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身上長了癰瘡,很難受,用了御醫的藥并不能馬上見效,鄧通就用嘴為劉恒吸吮患處,把膿血吸出來。
劉恒悶悶不樂,跟鄧通探討起了人生,“天底下什么人最親?”
鄧通沒多想,隨口答道:“最親莫如父子。”
鄧通要是知道這句話的嚴重后果,能后悔的扇自己耳光。
皇太子劉啟進宮,問候父親的病情,劉恒要他吸吮膿瘡,劉啟面露難色,推托道:“我剛吃過飯,恐怕不能碰到瘡口。”
劉恒沒說什么,等兒子走了,他嘆息道:“都說父子最親,鄧通能為我吸膿血,太子卻做不到。”
劉啟聽說了,十分慚愧,轉而恨上了鄧通。劉恒不會想到,自己無意間為鄧通制造了麻煩,他有更頭痛的麻煩,北方的狼來了!
匈奴右賢王大舉南下的一年后,冒頓單于給劉恒送來一封國書和幾匹馬,為右賢王犯邊搶劫的事賠禮道歉。
國書上說:右賢王一時沖動,侵犯大漢邊境。我懲罰了他,派他去打西邊的月氏國。這些年,匈奴一共攻下二十六個國家,現在北方都安定了。匈奴尊重漢朝,之前的事是個誤會。希望我們盡釋前嫌,重歸于好。
劉恒召集公卿大臣開會,討論匈奴問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匈奴剛統一北方,氣勢正盛,還是避開銳氣,和為貴。
禮尚往來,漢朝回贈匈奴繡袷綺衣、繡袷長襦、錦袷袍各一件,比余一個,黃金裝飾的衣帶一件,黃金帶鉤一件,繡花綢十匹,錦緞三十匹,赤綈和綠繒各四十匹。
劉恒給冒頓回了封信:對大單于希望和平的心意,我表示贊賞。漢朝和匈奴結為兄弟,送給匈奴的東西非常豐厚。違背和約的一方常常是匈奴。右賢王一時沖動,事情過去了就算了,單于不要責怪他了。希望單于言行一致,明確告知匈奴官吏,讓他們不要違背和約,要守信用。
冒頓單于主動跟漢朝示好,固然因為漢朝這幾年發展的不錯,還因為他老了。最近幾年,他愈來愈感到精力不濟,疾病纏身。這位草原上的天驕驀然發現,自己竟也會衰老!
望著南方那個龐大的國家,冒頓嘆了口氣。
兩年后,冒頓病死,兒子稽粥繼位,號為老上單于。
匈奴新單于上任,漢朝繼續和親政策,再選一名宗室女孩,嫁給老上單于。
劉恒沒有料到,這次和親給大漢帶來大麻煩!按照慣例,公主出嫁,要陪嫁一名宦官。主管部門選中了一個宦官——燕地人中行說。
不是把公主送到匈奴就能回來,是一輩子回不來了,留在匈奴喝風啃沙子。
中行說不愿意,向上級反映道:“我不想去,能不能換成別人?”
不知中行說得罪過誰,反正他的要求被粗暴拒絕,“不行!不想去也得去。”
中行說恨透了,情急之下,他放出話來,“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要和大漢為敵!”
小人物的憤怒不會有人理睬。人們聽到了,或當成笑話,或憐憫中行說是急壞了腦子。
最終,中行說不得不跟著和親隊伍出發了。他回望身后越來越遠的長安城,怒火中燒,“你們坑我一輩子,我要坑大漢一輩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