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帕迪卡的死訊傳來之時,攸美尼斯就已經想到為自己留一條后路,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為自己選了一個安全的地方,這個特殊的地方足以使自己在敗北后能夠抵擋數倍的敵人。這就是卡帕多西亞邊界上的諾拉,這座要塞的規模很小,四周城墻長度還不到千米,但是位置極好,處于易守難攻的峭壁上。攸美尼斯預先在城里儲存了足夠數年用的淡水、糧食甚至鹽和木材以備不時之需,現在攸美尼斯逃到這里后,這些儲存的東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雖然他此時手頭只有700名部下,但是這些人都是他最堅定的支持者,因為他之前已經讓所有想回家的人回家了。諾拉只需yà
一支少而堅定的守軍,有意志不堅定的人混進去反而既是消耗糧食又容易發生叛亂,到時候和進攻者里應外合那就慘了,還不如不要。當然,攸美尼斯目前在這里能做到的只有自保而已。或許有一天,和他擁有共同敵人的阿爾塞塔斯或者是其它人,會來為他解圍,但是在此之前,他在這個山頂的避難所里,其實和囚徒無異,只是比被擊敗要好一些。
安提柯的大軍追擊到這里的時候,發xiàn
根本沒有從正面攻破這個壁壘的可能,因此他下令自己的士兵開始在這個要塞的外圍地帶挖掘城墻和溝壑,設置崗哨,從外面困死攸美尼斯。只是這種圍困的前景讓安提柯高興不起來,因為地層都是堅固的巖石,這個工程浩大足以讓他接受不了,要想破城估計要好幾年的時間,等攸美尼斯堆積如山的補給消耗完為止。在此之前,他將浪費大量人力和物資在這漫長的圍困中。所以,在圍城戰正式開始前,安提柯試圖和攸美尼斯進行一次談判。
安提柯讓自己的親侄子托勒密入城充當人質,說服攸美尼斯出城和他談判。兩人早年在腓力二世的宮廷里關系不錯,雖然當時的攸美尼斯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秘書,所謂的文化人,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他們會在戰場上相見。從最后一次分別到現在他們已經整整十五年沒見了——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征服小亞細亞的時候把安提柯留在了當地對付波斯殘余勢力,從此他們再也沒有見過。
雖然如此,當這兩位老朋友面對面的時候,他們很快就開始重敘昔日情誼。他們互相熱切的擁bà
和問候,畢竟安提柯只是奉安提帕特以王室的的名義下的命令來討伐他的。安提柯帳下的馬其頓年輕士兵們也紛紛聚攏過來,這些士兵沒有參加過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所以只是聽說過而沒有見到傳說中的攸美尼斯——以前的王家秘書,后來成為將軍,擊敗了戰無不勝的克拉特魯斯,又成為國家公敵的人。從克拉特魯斯死后,從來沒有一個人,無論是安提帕特還是安提柯,在馬其頓人中引起這么大的轟動和圍觀。安提柯生怕這些聚攏過來的年輕人的過于熱情(或許還有一部分人懷揣著敵意)會讓攸美尼斯在混亂中受到傷害,所以帶著他來到自己的心腹將軍們身邊,開始了正式談判。
攸美尼斯要求安提柯完全承認并且恢復自己卡帕多西亞總督的地位,他甚至完全沒提之前馬其頓人在尼羅河畔對他的死刑判決,仿佛這個判決不公正到不值一提似的。安提柯沒有拒絕他的要求,而是對他說,雖然自己表示支持他的愿望,并且也覺得現在和他的戰爭沒有多大意義,但是這一切的決定權在國王和攝政那邊。因此他將立kè
派信使去馬其頓本土向安提帕特提交這個要求,并且讓攸美尼斯也派出自己的親信偕同前往。攸美尼斯讓自己的同鄉,比自己略小的希爾洛尼穆斯一起前往。這個希爾洛尼穆斯此時才三十多歲,只是一個普通的軍官,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他最終的結局會和攸美尼斯發生一次角色錯位——攸美尼斯從一位歷史的記錄者被命運逼迫成為歷史的創造者,而希爾洛尼穆斯最終從戰場上退出,成為一名歷史學家。他的著作是我們了解那段時期歷史的第一手來源,他本人則活到了一百多歲才無疾而終。…,
隨著使團向馬其頓進發,安提柯便把攸美尼斯送回到諾拉要塞里,兩人又不得不放qì
私人友誼,開始了敵對。安提柯沒有多大興趣指揮這次漫長的圍城,他認為圍而不攻的和一支儲備充足的守軍拼消耗這種事情,交給手下做就可以了。是的,他想的沒錯,這種事情本來應該是沒什么懸念的。可是,最終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很快的,他在諾拉要塞外修建的圍困性工事全部竣工了,他決定不再繼xù
浪費時間,在留下了一支足夠困死守軍的部隊之后便丟下這個硬骨頭,帶領大軍向西準bèi
討伐帕迪卡之弟阿爾塞塔斯,后者手中還有最后一支完整的“非法”軍隊。攸美尼斯終于可以喘一口氣,帶著他那七百名忠實的追隨者在諾拉城內等待命運的再次翻牌。
作為皮西迪亞總督的阿爾塞塔斯那邊的局勢則完全不一樣,在帕迪卡開赴埃及之后,他基本一直滿足于自守,他的手下還有許多人對他殺死馬其頓王族的庫娜涅心懷不滿,他不敢指揮他們去堵截安提帕特或其他人的部隊。也許正是殺死庫娜涅這個行為,使他一直處于憂慮和多疑的陰霾之下,并且畏首畏尾,放qì
了最佳的自保時間(與攸美尼斯夾擊安提柯的話結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雖然如此,他還是在作為新征服地的皮西迪亞厲兵秣馬,努力增強自己的實力。帕迪卡死后,他的妹夫阿塔羅斯帶著許多帕迪卡的余黨來投靠了他,此外帕迪卡委任的巴比倫總督多喀摩斯也在焚燒掠奪了巴比倫的幾個圣殿之后逃亡到他這里。在得到這些支援后,他擊敗了安提帕特派來的由阿桑德率領的討伐軍。最近,他還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投奔者——敘利亞總督拉俄墨東。
拉俄墨東是埃及總督托勒密的好友,為此帕迪卡入侵埃及的時候特意把他撤職。好不容易等到帕迪卡死了之后,拉俄墨東官復原職。但是托勒密在殺了克里奧門尼斯并吞并昔蘭尼之后,手頭的實力已經大大增加,還把勢力滲入了小王國林立的塞浦路斯。他手頭甚至有8000塔蘭特的巨款,所以覺得需yà
控zhì
敘利亞南部的可羅敘利亞(又稱敘利亞山谷,從西奈大沙漠到約旦河河谷)以擴大自己的勢力,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如果能控zhì
這些地區,托勒密在遭到進攻的時候能得到有效的緩沖時間。
他開始試圖用友誼說服拉俄墨東,表示自己愿意給他一大筆錢來購買他的轄區,但是拉俄墨東不干,于是他派尼卡諾進軍敘利亞。拉俄墨東無論是軍力還是財力都根本無法和托勒密匹敵,很快就被俘獲了,托勒密進而吞并了整個腓尼基地區。拉俄墨東不久得以逃脫,無奈之下去皮西迪亞投奔了阿爾塞塔斯。
托勒密還順路吞并了巴勒斯坦,利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守安息日的習慣,在公元前320年末或者319年初的某個安息日,他兵不血刃的占領了這座城市。當時的猶太人必須恪守自己的律法,在安息日根本無法組織起任何對入侵者的有效抵抗,這個習慣也一再被入侵者利用。托勒密強制移民了大量猶太人的中上層階級到自己營造中的新城亞歷山大里亞,這次強制遷徙最終使得《舊約》被翻譯為希臘文,也是日后基督教能得以產生和傳播的重yà
條件(法國著名史學家Buche-Leclercq則認為這次安息日占領和遷徙發生在公元前312年)。
托勒密沒有繼xù
向北進軍,畢竟他現在只是亂中發一筆小財,如果他獲得的太多,難免成為眾矢之的而遭到圍攻。他深知作為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必須用理性約束自己的野心,之前他被推舉為攝政的時候他就是這么做的,現在同樣如此。他帶著自己的戰利品和被強制遷徙的猶太人回到了埃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