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說一到匈奴,立即向老上單于投降。
對比之前投降的韓王信和燕王盧綰,中行說只是個身殘志也殘的宦官,然而,他給大漢帶來的危害要遠遠大的多!
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帶兵掉頭攻打漢朝,打了敗仗,被棘蒲侯柴武斬殺。柴武曾寫信勸他投降,他回信說自己犯下大錯,與劉邦失去信任基礎,不得已向蠻夷乞討度日,思念故國卻不敢回來。
三十年后,韓王信的幼子韓頹當和長孫韓嬰率領部下回歸大漢。上一輩人的恩怨已經了結,現任的皇帝劉恒封韓頹當為弓高侯,韓嬰為襄城侯。
盧綰在匈奴抑郁病死。十四年后,盧綰的妻子兒女逃出匈奴,回歸漢朝,盧綰的孫子盧他之滯留在匈奴。又過了三十六年,盧他之以東胡盧王的身份投降大漢,被封為亞谷侯。
韓王信與盧綰投靠匈奴,內心依然認可大漢,懷念故土,鄙視匈奴。和他們不同,中行說把自己變得比匈奴人還像匈奴人,比匈奴人更憎恨漢人。
他給老上單于出了許多主意,樹立匈奴人的民族自信心。
首先,在服裝、飲食上去漢朝化。匈奴人喜歡漢朝的棉布絲綢和精致食物。
中行說向老上單于指出危險所在,“匈奴的人口總數,不及漢朝的一個郡。之所以強大,就在于保持匈奴人的習俗。如果改變風俗、喜歡漢朝的衣物食品,匈奴就會依賴漢朝,逐漸被漢朝同化。”
這宦官的眼光確實敏銳,一席話說的老上單于連連點頭。
中行說又出了兩條毒計,他說道:“把從漢朝得到的絲綢棉布做成衣服,穿上這些衣服,故意到荊棘叢中騎馬奔馳,損壞衣服,來顯示漢朝的綢衣棉褲不如匈奴的氈衣皮襖結實好用。丟掉從漢朝得來的食物,顯示它們不如匈奴的乳制品方便美味。”
老上單于感動的熱淚盈眶,這回真是撿到寶了!以前來的漢奸,都是走投無路才投降我們匈奴,心里其實瞧不起我們。眼前這個宦官,不但主動歸順我,還一心一意為我們匈奴考慮。
中行說就此成為老上單于最倚重的參謀。
匈奴人發展到現在,還不懂算術,中行說又兼職當掃盲班老師,教匈奴人從一二三和加減乘除學起,學會稱量計數。
漢朝給匈奴的國書,規制是一尺一寸長的簡牘,問候語是“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
中行說更改匈奴的國書尺寸和內容,搞的霸氣側漏。改用一尺二寸長的簡牘,相應加大印章和封泥的尺寸,問候語加上“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八個字,變成“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
一個國家在外交中的地位和本國國力是分不開的。現在,匈奴的國力還很強大,大漢還未從秦末戰亂中恢復過來。
在中行說的鼓動下,老上單于在給漢朝的國書中口氣傲慢,對漢朝使臣威逼利誘,動不動就索要財物,不給就威脅在秋收的時候攻打漢朝。
匈奴跟大漢再次翻臉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