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前文中,作者在網上怎么搜也搜不到,所以引用了歐皇崛起中科霍恩迫擊炮的數據,作者對此感覺十分不好意思,不可長此以往。所以,作者努力翻出來一款新的24磅臼炮,綜合性能比科霍恩可能更好一點……
火炮的事情顯然還沒有說完,不過現在讓我們回想一下,話題好像是從斐迪南考慮選用何種火炮來轟碎獨立分子的腦袋開始的吧?那么……
哪一種火炮最適合呢?
斐迪南覺得之前說過的幾種都不太合適。
除了前面幾種火炮,斐迪南還要推出大大小小一系列玩意兒。
比如說這一種火炮,“弗蘭克福特的流星雨”,南北戰(zhàn)爭時期北軍的利器,M1852式二十四磅輕型臼炮!當然,如果它被斐迪南采用,那就是“阿拉貢的流星雨”了。
這種臼炮的口徑是144毫米,而炮長度卻只有406毫米,由青銅鑄造。如果不算厚松木板制成的基座,炮身的重量只有75公斤,也是十分容易移動和部署的武器。而且,由于結構極其簡單,重量輕,它的制造成本也很低,僅僅只相當于一支做工較好的后裝針發(fā)步槍而已!當然,你得起碼有19世紀時期的一些技術基礎,不過這一點,撒丁島的工業(yè)已經初步具備了,那么這種成本就一兩把步槍的跑械,也就可以大量生產了。
雖然,本質上和之前使用的同類武器沒有什么區(qū)別,都是有短粗炮管、大角度曲射殺傷的火炮武器,但比起17世紀的前輩科霍恩迫擊炮,M1852式二十四磅輕型臼炮,畢竟已經是 19世紀中期的產品,因此有一些優(yōu)點,比如說它的炮管,不像舊式設計的和底座一體化鑄造而成、只能固定以四十五度角發(fā)射,而是可以調整仰角,可以在二十度到七十度之間的任意角度開火。
當然,M1852式二十四磅臼炮大多數情況下用來玩大角度射擊,這是臼炮的老本行。這種二十四磅臼炮可以裝填直徑144毫米的球形外殼的炮彈,依靠重達5磅,折合2.27公斤的黑火藥發(fā)射藥,在射擊角度為45度的時候,可以將這些炮彈發(fā)射到遠達 1200碼,大約是1097米外的地方。和科霍恩迫擊炮相比略有進步。
不過,比起科霍恩迫擊炮,它也有一點缺陷,技術上,正因為其特殊的彈道特性,使得其無法像野戰(zhàn)炮那樣發(fā)射實心彈,而是只能發(fā)射榴彈或燃燒彈之類主要依靠填充物的化學能來造成殺傷的彈藥。對人員的要求上,它對炮手的射擊技術要求較高,所以當時的使用不像十二磅拿破侖炮那樣廣泛。
因此,對于重炮,斐迪南的計劃是三架馬車齊頭并進——少量(500~1000門)的24磅寇菲林長炮,大量(各2000門以上)的24磅科霍恩迫擊炮和M1852式二十四磅輕型臼炮。通過演習和實戰(zhàn),看看具體的效果如何。
……
接下來,斐迪南在12磅炮的領域中,目前能夠快速投入應用的有4種火炮:12磅寇菲林長炮、12磅拿破侖炮、12磅山地榴彈炮、12磅臼炮。
拿破侖炮十分堅固,能夠承受重裝藥或者雙倍裝藥的爆炸力而不會破裂。炮膛口徑達117mm口徑,重型鐵制炮彈達5.44公斤。拿破侖炮應用2.5磅標準發(fā)射裝藥,膛口初速439米每秒,射角為5度,射程1480米。射角10度時,射程可達庫倫1911……
當然,拿破侖炮也有問題,還是那個老問題,重啊……炮身重1227磅,即556.57公斤,炮身加炮架加上車輪的全重達2445磅,即1109公斤。全炮加上前拖車上和附帶彈藥箱,全炮組合共重3865磅,約合1750 公斤!
當然,它仍然比12磅寇菲林長炮要輕,也更實用,威力更大,能在1600碼的距離上與敵人交戰(zhàn),數發(fā)炮彈就能讓敵軍連縱隊喪失戰(zhàn)斗力。
而M1841式12磅山地榴彈炮,則是斐迪南的又一款利器,它口徑4.62英寸的炮管可以發(fā)射與普通12磅榴彈炮相同的炮彈,但一門完整的12磅山地榴,包括炮身,炮架和車輪,加起來比12磅普通榴彈炮的炮身還要輕。12磅山地榴的炮身長38英寸,壁厚1.5英寸,重220磅,約100公斤,車輪直徑38英寸,全重507磅,也就是近230公斤。
一門12磅普通榴彈炮需要一個6匹馬拉的拖車挽載,而一門12磅山地榴加上兩個彈藥箱,可以全部放在三頭騾子的背上翻山越嶺、穿林涉水,完全不受道路的限制。
雖然短小輕便,但是山地榴的射程就很不如意了,發(fā)射實心球形彈5度射角時射程僅為1000碼,發(fā)射榴彈時為900碼,南北戰(zhàn)爭時期大部分野戰(zhàn)火炮都可以在12磅山地榴的射程外壓制它。
但是對于斐迪南來說,山地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北邊的比利牛斯山麓上,西班牙(準確地說是阿拉貢)和法國對于上納瓦拉和安道爾有主權爭端。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談判的問題,因此,西班牙(阿拉貢)必須收回上納瓦拉,即納瓦拉王國在比利牛斯山麓以南的部分,以及安道爾大公國的領土,山地榴在北方山地屆時可以大展拳腳,尤其是在山國安道爾的作戰(zhàn)。
而山地榴的射程雖然短,但是那是對于19世紀中葉而言,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劣勢不那么明顯。
更何況,12磅山地榴主要大放光彩之處是它作為騎兵的火炮時!12磅山地榴用于騎兵的快速襲擊非常適合,對于騎兵來說六馬挽載的普通野炮太笨重了,而山地榴全套裝備加上彈藥箱只要三匹騾子或者馬就很好了。幾乎沒有比它更合適的騎兵炮了,雖然打不遠,但在16世紀初將要經歷的騎兵戰(zhàn)斗中,它的射程完全夠用。馬匹能到的地方它都能到,而且還可以由徒步的士兵用人力拉上火線。
山地榴既可以打大規(guī)模正規(guī)戰(zhàn),還可以分散開來,一個騎兵團加上兩門十二磅山地榴,就可以在比利牛斯山麓和那不勒斯王國打小規(guī)模游擊戰(zhàn),侵入敵軍后方轟擊法國人的運輸車隊。
而且,山地榴的作用不止于歐洲,對于此時在美洲開拓的屯墾兵團而言,在新大陸這種山地榴的作用更大了——在安第斯山脈地區(qū)、在墨西哥和德克薩斯地區(qū)、在探險隊即將穿越的亞拉巴馬地區(qū)、在美利堅東部、五大湖、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平原……
在那些地形復雜缺少道路的地方,普通榴彈炮難以通行,這時候山地榴就成了歐洲人的大救星。幾百名的西班牙探險隊帶上兩門12磅山地榴,就可以輕輕松松吊打上千名甚至數千名使用冷兵器作戰(zhàn)的印第安人。根據美國人在與印第安人交戰(zhàn)時的經驗,這火炮即便從沙丘頂上翻跟斗得滾到底下來,也不會有損壞,翻起來照樣打炮,十分輕便耐用。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