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昧大人的一席話又聽到太子丹說的,燕王稍微的沉思了一下還是有些不同意讓昧大人接替武安侯。
可還是礙于昧大人這個元老加功臣的威懾,燕王說道:“寡人考慮了一下同意昧大人接替武安侯繼任遼東相”。
“臣就多謝大王的信任了,明日我便赴遼東治所遼東郡上任,還請大王下旨給武安侯使其安排‘交’接事宜,臣保證數月之內改變遼東面貌并且北驅匈奴”。
聽完昧大人的回復又想到燕王剛剛同意任命他為遼東相,太子丹說道:“不可,現在這個時候萬萬不可大勢調動官職,何況又是遼東相這種享有軍政大權的地方官,還請父王收回成命”。
聽完太子丹說的,昧大人走到他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太子,難道覺得老夫不能勝任這遼東相嗎,老夫剛才也說了如若不能使遼東改變現狀立刻引咎辭職”。
燕王說道:“不要在說了,寡人即刻下旨令武安侯安排‘交’接事宜,昧大人明日便可前往遼東郡赴任管理遼東”。
“臣明日一早便前往遼東”
昧大人說完后燕王又對昧大人說道:“適才大人手下死士與我這兒的銀甲親衛格斗,大人覺得這名銀甲親衛實力如何”。
“白龍可是我手下武力最高的死士之一,此人居然可以與白龍斗得不分上下,看來確實有很強的實力不然大王也不可能讓他做到銀甲親衛”。
“昧大人說的沒錯,他剛剛已經介紹過自己了寡人就不再說一遍了,越夏他不但武力高強而且謀略也不輸于一般的策士,可謂不亞于戰場上的帶兵之人,將他放到寡人這里是屈才了點,昧大人要去遼東就讓他跟隨一起去吧,到了遼東也可以幫助分擔一些工作”。
“剛才我見他武力過人便有想要接納他的意思,現在大王開口臣便名正言順的讓他跟隨我了”。
聽完昧大人說的,燕王轉過身傳喚越夏近前,越夏走近后對他說道:“你跟在寡人的身邊時間也不短了,你是個文武全才繼續待在這里只會耽誤你的前程,現在昧大人要去繼任遼東相,你跟著一起去吧到了遼東好好輔佐昧大人”。
“謝大王關心,既然如此,臣便跟隨昧大人前去了”越夏行禮說道。
燕王對身旁眾人說道:“天‘色’不早了你們先下去歇息吧,昧大人,寡人即刻起草指令命令武安侯安排‘交’接事宜”。
昧大人領命后都退下去了越夏也重新站回崗位,此時的太子丹看到木已成舟沒再說什么,燕王回到房間后不久又將越夏喚來。
燕王對越夏說道:“你知道我為什么將你安排到昧大人身邊嗎”。
“大王是想讓我去監視昧大人”。
“你果然聰明,這也是我選中你去監視昧大人的原因,你跟隨昧大人前往遼東只要他有任何可以的情況立刻向我本人報告,還有前往不要讓他知道你接到這個任務”。
“大王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好,你明天要前往遼東,今晚就不要再在這里站崗了,歇息去吧”。
“諾”。
越夏走后燕王立刻寫了一紙詔書,派遣一名青甲親衛火速趕往遼東郡。
寅時,遼東郡
武安侯已經休息一個多時辰了,信使抵達縣衙‘門’外被守衛攔住,說明原因后守衛走進縣衙通報。
聽到是燕王派來的使者武安侯急忙起身更衣后出‘門’相迎,還未等武安侯開口這名青甲親衛便將一個滾筒‘交’與他手中。
打開滾筒讀完信件武安侯向信使問道:“大王居然要昧大人取代我為遼東相,這昧大人已經兩年多不問政事了,現在怎么突然出來了”。
“侯爺,我只是個送信的,您問的我什么也不知道”
點了點頭武安侯給了他一兩銀子命他返回了,遼東兵馬上將軍姬安得知燕王派遣使者到來,匆匆忙忙的走進縣衙打算看看燕王有什么旨意,剛走進‘門’正好撞見走出的青甲親衛。
姬安大步跑到武安侯面前,對他說道:“侯爺,大王可有什么旨意”。
“沒有什么旨意,只不過是讓昧大人替代我接任遼東相”。
“這,這個老狐貍兩年不問世事,現在怎么出來了”。
聽完姬安所說,武安侯對他說道:“此人一向雷厲風行,我昨日還在王城也沒見他有什么動向,沒想到現在卻接到了大王命我安排‘交’接事宜”。
“大王除了說安排‘交’接事宜,還說什么了”。
“就說了這個,別的沒了”。
武安侯接著說道:“既然是大王的命令,我服從就是了,不過姬安我走之前‘交’給你個任務”。
“侯爺請講”。
“你作為遼東兵馬的最高統帥肯定是要留下來的,昧大人治理遼東一時間礙于你的位置也不會把你換掉,我走后你務必時刻監視他以防他作出什么對燕國不利的動作來”。
“侯爺放心,一但他有異心不需侯爺和大王下令,我直接殺了他”。
“好,不過此人老謀深算你在他手下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安全,還要時刻聯絡遼東軍中的將佐防止我走后軍心不穩”。
“遵命”。
看到姬安答應后武安侯走出縣衙安排‘交’接事宜去了。
翌日,午時
昧大人天還沒亮就帶著白龍烏鴉等死士與越夏一同前往遼東,半個時辰前就已經到了遼東郡現在在城南的一座驛館休息。
一行人坐在房間內休息只等待武安侯發話,這時一名校尉敲開了房‘門’說道:“大人,侯爺以及遼東文武百官一同在城外等候大人”。
聽完,昧大人對兩旁的手下們說道:“白龍烏鴉越夏與我同去,其他人留在這里”。
昧大人帶著三人來到遼東城外萍澤潭旁一座高月一丈的臺子上,武安侯見昧大人來了急忙相迎說道:“本侯招待不周,讓大人久等了”。
“武安侯言過了,老夫剛到遼東郡沒等多長時間”。
昧大人說完后看到臺下兩三百人服裝鮮明,左邊的全部是武將身穿鎧甲腰掛佩劍,右邊的全部是文官身著錦衣腰配短劍,又看到武安侯身后站著二十名文武只是裝束比臺下的要鮮明一些,臺上臺下百余名身穿銀甲手持長戈的甲士,他們的長戈上都掛有燕國藍‘色’軍旗頭盔上也‘插’有燕軍特有標志三縷雁翎。
這場面好不壯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