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這潘柘失據(jù)他自己說已四代以上的歸化羌了。與漢家無異了(長期以來羌族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用都是漢字,因此他們的姓氏為了方便,也多簡化成漢姓。那河西、隴右的鞏、姜、薄、金等羌氏大姓皆源自此)這潘姓亦如此。
“軍上盡管吩咐”
看著他恭謹(jǐn)尊順的表情,我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
另一處大帳中,分坐數(shù)人,花案明幾,只因這簡單的陳置,卻少了軍中貫有森嚴(yán)肅殺,反多了幾分雅風(fēng)。
座上首錦蹲虎靠的劍南節(jié)度副使崔圓,此刻自是心情甚好,雖然被漢中王搶了先手,以劍南留后共署聯(lián)議,但自己同來的宗弟,巴西太守崔渙,卻召對得當(dāng),體合上意,表為同中書平章事,入閣為表里呼應(yīng)。
一身新授紫衣錦袍腰跨犀帶金魚袋的崔渙,素與他相近,此刻舉茗對坐,相視而笑。
“子度,這便是閩中特產(chǎn)巖上露茶之上品——晚甘喉,是友僚江南東道福州經(jīng)略使任上所寄贈,我劍南水土種不出來的奇產(chǎn)”
“莫不成唯奇崖高絕之一樹所產(chǎn),年貢不過斤許的。。!
紅泥小爐上散發(fā)出老山桃木新炭的煙氣,烹的一管漏絲銀壺水氣裊裊,一套天然松梅紋的黝黑古拙茶具散于幾上。
把起一盞“恩。。。苦甘棉厚長,不愧為茶道陸羽大家親許的甘苦一心的上品茶啊”
“那閩中雖是苦惡之地,卻著實(shí)有些名產(chǎn)”
“這茶就如其地水土,甘苦一心的品性,非風(fēng)霜雨露不能養(yǎng)就”
“不過。。!笨催@碧澄的茶液,如同晃動的心情,崔渙面有不豫
“弟無須諱言,這茶已奉于今上,特準(zhǔn)恩下,別人參不到逾制的情由”
閉目品嘗深入體會半響,方開眼。
“俗話說的好,茶以品人見性”面色稍凝重了些。
“時人都言兄事楊黨”見得崔圓沉容無波。
崔渙又道“素不知兄有才,皆自積功累進(jìn),殫精竭慮,與楊何干,楊不過倚兄之材”雖有些恭維,卻甚合脾胃。
“這些清議,我到也不在心上,公道人心,這楊黨的干系,上頭還有一個韋相,上宮的那位也安在。。。翻覆又如何”
崔圓安然自得的深抿了一口,又自添注了些。
。。。
“兄長,恭喜了,今上詔,制總山南東道兵馬事!
“弟當(dāng)同賀,登閣入臺,大志得償夙愿,他日入主臺省怕也不遠(yuǎn)亦”
“兄過譽(yù)了,如今上欲有為武事,連日制詔發(fā)各州兵馬,多倚之兄長為國之干臣,必將大有為了”
外邊動靜大了點(diǎn)
“何事喧嘩”
同虞侯回報還有掌書記。
“北軍總制梁軍上檢點(diǎn)松州羌軍,正在。。。正借了我軍的營盤操演。。。對戰(zhàn)”
“哦,怎得講來”
“以木制為兵,涂灰為記,互易攻守,對戰(zhàn)以中白者計(jì)傷亡”
“這位容若大人,倒也是個妙法,”
“不過。!
“此外人,無須諱言!
掌書記不說話呈上一箋清單,面色卻有些古怪,饒是崔圓他城府修養(yǎng)有年,看了這張單里的東西,卻也微微變?nèi)荨?br />
“介臣”對有些尷尬的掌書記語“他居然還想把你索去”。
揮手諾諾退下后,見壺?zé)挠行└闪耍痔砹诵碌淼膬羲?br />
崔渙早聽說這位北軍總制大人滋擾各營,用一些奇怪手段選人,還縱下攬賭私斗,攪烏煙瘴氣的傳聞,不免皺眉“兄長倒是好氣度啊”
“余觀他不過逢上媚主爾之徒,居然得掌禁要,楊賊流毒余致如此”一干陪僚中有言者。
不料崔圓只是淡笑而不語。雖說崔圓以軍功起家,早年也是令行禁止殺伐決斷的人物,但此是心情大好,對屬下的疑異也開容的多,但也沒必要解釋什么。
再看崔渙凝己笑容不改目微所晗似有同感。
心中暗嘆這族弟出身京師巨族,雖然有干才卻也有些傲骨。據(jù)說他是繼叔祖博陵郡王崔玄暐公,官至尚書左丞的祖父崔升公,;以文學(xué)知名一代大家,曆官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的父親崔琚之后,博凌崔氏一脈族中翹楚,并譽(yù)為崔門四龍。
在秘書省下時,就屢不見喜于楊氏,還是這博凌崔氏和本族的貝州武城崔,雖同宗不同嗣,卻有世誼。家族人脈深厚,有人托為繯轉(zhuǎn),自己念在私交的份上也出了點(diǎn)力,才只是被黜遠(yuǎn)州。雖然經(jīng)過這些年人仕沉浮,也歷練沉穩(wěn)了些,但還是有些想法的。
“爾真是不明嗎,雖然他的來歷多有不清,數(shù)月前不過一小卒爾,既然能在死戰(zhàn)中留的性命下來,自有非常人一般幸運(yùn),潼關(guān)之?dāng)?shù)十萬大軍傾覆十不存一二,內(nèi)有叛將獻(xiàn)投敵,能夠全身而出,也不希奇,但不過是一兵頭爾,能夠于危難中收攏殘軍,一路奔戰(zhàn)下來尋得圣駕圖謀報效。
(這便是那些同來的部下的功勞,對逃亡的這段經(jīng)歷,提起之時自然是有四分也要說成十分的精彩,連帶著自己也水漲船高)。
但說這分胸襟氣魄,可是一個忠勇可以形容的。這亂世有運(yùn)氣又有本事的人還真不多,切莫小瞧了人家,能親善自最好的。
“兄未免過濾了把。。!眳s有不以為然態(tài)度。
崔圓聞言,示退了左右僚屬幕客。
才又說
“言行事粗鄙不等于就無知了,聞此人一路所為,不外心狠手黑,想法卑鄙而無所顧忌,不計(jì)毀譽(yù),還有超乎常人的見識,卻非尋常暴鄙之徒。
且于今上有救駕之功,上宮有保全之義
那小殿下的婚事,雖說是今上的詔令,卻暗傳是太子的意思居多,上宮那位也把自己的養(yǎng)女許了他。聽說還于皇嗣廣平王、建寧王諸殿下交密親善,既有師范之名,又教授之實(shí)。這一身干系,牽聯(lián)君、儲、嗣三代上下,其量不可小窺也。將來進(jìn)退也留足了后路,可謂人不可貌像啊。”
“而且他就算暗中有些手段,也都狠絕干凈,不留口實(shí)把柄。始終能體逢上意,小心周顧皇家的體面和權(quán)威,又有婚姻宗室的干系,便是他有些驕橫情形,這陛下的心思,便做不知又如何。
“正因如此,有些干才又善奉上意者,我等更當(dāng)結(jié)好之”
(和節(jié)度使崔圓的想法如出一轍的還有那位漢中王殿下,同樣的問題也出現(xiàn)在漢中王陪臣清客中。
“王上,不過好鼓樂弄廚以悅上,無他一弄臣爾,為何。。殿下曲意結(jié)好。。殿下恕罪”,似乎是覺的話說有些過了,漢中王不已為意,反解釋道
這人雖說品行怪異了一點(diǎn),其他還不簡單。按某些人的說法,這個家伙表面很無聊,且很散漫,但從來不做無謂的事情,面皮夠厚,心眼夠黑,手段夠狠夠絕,很會記仇又懂得把握機(jī)會,在官場上當(dāng)是大有前程的類型。
而且手下敢用人,肯用人,不忌亡命,不較出身,又舍得出大力成全他人。小節(jié)不拘甚有護(hù)短之名,大處上令行禁止絲毫不含糊。有所功勞封賞,不吝部下,在軍中自是不缺乏愿亡命效死之人。屬于那種能夠結(jié)好,就沒有必要去招惹他的辣手人物。)
話盡于此,不再多言。覺得口中茶也泡的淡了,喚親隨進(jìn)來沖水換了新茶。
“上詔漢中城,各州、鎮(zhèn)兵,歸建金吾衛(wèi),另成一軍”崔渙端起一盞新沖,撥濾兩下,放在鼻下深吸了一口,細(xì)細(xì)品之。
“哦,那是也自然,只是陛下這番安排,這主官人選怕還是那位梁大人把”崔圓聞言眉間一動,卻放下盞來。
“不錯,雖然說只是金吾中郎,放在日常也沒什么,尚有若干中郎、將軍、大將軍、上將軍節(jié)制,只是眼下朝廷各省部臺寺監(jiān)司衙署院局坊事殘缺,皆因陋就簡,諸衛(wèi)凋敝,也就他獨(dú)大了”
“不過他身負(fù)帝畿近要,還有龍武軍的差事,只怕是遙領(lǐng),另委他人為副主持罷”崔渙輕輕端起銀壺添了一注。
“莫不是韋二”
“子由,就不明白了,雖說他是難得年少干練,可這韋老相爺主中書,韋大相公司憲臺,若出小韋將軍,將置于何地,這官家的心思不是可以隨意揣度的”崔渙聞言若有所思。
“那最后那位舉了誰”
“龍武軍左郎將高達(dá)夫同左金吾右郎將,置制上津,呼應(yīng)大散關(guān)、商洛”
“達(dá)夫,這號,似有所聞。。。。莫不是那位少孤貧,愛交游,有游俠之風(fēng),并以建功立業(yè)自期。一曲《燕歌行》《邯鄲少年行》聞達(dá)天下,傳唱四方,與王、岑、李等共稱本朝邊塞詩壇大家的,渤海人高達(dá)夫,聽說他早年客居游歷河西,頗有享譽(yù),后幕哥舒轉(zhuǎn)戰(zhàn)四邊,文武俱有建樹的人物”。
“正是”
“本道是他佐守哥舒于潼關(guān),不免為國死難了,不想竟輾轉(zhuǎn)至此。。。”
“據(jù)聞此前他為元帥掌書記,往來京畿進(jìn)奏遞章。哥舒身敗,他正在長安催辦糧草,今上問群臣策安出,唯他請竭禁藏募死士抗賊,未為晚,是為楊等所憎,反被同賊入罪。至今上西幸,安得出,不知怎么的,半途為梁所辟征,進(jìn)而脫罪!
“不想這‘未知肝膽誰向去,令人卻憶平原君’自居的高大材,如今竟甘居于此人之下,豈不屈就了”
崔圓嘆了口氣“卻非如此,那梁某人自稱哥舒舊部,當(dāng)初不過一兵頭爾,中道變亂后,卻不惜以軍功爵賞,和身家擔(dān)保,為老帥哥舒辯白反正,如此恩義,甚得人心,只怕同為哥舒舊屬的,亦是感同身受,又頗得倚重左右,他自是心甘情愿的為其效力的也不希奇!
“這位容若大人還有些眼力”
“不止如此”崔圓且嘆了口氣,“你且看這疏”
接過一張邊緣殘缺,明顯撕下來的,字跡潦草凌亂的手抄。
“十七禁律、五十四斬”崔渙面色大動。卻又越看越驚。
其一:聞鼓不進(jìn),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呼名不應(yīng),點(diǎn)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gòu)軍,犯者斬之。。。。。。
他吾雖不甚明了武事,卻也知道這帖東西的了得的分量。
“簡而易駭,古今治軍總要,莫不盡歸于此了,行得二三便可當(dāng)?shù)靡环剿迣、干城了,想是何方神圣,兄可拔舉之”。驚向崔圓去,
卻驚訝的看見,自己少動行色的族兄難得露出一絲苦笑。
“這便是那容若大人初逢今上召對,自承信口而言的”
。。。。。。。。無語中。
歸根結(jié)底還是一句話速度,貓的水平,質(zhì)量和數(shù)量的平衡,有人嫌情節(jié)拖沓了,這大概是貓書看多了的通病,一不小心鋪墊介紹就寫的多了。前幾章讓人覺得亂的評價,貓不多說了,大家覺得在保證質(zhì)量的情況下,多少天一更新為好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