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擎國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節、社會扁平化

作者/夢里掙扎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吳遠他們這才明白,原來姜田不是懷疑冀王要屯兵造反,而是將其解讀成了替老部下博取軍功,倆人在心里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只要不牽扯進皇家的內部矛盾就好,想想也對,冀王怎么會當著自己的面說這么敏感的事情。

    他倆剛一放松,卻又聽姜田繼續說到:“其實陛下早就料到會有人眼饞軍功,誰要是打這個主意,可就打錯了算盤!”

    這倆人一聽又是一個激靈,怎么今天刺激神經的事就這么多,看來這軍@改的水比政@改的還深,饒是這倆人見多識廣,此刻后背也是直冒冷汗。

    姜田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表情,看了看時辰說:“這一天都陪著冀王視察了,一點正事都沒做,你們就流下來吃個晚飯吧。”

    劉寶鎧連忙拒絕:“我回家還沒去看望奶奶呢,今天就不打擾先生了,省得老太太念叨。”

    吳遠一聽也趕緊順坡下驢:“家母也叮囑我說,一定要替她拜望一下老太君,我也和你同去。”

    眼看著這倆人都走了,姜田只覺得好笑,心想這就嚇到了?還以為這倆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這個世界上要論對純火器部隊的了解,金鑾殿上的張韜是第一,第二名不是哪個軍隊的將領,而是負責軍工生產的姜田。

    一支軍隊的裝備越是先進,就越是依賴后勤保障,沒有彈藥的新軍,連普通的步兵都不如,那些萬里挑一的新軍將領們,會不知道這個道理?什么封狼居胥啊!北邊已經沒有太重要的敵人讓他們打了,最多在夏天來次武裝大游行。

    可是那些在背后耍心眼的恐怕就要有麻煩了,就算他張乾真的要囤積軍火、拉攏舊部、意圖謀反,可新軍與舊軍隊的最大不同就是兵不為將私有,到時候看你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無論是姜田還是吳遠,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沙場征戰了這么多年的張乾,豈能是個政治白癡?他一回京就跑到皇宮里向親哥哥告了一狀,做出一副神情激憤的樣子,控訴姜田不僅貪圖錢財,還不懂裝懂的亂送物資,擺足了一個不懂裝懂瞎指揮的王爺做派。聽得張韜是哭笑不得,只能夸獎了自己弟弟兩句,算是知道了此事。

    至于用寶貴的無煙@火@藥做筆桿這件事,張韜其實也有些肉疼,可一想到現有的產能,也無法對戰爭起到太大的作用。只能先由著姜田去折騰了,畢竟民用品換來的錢,最后還是要反哺軍工生產。

    東西生產出來了,一定要賣的出去才能換來錢,而蘸水筆和傳統的毛筆使用起來完全的不同,怎么能讓社會接受新的產品呢?

    除了外貿之外,姜田選擇的突破口就是在新式教育中引入新的書寫習慣,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市場,所以才被張乾惦記著,只是普及的時間會很長,另一個辦法就是迎合市場,做一些大眾能馬上接受的產品。

    介于傳統毛筆與蘸水筆之間的產品姜田也生產出來了,得益于后世文具產業的高度發達,不用冥思苦想就試制了一款鋼筆式的毛筆,此筆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儲墨系統。

    眾所周知和后世的鋼筆一樣,塑料和橡膠是大規模生產的前提條件。塑料還好說,實在不行還可以用木材和黃銅代替部分塑料件,但是橡膠是真的沒有替代品。

    做為穿越皇帝,張韜早就開始布局橡膠的移植,可因為時間的關系,加上最適合種植橡膠的領土在開發程度不高的海南,光是成規模的種植都需要很長的時間,目前是指望不上了。

    所以姜田的筆是沒有墨囊的,為了保證儲墨,他采用了后世玩彩墨的人經常用的一種方法——筆桿儲墨!

    好在賽璐珞的可塑性很不錯,輔以油脂密封之后達到了實用要求,可是他又發現了一個令人很尷尬的現實,這種設計加墨麻煩不說,現階段造價還高的離譜,用料繁多的后果就是制造同樣困難。

    可以說除了少數有錢人會買來玩玩之外,根本不具有普及的價值,反倒是搭配傳統毛筆和蘸水筆的玻璃墨水瓶,才是當前使用環境中的萬金油。

    這就是姜田只展示了蘸水筆的原因,超出時代太多不利于普及的東西,只能是少數人的奢侈品,少量生產賺點傻子的錢就行了,比如他給張韜造了一支筆桿錯金描龍的鋼筆,因為加工水平的原因,字跡粗細在一毫米左右,放在后世只能算是特殊用途的藝術筆頭,可就這都讓皇帝陛下高興的不行。

    安排好工廠現有的生產計劃之后,訂購的教具和教材也有了著落,姜田終于能將培養人才的計劃付諸實施了,于是原先的官學門前告示牌上,張貼出了最新的布告。

    許多原本就關心考試消息的人,第一時間就將官學開設兩個考前輔導班的消息散播了出去,這兩個班一個是為童生們準備的鄉試考前突擊班,另一個則是為秀才們準備的國考考前強化班。

    布告上關于這兩個培訓班的名字雖然沒有這么搞笑,但基本的意思大家還是明白的,并且原本在農歷八月的秋闈之后再過一個月就進行國考,時間比較緊迫,這就意味著剛剛考中的秀才們有可能無法參加國考。

    不過學生中對此倒是不以為意,他們很多人并不在乎所謂的公務員考試,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寒窗苦讀這么多年,最后卻跑到衙門里當個小吏,那還不如死了的好。

    姜田對這個想法是很清楚的,培訓班也許會來很多人,但考試時很有可能會冷場,他對此倒不是很擔心,這些人無非是還惦記著上京參加會試,想著一朝金榜題名能直接做官。

    于是衙門口有貼出了一張告示,這回不是別的內容,而是公示出了明年開始執行的公務員待遇及升遷標準。

    這張告示一出,可就讓許多寒門學子心中長了草,不為別的,就沖著每年遞增的工齡工資和各種福利補貼,就已經夠讓人眼紅的了,更別提搞事的最后還補充了一句,新官職可異地升遷。也就是說,在這里通過新體系爬上來的官員,是國家承認的正式編制,將來可以到別的地方當官!

    這其實和現有的科舉體系中,舉人通過補缺當個佐貳官熬資歷往上升是一樣的,只是誰也沒想到在改革還沒有定論的時候,姜田就敢把這話說出來。

    一時間各種走訪串聯在私底下好不熱鬧,無論是秀才還是舉人,都在談論這件事的可能性,如果當真如此,那就說明朝廷里對姜田改革的支持不可謂不大,如果是假的,吏部不認這樣升上來的官員,那一輩子就只能待在本地做個小吏了。

    其實北京城里也為這事炒成了一鍋粥,很多人彈劾姜田假傳圣旨,把還沒影的事編造出來給自己造勢,有人罵那就自然有人維護,發現了自家孩子進入體制內的可能性,改革派與貴族達成一致力挺姜田。

    直到張韜在大朝會上定了調子,既然過去考試優異的進士要進翰林院實習,那在基層工作優秀的公務員當然也可以升職,甚至可以進入內閣!

    這話一出,無異于在朝堂上放了一個炸雷,六部九卿、內閣閣老這些位置,雖然現在都改名字了,但可一直都是清流的地盤,誰能想象一個衙役最后當上兵部尚書?或是以前的行文書吏搖身一變成了吏部天官?

    照現在的發展,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出現,從皇帝并沒有對姜田擅自許諾而大發雷霆來看,張皇帝顯然早就想這么干了,只是時機不對,才沒有推廣而已。所以張韜的這個表態很重要,這直接導致了姜田改革由試驗升級成了皇帝的意愿。

    其實這項制度真正引起爭議的還不是給了小吏一個升職的通道,天下那么多讀書人,以后普及了小學教育,想做官就還要再考一次試是必然的結果,真正讓現在的官員們擔心的,是科考以后完全變成了學歷考試,你哪怕考個狀元回來,要當官還是要從基層做起,這樣一來江南那些考試大省的清流豪門,可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沒有優勢,或者說是被拉倒同一起跑線,不僅是給有理想有抱負的寒門學子一個機會,同樣是削弱了勢力龐大的地主官僚集團,可以算是釜底抽薪般的將就文官網絡打散,堪稱新朝目前為止最強的一招。

    同時也避免了明初那種假借查處大案的名義,對勾連甚廣的文人團體進行肉體上的消滅,防止因為牽連導致的冤假錯案,明初朱元璋用四大案來對軍@政兩個體系內的山頭主義、結黨營私進行打擊,雖然效果顯著,但后遺癥也不少,且沒有根除誕生軍閥和文官結黨的土壤,明朝最后還是毀在了這點上。

    有遠光有頭腦的人馬上就看出了這項改革的厲害之處,就像當年隋朝興科舉,一下子就動搖了傳承千年的豪門貴族,把士這個階層平民化了,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對社會結構的降維打擊,而張韜和姜田正在進行第三次降維,目的是使國家統治結構的專業化,官員來源的多元化。

    “所以說,你父皇站出來的時間太早了!如果是等我和舊官僚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再站出來當個仲裁者的角色,絕對能獲得比現在要好的結果。”姜田喝了口茶繼續說:“現在那些串聯的江南地主官僚們,只會蟄伏起來等待時機,而且也過早的暴露了我的真實意圖。”

    聽說有了新式文具的張環,最終還是在軟磨硬泡下,獲得了外出許可,以游學的名義跑來了天津,太子出游必然是前呼后擁,可是姜田說這番話的時候,身邊卻一個隨從都沒有,不然姜田也不會說的這么直白。

    聽了他的抱怨之后,張環反倒是付之一笑:“先生說的和父皇所猜果然一樣,您猜他是怎么想的?”

    姜田先是一愣,張韜能猜到自己的牢騷這很正常,畢竟這個戰略是他們倆一起制定的,讓他意外的是張環的成長已經超出了他這個做老師的預料。

    “還能怎么想?”姜田苦笑了一下:“他肯定會和你說,我的想法只能算是一個政客,而站在國家民族的角度上,盡量減少扯皮集中力量推動國家前進才是為君之道。”

    張環笑容不減:“父皇果然又猜中了,他說您雖然會腹誹,卻又會不折不扣的去完成改革!”

    “唉……”姜田長嘆了一聲:“誰讓我們都有同一個夢想呢。”

    張環這次來不僅要查看新文具的生產,同時也要參觀眼下所有人都盯著的考前培訓班,身為皇儲的他視察關系到統治階級的改革,這一點各方都沒什么好做的文章,但是為了確保能獲得第一手資料,陪同視察的人也就多了不少。

    于是剛回京不久的吳遠和劉寶鎧又回來了,他們此次的任務是代表貴族監視文官集團別對太子進行負面的影響,同樣作為傳統文官階級的代表,田虛海也以同學的身份來了,畢竟他也是比較了解新學的人。而科學派的代表非宋懿莫屬,其實他最想看的是賽璐珞的塑化成型工藝。

    眼看著這群人駐扎在城中,最頭痛的并不是姜田,而是負責安全保衛的衛剛,雖然太子最終住在了劉家,可外圍警戒的活一點都不少,他現在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痛并快樂著,以前一年能見個二品大員的時候都少,現在親王、太子輪著番往這跑,想結交達官貴人嗎?一抓一大把。

    可能是和改革派朝夕相處的原因,他現在對改革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通過政@改讓他對軍@改的意義也思考的更多,得益于當年張韜在軍中推廣掃盲,他這個軍官雖然算不上飽讀詩書,但至少也能看懂史書。

    若論軍@改最成功的,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降維的商鞅變法,從這以后,中國軍隊中的軍官不再被貴族所壟斷,平民百姓也能靠軍功發家致富或是當上軍官,這也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打下了基礎,是中國提前從封建割據走向了中央集權。

    也正是這次降維,誕生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民族精神,保證了第二次降維前,中國不會因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重新分裂,就算因為外力的干擾出現了短暫的軍閥割據,最終還是會走向統一。

    被如此教育過的衛剛,對現在反對改革的那些雜音嗤之以鼻,他不僅支持改革,而且堅信改革一定會成功,可笑的是那些保守派尋找各種理由扯后腿,卻一直無法撼動新軍體系中的人。

    他們還只當是張韜在軍中的個人魅力太強,寄希望于張皇帝為了龍椅的安穩也對功臣大開殺戒,或是等沒有什么從軍資歷的張環繼位之后,在潛移默化的糾正“跑偏”的路線,就和前明等朱元璋和朱棣都死了之后搞鎖國的那套一樣。殊不知當初的軍中掃盲和讓士兵知道為何而戰,這兩個很簡單的做法,就注定了新軍不會被舊勢力拉攏。

    當然也不能苛求這些人鼠目寸光,畢竟沒人見識過1949年后中華民族歷史上開始的第三次降維,雖然這次降維的主體思想來自于一個德裔猶太人,但不輸秦皇漢武的風流人物,用曠古爍今的智慧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不僅完成了一個民族復興的前期準備,還夯實了再次君臨天下的底氣與精神。并且開創性的在改革開放前,將社會結構精簡到了只有公民、公務員和軍人這三個階層。稱呼上更是精煉到只剩下一個詞——同志!

    正是知道這改變歷史的第三次革命,張韜和姜田才會如此熱衷于改革,只是區別于張韜那種狂熱的革命主義思想,姜田的思維更加的冷靜和務實,現階段中華民族雖然經歷了一次浴火重生,但是并沒有如同自己老家那樣,幾乎被外來文化征服并打入地獄。

    現在的中國人還對自己天朝上國的身份地位深信不疑,文化自信心也幾乎達到歷史最高點,這種自信其實更像是一種自負,所以無論是文人階層還是市民百姓,對皇帝沒事瞎折騰的改革并不理解與認同,全靠著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帝王權威才得以貫徹。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姜田才更多的從政治角度在意如何保持這種權威,寧可自己沖在第一線承擔火力,也要保證張韜能在最終一言定音,而不是躲在皇帝后邊吶喊助威,可惜心急的張韜并不領情。

    深知這師兄弟之間存在著主觀上的矛盾,張環作為夾在其中的調解人,其作用不可估量,至少到現在為止張韜還沒有透露出要搞共和制的意思,他也知道目前的國內沒有共和制的土壤。所以張環是鐵定會繼承皇位的,這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想到臨行前自己父皇交代的事情,張環趁著姜田情緒穩定了一些趕緊問到:“這次估計會有很多童生考取秀才,但考中公務員的應該不多,先生打算如何利用這些新晉的秀才們?”

    說道這事姜田就知道是張韜要問的,倒是也沒什么可隱瞞的:“將來秀才、舉人之類的稱呼最多只是個學歷證明,科舉會逐漸變成公務員考試,但是你父皇和我打算開展全國性的掃盲,這些秀才就算考不中公務員也沒事,家境貧寒沒有生計的,就給我去學校里當個小學教師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环江| 武穴市| 江达县| 廊坊市| 虞城县| 武川县| 磐安县| 崇仁县| 资兴市| 商水县| 准格尔旗| 孝义市| 军事| 志丹县| 福建省| 永靖县| 安庆市| 顺昌县| 怀化市| 邢台县| 平邑县| 东兴市| 台江县| 新郑市| 贵阳市| 康保县| 德惠市| 九龙县| 昌平区| 苍山县| 郎溪县| 剑阁县| 岳池县| 龙山县| 闵行区| 凤城市| 将乐县| 弥渡县| 巩留县|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