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出發(fā)趕往赫圖阿拉,圖爾占和我們順行,畢竟他是八旗后裔,這涉及到他先輩的秘密,而且還需要他幫忙翻譯滿語。
到達赫圖阿拉時,冬日的陽光照耀著這座古城,那些凝聚著滄桑和歲月變遷的城墻,似乎還在像我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的輝煌。
赫圖阿拉是滿語,圖爾占告訴我們漢意為橫崗,其實就是一片橫臥的山崗,在遼東大地隨處可見,但清太祖卻賦予了這里無上的榮耀。
清太祖從舊老城費阿拉遷居于此,八旗后裔把這里稱為老城或是故里,即便到現(xiàn)在,八旗后裔依舊相信這里是他們心目中的圣城。
城池依勢筑于一條東西走向的山崗之上。峭壁崢嶸,三面環(huán)水,易守難攻,赫圖阿拉有內(nèi)外兩城,城墻高七尺,土石雜筑,內(nèi)城住的是清太祖的家屬和親族,外城住的是八旗兵丁,城外住的是各種工匠有二萬多戶。
葉知秋到這里后顯然有些入神,或者說是感慨萬千。
“怎么了?你見過的遺跡也該不少了,這巴掌大點城池干嘛讓你如此入迷。”我走在她旁邊問。
“我現(xiàn)在有些矛盾。”葉知秋很糾結(jié)的笑了笑。
“你矛盾什么?”
“這些城墻都是清太祖帶領(lǐng)兵士親手修筑。”葉知秋望著古樸的石墻,手輕輕觸摸在上面說。“我耳邊仿佛響起了八旗的號角和出征的戰(zhàn)鼓聲。”
“哦,你是漢人。”我忽然反應(yīng)過來。“清太祖就是在這里建立大清,并且開始入主中原,你學(xué)考古的,怎么還會糾結(jié)這些。”
“所以我才矛盾,從考古的角度來說,我其實挺佩服清太祖的。”葉知秋淡淡一笑對我說。“文史中記載,清太祖就是從這里出發(fā)踏上了討伐尼堪外蘭的征途,也是在這里清太祖公布了七大恨,并以此為理由向大明宣戰(zhàn)。”
“知秋,你應(yīng)該客觀的看待歷史。”薛心柔在旁邊笑著說。“清太祖壯麗的帝國史書從這里開始書寫,歷史的車輪我們是沒有能力去阻止,但卻可以從過往的歷史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xùn)。”
“我當(dāng)然知道,可我畢竟是漢人,到了這里難免會主觀一些。”葉知秋說。
“誰也不能否認女真人的頑強,大金國在當(dāng)年的蒙古人的屠刀下幾乎被滅絕,蒙古人屠殺了十之八九的女真人,在休養(yǎng)了三百后,又重新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圖爾占的聲音充滿了驕傲。“女真不滿萬,滿萬天下無敵,這是敵人對女真人最中肯的評價。”
圖爾占帶著我們在赫圖阿拉城轉(zhuǎn)了一圈,看見很多古建筑遺址,當(dāng)我們途經(jīng)城中一處廟宇時,田雞停下腳步,一個勁招呼我們過去。
他手指著里面供奉的神像,是漢人模樣長方紅臉,美髯,頭戴帝冠,身穿綠色錦袍,肩披金色鎧甲,手持一塊玉板,葉九卿走近一看大吃一驚:“這,這里怎么會供奉這關(guān)二爺?”
白近笑了笑給我們解釋,滿清皇族的大祭中一天內(nèi)舉行三次祭祀,早上祭祀關(guān)公、如來和觀音,晚上和夜里分兩次祭祀祖先和游牧民族的諸神。
“關(guān)帝忠勇無匹,滿人視為武神,皇族因此供奉希望得到關(guān)帝庇佑。”白近說到這里,趁著圖爾占不注意,壓低聲音對我們說。“其實滿人以前供奉的武神不是關(guān)帝。”
“那是誰?”田雞問。
“岳飛。”白近聲音更小,生怕被圖爾占聽見。
“啊?”田雞一頭霧水。“為什么啊?”
“宋朝到明朝的時候武圣是岳飛的,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大清帝王覺得岳飛打敗了他們的祖先對他們不是什么光榮的事情,才把武圣改為關(guān)羽的。”白近捂著嘴說。
“哦,我懂了,岳飛殺金人那是殺出了名,這要把岳飛當(dāng)武圣供奉,豈不是在拜祭滅殺自己祖輩的英雄,敢情這滿人挺小氣的啊……”
薛心柔在旁邊戳了田雞一下:“你說話過點腦子行不行,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
田雞吐了吐舌頭,憨憨的撓撓頭,繼續(xù)跟著圖爾占往前走,在古城的中心,正白旗衙門崗下西南方,白近指著一眼木構(gòu)泉水井:“這就是汗王井,在赫圖阿拉所有關(guān)于大清龍脈寶藏的秘密,都和這口井聯(lián)系在一起。”
我們走上前,站在汗王井邊,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里面的井水清澈見底,葉九卿還喝了一口,說是清爽甘甜。
“這口井嚴(yán)冬不封,酷暑清涼,是赫圖阿拉城內(nèi)唯一一口水井,自古以來,城內(nèi)軍民皆用此水。”圖爾占在旁邊介紹。
“都說無風(fēng)不起浪,為什么所有關(guān)于大清龍脈寶藏的傳說都和這口井有關(guān)了?”宮爵偏著頭自言自語說。“可從我們目前掌握的線索看,大清龍脈寶藏并沒有在赫圖阿拉,那這個關(guān)于汗王井的傳聞又是從何而來?”
“我猜想應(yīng)該和汗王井的由來有關(guān)。”圖爾占在旁邊說。
“這口井有什么來歷?”我好奇問。
圖爾占如數(shù)家珍告訴我們,清太祖最先建立女真國并不是在這里,而是在佛阿拉,漸漸勢力越來越大,佛阿拉城雖然地盤也不小,但這個城里的水源卻不足。
澇時井里的水還能勉強夠用,旱時干脆是滴水沒有,人畜飲水只能到離城五六里地之外的嘉哈河里去挑,另外,這里的水質(zhì)還不好,發(fā)苦發(fā)澀,有一股堿腥味。
等到冬天,水更不好解決了,軍民們只能到十幾里地之外的碩里加河砸冰塊,然后用人挑馬拉往城里搬,貯存起來備用,浪費了很多人力和物力。
這是這個原因才促使清太祖有了遷都的決心,并且派人返回故里赫圖阿拉探察水源,結(jié)果在這里發(fā)現(xiàn)泉眼,而且水質(zhì)甘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于是清太祖決定立即遷都。
“八旗后裔稱這口井為千軍萬馬飲不盡的罕王井,加之后來傳聞越來越多的大清龍脈寶藏,所以很多人不約而同把寶藏和這口井聯(lián)系在一起。”圖爾占不慌不忙對我們繼續(xù)說。“由于滿族當(dāng)時是游牧民族,對食物、財物有著強烈的儲備意識,既然這口汗王井能提供千軍萬馬的飲水,所以都猜測井下有很大的空間,寶藏就藏匿在古井內(nèi)。”
“原來是這樣,不用說,一定有人到這口井下去找過吧?”我問。
“當(dāng)然,即便現(xiàn)在也有好事之徒試圖到井下一探究竟,不過第一個派人入井查探的是大清一位帝王。”圖爾占說。
“皇太極?”葉知秋接過話。
“你也知道?”
“我以為這只是一個傳說,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葉知秋大吃一驚。
“到底是什么?”田雞問。
葉知秋慢慢告訴我們,她聽過一個傳說,大清初期權(quán)力爭奪相當(dāng)尖銳和殘酷,誰要是能掌握大清龍脈寶藏便能占據(jù)主動。
皇太極在赫圖阿拉下令掘地三尺,不挖出寶藏絕不罷休,并且把注意力放到汗王井上,認為這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古井大有來頭,清太祖為這口井遷都到此或許另有原因。
因此派人入井查探,誰料軍士們剛掄起鍬鎬準(zhǔn)備挖掘時,原本睛空萬里的天空驟然間黑云蔽日,同時,一股濃煙從汗王井中滾滾而出。
濃煙散盡,有聲音從井中傳出,怒斥皇太極貪財忘義,不思進取,并告之此寶藏是大清的國本運數(shù),將護佑大清國運昌盛,江山永固,驚恐萬狀的皇太極當(dāng)即跪地叩拜,并發(fā)誓不再尋找寶藏。
“你聽到的這些的確是傳說,不過皇太極下令探查汗王井是確有其事,古井被徹徹底底勘查過,并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相信寶藏就在汗王井中。”圖爾占說。
“皇太極派人探井……”我眉頭微微一皺說。“這么看起來皇太極并不知曉大清龍脈寶藏的秘密。”
“寶藏的線索最后只有清太祖知道,可他居然沒有選擇告訴繼承皇位的人,這其中莫非有什么原因?”薛心柔也從這段傳說中聽出其他的東西。
“從目前掌握的線索看,繼承大清龍脈寶藏的人是多爾袞,可說起來也挺奇怪的,皇太極在盛京皇宮中暴斃,當(dāng)時大清最有權(quán)勢的非多爾袞莫屬,他原本有機會登基稱帝的,可為什么放棄了登九五之尊的機會呢?”葉知秋愁眉不展說。
有人在旁邊拉我衣角,回頭看見是宮爵,她伸手到我面前:“金盒中的錫棍呢?”
“……”我一愣,完全不知道她為什么突然提起這個,我拿出來交給她。“怎么了?”
宮爵把錫棍慢慢舉起,我們?nèi)紘^去,然后聽見她冷峻的聲音:“根本不是畫龍點睛,我知道我們推測中錯在什么地方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