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擔任齊國相以后,把當?shù)氐赂咄氐拈L者和一批知識分子召來,虛心向他們請教:怎么安撫和管理好百姓?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前前后后召集來好幾百人,說什么的都有,提出的辦法也五花八門。眾說紛紜,搞得曹參無所適從,一時很難做出決斷。
曹參聽說有個住在膠西(山東膠州)的蓋公精通黃老學說,有治國的才能。曹參立即派人帶著厚禮恭敬地把蓋公請來。蓋公來了之后,向曹參建議當前治理齊國應該采取清靜無為的方法,所謂‘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不折騰,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
曹參經歷過秦朝苛刻殘暴的統(tǒng)治,對民間疾苦深有體會,蓋公的話十分符合他的心意。他把蓋公留下來當顧問,給的待遇很高,甚至把自己住的正房讓出來請蓋公住。曹參按照清靜無為的理念治理齊國,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社會安定,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曹參的一番作為落入丞相蕭何的眼中,得到蕭何打心底里的認可。蕭何和曹參從年輕時起就是同事,在沛縣當小吏時兩人關系還不錯。漢朝成立后,分封功臣評定功勞,經過劉邦拍板,曹參位居第二,排在蕭何后面,兩人因此鬧了不愉快。
以曹參為代表的一班將領心里不服氣,私下議論道:“蕭何一直鎮(zhèn)守后方,從來沒有上過戰(zhàn)場真刀真槍立過功,憑什么功勞最大!”
曹參暗自跟蕭何較著勁。當他看到,丞相蕭何盡心盡力,制訂規(guī)章制度,與民休養(yǎng)生息,偌大的國家漸漸恢復了元氣,呈現(xiàn)出持續(xù)向上發(fā)展的勢頭。曹參心里暗暗佩服。在做齊國相的九年中,曹參搞的一套與蕭何推崇的無為而治不謀而合。兩個人相隔千里,彼此間卻打開了心結,惺惺相惜。
公元前193年7月,蕭何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常年操勞,終于病倒了。病危時,皇帝劉盈親自來探望,并詢問繼任丞相的人選。
劉盈試探著問道:“曹參行嗎?”
蕭何聽了,非常激動,他掙扎著起身,向皇帝行禮,回答道:“陛下能得到曹參做丞相,我蕭何即使死了,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蕭何去世的消息傳到齊國,曹參告訴自己的秘書:趕快治辦行裝,我要進京接任丞相了。幾天后,果然來了使臣召曹參回京城。曹參接替蕭何做了丞相,所有的事務都沒有改變,完全遵照蕭何先前制定的各項規(guī)定。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曹參也燒了三把火。第一把,挑選不善言辭、穩(wěn)重厚道的長者,任命為丞相府官員;第二把,撤掉那些矯揉造作、一門心思追求名聲的官吏;第三把,喝酒!曹參自己每天喝酒,有人來拜訪就請他們喝酒。
大家漸漸習慣了新丞相的風格。丞相府后花園靠近官員宿舍,住在宿舍的官吏整天喝酒,有唱歌的,有叫的鬧的,聲音很吵。曹參聽到了,不但不制止,反而參加進來,大擺筵席,和下屬一起喝酒取樂。
事情傳到劉盈耳朵里,劉盈很納悶,“難道是欺我年輕,瞧不起我嗎?”
曹參的兒子曹窋在劉盈身邊做中大夫,劉盈囑咐曹窋?shù)溃骸澳慊丶視r問問你父親,別說是我叫你問的。”
曹窋休假回家,就把劉盈的意思變成自己的話規(guī)勸父親。曹參聽了兒子的話很生氣,他打了曹窋二百大板,罵道:“趕快滾進宮侍奉皇帝去,天下大事輪不到你來說!”
第二天散朝的時候,劉盈留下曹參,責備他道:“你怎么把曹窋打的那么慘!是我讓他規(guī)勸你的。”
曹參脫帽謝罪,問道:“陛下自己覺得在圣明英武上能和先帝比嗎?”
劉盈老實,回答道:“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
曹參又問:“陛下看我和蕭何,誰能力強?”
劉盈微微一笑,搖頭答道:“你好像不如蕭何。”
曹參這才揭露謎底,他說道:“陛下說的很對。先帝和蕭何安定了天下,法令已經明確,只要我們遵循這些制度去做,不就行了嗎?”
劉盈恍然大悟,說道:“對啊!丞相你可以好好休息了。”
這就是著名成語‘蕭規(guī)曹隨’的出處。曹參追隨的并非是蕭何的成法,他所堅持的,還是與民休息,清靜無為。這套治國之道適合剛剛穩(wěn)定下來的漢初社會情況。經過長期戰(zhàn)亂,老百姓需要安定,不希望無休止地變動。
所以,曹參只能折騰大小官吏,引導官員把多余的精力都用到喝酒上,免得他們沒事找事去騷擾百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