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劉璟右手夾住一個黑子,輕輕落在棋盤上。
“哎呀!”朱允炆夾著棋子的右手僵在空中,他發現自己只顧著吃子,卻沒有注意到劉璟已經在腹地圍住了自己的一條大龍。
仔細盤算了一會兒,朱允炆有些喪氣,搖了搖頭,道:“仲景,你也不知道讓讓朕,這已經是第三盤了。”
“皇上,”看到朱允炆氣急敗壞的樣子,劉璟站了起來,深施一禮,道:“皇上的棋藝本在為臣之上,只不過今天陛下有些心神不寧,所以讓臣搶了先手而已。”
“呵呵,”朱允炆將棋子扔進棋盤,怔怔的望了一會兒火盆,嘆了口氣,道:“仲景所言甚是,朕確實有些事情難以決斷,仲景可猜到了?”
“這個,”劉璟定了定神,略微斟酌了一下言語,道:“皇上可是憂心京師的局勢?”
“不是!”
“那是擔心叛軍突襲御營?”
“也不是,御營的守衛交給耿璇、匡毅和邵云,朕很放心,也相信他們的能力。”
“那皇上擔心什么?”
“朕,朕,”朱允炆欲言又止,最后道:“仲景,此次叛亂,朕當如何處置?”
“按朝廷律法,株連九族,以儆效尤!”劉璟一字一句的道。
“朕知道此次禍亂,其實是因為上次沒有斬草除根所致,但此次叛亂涉及到朕的弟弟臺王、調查司以及長江水師,朝中的一些官員應該也有涉及,甚至還可能涉及到徐家的徐儀華,以及楚王、湘王、齊王等人,朕難道能都殺了嗎?”
“皇上,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這一次如果不斬草除根,恐怕下次還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朕明白,朕明白,只是,唉……”
朱允炆正嘆息間,營帳的簾門挑起,負責大營防衛的長興侯耿璇急急忙忙的闖了進來,大聲道:“皇上,不好了,敵人放火了!”
“放火?”朱允炆愣了一下,趕緊走出帳篷,極目往東方望去,就見芙蓉峰的方向火光沖天,由于正刮著西北風,所以火勢迅速沿著山脊,朝御營的方向燒來。
“怎么回事?那邊沒有派人嗎?”
“派了,派了,”聽著朱允炆冷冷的聲音,耿璇的冷汗立刻就下來了,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可能倭寇人多勢眾,他們來不及反應吧。”
“那你說該怎么辦?”
說話間,御營的將士也看到了東邊的大火,不由自主的發出騷動,竊竊私語起來:“怎么回事?那邊著火了!”
“是啊,我們在山溝里,不會被燒死吧?”
“誰知道呢?要不趕緊跑吧!”
好在邵云立刻帶人彈壓,對竊竊私語的士兵抽了幾鞭子之后,大家都停止了騷動,但眼睛不由自主的望向了御營的方向,也就是朱允炆的所在位置。
“耿璇,朕現在問你,現在應該怎么做?留在原地?還是馬上離開?”
耿璇想了想,道:“末將以為,山火不足懼,此處寬闊,最窄處也有三四百丈,而且泉水眾多,只要小心在意,不會危及陛下的安全;如果連夜拔營,待出了這片谷地,反而很可能遭遇突襲,倉促之間,敵明我暗,我軍就危險了,所以末將建議留下。”
“嗯,邵云呢?你覺得應該怎么辦?”朱允炆聽了耿璇的話,沒有表態,而是轉向剛剛趕到的邵云。
在耿璇說話的時候,邵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待朱允炆發問,他立刻回答道:“末將同意長興侯的意見,此刻已經是深夜,為防止敵軍突襲,末將以為還是留在原地為好。”
“而且末將以為,我軍應該立刻在營地四周放火,一個是阻止敵人暗中偷襲,另外還可以燒出一處安全帶,阻止大火蔓延到御營。”
朱允炆點了點頭,回頭看了看劉璟,沉聲道:“仲景以為呢?”
劉璟淡淡一笑,朝朱允炆躬身施禮道:“臣要在這里恭賀皇上洪福齊天!”
“什么?”朱允炆一頭的黑線,老子都快要被燒成烤雞了,你還在這里恭賀洪福齊天?
看到朱允炆臉色不太好,劉璟輕笑道:“敵人點起山火,在臣看來,是好事情,這說明他們人數不多,不足以強攻御營,所以他們打算逼我軍移營,但是只要我們按兵不動,他們就無計可施;而且我軍只要一起放火,他們就進不來,所以我軍是絕對安全的。”
“當然,我們不能單純等待,還請皇上下令,放信炮,命令平安將軍和張輔將軍出動,從后面夾擊,一舉消滅敵軍。”
說話間,劉璟緩緩跪地:“臣恭請皇上端坐于此,等待兩位將軍的捷報吧。”
耿璇、邵云對視一眼,一起跪倒:“臣恭請皇上等待捷報!”
看著跪在面前的三人,朱允炆點點頭:“好吧,仲景留下,耿璇、邵云你們去布置吧。”
“是,皇上!”
耿璇、邵云高聲應是,起身施禮后,立刻去忙活去了。
隨著耿璇一聲令下,近衛軍的炮兵點燃了引信,山谷中響起了隆隆的火炮聲,同時營地開始朝中間收縮,同時山腳下開始燃起大火,接著風勢迅速朝山上蔓延,照的谷中如同白晝一般,山谷中的溫度也開始升高。不過好在天氣寒冷,大家倒也不覺得難受,等火勢蔓延到半山時,谷中眾人就根本感覺不到熱度了。
望著四周的山火,朱允炆低聲道:“仲景,你是不是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沒有,臣也沒有想到敵人會如此陰毒!”劉璟連忙搖頭。
看著劉璟的樣子,朱允炆笑了笑,他知道劉璟不會承認的。從一開始,劉璟等人就不同意自己在湯泉附近引誘倭寇來攻,而且對自己準備以此為理由征伐日本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想打日本就打吧,何必在意那么多條條框框?僅憑當年倭人勾結胡惟庸,意圖刺殺太祖皇帝就足以將其滅國了,再加上倭寇屢次犯境,征倭理由非常充分,何必以萬金之軀犯險呢?
但是自己卻堅持要這么做,劉璟等人才勉強同意,不過要求讓從巢湖趕回的平安以及秘密調動的張輔從外圍包圍,夾擊倭寇,降低御營的壓力,對此朱允炆當然不會反對。
但剛才的情景,卻讓朱允炆明白了,劉璟早就看出來這種地勢的問題,但卻沒有明說,而是順勢利導,讓自己待在這里,等待外圍的消息,可謂萬無一失……
但是事實的發展和劉璟預想的卻不一樣,因為東西兩面很快傳來了喊殺聲。西面是赤松義則的五千倭國武士,東面是李景隆率領的三千死士,正舍生忘死的朝谷中殺來。
他們如此著急其實原因很簡單,湯泉離浦口城不過七八里,離江浦縣城也只有十余里,當看到湯泉方向火起,兩地的軍隊必然會來救援,騎兵趕過來,不會超過半個時辰,所以他們的時間有限,拖不起,所以當發現御營并沒有往谷外撤離,而是待在谷中待援時,赤松義則首先就急了,立即下令進谷攻擊御營,殺死朱允炆;而李景隆也很快想明白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此時不搏,恐怕就沒有機會了,所以也帶領手下進谷沖殺。
但是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對于耿璇和邵云來說,這種戰斗一點難度都沒有。如果是平時,還需要向外面拋射燃燒的火球,進行照明,但是現在不需要了,因為兩側山上的大火將谷中照的如同白晝。而且山谷狹窄,不過三四百丈寬度,所以兩人在外圍布置了大量的虎蹲炮,專門用來對付這些拿著大刀長矛的死士沖鋒。
戰斗結束的很快。
赤松義則一邊奔跑,一邊揮舞著戰刀,一邊咆哮:“殺!殺!殺!殺死明皇!將軍重重有賞!”在他周圍,一群狂熱的日本武士揮舞著長長的武士刀,沖向朱允炆的大營。
“不知死活的東西!”邵云放下手頭的望遠鏡,輕輕揮了揮手。
“預備,三、二、一,點火!”
隨著傳令官一聲令下,一百余門虎蹲炮發出地動山搖的響聲,火藥在炮膛里燃燒,產生大量的氣體,推動著碎石、鐵釘、彈珠等物以扇形朝前方噴射而去,形成一片死亡之雨!
“啊!”“啊!”“好痛!”“我眼睛看不見了!”“我的腿斷了!”
在虎蹲炮的掃射下,前面幾排的倭人死傷狼藉,瞬間就失去了戰斗力。
“沖啊!趁著發炮的間隙,沖上去,否則我們都得死啊!”見到如此慘重的傷亡,赤松義則眼睛都紅了,不過他曾經聽過李景隆敘述過虎蹲炮的威力,也知道虎蹲炮的缺點,那就是發射速度慢。
但是炮聲剛落,火炮旁邊出現了大量的燧發槍手,他們排成三排,以三段式射擊法形成了一段密不透風的彈雨。
在“啪啪”的火槍聲中,倭人的武士雖然張牙舞爪,卻根本沖不到明軍身前,因為他們大多沒有盔甲,根本沒有什么防護能力,只能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
倭寇只不過沖擊了一炷香的時間,就死傷了兩千多人,卻連明軍的一個毫毛都沒有傷到。當意識到沖上去只能是送死時,倭寇立刻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去,瞬息間,戰場上只剩下了十多個人還在往前沖,那就是赤松義則和他的幾個隨從。
赤松義則已經心如死灰,他知道今天活不了了,他本來就是一個死人,明廷要求將軍交出自己的人頭,將軍表面答應了,暗地里卻只是交出了一個替死鬼而已,不過足利義滿也給了他一個任務,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那就是讓他與明廷的反叛勢力聯合,襲殺明皇,解決大和民族面臨的巨大危機。為了湊足五千人,除師團的一千多人外,足利義滿還送來了四千多精銳,在主持浙江軍務的李景隆的幫助下偷偷上岸,然后在長江水師的放縱下,渡過長江,到達江浦,隱藏了起來。明皇果然按照預期的來了,而且還在湯泉,身邊的護衛也不多,赤松義則自認為麾下精悍,倭刀的精良程度也超過明軍的制式武器,襲殺明皇是比較有把握的事情。只不過他沒想到明軍竟然有這么精良的武器,燧發槍的事情連李景隆也不知道,李景隆知道的不過是火繩槍而已。
“不,我大和民族不會亡的!”“不!”
赤松義則低低的喊著,他已經沒有力氣了,但又一排彈丸打過來,赤松義則嘴角沁出鮮血,慢慢的倒了下去,而他的護衛卻早已死在他的身前,他們都是為了保護他而死的……
赤松義則戰死!
剩余的倭寇嚇破了膽,紛紛轉身逃去,要離開這個修羅場,只可惜,身后響起了密集的馬蹄聲……
東面的李景隆傷亡較少,因為看到一排排的虎蹲炮后,李景隆就知道沒有希望了,他下意識的騎上馬要逃跑,只可惜這個著名的逃跑專家卻沒有歷史上的幸運,被張輔走馬活擒,其部下也大多投降。
戰斗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平安、張輔等人紛紛趕到御營交令,朱允炆見抓了這么多俘虜,非常高興,立刻命令審訊,一定要把叛黨的事情搞清楚。
……
次日凌晨,朱允炆沒有從浦口城上船,而是命令龍舟駛往江浦碼頭,大軍從江浦碼頭渡江,到達對岸的下關碼頭。
建文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北巡半年的朱允炆回到了京師,京師沸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