思。
但這并不妨礙薛心柔的認真,半個小時她信心十足告sù
我們,入口大致的高度以及在神山的位置,我下意識看向葉九卿,他居然無奈的苦笑。
“管他是洋耗子還是土耗子,能找到入口就是好耗子,咱們就按照心柔說的辦法試試。”
薛心柔計算出入口大致的范圍,這幫我們節約了太多時間,在密林之中前行很緩慢,深山老林的夜晚最為危險,不敢冒險日夜兼程,等我們到達薛心柔計算的位置,足足用了五天時間。
薛心柔說這樣的計算方法有正負五十米的誤差,我們必須在一塊大致的范圍中找尋入口的位置,我們在密林中兜兜轉轉摸索探尋了快一個多星期,帶來的干糧已經快見底,可搜索的地方還不足十分之一。
好在我們發xiàn
山中的溪流,至少不用擔心飲水的問題,我們沿著溪流搜索,入夜前看見一灣不大的潭水,大家都精疲力竭,葉九卿說今天到此為止,就在潭水邊休息一會,等吃完干糧得趕緊找可以睡覺的大樹,如果明天再沒有發xiàn
的話,就必須返回丙中洛,重新補給后再來。
葉九卿蹲在潭水邊洗臉,忽然慢慢站起身,抹了一把水,來回看看四周,瞧他表情就知dà
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我連忙走過去,葉九卿指著水潭兩邊說:“好奇怪,這兩邊好像曾經有水道,從上山流淌下來的溪流,應該沿著兩邊的水道流淌才對。”
我低頭看向葉九卿手指的地方,果然如同他說的那樣,水潭兩邊的植被很矮小,并不像其他地方長滿茂密的大樹,薛心柔拿出放大鏡,半跪在地上,用鏟刀清楚掉植被后,用放大鏡查看了良久。
“這兩處水道不是天然形成的,有人為開鑿的痕跡,這里曾經有人活動過。”薛心柔抬頭聲音肯定。
“這條溪流由上而下,一直匯入怒江,干嘛要在這里修水道?”我眉頭一皺大為不解。“沒有任何意義啊。”
“快到這里來!”田雞在水潭的上游大聲喊。
我們快步走過去,田雞一臉興奮指著水流中的一塊巖石,經過長年累月的沖擊,那巖石異常光滑,透過水紋隱約能看見兩條交纏在一起的蛇在巖石上游弋。
我定睛一看,這才吃驚的發xiàn
,這巖石上竟然銘刻著靈山的圖騰,因為沒入溪流之中,若不是田雞戲水根本不容易覺察到,我伸手想要把巖石拿出來仔細查看,可巴掌大的巖石怎么也拿不動,如同鑲嵌在溪流之底。
我還想嘗試,被宮爵拉住,他把手按在巖石上,忽然眉目之間突出一絲豁然,手猛然用力往下一按,那塊巖石神奇的陷下去。
隨著一聲轟鳴,從溪流下面升起一道厚厚的石板,不偏不倚阻隔了流淌下來的水流,導致溪水無法傾瀉,只能從石板兩邊流淌,我們回頭這才漸漸發xiàn
,被阻隔的水流被引導向之前我們發xiàn
的水道。
而剛才的潭水水面緩緩下降,一塊平整光滑的石板呈現在我們面前,薛心柔興奮不已走到石板上,敲擊幾下后抬頭露出笑意。
“下面是空的,這里應該就是隧道入口!”
本站訪問地址http://
任意搜索引擎內輸入:
即可訪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