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內容與正文無關,是作者個人矯情,可跳過)
第一次寫死一個角色這么難過。
我自己淚點比較低,還沒寫這一段之前僅僅是想到我都會哭。
我說過我自己很喜歡梅疏影這個角色,不僅僅說說而已,是真的喜歡,很喜歡,發自內心的喜歡,所以我寧愿他驕傲到死,也不愿意他走一點妥協悲情。
想以他,記念那些看似復雜其實最簡單純粹、看起來聰明其實特別傻的人。
大梅有聰慧敏識的稱號,他也確實看透了端木的心性及她為人處世的方式。
身為清云鑒傳人,端木想做、所做、看重的,永遠不是他認同的。
說到底,因為他是個世俗的人,永遠不可能像端木那樣把天下蒼生放在比自己還重的位置,二十九年來他學會的生存方式就是管好驚云閣,照顧好自己的親友,然后悠然、隨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所以他從根本上看不慣端木的所作所為,會想那些人有什么重要?為什么要為不相干的人出生入死?甚至連自己都不看重?
所以兩人注定無果,他不是不知道,所以一次次想放手,也從未想過表白。
但是感情不由人。
端木作為清云宗主擔負起天下安寧的責任并一直為這個責任碌力辛勞一次次枉顧自身其實是他最看不慣的點。
他會一次次因此對師父出言譏諷,但卻又一次次控制不住地為她奔波勞碌,做盡他能為她做的一切事。
因為他即使看不慣她,但仍然愛她,會本能地保護她,舍不得她因為他看不慣但她仍然在堅守和擔負的責任而受一點傷害。
他甚至沒有意識到,他早已把她放在了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
以為自己……不就是取顆草嘛,那個女人那么蠢看她可憐而已。
不就是趕個路嘛,晚了那個女人不知道會怎么樣所以快點吧。
最后……不就是擋個箭嘛,如果不擋這個女人死了怎么辦?
所以一路走下來,梅疏影的結局早已不言而喻。
石木草說他跟她是一樣的。
這是我對大梅結局非常明顯的一次暗示:他這樣下去就會落得跟石木草一樣的結局,只要他還愛端木,就會一直救她助她,直到最后命也為她舍下。
梅疏影自己不肯承認,但事實就是這樣……
此前關于梅疏影結局的伏筆我至少埋了五處,敏銳的讀者可能也已經看出來了……這里我不一一點出,有興趣的可以找一下……但是真的不用震驚大梅會死。
世界上其實最多他這樣的人,有自己原則、理念、行為處事方式,不會因喜歡了誰就遷就附和而改變自己,但是不肯對所愛的人妥協,就代表不愛嗎?
梅疏影死的這一章里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看到沒……大梅手里的青玉扇被驚鴻箭震碎化成齏粉,大梅的第一個反應是蒙住端木的眼睛……為什么?因為怕碎玉沙塵拂進她的眼里,即使是瞎的,眼里入了沙塵也是會疼。
這種保護的行為已經成了他無意識甚至是本能的行為。
所以大梅有多愛端木,應該是能感覺到的……
而一再于危境中被他保護的端木又怎么可能毫無所感?
有讀者評論說端木不該對梅疏影生情,像小女人一樣崩了人設,師父之前的氣質不在,人氣會降……會掉粉。
但是我想說她并非真的是仙啊,她只是個人,只是一個對比大多數人而言比較負責任的人而已。
是人就會因為經歷、閱歷而成長甚至改變。
應該是能明白的啊,角色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最初的印象,如書評里所說想讓端木一直保持出場時的高冷人設,這個我真的做不到……因為角色的第一印象是基于人物外化出來的氣質、更基于我們對她的不了解。當你深入了解一個人物時,不管是書里還是現實,你就會知道她還有另一面,她為什么高冷,什么情況下高冷,在意的是什么,看淡的是什么,為什么和人有疏離感,知道了這些后,人物在我們眼里慢慢地也就不再只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高冷。
而我對端木的設定,從來不是高冷,她只是靜得下心來,處事冷靜,以大局為重,所以表現得寧靜淡泊曲高和寡。
很難有人和她交心,所以顯得她高冷……但是她真的高冷嗎?不是的,她對人對事從來都與人為善,理念也是天下安寧武林無爭,我想表現的是這樣一個仁人高士。
我書里最單純的人是誰?我想說不是別人……就是端木孑仙。
她一直所做在做的就是承擔責任,做自己責任內該做的事情。
為師的責任;為清云鑒傳人的責任;被天下人尊崇之下所對應而來的那份責任。
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為什么端木醉酒之后會變成那樣一個性格……因為我想暗示這就是端木的本性,如果沒有鑒云鑒的責任,她就會是那樣一個赤子之心的人。
而大梅錯就錯在對端木的觀感停留在第一印象。
他忽視了太多端木對他的好感,一直以為她心里沒有自己,不可能會有自己,她看重的只有天下蒼生。
白衣雙舞一章之后退入毒堡,師父拒絕和他離開,更讓他再次認清他們理念不同,而他影響不了端木。
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十一年來他為師父所做的師父感受得到呀,他在師父心里的位置是在一點點加深變重的。只是一直自以為聰明的人偏偏在這里傻了……他小看了自己對師的影響。以為師父拒絕他,就是不在乎他,就是他不足以影響端木。
而師父只是慢情、只是對于男女之情看得淡,并非真的無情,更非無心。
她從來沒有忽略過任何人,她只是把責任看得比自己更重。
而大梅呢,十一年都放不下她,甚至可以說越來越深,不知不覺把她放到了比自己還重的位置竟然還沒意識到。
是有多傻?
人的心都是肉長的,端木怎么可能感受不到?
所以師父對大梅產生好感一點也不奇怪啊。因為你看大梅在做的事哪件不是為了她……
只是直到梅疏影死前,師父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她是喜歡他的,就是那種男女之情的喜歡……是梅疏影十一年來想要又不敢想的。
但是終歸兩個人都太傻了……
因為梅疏影不死,師父可能永遠不會意識到自己喜歡他。
而我安排梅疏影這個角色,就是為了動搖師父的心,因為我說過我這本書是HE,師父最后會和云蕭在一起。
試想倘若不曾失去過,師父沒有體會過她雖然做了該做的事但是其結果卻不是她能承受的那種痛……師父又怎么可能會接受和她是師徒關系的云蕭?
我有看到評論里說師父心軟,我覺得不對,因為我認為心軟是指在不該妥協的事情上妥協。而師父至今為止,從未在不該妥協的事情上妥協過。
她只是與人為善,心比較仁吧。
最后……憋了一首歌詞記大梅……
事實上既不會押韻也不懂詩詞歌賦,只是忍不住想矯情一下,可隨意吐槽:
《驚云賦》
——記梅疏影
一朝寒,
兩度狂;
三年妄,
四時寂。
曾見青玉扇,垂舞雪流蘇;
映那天青雪冷,人謂公子風流。
曾見白衣袂,朱砂紅梅烙;
恰似尋梅踏雪,也是癡心一付。
驚羽令,飛鳥集,并締紅絲纏幾纏?
雨淋漓,聲默默,獨倚欄桿心可寂?
雪飄零,白衣揚,殘血朱梅落幾落?
何時止,那時休,回首已是十一載。
曾謂人如紅梅,艷驚塵;
到頭不過廿九年華;
曾謂舌如蛇蝎,毒亦深;
最多不就三兩言辭;
梅飲雪,香半隱,
夢倚梅花積雪落滿頭;
君子風,傲骨行;
一世悠然浮名身后留。
心不在,身何歸,江湖多無畏;
終不問,情可安,回首怕無歸;
靜無言,把酒臨風,意闌珊。
空嗟嘆,皓月長歌,曲聲散。
一朵朱梅,一生惘。
人說驚云已黯;
一曲白衣,一生傲。
誰道封塵也艷。
注:如果有讀者想為大梅寫點什么,我看到會選擇一些陸續加到這章里來。希望你們都能理解大梅和師父……可能以后每年的9月5日,我都會記起他,記起這個我寫死之后竟然為他又寫歌詞又寫長評的角色……Orz
(對不起我比較感性為了他私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然后最后的最后我想打個小廣告QAQ希望親們可以來支持一下我在快看漫畫APP上連載的一部漫畫叫《掌門八歲》嚶嚶嚶……有讀者謬贊我語文很好問我干啥工作的,看這個就知道啦,我是漫畫腳本師,沒錯平時工作也是寫寫寫……然后為什么要在小說里打漫畫的廣告?因為小說是我的興趣愛好沒錢啊……寫漫畫腳本是有稿費的哇嚶嚶嚶,所以你們原諒我吧我在為我以后可以不工作攢夠錢在家里開心地寫小說而努力啊……)
以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