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婕妤出身梁郡,為宋城縣人,其父乃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秀才,自幼敏慧過人由其父教導吟詩誦文,琴棋書畫,及笄之時已是梁郡有名的才女,又有筆不可描畫之姿容求親的人家簡直踏破了門檻。可惜,閔婕妤時運不濟,定了三回親都是還未過門未婚夫就死了。自此便得了個克夫的名聲,無論她再如何驚才絕艷也少有那不怕死的敢上門提親,就是有也是趁機撿便宜的多。與其將女兒嫁入這樣的人家,閔秀才寧愿養著女兒一輩子。
閔婕妤的親事就這樣被耽擱了,直到二十歲被當地縣令推薦給了正四處物色美人的忠勇侯家人,最終入了后宮。
論容貌,不管是最得寵的閔婕妤還是其他幾位美人都及不上獨孤秀。但論氣質,自小在小楊氏手下討生活的獨孤秀比起飽讀詩書的閔婕妤就遜色不少。尤其是后者身上那股子嫻靜高雅,冷傲不群的氣質更是習慣瞧人眼色討人歡心的獨孤秀所沒有的,卻像極了先皇后。
人性都是有些賤的,就是九五至尊也一樣。皇帝這邊廂因著蕭氏的幾句挑撥之言遷怒獨孤秀,那邊廂卻又為待自己冷淡如先皇后的閔婕妤而傾倒,放著小意殷勤的獨孤秀不理反將閔婕妤寵上了天。
只為閔婕妤喜愛蘭花,皇帝就下旨御花園中遍植蘭花,甚至命人去民間四處搜尋名品,長安城中權貴之家有珍奇蘭草的亦紛紛往宮中送。閔婕妤一時風頭無兩,就連過去一年獨寵后宮的皇貴妃獨孤秀自她入宮之后都被分去了大半恩寵,就在宮人們私下議論擁有傾國美貌的皇貴妃是不是因為見不得光的私生女身份而敗給了知書達理家世清白的才女閔婕妤時,淑景殿忽然傳出皇貴妃有孕的消息。
淑景殿的小太監向皇帝報喜時,他正在彩絲院中聽閔婕妤撫琴,順便觀賞葉美人隨著琴聲翩翩起舞,身邊坐著盛美人將一只剝好的枇杷送入他口中,好不愜意。
許是太過愜意,當他聽聞獨孤秀有孕的消息之后足足愣了半盞茶的時間才回過神來,驚喜的起身欲往淑景殿去探望獨孤秀。
“恭喜陛下!”閔婕妤見機最快,臉上掛著端莊嫻雅的微笑,既不諂媚亦非強顏歡笑,恰到好處的表達了自己的恭賀之意,倒頗有幾分賢良大度的正室風范。
皇帝瞧著她,原就驚喜的臉上笑容愈發開懷,連道了三聲“好”當即下令賞賜閔婕妤紫檀木蘭花紋鏡心屏風一架。
葉盛兩位美人見狀也連忙堆出滿面喜色,異口同聲的給皇帝道喜,各自得了一柄泥金芍藥花樣菱紗團扇的賞賜。
送走了急著去淑景殿探望獨孤秀的皇帝,葉美人一改方才的滿面笑容,難掩妒意的對閔婕妤道:“皇貴妃運氣可真好,這一有身孕就將陛下的心給拽了回去,也不知什么時候咱們才能有這樣的福氣?”
“妹妹福澤深厚,必有夢熊有兆那一天,何必焦急?”閔婕妤哪里聽不出葉美人話中的挑撥之意?不咸不淡的頂了回去。
倒是盛美人不知她二人話中有話,聞言在一旁湊趣道:“就是就是,閔姐姐都不急,妹妹你急什么?”
“我可不急。”葉美人面上同盛美人說著話,目光卻有意無意的瞥向閔婕妤。
若非閔婕妤知曉盛美人素來單純沒什么心機,一定以為她這是和葉氏合起伙來諷刺自己。好在閔婕妤自幼熟讀女戒、女則,偶像是班婕妤,即使心里有些許失落,替皇帝高興卻是實實在在的,于葉美人的譏諷并不放在心上。聞言只是大度的笑了笑,“好了,咱們也別在這兒眼紅了,皇貴妃的福氣我等羨慕不來,倒不如想想該備什么禮恭賀娘娘,也是咱們的一份心意。”
提到送禮,盛美人頓時來了精神,興致勃勃的與閔婕妤和葉美人討論起該送些什么才好。挑唆不成,葉美人也不敢與閔婕妤撕破臉,只得借著盛氏的話題將方才兩人間的不快揭過去。
再說淑景殿那邊,皇帝得到消息便匆匆趕來探望獨孤秀,一改前段時日的若即若離,不冷不熱,皇帝此刻正神色溫柔的攬著一身家常打扮的獨孤秀同坐在淑景殿抱廈的軟榻上,一只手撫在獨孤秀依舊平坦的小腹上,目光中帶著說不出的憧憬,細細的囑咐獨孤秀要小心起坐,有什么衣食住行上的需要盡管吩咐殿中省,若有辦不到的就直接同他說,千萬不可委屈了自己。
獨孤秀依偎在他懷里,面上滿是感激,仿佛自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一般。心中卻是一派悲涼,只因她比誰都清楚,抱著自己的這個男人的所有寵愛都不是給她的,甚至不是給她腹中的骨肉。無論是她也好還是她的孩子也罷,都不過是皇帝因思念先皇后而找的影子而已,當他在她這個影子身上得不到慰藉時大可找另外的影子,連這蹭來的寵愛都不是獨一無二的,隨時有可能被搶走!
“貧妾哪有那樣嬌氣?一切照著宮中規矩來就是了,怎能叫陛下為貧妾壞了規矩,惹人詬病?”獨孤秀心中悲涼,可她卻比任何時候都清醒,即便她只是一個影子,即便帝王的寵愛都是虛幻的,如今孤立無援的她只能死死抓住,直到她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把握旁人的生死!所以她只能收斂自己的性情,竭盡所能的模仿先皇后,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影子!
獨孤秀從未見過先皇后,只是耳聞皆是先皇后寬仁賢德,總以為照著史書上的那些個賢后的路子走總歸是不會錯的。她又哪里知道先皇后斷不會對皇帝說這樣的話,自十七歲入宮十九歲薨,兩年時間先皇后對皇帝說的話十根手指都數的過來。她身雖入宮,心卻跟隨著自己的情郎,什么寬仁賢德?那是因為她對一切都漠不關心,宮人們無論犯了什么錯她都事不關己,不管不問也不罰,這樣的主子自然是“寬仁”的。至于賢德,不管皇帝怎樣寵愛蕭氏或是其他嬪妃,先皇后都一視同仁,亦不管受寵的嬪妃怎樣張狂先皇后也視而不見,這大概也算一種“賢德”罷……
小劇場:
宮人甲(打碎了盤子):“娘娘恕罪,奴婢不是故意的。”
先皇后(出神):表哥你用膳了沒?
嬪妃甲(炫耀):“這是貧妾昨夜侍寢,陛下賞的千葉赤金牡丹嵌紅寶發簪,娘娘瞧瞧好看不好看?”
先皇后(繼續出神):表哥你衣服夠穿嗎?
眾人:皇后娘娘果然寬仁賢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