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風起,空中浮云低壓在大(殿diàn)上方,略見(陰yīn)霾。
武臺(殿diàn)前鳳衍、殷監正等數名大臣站在那里等候召見,人人眉頭暗鎖,面色滯重。
自幾(日rì)前皇上偶感微恙,已有數(日rì)未朝,也不曾召見任何一位大臣,這是登基至今從未有過的事。皇上向來勤于朝政,即便略有不適也斷不至于如此,何況眼前東海戰事正在關鍵,這自然非同尋常。
御醫令黃文尚宮宴當晚奉召入內便再未出來過,自此兩宮戒備森嚴,任誰也不得準確的消息,照這(情qíng)形唯一的可能便是皇上重病,但每(日rì)送來武臺(殿diàn)的奏章卻全經御筆親閱,第二(日rì)送發三省分毫不錯。(日rì)前更有一道敕令頒下,予湛王臨機專斷之權,命他率東海五百戰船三十二萬大軍兵分三路,全面發動對倭寇的進攻。
現在已是中書侍郎的斯惟云看到那些奏章敕令時,心里卻更添不安,一樣跟隨了帝后多年的杜君述也有同感。
昔年凌王府幾位親近舊臣都知道,這世上有一個人能將皇上的筆跡學的惟妙惟肖,幾可亂真,但無論再怎么像,卻畢竟略有差異,一旦有心仔細去看,便發現這些奏章根本不是皇上批閱的,而是皇后。
此時在(殿diàn)前,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幾分憂心忡忡的痕跡,再等了一會兒,只見(殿diàn)前常侍晏溪從(殿diàn)中出來,站在階前傳了口諭:“皇上宣鳳相覲見,諸位大人還請稍候。”
在旁的殷監正眉心更緊,鳳衍將袖袍一整,隨晏溪入內。一路晏溪只低頭引路,眼也不抬,卻不是去平(日rì)見駕的宣室,也不進寢宮,轉過通廊往里直入,到了一間靜室前停步,抬手將那檀香透雕門推開,仍低著頭:“鳳相請。”
鳳衍心生詫異,室內秀帷低掩,隔著如煙垂幕,珠簾隱隱,竟是皇后坐于其后,(身shēn)旁不見宮人隨侍,唯一縷幽幽渺渺的鳳池香淡繞如絲。
“臣,參見娘娘。”
“父親快請起。”珠簾后傳來輕柔低啞的聲音,鳳衍眉心一動,這一聲“父親“顯然是以家禮相待了。
待他起(身shēn),便聽皇后問道:“外面大臣們可還是堅持要見皇上?”那聲音雖平靜,卻透出意思難掩的倦意。
鳳衍道;“皇上數(日rì)未朝,敢問娘娘,究竟是何緣故?”
簾后一聲低嘆,似苦無著落,軟軟無力:“不瞞父親,皇上重病。”
短短幾個字令鳳相心頭猛跳,眼底暗光隱隱,探問道;“皇上一向圣體安康,怎會突然重病?”
皇后靜默了片刻,隔著珠玉輕曳鳳衍只能見一襲羽白宮裝的影子,若隱若現的眉眼,玉簾后雪雕般的人周(身shēn)似無一絲暖意,連那聲音也淡薄:“今天請父親來,便是要和父親商量此事。皇上這病是有人下了毒手,御醫令黃文尚親口招供,受湛王指使給皇上用了毒。現在毒已入骨,只能靠藥鎮服著。皇上若有不測,天下再無人能壓得住湛王,咱們鳳家必遭大禍,便是女兒也難以幸免,眼下必要有萬全對策才好。”
鳳衍眸光閃現,話語卻未見慌亂,問到關鍵:“皇上待湛王不薄,甚至命湛王世子入宮住讀,湛王何以如此?”
皇后聲音微冷,仿佛一片薄雪落下:“皇上念著太皇太后昔(日rì)的囑咐,一直寬縱湛王,但終究水火難容。父親有所不知,湛王意圖謀害皇嗣,元語出生的時候,女兒險些死在他手上,皇上早便有了殺他的心,他們兩人其實已經翻臉了。皇上命湛王出征東海,原本就是要將他遣離帝都,世子入宮也是為了牽制于他,現在已經被我囚(禁jìn)在含光宮,任何人不得見。”
鳳衍道:“湛王在朝中勢力非常,娘娘(欲yù)將他如何?”
“東海戰事一平,湛王歸京之(日rì),便應將他問罪。只是此事還要父親從旁相助,往后朝中也必要仰仗父親。且不說皇上如今這樣,便是皇上平安無事,女兒不能延育皇子,皇上雖信誓在前,恩寵在(身shēn),但心中豈會全無他意?天恩無常,再過幾年色衰(愛ài)弛,女兒豈不自危?”
最后一句語聲清弱,鳳衍只見皇后側了臉,帩帕拂上面頰。什么從容驕傲,什么淡定自如,什么果決聰慧,眼前只是一個失了依靠的女子,前路堪憂。冠上了鳳家的姓名,入了這深宮似海,除了家族權勢,她還有什么可依靠?
他微微瞇起了眼,抬頭望穿那珠簾,目不避諱,原本恭謹的姿態頓見跋扈。皇上病重難起,湛王遠在千里之外,再將皇后控制在手中,以鳳家內外的勢力,自可一手遮天。但皇上究竟是個什么(情qíng)形,還是讓人顧忌著。
“皇上的病到底怎么樣?”
“(日rì)前從朝上回來便咳血不止,接連幾(日rì)高燒昏迷,人事不省,父親稍后去看看便知。那毒雖還不至于立時致命,但皇上的(身shēn)子確實毀了。”
“還能撐多久?”鳳衍眉下眼色深沉,隱透精光,這一句已問得十分大膽。
皇后纖細的手指絞握羅帕,語音輕淡:“一年半載,已是萬幸。”
“那娘娘豈不該早作打算?一年半載之后,娘娘又該如何?”
抄家滅族的話語直說出來似乎驚得皇后頓失了顏色。靜室中升起一股寒意,皇后隔著玉簾細碎與鳳衍四目相對,四周雪帛玉脂冷冷的白,只見一雙漆黑鳳眸,驚光掠影一晃折進了羽睫深處。
王朝深宮,臣子們位高權重靠的是皇上,后妃們榮華富貴靠的是皇上,若沒了這份依持,任你曾經寵冠六宮母儀天下,青燈古佛便是后半生唯一能見的光景。
“還請父親指點。”皇后一時定下心來,婉轉相詢。
“如今之計除了除去湛王,必要令皇上得嗣才好,否則(日rì)后大權旁落,一樣堪危。”
“女兒(身shēn)子不爭氣,皇上又是這般(情qíng)形,如何能有皇嗣?”皇后垂了眸,眉心微蹙。
“娘娘若真想讓皇上有,皇上便能有。后宮之中唯娘娘獨尊,只要娘娘說是皇嗣,誰人敢有質疑?”
瞬間一陣靜寂,云香浮繞。玉簾微光折(射shè),落于皇后鋪展的鳳衣之上,仍是淡冷幽涼,皇后卻笑了。清雋鳳眸自那笑中穩穩抬起,剎那間竟有攝魂奪魄的亮色,“還是父親想的周全,如此便萬無一失了。”
風漸急,云隨風勢掠過大(殿diàn)雄偉高聳的金龍寶頂,密密低下,遍布天際。
(殿diàn)前大臣等了近一個時辰仍不見任何旨意,天色(陰yīn)霾。似有雷雨將至,低抑的空氣令眾人心中皆生焦躁,只覺時間漫長。
也不知過了多久,終于見鳳衍自(殿diàn)中緩步踱出,臉上似笑非笑,難以掩抑地帶出幾分權臣的驕縱。方才見過皇上,果然是疾重難返,命在旦夕,皇后雖面上鎮定,卻顯然疲累無助,那分憔悴任誰也看得出來。他便和言安慰,皇后畢竟不是尋常女子,倒還不至于全然慌亂。湛王重兵在握,不易應對,皇后寫下書信一封,真假難處盡在其中,言辭哀切凄婉,請求湛王速速趕回天都,如今已定下諸般大計,湛王一除,再以非常手段扶植儲君,此后誰還能與鳳家抗衡?
眾人見鳳衍出來,紛紛上前相詢,鳳衍抬了抬眼:“皇上龍體欠安,請聽旨意吧。“說罷率眾面北侯旨。
眾臣隨后肅立,但聽腳步急急,數名內侍先行站上階前,緊接著環佩聲輕,淡香飄搖,卻是皇后步出(殿diàn)來。驚疑之中,殷監正無意一抬頭,忽見武臺(殿diàn)前多出數十名(禁jìn)軍戍衛,明晃金甲在漸漸昏暗的天色下分外刺目,心底頓生不詳預感。
玉階之上,傳來皇后清緩的聲音:“皇上近(日rì)圣體違和,一切朝議暫免,有旨意。”
隨著這話,眾人依次跪在階下,旁邊晏溪展開一卷黃帛,高聲宣下圣旨-封鳳衍為太師,總領朝政,鳳衍長子鳳京書由江左布政使擢入中書省,次子鳳呈書封左翊衛將軍,統領兩城(禁jìn)軍…接連之下調動數處要職,皆是鳳家門生親族。瞬息之內,幾乎天翻地覆,鳳家迅速掌控朝政,甚至連兩宮(禁jìn)軍都握在手中。
殷監正瞠目結舌,震驚間已顧不得禮數,不能置信地抬頭向上望去,不料卻見皇后波瀾不驚的鳳眸中忽而泛起寒冽冷意,冰刃般掃過階下,一現即逝。殷監正看著皇后唇邊那縷淡漠笑痕,寒意涌遍全(身shēn),直覺大事不妙。不及說話,便又聽到皇后的聲音,卻是對斯惟云說道:“皇上另有口諭給你。昨(日rì)湖州奏報兩渠工程已近尾聲,為防有所差池,命你前去督建完工,即(日rì)啟程。”
斯惟云眉間猛蹙,湖州工程不(日rì)完工,一切順利,何需多此一舉?他俯(身shēn)道:“臣領旨。”(身shēn)旁杜君述卻已說道;“娘娘,請問皇上究竟是何病?現在(情qíng)況如何?朝中諸多大事等候皇上裁決,臣等卻數(日rì)未見圣顏,亦不見御醫脈案,還望娘娘告知一二。”
皇后淡淡垂眸:“皇上并無大礙,朝事每(日rì)都有御批圣諭,你等照辦便是。”
杜君述道;“微臣斗膽,敢問娘娘那些送到三省的奏章可當真是皇上親自批閱?”
皇后修眉微剔,靜冷注視隱見鋒銳:“你何出此言?”
眼見朝中生變,杜君述心中憂急,直言道;“微臣曾見娘娘的字,和皇上如出一轍,往(日rì)的奏章,今天的圣旨,敢問是否出自御筆?”
“大膽。”皇后鳳眸一揚,冷聲喝道,“皇上御筆朱批豈容你胡亂猜疑?(身shēn)為朝廷重臣言語無狀,有失體統,你自今(日rì)起不必再進宮來,回府閉門思過,等候宣召吧。”
不過寥寥數語,便有兩名重臣直接被逐出中樞,一貶一罰,在場大臣驚惶之下,紛紛跪地求(情qíng),唯有鳳衍面露笑意。
杜君述還(欲yù)再言,忽然被斯惟云暗中扣住手腕,硬生生將他阻住。
斯惟云抬頭看去,正遇上皇后一瞥而過的目光,眼前赫然浮現出當年在雍水大堤上,凌王妃下令開閘泄洪,水淹大軍的(情qíng)景。那一雙眼睛,也如現在般略帶殺伐之氣,奪人心神,眸底里卻是與皇上一模一樣的深邃與沉定,冷銳與傲岸。
多少年君臣主從,他或許會有伴君如伴虎的顧慮,但卻從未懷疑過皇后分毫。皇后平素言行歷歷在目,非但待他如師如友,更待皇上(情qíng)深義重,有些人可以令他終此一聲深信不疑,他當年曾言但凡她有吩咐,在所不辭,今時今(日rì),便是如此。
“娘娘,臣等請見皇上,皇上圣體欠安,臣等卻數(日rì)不得探視,不知究竟為何?眼前圣旨是真是假,還望娘娘明示。”
聽過杜君述所言,殷監正斷言皇上是出了意外,鳳衍和皇后內外聯手意圖控制各處,若讓他們得手,便是大禍臨頭。心中萬般對策電閃而過,離開先行責問。
皇后神(情qíng)冷雋,不見喜怒,淡聲說道:“皇上剛剛服了藥睡下,殷相若非有什么事關國本社稷的大事要奏,還是以皇上龍體為重吧。”
“臣自然是有要事啟奏,才敢驚擾皇上。”
“哦?”皇后語聲清宛,“敢問殷相有何要事,難道比皇上(身shēn)子還重要?”
“臣要奏請皇上早立儲君,以定國本,以安社稷。”
放眼皇族,皇上膝下僅有蘭陽公主;灝王昔(日rì)遭逢變故,從此不納妻妾,府中世子乃是收養而來;濟王獲罪多年,世子亦遭牽連;汐王有子早已問斬流放;溟王、澈王皆無子嗣;漓王有子尚在襁褓中。若要冊立儲君,非湛王世子莫屬。眼前宮中生變,鳳家奪權,形式急轉直下,唯有在此才能扳回劣勢。
此話一出,殷監正忽見皇后唇邊淡笑緩緩加深,便聽到鳳衍森然的聲音:“殷相怕是忘了吧,皇上早有圣諭,若有臣子再提儲君之事,以謀逆罪論。”
字句如刀,(陰yīn)森透骨,殷監正如遭雷劈,方才察覺皇后從剛才說什么國本社稷,便是知道他必有這個念頭,絲絲引(誘yòu),等他入扣,一時不慎,竟被他們抓住把柄。
“來人,將此逆臣帶下去。”
隨著皇后清聲令下,御林(禁jìn)衛按下殷監正,立刻除去他(身shēn)上官服,殷監正怒不可遏,“妖后亂政,我要求見皇上。”
皇后目不斜視,云袖揮落,侍衛不由分說便將這老臣架出庭前,分毫不留(情qíng)面。
不過片刻,皇后竟接連貶黜朝中重臣,架空中樞,自來后宮涉政未見如此,余下幾位大臣人人驚懼失色,一時(禁jìn)言無聲。
雄渾大(殿diàn)前,皇后立于龍階之上,風揚袖袂獵獵微響,(身shēn)后天際風云變幻,御林(禁jìn)衛如鳳翼展翅,分列侍立,巋然不動。她緩緩將目光轉向鳳衍,鳳衍撫須點頭,驕橫(身shēn)姿映入那雙凜然鳳眸,隨著漸暗的天光陷入無盡的幽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