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的事情有很多,慕容辰相信,只要自己放開了自己的腦洞的話,這些事情大部分自己都能夠想的明白,但是,想明白了又如何?眼前最要緊的,其實是即將到來的戰事,研究《太平清領書》也是因為要增加自己的勝算。
只不過,在望氣之術的研究上,慕容辰發現了一件事情,張角雖說已經死了很久了,但是,張角留下的后遺癥卻是相當的不少,別的不說,青徐二州的黃巾軍依舊還是漢朝的大患,而這只是看得見的,真正看不見的,反倒是張角死前留下的手筆。
在這本《太平清領書》之中,夾著一封信,是張角親筆所留。信中寫著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張角知道自己氣數已盡,因此,準備以此殘軀引燃大漢氣運,以烈火烹油之勢,激發大漢朝之中隱藏的幾乎全部星辰。
這個星辰指的自然是將星和文星,而這,也讓慕容辰明白了,為什么任何一個世代都沒有如同三國一般的頂級文臣武將如同繁星一般頻頻出現,張角的書信中寫的清楚,本來是以為漢朝現如今政治腐朽,百姓流離失所,而豪門世家卻吃香喝辣,深感這個世界不公,張角才起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心思。
但是現在,張角發現自己氣數已盡,而黃巾軍早晚都會被全部鎮壓,之后的時代,恐怕會更加黑暗,而張角以望氣之術觀望之后,發現漢朝還有差不多三四百年的氣數,也就是說,漢朝現如今的這種黑暗的歲月,還要持續至少三四百年的時間,因此,還不如烈火烹油一般,將這三四百年的氣運全部激發,將這三四百年之中分散出現的眾多文星將星匯聚一堂,若是漢朝氣數未盡,利用好這些文臣武將的話,大漢朝竟會成功續命,再開一次盛世。國家能夠強盛到什么程度,張角不在意,至少國家強盛了,底層百姓能夠活的好一些,對于張角來說,這就夠了。
只不過,張角只完成了氣運的激發,卻沒有完成氣運的匯聚,若是張角能夠在最后,將這被激發的氣運匯聚起來的話,說不定張角的想法,真的能夠實現,可是,張角沒有完成,而他的兩個弟弟學藝不精,再加上他們兩個也是同樣的氣數已盡,結果,這被激發的氣運直接散落在了漢朝各地。
文星將星的確開始頻出,但是,因為沒有歸一的關系,結果就是諸侯四起,不僅沒有因此給漢朝續命,反倒加速了漢朝的死亡,而且,死的相當的憋屈,于內戰之中中原漢族元氣大傷,曹丕稱帝之后,也是因為自身氣運耗盡,被司馬懿給政變了,而司馬懿本身的氣運也在這次政變之后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連年內戰,文星將星死的死亡的亡,外加眾生思定的時候,北方胡人反倒趁機做大,原本一漢頂五胡的盛況,直接被逆反了,甚至到了后來的唐朝再次開元盛世之后,也沒再次扭轉回來,甚至在唐朝之后,漢人勢弱甚至都特么成了常態了,宋朝被一幫胡人按在地上肆意摩擦,甚至被蒙古給拿下,等到明朝的時候,更是需要以天子守國門,最后依舊沒守住,反倒被野豬皮給推了,從此之后,更是被全球的列強再次按在地上大力摩擦,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沒真的緩過勁來。
慕容辰對此也只能是一聲嘆息,后人不爭氣,外加一家獨大的儒家更是坑人不淺,這種事情根本沒辦法,除非現在有人能夠將被張角引燃的氣運重新聚集在漢室的皇城之中,然后再把儒家打死,否則的話,想要解決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
歸一氣運倒還好說,慕容辰就能辦的到,畢竟,張角已經將氣運歸一的方法寫在了信中,張角也是知道自己夠嗆能完成氣運歸一,所以留了后手,否則的話,這種事情還真不知道誰能想的到,而歷史則證明,沒有人能想到,就算有人想到了,也沒人做到,又或者,做到的時候,已經晚了。
可是,就算氣運歸一這種事情慕容辰能夠做到,可是,干掉儒家這種事情,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儒家作為一個學派,門人弟子眾多,滅儒這種事情不是沒人做過,秦始皇就做過,可是結果呢,焚書坑儒反倒成了秦始皇臭名昭著的一大過錯,而且還沒滅掉。
慕容辰打算趁著那些諸侯還沒到來,先讓天下氣運歸一,氣運歸一之后,雖說不能立馬終結即將到來的亂世,但是,對于慕容辰終結這個亂世卻也絕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氣運之說可不是扯淡,而是真的存在,別的不說,能夠來到主神空間的人,哪個不是大氣運之人?包括那些露個臉就死的在內,要知道,茫茫世界那么多人,怎么就你露臉了?這就是氣運啊!
要將氣運歸一,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事,只不過,卻是需要皇家配合,而現如今的劉姓皇室卻實在扶不起來,這才是氣運歸一最難辦的一點。
不過好在劉辯這兩個月的軍營生活,至少已經知道聽話了,對于劉辯來說,也算沒白來,畢竟,原本的劉辯不僅僅是不聽話的問題,而是根本就聽不懂話,別人說什么,他都不會去理會,可以說純粹是被何太后慣出來的,而為了*劉辯,何太后都已經被慕容辰軟禁了,就是為了不讓她接觸到劉辯,而就結果來說,讓劉辯能夠聽懂別人說了什么,慕容辰就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
說實話,不僅僅慕容辰現在對劉辯厭煩透頂,就連蔡邕都對劉辯失望到懶得去教他了,也就慕容辰還在捏著鼻子繼續*著劉辯。還好,又過了一個月之后,劉辯算是從聽懂話變的聽話了。
也許是因為慕容辰將其發密詔的事情抖落出來的關系吧,雖說劉辯現在依舊對慕容辰相當的仇視,不止一次揚言要砍了慕容辰的腦袋,但是,現如今對于劉辯來說,形勢比人強,根本沒辦法反抗慕容辰,因為慕容辰是真不會慣著他,而他那皇帝的身份,在慕容辰這邊也完全不好使,就連慕容辰手下的那些士兵都不會當他是皇帝,那是真的不聽話就揍。
而劉辯之所以如此的沒有威嚴,也不僅僅是他自身的原因,還有慕容辰發火的原因,畢竟,慕容辰可是明白的說了,不聽話就揍,揍不服就宰了,反正老劉家又不是只有他一個,大不了慕容辰就直接行那廢立之事,做一把董卓當年做過的事情又如何?反正慕容辰對于劉辯已經徹底失去耐心了,如果不是為了留著劉辯,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之時,用來打擊一下那些諸侯的士氣的話,慕容辰才懶得留著劉辯。
氣運歸一其實只要安排一次皇帝祭天,然后作為主持的人,下一道富國強兵的詔書,向上天許下一個大愿就可以了,當然,不僅如此,還需要許下大愿的皇帝真心要這么做才行,實話說,在慕容辰看來,適合主持氣運歸一的,應該是劉備,但是奈何,劉備雖說是劉姓宗室,但是,劉備的繼承順位實在太低,低的簡直可笑,否則的話,慕容辰還真想把劉備拉來主持這次氣運歸一的祭天儀式。
而且,說起來,要主持這次儀式,還需要天、地、人三鼎,但是奈何現在皇宮之中只有地鼎,天鼎和人鼎早就不知所蹤了,雖說依靠地鼎也能強行匯聚氣運,但是,氣運揮發的太快,無法持久,需要每隔幾年就祭天一次,實在麻煩。
但是,現在的慕容辰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祭天儀式被慕容辰安排在了兩個月之后,也就是八月份的秋收之后,一來,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教育劉辯,二來,戰事應該也會在八月份開始,畢竟,現在這個階段,說實話,其他諸侯那里,糧草并不充足,平日里吃喝還好,真要起了戰事的話,就他們那點存糧,能否吃到秋收都是一說,而這,也是慕容辰會重修鄭國渠,并且安排了一萬屯田兵去開荒種地的原因。
另外,對于即將到來的各路諸侯,那些沒名沒姓的就不說了,能夠有名有姓的,慕容辰倒是關注了一下,基本上可以確定,袁紹、曹操、袁術、劉備、劉表、公孫瓚之類的,差不多都會來,甚至數量可能都不只十八路。
而這其中,之前被慕容辰冊封為涼州牧的李傕和董卓手下的其他將領,估計也會來,董卓畢竟是這些人原本效忠之人,而西涼諸將之間的關系本身也沒惡劣到哪去,雖說他們現在名義上不在隸屬于董卓了,但是,董卓對他們依舊有著命令的能力。權利和能力是兩回事,按照權利來說的話,慕容辰還有權利命令天下兵馬呢,畢竟,慕容辰現在好歹也是暫代大將軍之職,至少名義上天下兵馬都需要聽從慕容辰的,可是事實上呢?有誰會真的聽慕容辰的?
所以,到時候,慕容辰很可能會面對四面包圍的形式,因此,慕容辰也需要拉攏一些諸侯作為自己的援軍,而這其中,丁原就是最好的目標之一。而除了丁原之外,慕容辰也不是完全找不到其他人,至少,現在還在跟著公孫瓚的劉備就是慕容辰準備拉攏的一支勢力,當然,如果能夠將公孫瓚也拉攏過來的話最好,而這件事情之中,拉攏公孫瓚的事情,慕容辰交給了丁原,而拉攏劉備的事情,慕容辰決定親自前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