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正三刻,前殿外,由遠及近鐘鼓齊鳴,劉徹由侍臣簇擁著乘輦臨朝,輦車后跟隨著數百名手持各色羅傘、障扇、旌旗的宦官。
殿上樂班奏起韶樂。一片禮樂聲中,劉徹在殿階下換乘步輿,來到殿上御臺。抬輿宦官穩穩放平步輿,劉徹起身走上丹墀,在御榻上背北朝南坐了下來。
贊禮官拖長聲音道:“興!”
“萬歲!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齊刷刷雙膝跪地,左手覆在右手上,手心向下,舉手加額,再拱手至地,同時俯身以頭觸手背。
劉徹頭戴通天冠,高鼻長目,雙眉入鬢,如玉的面容沉靜似水。他看向俯跪于地的百官,略一頷首。
贊禮官高唱一聲:“起!”
群臣這才直起身子,依次跪坐于地毯之上。
待眾臣坐定后,劉徹看了看東班第一位的衛綰,溫聲問道:“丞相的身子可大安了?”
“有勞陛下牽掛,已經好多了!毙l綰微微傾身,恭聲答道。
先帝去世,新帝即位,大大小小上千樁事務,均由丞相府綜領。期間,衛綰累的病倒了。劉徹故有此一問。
“那就好。丞相體安,是社稷之福!眲孛媛断采,欣慰道。
“謝陛下!臣必當盡心盡力,勤勞王事!毙l綰為人忠厚,與劉徹有師徒之誼,得劉徹厚待,心中頗為感動。
劉徹點了點頭。
朝會進入奏對議程。
根據制度規定,官員若有事稟報,須起身出列,報上官職、姓名,再向皇帝奏陳。皇帝或當場答復,或交給有司議處。未經皇帝許可,其余官員不得插話。
今日,百官與往常一樣,大多數人保持沉默,只有廷尉和郎中令先后出列,奏了兩三件事情,都是小事。
劉徹等了片刻,再不見人出面奏事。他有些失望,緩緩掃視丹墀下靜坐的群臣,沉聲問道:“眾卿還有什么要奏的嗎?”
“……”大臣們正襟危坐,無人應聲。
“好!既然你們都不說話,那就朕來說。”劉徹雙眉一軒,朗聲道:“算一算,上次朝會還是在一個月之前,還是先帝召對。難道說,這一個月來,大漢就沒有大事發生?天下都太平嗎!”
威嚴的聲音在大殿上回響。
劉徹沉下臉,加重語氣道:“不要跟朕說,這是從前的老規矩。大漢立國已經六十年,許多規矩應該改改了!你們當中很多人是朕的長輩,但是在朝堂,只論君臣!”
話音落下,大殿上鴉雀無聲。
百官人人振聳。除了少數幾位老成持重的大臣,其余人均是臉上變色,有些官員的額頭甚至沁出汗珠。
劉徹深吸一口氣,又沉聲說道:“在其位,謀其政。朕希望你們,拋掉‘無為而治’的老一套,把心思都用到朝政上來,好好琢磨琢磨大事,為朕分憂。”
“臣等謹記!
“謝陛下教誨!
……
大殿上稀稀拉拉響起幾聲附和。劉徹失望的搖了搖頭。
。
散朝后,群臣走到前殿階下,便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起來。
丞相衛綰目不斜視,獨自走在便道上,行色匆匆。有大臣圍到衛綰身邊搭話,想套點口風。怎奈衛綰面無表情,并不答話,走出司馬門,便上了自己的馬車,疾馳而去。
竇嬰走出大殿,聽到身后有人輕喊:“君候請留步!
竇嬰回頭看去,后者深施一禮。竇嬰看清楚是武安候田蚡,還禮笑道:“你如今也封侯了,如何還這般稱呼我?”
“田蚡封侯,只是僥幸而已,哪敢與君候相比。”田蚡拱手謙遜道。
“你是皇帝的親舅舅,怎么能說是僥幸。”竇嬰背著雙手,話中有話!熬鸵喌侥銈兇笳股硎謬D!”
兩人并肩走下臺階,邊走邊談。有大臣想湊過來,竇嬰擺擺手,來人只得識趣的走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