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分的河堤需要拆除,不然對于設計之中的河道流向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
“在洪水最為泛濫的境內,關于河道建設的速度一定要加快,千萬不能讓中部五省成為一片澤國,這會使得作物等等最終毫無收成,知道了嗎?”
………………
“防災防疫措施做好了嗎?高溫消毒不是讓你們把這些給燒融化了,懂嗎?”
………………
“水不能直接喝,里面有很多的微生物和細菌,一定要燒開了才能喝,知道了嗎?”
………………
“質量要注意啊,這一段河堤的質量幾乎可以用豆腐渣來形容了,推倒重做!”
………………
偌大的中部五省地區開展了如火如荼的防洪防災大工程,帝國的水利專家和官員以及大量的工匠開始進行了有條不紊的治災行動。
在羅德教皇提出的治水十八法的指導之下,洪災從中部五省向帝國境內其余諸省泛濫的勢頭已經被遏制。
不僅如此,在一條條疏導洪水引流的河道以及河堤立地而起,中部五省內部的洪災情況也得到了大大的緩解,不少地區已經擺脫了洪災的威脅。
至于民眾們也是在指揮之下重建家園,在地勢較高以及不易受洪災威脅等地區修建房屋,發展的勢頭相當之好。
遠在帝都之中的文颯陛下收到匯報洪災之情的奏折之后終于舒展開了眉頭,自從佩里修河洪災爆發之后,他一直都是憂心勞神,這洪災不單單是對于國力造成了影響,也讓周遭的一些帝國蠢蠢欲動了起來。
如今在羅德的整治之下,洪災的情況已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估計不需要多少時間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發展了。
除此,在奏折之中還提及羅德的一些建議,比如借此洪災為機遇,大力發展水運行業,修建多條商道,活用災民進行以工代賑,以及開辟南北大運河,進行中水西調等等一系列工程,不僅可以減少洪災發生的危機和頻率,還可以大大地增強水資源的利用。
“教皇大人的謀略,真乃天人啊!”
將奏折之上羅德的建議一一看完之后,文颯將奏折攤在桌案之上,嘴里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眼中精芒閃爍,眼中則是緩緩地說道。
不得不承認羅德提出的這些舉措當真是太適合不過了,不提羅德提出的一系列治水之法,單單是將洪災化為機遇這一點就極為厲害。
其中就拿以工代賑這一點來說,要知道以往爆發洪災,帝國哪一次不是無償開倉放糧,盡管將局勢暫時穩定,但是國庫糧倉內的糧食卻也消耗不少。
如今這以工代賑的舉措卻不是讓災民們無償吃糧,而是用打工的方式來掙取,這讓帝國的賑災不再虧本,而且這些災民修建的又是一系列水利工程,大大地促進了帝國水利以及商業等等方面的發展。
當然,文颯如果認識羅斯福,如果學過美國經濟危機的話,對于這一點應當就不會驚異了。
總之,有了羅德提出的這些舉措,在這次洪災之后帝國的國力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有一定的下降,但是只要等這些水利工程完工之后,無需多少時間,帝國的國力就會變得更加強盛。
第二日,文颯就將奏折傳給了朝廷之上的文武百官一一傳閱,不出意料地迎來了滿堂喝彩和吹捧。
當然,也有不少家伙都是看不懂奏折之上羅德所云之語,畢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懂,能夠全都看懂恐怕也沒有。
不過,這并不妨礙他們吹噓拍馬,畢竟這本來就是他們的絕活。
雖然什么都不懂,但是跟著吹就對了。
于是,整個朝堂之上便是響起了一片又一片的贊美之言……
“厲害,太厲害了,教皇大人身受道祖的點撥與指引,竟然能有這般解救眾生的法子,當真是厲害!”
“你們看看這一句話,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這不就說我們要順應天地之道,走出自己的道嗎?不愧是道教的教皇啊!”
“是啊,這治水十八法由道祖的指點再經過教皇大人的總結,當真是無懈可擊啊!”
“有此治水十八發,我們奧克蘭帝國今后想必就不會再出現什么大洪災大水禍了,這真是一件造福后人萬世的偉業啊!”
“教皇大人的厲害可不僅于此,除了治水十八法之外,教皇大人還將洪災的災禍化作了帝國發展的機遇和動力,借洪災大力發展水利工程,這對于我們帝國的國力亦是大大增強啊。”
“沒錯,教皇大人真是太厲害了,不愧是神使,是道祖在人間的化身啊。”
“贊美道祖,贊美教皇大人!”
………………
贊美之言連綿不絕,端坐在皇位之上的文颯臉色都有些微微漲紅,他萬萬沒想到這些在平日里看似清正廉明的文武大臣竟然還會這番姿態,著實令他有些感到羞愧。
還好羅德不在此處,若是目睹了這一幕,心中還不知道該怎么想呢。
“咳咳……”
文颯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嘴里重重地咳嗽了一聲,待一眾大臣皆是安靜了下去,隨即環視了一圈周圍的大人,嘴里緩緩地說道,
“羅德教皇此處提出的治水之法極佳,朕打算將此匯編成一書,定為帝國國策,如今正在思索此書之名,不知各位大臣有什么好的想法?”
“啟稟陛下,治水之法既然是由教皇大人親自提出,那么何不用教皇大人的名字命名呢,定為《羅德治水法》就很好啊。”
文颯之言剛落,只見文臣一列中較為靠前的一名老臣便是出身,朝著文颯行了一禮,隨即恭敬地說道。
“好啊,《羅德治水法》好啊。”
言落,周遭便是響起了一陣道好之聲。
文颯的嘴角微微抽搐,你怕不是老糊涂了,盡管我也是極為推崇教皇大人,但是帝國的國策怎么能用人名來命名呢?
“啟稟陛下,下官倒是有不同的想法。”
正當文颯想找出一個合適的理由來拒絕這名老臣的時候,只見文臣之列中又是走出了一人,朝著文颯行禮之后恭敬地說道,
“這治水之法是由道祖指點以及教皇大人總結的,稱之為《道教治水法》更為合適。”
“是啊,沒錯沒錯。”
“普諾斯大人說得好啊,這治水之法不僅僅是教皇大人自己所創,而是經受了道祖的指點,稱之為《道教治水法》才更合適啊。”
“普諾斯大人不愧是我朝第一聰明人啊!”
………………
言落,又是一片道好之言。
第一聰明人你妹啊!
文颯的嘴角再次抽搐,心中頗為有些絕望,他這些文武百官怕不是假的吧。
目睹了這等現狀之后,文颯也懶得再與百官糾纏。
“普諾斯大人所言有理。”
只見文颯微微頷首,隨即站起身子,眼中閃爍,嘴中高呼,
“此等國策,就命名為《水經》吧!”
ps:大佬們聽說更多的應該都是《水經注》吧,其實《水經》是《水經注》的爸爸,因為這《水經注》就是關于《水經》的注釋,這里給大佬們解釋一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