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派大比?”
玉瀟子從懷里拿出一張請柬遞到聶云手中,道:“雖然天下各門各派封鎖山門,可是十年一次的門派大比卻依舊如期舉行,屆時凡是收到請柬的門派需派出一名年輕的先天弟子參加比試,而我龍虎道場是道家祖庭,自然屆屆而至。”
“只不過,之前我們都是門派大比的長老團一員,無需年輕的先天弟子參加,而這個長老團則是由五個不同門派的掌門組成,負責(zé)門派大比一切事宜,可是如今的龍虎山不復(fù)往日輝煌,而且后繼無人,一些門派自然見不得我們繼續(xù)霸占著這個位置,對此就提出異義,然后這次門派大比,一是為了交流,二則是對長老團的洗牌。”
長老團一直以來由龍虎道宗,華山劍宗,昆侖神宮,少林門,武當山五大宗門大派的掌門組成,而如今各大宗門雖然封閉山門,可是依舊底蘊深厚,自然也有一些門派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這長老團自然也就沒有昔日威信,一些門派質(zhì)疑也是很正常。
聶云接過玉瀟子師伯遞過來的請柬,打開看了看,大致內(nèi)容就是讓龍虎山帶領(lǐng)一名先天境界的弟子前往華山劍宗*
m.zww*,參加五年一次的門派大比,同樣也是甄選長老團門派。
“弟子謹遵掌門師伯之令。”聶云說道。
玉瀟子四人相視一笑,微微點了點頭,贊賞地看著聶云。
天師殿,是龍虎山第一代掌門張道陵祖師居所,因為這里因后世掌門也陸續(xù)住進天師殿,此后這里就成了掌門居住的地方。
雖然這里名為天師殿,可是龍虎山歷代掌門的靈位卻不在天師殿,而在另一個地方,那就是祖師殿。
聶云走進祖師殿就看到了陳列的無數(shù)靈位,有掌門的靈位,也有龍虎山歷代長老的靈位,任何一位都是無法令人小覷卻對龍虎山極其重要的人。
拜祖師,認宗門,聶云祭拜完龍虎山歷代前輩,也就算是“根紅苗正”的龍虎山弟子。
“拜見各位師伯,師叔。”聶云朝云瀟子四人拜了拜,云瀟子他們也是笑瞇著眼睛接受了聶云的一拜,自此以后他就是龍虎山的弟子。
龍虎山道場如今就四個人道人,算上聶云的話也就五人,五個人吃飯方便,住所就更寬敞了,諾大的龍虎道場,道觀自然不少,曾經(jīng)輝煌的龍虎山,今日只剩下空蕩蕩的道觀,聶云自己一人就住在一個寬敞的道觀之中,心中一陣不免唏噓。
白日的趕路雖然辛苦,可是讓他受益匪淺,一路上不斷消耗丹海內(nèi)的靈力直至枯竭,也讓得聶云切身體會到丹海在不斷的變得堅韌。
盤膝坐在房間里的床上,聶云運轉(zhuǎn)周身靈力,不斷淬煉著體內(nèi)的經(jīng)脈,自丹海內(nèi)洶涌而出的靈力如同倒灌的海水,沿著各處經(jīng)脈一涌而出,那般威勢比之狂風(fēng)暴雨也不逞多讓。
淬煉經(jīng)脈,身體的韌性之前就被他淬煉過,強橫的體魄需要更強勁的經(jīng)脈,不然外剛內(nèi)柔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
洶涌的靈力沖刷在經(jīng)脈上,不斷拓寬著他的經(jīng)脈,靈力如同鐵刷子在上面摩擦,一陣陣鉆心的疼痛讓他忍不住一聲悶哼,額頭上密布細汗。
經(jīng)脈如滴水穿石般地不斷變寬,撕裂般的感覺,更像是潮水一樣一波波涌來,疼痛和收益是同樣的,當一切的疼痛消失的時候,聶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經(jīng)脈已經(jīng)變寬了一倍有余,此時的經(jīng)脈與先前想比,儼然就是小溪對大河,澎湃靈力如同河水一般,沿著他的經(jīng)脈周天運轉(zhuǎn),每一次的運轉(zhuǎn)都讓丹海內(nèi)的靈力更加精純。
如果再讓他從龍組基地到龍虎山而來,一定不會還像之前那般狼狽,至少體內(nèi)靈力的轉(zhuǎn)化會更強一些。
修行無歲月,睜開眼的時候一道刺眼的亮光恰好破開天際,如同萬道金光灑向大地,帶著無上的生機和威勢,令人不敢直視,心生敬仰。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生機和毀滅共存。一縷紫芒自那萬道金光中從天而降,聶云眼中一喜,周身靈力涌動,那道紫芒便被他納入體內(nèi),與此同時整個龍虎山上另外的四處地方也都是一陣靈力波動,只看到天空中的有著四道紫光落入龍虎道場,便消失不見。
道家對東來紫氣更是視如珍寶,相傳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guān),便是紫氣東來映照大半個天空,自此東來紫氣就被道家倍受推崇,只不過至今無人知曉這紫氣有何用處。其他門派也對此嗤之以鼻。
紫氣入體被聶云煉化了其上帶著太陽無上威能的炎力,然后納入體內(nèi)便如同石沉大海,不知去向。
雖然龍虎山封山數(shù)十載,整個龍虎山道場只剩下寥寥數(shù)人,可龍虎山的傳統(tǒng)卻絲毫沒有改變,日出之時,凡龍虎山弟子皆要練習(xí)劍術(shù)。
此練劍自然不是一些劍宗門派的那些殺人制敵的劍術(shù),而是念力之劍。
念力也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對凡人而言,念力只是意志力的強弱,再強也只是意志力的強大,好比關(guān)羽刮骨療傷,再痛也不動一下,這便是意志力。
然而對于修行者而言,意志力就是念力,尤其是道家門人,無論是煉丹,煉器還是畫符,御劍都在于念力。
龍虎山練劍場,一根根粗壯的石劍分列在各處,每一根都大小不一,粗細不同,重量也不盡相同。
“念力,發(fā)于心,行于念,雖然念力與天賦極其相關(guān),但后天的練習(xí)也至關(guān)重要,這里有練習(xí)念力所需的各種念力劍,你只用念力去操縱就可以。”玉瀟子指著場中大小不一的念力劍,他此次就是要看看聶云的念力的強弱,于是對著聶云沉聲說道。
聶云聞言走到場中,看著一柄柄大小不一立在場中的石劍,眼神十分平靜,他的神識就極其強橫,遠超常人,對于自己的念力他也很有信心。
不過,為了深切感受一下自己的念力,聶云打算用小一點的石劍去感受一下。
他將細節(jié)念力釋放出來,然后纏繞住一根不算很大的一柄石劍,在這練劍場中,這柄石劍只能算是小得了。
玉瀟子四人看著聶云走進場中,都緊張了起來,雖然聶云的實力是先天后期,極其接近他們,可是念力卻不是自身實力能衡量出來的,即便一個凝魄境的強者,他的念力也可能不如一個先天煉器師,這都是很正常的。
他們將聶云視為龍虎山下任掌門培養(yǎng),自然要更加了解聶云各方面的天賦,以聶云如此的年齡能修練到先天后期,足以說明他的天賦異稟,可是念力就不同了。
當他們看到聶云的目光落在一柄比較小的石劍上的時候,心中猛地一咯噔,泛起一點苦澀,暗道他的念力只能讓這柄小劍托起嗎?(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