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這劉縣令未說的是何意?”
“世子生在王府,從小錦衣玉食,不懂這民間疾苦,自然也不懂這些官場規矩。”
“哦,蘇先生何以教我?”
“我倒是有一些愚見,希望世子不要介意,若有不當之處還望世子海涵,勿要怪罪。”
“自古忠言逆耳利于行,蘇先生肯為吾解惑,吾自不會怪罪,先生但說無妨。”
“世子可知這劉縣令會勸告世子雇鏢局護送?”
“這原因他不是已經說了嗎?”
“世子,那這劉縣令可曾提醒他人?”
“這個吾倒不知,但是?想來應是沒有的。”
“哈哈哈,世子,咱們有百名精銳護衛,常人可能有?”
“當然沒有,按祖制,親王府最多可擁有五千府兵,郡王三千府兵;但成祖以后,各親王只得親衛均不過八百,郡王不過三百,其他爵位按品級可擁有一定護衛,但不得擁有重甲、強弓、強弩,非侯爵以上不得用百煉刀劍,即使侯爵以上亦有數量限制;無爵位官員只得有家丁,僅能持棍棒等物,護院家丁不得過百,非官吏減半。”
“世子說的不錯,那咱們這一百精銳的親王親衛有何懼之。”
“說明前路流民甚多,匪寇眾多,足以威脅到我們。”這個十三歲的孩童得出了一個令他自己都愕然不已的答案。
“世子說的不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還有。”蘇先生笑瞇瞇地說道。
“蘇先生,你怎么能笑,那可都是玫瑰帝國的子民,這怎么可能,大家都說當今陛下圣明,天下已呈治世之象,怎么可能會有這么多流民、這么多匪寇,那里離京城可不遠,那可是我玫瑰帝國的腹心之地。”
“世子有顆愛民之心,但這就是現實,大家說的也不錯,如今陛下確實圣明,確實有治世之象......”
“蘇先生莫不是害病了,頭腦不清楚,怎能說出治世之象帝國腹心之地會有大批流民匪寇?”
“世子,若無天災、北虜入侵,這天下百姓基本上是能勉強吃上飽飯的,這可是了不得的事。
我小時候家境很不錯,是村上的富戶。我在我們村一百多個玩伴,當時能吃飽飯的僅有十幾個,能像我一樣讀書的不過五六個。
好些人一天只能吃一頓飯,還只能吃個半飽,好些大人一天不干活只能喝碗稀粥,那稀粥光可鑒人。
當今圣上治理天下以來,很多百姓一天都能吃上兩頓飽飯。只是今年的旱災太厲害受災地區太多。
想必北虜也是一樣,所以大規模入侵,試圖劫掠大量的物資度過吧。朝廷需要抵御北虜,耗費甚眾,救災力有不逮。
那些地方官若想升官,便需有政績,這時誰賑災得力又向朝廷索要錢糧少,自然是政績卓著,官運亨通。
于是便開始逐級瞞報,甚至驅逐流民,減少轄下災民數量。流民只得到處流浪,部分忍無可忍便占山為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