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繞過劉啟,直接派人去搜集郅都的罪狀。
郅都平時工作出色,不怕得罪人,抓了那么多人,殺了那么多人,總有個把差錯,有的犯人沒有嚴格按照審判程序就給殺了;有的判的重了,按律該打兩百板子,被重判成梟首。
要挑郅都的錯,太容易了。竇太后收到一卷又一卷郅都的犯罪記錄。
堂侄竇嬰進宮探望,趁機告訴竇太后:“臨江王在獄中索要刀筆,郅都不肯給!
竇太后更是火冒三丈,罵不絕口!安粴⒘僳ざ歼@個豎子,我絕不罷休!”
。
劉啟被母親緊急召來長樂宮。
竇太后端坐榻上,沉著臉,冷冷吩咐道:“把郅都的罪證拿給皇帝看。”
內侍捧起案卷,呈到劉啟面前的矮幾上。
劉啟表情凝重,伸手取過一卷,細細讀過,又拿起下一卷。
郅都的錯誤,一樁樁,一件件,刻在簡上,跳進劉啟的眼睛。
猶未看完,竇太后發了話。
“郅都沽名釣譽,知法犯法,性情殘暴如同虎狼,這種人該殺。皇帝以為如何?”
“郅都有功勞。”劉啟趕忙答道。
“功是功,過是過。”竇太后盯著兒子,沉聲道:“郅都的功勞,皇帝已經賞過他了!
“母親說的是。”劉啟勉強應承道:“那就免了郅都的官吧!
竇太后冷哼一聲,不再答話。
不急,一步步來,郅都的命不會長久。
郅都被免職,回了老家。
真正聰明的大臣,不會輕易涉入皇家內部的爭斗。因為,一旦被牽涉進去,就很難全身而退,甚至不可避免的成為犧牲品,白白丟掉性命。
三國時,荊州牧、鎮南將軍劉表寵愛小兒子劉琮,不喜長子劉琦。
傳說,劉琦憂心忡忡,幾次問計于諸葛亮。諸葛亮回回岔開話題,不予回應。劉琦沒有辦法,假裝要自殺,逼諸葛亮出主意。諸葛亮才肯說句話,不經意間的一句話成為千古名言。
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
劉啟就是做做樣子,想讓母親消氣。
過了沒多久,劉啟重新啟用郅都。他派人頒發任命狀,讓郅都不必來長安報到,直接去雁門郡,擔任太守。
雁門郡毗鄰匈奴,位置偏僻,是戰略重地。劉啟琢磨過,把郅都放到這兒來,既低調,又能派上用場。
郅都的大名早已傳到匈奴。匈奴人聽說郅都來了,再不敢來邊境線上騷擾。
為了克服畏懼心理,匈奴人特意制作一個郅都的木像,給騎兵當箭靶子,練習射殺。大概是因為心虛,沒有一個人射中。
匈奴人發愁了,有這尊兇神擋在這兒,斷我們的財路!
很快,匈奴人笑了。
因為,郅都死了。
竇太后得知郅都秘密復出,冷笑連連。
她召來劉啟,撂下狠話:“別打馬虎眼了。這一次,非殺郅都不可!”
“郅都是忠臣!眲M臉無奈,辯解道。
竇太后見兒子還在為郅都辯護,登時怒氣滿面,重重一拍坐榻的扶手,厲聲喝道:“臨江王就不是忠臣嗎!”
“……”劉啟低下頭,默默不語。
‘朕的蒼鷹保不住了!’劉啟在心里哀嘆。
最終,郅都被殺,為劉榮陪了葬。
一命還一命,扯平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