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最快的無彈窗小說網!
蒲縣東南匪患掃除,袁蒿立即向壽春發出捷報,自然要把功勞歸到自己頭上。蒲縣縣令韓胤也向壽春發了捷報,他是替名揚表功。兩份捷報同時到達壽春,完全不同的說辭讓袁繼頗為疑惑。
袁繼隨即請名揚到郡守府來。
他詢問名揚:“將軍,我派蒿弟前去東南剿匪,如今匪患已平,他送來捷報。可是蒲縣韓縣令也送來一份捷報,說是你帶兵剿除的匪患,我覺得奇怪。莫非將軍真的帶兵去剿匪了?”
名揚直言不諱:“在下一個朋友正好在那里被土匪綁架,我帶了五百人前去救她,順便把匪給剿了。”
袁繼啞然失笑。他僵硬地點點頭,說道:“金將軍確實善戰,以后還要給我淮南將領們多教授一下,免得都是草包。”
“主公過獎。”
袁繼干笑了一會兒,突然沉聲問道:“可是將軍的五百騎兵是從哪里調撥的呢?”
名揚看出袁繼臉色有變,心知他從剛才開始就十分不悅,他之所以不能發作,還是懾于名揚在整個淮南的地位。名揚不想撕破臉,才會一再尊重袁繼,但是他也不怕袁繼。名揚對自己實力的判斷是,至少淮南軍有兩萬精銳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對付二十萬普通淮南軍也不會害pà
,即使無法占領淮南,攻破壽春也足夠了;淮南六成的經濟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只要撤走在淮南的資產和人才,淮南經濟在十年內難以恢復。袁氏本來就是名揚為占據淮南準bèi
的備胎,是在劉備無法來到淮南的情況下做出的無奈選擇,他不老老實實地做傀儡,還想折騰,名揚豈能答yīng
。
面對袁繼難得的“強硬”質問,名揚用一副理所當然的語氣回答道:“我的兵,當然想調就調。只調了五百人,并沒有多大影響。”
袁繼看了名揚好一會兒,然后笑著點了點頭,說:“將軍說的是,兵從將令,隨時都應該做好作戰的準bèi
。還希望將軍多到前線指導,把我軍培養成精銳之師,足以和曹賊對抗。”
名揚說:“擊敗曹賊,解救天子,本是我的心愿。但如今我為主公效力,主公為保淮南一方水土,不愿引發戰爭,我也必定遵從主公之愿,率領淮南軍保境安民,絕不主動發起戰爭,請主公放心。”
袁繼說:“我也是大漢臣子,也想解救天子。只是現在淮南實力不夠,等到將來淮南足以北上滅賊,拯救天子,我也是義無反顧。”
名揚也仔細觀察了一下袁繼,他一臉看似輕松的微笑,但無法掩飾眼睛里的鋒芒。名揚想起第一次與袁繼相見的時候,那時的袁繼還是一個忍辱負重仍嚴于修身的有志青年,品質優良卻不精于政*治。他是袁家這一代人里的佼佼者,論人品,這個剛剛入世的年輕人好過袁紹袁術十倍,但論統馭之術,他甚至不如袁術,更不要和袁紹相比。
當然,人都是有進步的,現在的袁繼會藏情,會心算,也敢于表達意見,甚至開始使用權謀,和名揚明爭暗斗。權力是毒酒,明知有毒卻要喝,越喝越好喝。
名揚隨即向袁繼告辭。
名揚走后,袁繼召李豐來見,把剛才的對話向他描述了一遍。
李豐說:“主公,就把袁蒿和他的一萬人留在東南。這個功勞依然算作袁將軍的,并派人大張旗鼓地前去嘉獎。”
“金將軍那里,我要不要嘉獎?”
“他私自調兵,原本就沒有奉主公的命令,戰功也與他無關。主公不必在意他,只管做自己的事情。我們要抓緊時間在這個冬天做好一切準bèi
,開春便可以大展拳腳。”
“軍隊還掌握在他手里。”
李豐搖搖頭,說:“他雖然在軍中威望極高,但淮南大部分官兵都是先主公創建的,忠于袁氏,能聽名揚調遣的最多不過五萬。我們在這個冬天里,悄悄把他的親信部隊分拆到偏遠地區去,再守住重yà
道路和關卡,一旦有變,只要能守住壽春,優勢就在我們這邊。”
“李大人可是又有了計策?”
“正是。但這個計策……主公還是不要聽為好,就交予屬下全權處理便是。”
袁繼盯著李豐看了一會兒,便閉上眼睛,嘆了口氣:“李大人,到時請注意分寸。”
“屬下明白。”.
名揚離開郡守府,來到壽春鬧市,東瞅瞅西看看,最后在一家書館停下腳步。這家書館是仿造現代的書店經營的,既賣書也租書,店內還提供茶水和看書的地方。一看就知dà
出自蕭元的手筆。店名叫“靜心齋”。這個時代,印刷術還未問世,洛云塢雖然掌握技術但嚴守歷史原則不能外傳,書籍的制作水平有限,這種書店幾乎不存zài
。北方又洛云塢開了寥寥數家,蕭元則在此處開了南方的第一家書店。
名揚跨步走了進去。店中伙計一眼就看見了名揚,趕緊迎他到雅間。名揚擺擺手,說:“我不是來看書的,我想見一見你們掌柜。”
伙計點點頭,飛跑著上了二樓,不一會兒傳來兩個人的腳步聲,伙計跟著掌柜身后又來到名揚身前。
這掌柜是一個中年人,一臉猥瑣。之前蕭元提過他,名揚知dà
他姓徐,喜歡讀書,自己也愛寫一些故事,常有作品送到茶館供說書人講述。
老徐恭敬地向名揚行禮,問道:“將軍找小人有何事?”
名揚說:“我來給你提供一些素材,你幫我寫成故事,廣為流傳。”說著掏出一錠金子,塞入老徐手中,“這是酬勞。”
老徐激動地說:“哎呀,錢什么的就不必了,有故事就好啊。”說著,他把金子放入了袖子。
名揚便和老徐進入一個安靜的隔間,名揚向老徐把剿匪的經lì
敘述了一遍。
次日,壽春城各個茶館便開始流傳名揚剿匪的橋段,老徐將名揚塑造成為一個救萬民于水火的英雄人物,匪患洶涌,名揚卻不懼艱險,帶領五百騎兵七進七出,將四千土匪打得落花流水。更有他仁義納降,袁蒿背信殺降的情節。
“月未滿”的渠道四通八達,無孔不入,故事從茶館傳至街頭,從壽春傳遍淮南,名揚的聲威響遍三郡,但郡守對袁蒿的嘉獎如石沉大海,沒泛起一絲波瀾。
正當名揚的事跡廣為流傳之際,他又去了壽春的戍衛大營看望士兵。
當年和名揚一起圍捕洛云塢殺手的四個人都因功升職,洪權升為偏將,費勛和牛作金升為校尉仍在營中,李三則調至地方上擔任校尉。名揚來訪,衛戍營專門中軍升帳迎接,在大帳中,名揚和軍官們一一相見問候,見到洪權時,名揚多寒暄了幾句,顯得更為親切一些。
名揚剿匪的事跡也已經在軍中傳開,沒有人記得袁蒿帶了一萬人出征,只知dà
名揚以五百克四千的光輝戰績。有一些軍官便開始吹捧名揚,夸贊之聲不停,而另一些則沉默不語。
名揚看出來這是兩派人,一派看出名揚的強勢,便想著討好名揚,另一派則是忠于袁氏,不想名揚太出風頭。名揚在營中也沒有多說什么,勉勵了大伙兒幾句,便要離開。
臨走前,他見洪權剛好在身邊,便低聲說:“洪兄,你我共事一場,我覺得你是一個帶兵的將才。有機會,我便把你,還有牛、李、費四個兄弟都調到我身邊,咱們繼xù
共事。”
洪權雙眼一閃,下意識地想行禮道謝,被名揚阻止了。洪權明白名揚的意思,便只點頭不說話。
名揚回城后,專門去看望了一下“靜心齋”的老徐,夸贊他的文筆。老徐笑道:“若是將軍還有好的事跡,盡管來告sù
小人,小人竭盡所能,也會把故事寫好。”
名揚拍拍老徐的肩膀,說:“你放心,以后要寫的東西很多。你盡快帶幾個徒弟出來,我已經吩咐蕭元收集咱們‘月未滿’做的各類善事,很快就會送到你這里來,由你帶人寫成各種各樣的故事,傳播出去。”
老徐激動地淚流滿面,握住名揚的手,說道:“沒想到我荒廢半生,還會有被重用的一天。”
“你正是建功立業的年紀,有人馬背上爭奪天下,有人則以筆為刀,也不失為英雄。”名揚開始給老徐打興奮劑,描繪美好未來,“以后你的‘靜心齋’將遍布天下,這里將不僅僅是一個藏書、讀書的地方,更是創造夢想、傳播神奇的地方,天下話語集于一堂的感覺,你自己想一想。”
老徐想象不來,但聽起來很帶勁兒。名揚也不再解釋,先讓老徐開始一步步地做起來。名揚早就有這個想法,那就是創造自己的媒體,傳播自己的輿論。這一切,都從制造新聞開始。
本書源自看書輞
三●五●中●文●網
z.cm,更新快、無彈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