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剽悍驍勇,名氣很大。然而,在劉啟心目中,李廣屬于限制使用的一類人。只因,李廣犯過不該犯的錯誤。
這要從李廣的出身和經(jīng)歷說起。
李廣是隴西成紀人,先祖是秦朝名將李信,家中世代習武。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李廣學得一身好武藝,尤其是箭術(shù),精妙無雙。
文帝時代,匈奴大舉入侵蕭關(guān)。少年李廣身背雕弓腰挎寶劍,參軍入伍,在戰(zhàn)場上敢打敢拼,表現(xiàn)非常突出。
文帝劉恒特別召見他,慰勉有加,又嘆息道:“可惜你沒遇到時機,假如你生在高祖時代,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
劉恒和劉啟兩代皇帝為了休養(yǎng)生息,對匈奴采取戰(zhàn)略防御的方針。在對外戰(zhàn)場上,李廣沒有多少立功機會。
七國之亂時,李廣時任驍騎都尉,跟隨周亞夫平叛,立下大功,威名遠揚。
李廣出了名,麻煩也跟著來了。梁王劉武熱衷網(wǎng)羅人才,見到李廣,極力示好,授給他將軍印信。
李廣竟然接受了!
叛亂平定,朝廷論功行賞。在看立功人員的名單之時,劉啟劃掉了李廣的名字。“李廣做了梁王的將軍,哪還需要朝廷封賞啊!”
李廣一點賞賜也沒領(lǐng)到。劉啟內(nèi)心對李廣有了成見:此人不可信。李廣的才能,劉啟還是需要的,于是打發(fā)李廣去北部邊境做太守。
幾年后,梁王倒了臺,一命嗚呼。李廣寄予希望的這條線算是徹底斷了。
重拾心情,等待時機。李廣相信,自己還有機會,有生之年,定能立功封侯……
。
在李廣駐守的上郡,匈奴人沒討到便宜。兩年后的春天,匈奴人卷土重來,攻打雁門郡。大漢雁門郡太守馮敬戰(zhàn)死。
收到戰(zhàn)報,劉啟緊急調(diào)動軍隊支援雁門郡。匈奴人在雁門關(guān)內(nèi)搶掠一番,主動撤退。
“天殺的匈奴狼!”劉啟心情沉重。“在我手上解決不了匈奴問題了,只能留給后人。”
讓劉啟感到欣慰的是,皇太子劉徹聰明好學,進步很快。太子太傅衛(wèi)綰多次在劉啟面前稱贊皇太子的德業(yè)日新月異。
這年,京城發(fā)生一件奇案。
有個人叫防年,他的繼母殺了他的父親,防年為了報父仇就殺了繼母。案情并不復雜,防年殺了繼母,屬于家庭親屬內(nèi)部的以卑弒尊,應(yīng)當按照大逆罪處決。但是,防年殺繼母的動機是為了報父仇,體現(xiàn)出孝道。而在大漢,孝道是非常受推崇的。
因此,按照“春秋決獄”的精神,應(yīng)當對防年從輕處理。所謂春秋決獄,本其事而原其志,用儒家大義來對犯罪事實進行分析、定罪。但是,如果從輕的理由不夠充分,又會導致“三綱五常”的倫理秩序受到破壞。
如何協(xié)調(diào)“子弒繼母”與“子報父仇”之間的倫理矛盾?
司法部門難以做出決斷,案子最終上報到劉啟這兒。劉啟也犯了難,一時無法判斷。
恰巧,皇太子劉徹來問候父親。
劉啟有心考考兒子,便把案情說給劉徹聽,末了,詢問道:“你怎么看?”
劉徹已是十四歲的翩翩少年,眉目舒朗,顧盼燁然。年前,剛與表姐阿嬌完婚。
略一思索,劉徹朗朗答道:“繼母等同生母,又和親生母親不同。是因為繼母和父親的婚姻關(guān)系,而形成母子關(guān)系。這個案子里,繼母殺了父親,在她下手之時,她和防年就已經(jīng)恩斷義絕了。因此,應(yīng)當定成普通殺人罪,而不應(yīng)該按照大逆罪論處。”
“說的非常好!”聽了兒子的話,劉啟舒展開眉頭,捬掌贊道:“廷尉府的人琢磨了多少天,也沒想得出來。你幾句話就理清楚了。”
“父皇謬贊了。”劉徹做謙虛狀。
“哈哈!”劉啟更加高興,開懷大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