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求喟然長嘆說:“這真是左右為難,若與張雄斷絕關系,人們必然抨擊你,說你不對。”
“這是張雄惹來的麻煩!”張秀梅惱火起來說:“我有什么辦法呢?總不能因張雄而失去家庭發展的前途。他若然來咱們家,行明也不高興。劉偉,你認為呢?”
“我認為應該問行明。”劉偉說:“如果行明說她一家對張雄沒有什么意見,那就算了。若然行明說她一家對張雄意見較深,那就必須與張雄斷絕關系,免得以后生出事端來。”
劉求點頭說:“那我就去打電話。”便拿起電話筒,撥了號碼。
接電話的是趙玉珠。說:“您好!請問你是誰?”
“哦!是玉珠!您好!我是劉求。”
“劉局長!你一定是要跟行明講話,行明在樓上,我去叫她接電話。”
“不必去叫行明,對你說更好!我是說張雄口不擇言,得罪了你一家,我代他向你一家賠禮道歉。只是我們搬到公司大樓去住,萬一張雄過來做客,會造成兩方不好意思,所以,我一家委決不下,想聽你的意見。”
“哦!這是小事嘛!張雄是秀梅的哥哥,若然因這事鬧了意見,人家會議論秀梅的不是。他畢竟是劉偉的舅舅,行明嫁過去,也叫他舅舅。他就是過來做客,我一家也看秀梅面上,不跟他一般計較。只是這種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以后關于咱們兩家的事不要告訴他,不然的話,這種人喜歡搬弄是非,會影響咱們兩家的團結。你把借的錢還給他,他就不會居功神氣了。但秀梅不要跟他鬧意見,有失身份。另一件事,你一家必須擇個日子馬上搬過來住,先過來看要在哪一套的主房為新房間,然后看家具要怎樣陳設。”
“好!好!好!我聽你的話,謝謝你的指點。我明天或后天過去看看,并且要請你再次指教。”
“別客氣了!劉局長!再見!”
“再見!”劉求放下電話筒。對張秀梅笑著說:“趙玉珠這么通情達理,令人嘆服。”便把趙玉珠的話說了一遍。
“趙玉珠果然厲害,說的話非常正確。”張秀梅一嘆說:“既使咱們不與張雄扯下臉皮,保持我與娘家的關系,又顧全了面子,與趙玉珠一家又不會產生意見,真是面面俱到的話。我佩服!我佩服!”
……
第二天一早,劉求、張秀梅、劉偉去王家村,先到王行義的房間看了家具陳設,然后到第二座公司大樓第四層,看了三套套房,決定依照王行義的套房陳設家具。
王行義一笑說:“劉局長、張局長,我有一個建議,看您們能不能接受?我是想您們那些舊的家具,比喻說床鋪、辦公桌子、椅子、衣柜、書柜等就放在舊套房里,不要搬過來。這邊房間陳設的家具除了風俗上的廚房用具等,要搬過來,其他的全部買新的。我知道您們平時省吃儉用買來的家具,非常珍惜那些舊家具,舍不得丟棄。我媽媽以前也一樣,說什么都不肯丟棄那些舊家具。后來我說,辦了這個公司,有的老板和有頭有面的人偏要來房間觀察,一看了這些陳舊家具,就會蔑視你……我首先買好家具,先搬進各間房間,舊的沒有搬,我拿給鄰居親戚,我媽媽非常生氣,我問她,她不跟我說話,最后認為反正事已這樣,只好罷了。我認為您們也應該這樣,另外還要多陳設幾間客房的家具。不知您們意下如何?”
劉求、張秀梅聽了,半晌不語。他們認為王行義手上有錢了,就話說大聲,那些家具雖然陳舊,但還可以用的。籌備劉偉與行明的婚事就已累得筋疲力盡,欠債累累,這些家具全買新的,最少要花二萬元以上。得過且過,能節省就應該節省,怎能把舊家具丟棄……
王行義見劉求、張秀梅低頭不語,又一笑說:“這是有關你一家的名譽,我也知道您們目前經濟拮據,想省下這筆錢,留為行明、劉偉結婚開支,可是你以后被人們議論了,就肯定換新的。與其后來更換,不如一次性解決。不過,這是我的建議,應該由我來解決。三妹,你去錢拿十萬元來。”
“是!哥哥!”王行莉問:“要拿公司的錢,還是拿媽媽家庭開支的錢?”
趙玉珠笑著說:“這是家庭開支,拿媽媽掌管的錢。”
“是!媽媽!”王行莉應了一聲,走了。
劉求忙說:“讀書王,不要這么做,我聽你的話就是,家具全買新的。”
趙玉珠含笑說:“我看呀!你即使買新的,也舍不得多花錢,買那低檔的家具,還不如不買,干脆用舊的。再過兩個月多,咱們就是真正的親家。你目前經濟困難,應該克服。這支持你買家具,沒關系,至于陳設新房間的家具,我們不會支持,因為會被人議論,說我一家愚蠢。這是兩回事,你們是明白的。”
王行義接著說:“只要你一家善待行明,家庭就會迅速發展。否則,憑你們幾個人的工資,也發展不到哪里去?我為什么要建三座公司大樓,三座職工宿舍,三座店面倉庫套房,就是想分給二妹、三妹,酒樓建多了沒用,只建一座。以后由誰經營,無關緊要。我認為父母生我兄妹三人,就是要同甘共苦,互相照顧,住在一起,不要分開。鄭三山一家將來若不善待我三妹,家庭同樣也發展不到哪里去。經營這樣的大公司沒有五千萬元以上的資金周轉是不行的,沒有我的支持是辦不成的。你們退休后可以辦起公司,家庭就發展了。”
“讀書王講的話乃是肺腑之言,我一家一定善待行明,請放心。”張秀梅正色地說。
這時,王行莉把錢交給王行義,王行義拿給劉求說:“小意思,請收下,不要還。”
劉求接過錢苦笑說:“我卻之不恭,受之有愧,但有愧也得收下,謝謝讀書王一家,告辭了。”
說完,上了王行明的小車,一起去上班。王行莉也告辭一家人,去上班。
……
李蓮花既然想刻意培養王行莉,就常常去辦公室觀察王行莉,幾個月來,她見王行莉作風正派,工作認真,能力很強,有著一副不怒而威的氣質,字寫得好像印刷的一樣,心中很高興。認為王行莉是當干部的料。王行莉的口很甜,見到李蓮花,總是春風滿面地向李蓮花問好,向各科科長問好,就是平起平坐的職員們,王行莉也向他們問好。全局上下見王行莉為人這么好,都對王行莉很敬重。因為大家都知道王行莉是考上全省第一名,研究生畢業,讀書王的三妹。如今局長是刻意培養王行莉,而王行莉卻不認為自己是考上全省第一名,研究生畢業,哥哥讀書王,二姐王行明,所以,大家很敬重她的為人。李蓮花見全局上下都對王行莉很好,心花怒放,王行莉才工作幾個月,就被提為辦公室主任……
李蓮花多次到人事廳反映說王行莉作風正派,能力很強,工作積極肯干,應該迅速提拔。人事廳也知道王行莉乃是當年考上全省第一名,清華大學深造,研究生畢業,才能可想而知。李蓮花是刻意留王行莉在市人事局,想培養為接班人……認為李蓮花做得對,廳長對李蓮花說:“你再一年半就要退休了,王行莉當了辦公室主任幾個月后,就應該立即升調去某某縣為人事局局長,人家財政廳知道王行明是個人才,當王行明去B縣財政局當局長不到二個月就再提為市財政局副局長兼B縣財政局局長。咱們人事廳可不是傻子,被人們議論抑制人才,王行莉要調到別個縣人事局當局長后,省廳也提她為市人事局副局長兼某某縣人事局局長、黨組書記。到時你退休,王行莉就可以升調市人事局為局長了。你能培養王行莉這樣的人才接班,市人事局必然在王行莉帶領下成為省里先進的市人事局,人們必然贊你目光如炬,能發現人才,重用人才,是個正直無私,公正嚴明貴市賢明的局長。”
李蓮花聽了,心花怒放,這話不是已說到她的心里去嗎?她一笑說:“領導夸贊,愧不敢當,我把市人事局當作自己的家一樣,很希望培養一個正直無私,持議公平,又出類拔萃的人才來繼承我的職位。前次王行莉的二姐拿檔案交給本局時,我就想把王行明留在局里,刻意培養,誰知我來廳里開會時,副局長竟把王行明安排去市財政局,我回來后,非常后悔沒有把這事告訴副局長。兩年后,王行莉與讀書王、王行明來本局,王行莉把檔案交給我,我那時非常高興,王行莉是讀書王與王行明的三妹,也是考上全省第一名,清華大學深造,研究生畢業。我認為當年局里沒有留下王行明,如今就留下王行明的三妹。王行莉上班后,我經過幾個月的仔細觀察,王行莉不但工作積極,能力很強,曾提出許多合理化建議,我一一采納,果然卓有成效。她又善于團結,全局上下與她親密無間,寫的字比印刷還好看,我仔細盤問,才知道她與讀書王、王行明在清華大學讀書時都先后被評為書法家,兄妹三人又都在清華大學先后入了黨,這么優秀的人才,應該早以提拔,為國家為人民為本局多做一些事。所以,我刻意培養,我退休后,想把這個‘家’交給她,讓她作為家長。我認為,以她的能力和聰明才智,一定能把本局治得比我好十倍。”
“你說得對!培養這么優秀人才非常正確,廳里會支持你。”
“謝謝領導的支持!告辭了!”李蓮花喜笑顏開地走出人事廳。
……
劉偉、王行明舉行婚禮的日子定在臘月廿四,由于王行義給劉求買家庭家具十萬元,劉求、張秀梅就買了中檔家具,花了一萬多元,節省了近九萬元錢。王行義看了家具,知道劉求節省,心中暗笑,也不點破,假癡不癲。因為他估計王行明拿給劉求還債的錢,劉求不會把錢都拿去還債,不過,張雄等幾家親戚,劉求會還,差不多不到十萬元。這一來,劉求只有二十萬元,所以,他拿十萬元錢給劉求買家庭家具,劉求節省下來,就可以湊到三十萬元,不用再去借錢了,這是在王行義計算之中。
王行義在臘月廿二去買了一輛小車,電視、收錄機、洗衣機、電風扇、電冰箱等,為他二妹備辦了豐盛的嫁妝。
由于劉求在王家村沒有親戚幫忙,跟王行義商議,最后,由王行義出面請了自己一部分親戚過去幫忙,親戚們家庭其他成員參加王行明出嫁小宴,攜小嫁妝去趙玉珠家。另外的親戚還要為王行明辦理了小嫁妝,這些小嫁妝只花一二百元而已,只有王雄心等最親的,各拿一千元錢,都到趙玉珠家參加王行明出嫁的小宴,和幫一點小忙。
王行義拿了一本存折,存款一千萬元,敞開著,放在一面玻璃內讓人們看。
劉求、張秀梅按照趙玉珠講的方案,點了迎娶隊伍,挑盤擔到趙玉珠家,指揮這隊隊伍的頭是劉偉的上司許局長。許局長跟王行義是忘年交,他把聘金三十萬元交給王行義說:“讀書王,我被劉局長封為這支隊伍的頭,以前已交給你聘金五十萬元,這次三十萬元,共八十萬元,拿去吧!”
王行義把錢交給趙玉珠,然后對許局長說:“我以前曾經說過,不管聘金多少,我給行明的嫁妝是聘金的十倍。如今劉求拿八十萬元聘金,按我當時說的嫁妝是八百萬元,小車等都算在內,可是這些錢我拿不出來,我就給行明一千萬元。你看這本存折。”說完,拿出那面玻璃給許局長看。
許局長看了,羨嘆不已。
按照風俗,女兒出嫁要哭,父母及一家人也都要哭,表現出依依不舍的意思。趙玉珠與王行明相摟著,大哭不已,王行莉摟著王行明哭得更厲害,吳紅梅也跟著哭,王允文、王行義也哭……
劉求、張秀梅歡天喜地,總算把王行明娶回家了!親戚們無不羨嘆:啊!嫁妝一千萬元的存折,還有小車、電器……
……
廿四早晨,劉求的賓客們紛紛來到,參加婚宴,劉求雖然窮,但畢竟是市公安局局長,張秀梅是市財政局局長,平時對同事、同學都有家事往來,所以,這些人也是禮尚往來。縣、市公、檢、法三家上下很多人來參加,縣、市財政局上下及縣、市工商局上下也有許多人來。由于劉求窮,平時參加人們喜事也只記一百元,二百元,人們按賀儀簿上也加錢不多,幾家親戚由于劉求還錢時不高興,只派兒子來,張雄也派兒子來參加,賀儀記一百元、二百元。劉求在本村中只與自己的幾家親戚往來,這次也只有這幾家親戚來,其他人一個也沒有來。
因為人們都是按賀儀簿上記的賀儀進行禮尚往來,所以,參加婚宴的大小官員很多,但賀儀收得不多,不到十萬元。
婚宴之間的答拜只有八千多元。
人們見劉求家庭那么窮,如今娶了讀書王的二妹為兒媳婦,得了這么一座公司大樓的產業,一千萬元嫁妝,還有小車等,無不羨嘆,這劉偉真幸運,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富家小姐,還得了這么多產業……這個小姐是當年考上全省第一名,清華大學的校花,研究生畢業,如今是副處級干部……劉求、張秀梅的兩袖清風,如今有了這樣的好報……從今以后,劉求一家人太幸福了……
……
三朝已過,新娘新郎回娘家,趙玉珠一家舉行了豐盛的小宴,請親戚們赴宴。
宴中,按風俗來個小答拜,王雄心端著大木盤,引著王行明、劉偉先尊王允文爸爸,王允文拿一本存折敞開笑著說:“爸爸不會賺錢,只給你們一百萬元。”
接著尊趙玉珠,趙玉珠也拿一本存折敞開,笑著說:“媽媽也不會賺錢,只有這點小意思,一百萬元。”
接著尊王行義哥哥,王行義笑著說:“哥哥雖然賺了一點小錢,但不能凌駕爸爸媽媽之上,一百萬元錢給你們,小意思!小意思!”便把一本存折敞開,放在盤中。
再尊吳紅梅大嫂,吳紅梅笑著說:“為嫂是賺了一點錢,也不能凌駕于爸爸媽媽之上,一百萬元錢而已,說完,開了包的拉鏈,把一百萬元現金放在盤中。”
又接著尊吳申伯父,李翠花伯母,一個人十萬元。吳申、李翠花的答拜是吳紅梅先拿給他們,顧全面子而已。
接著尊親戚們,親戚們最少一個人二百元……
這次王允文的爸爸媽媽沒有回家,原因是感冒。王允武因嫉妒王行義一家,沒有回家。這一來,與王行義一家已分裂了。其實,王老漢夫婦沒有感冒,王允武電話說感冒。王允文去請王老漢夫婦回家,王老漢推說明天回家,王允武口里答應明天陪王老漢夫婦回家,結果都沒有回家。這使王允文一家對王允武一家非常痛恨,王行義再打電話給王允武,王允武就說王老漢夫婦感冒,他一家也很忙。王行義非常生氣地說,那么,你以后的家事,我一家也很忙。王允武說,很忙好呀……
這個小答拜,王行明收了四百三十多萬元錢,跟結婚的大答拜相比,那真是天淵之別的距離。
本村中風俗去請新娘回娘家必須是男孩,是新娘的弟弟,哥哥是不行的,新娘如果沒有弟弟,就叫最親的,小于新娘的,又與新娘同輩的,條件必須是知道這路程的,未結婚的男孩。王行義最親的是王允武的兒子,早就成家了,但也沒有回家。只有王雄心的小兒子,已二十四歲了,尚未完婚,所以趙玉珠叫王雄心的小兒子王德旺去請堂姐回娘家。王德旺認為已二十四歲了,有點不好意思,經趙玉珠再三動員,勉強前往。趙玉珠先告訴王行明最少拿十萬元之禮,王行明就索性拿二十萬元給王德旺。王德旺說:“謝二姐!”
王行明一笑說:“自家姐弟,不用謝!”
……
王德旺雖然已二十四歲,但還是孩子氣,他想去把爸爸媽媽嚇了一大跳,開心!開心!他回家也不問爸爸媽媽,卻把包放在大廳桌子上,對王雄心夫婦說:“爸爸媽媽,來看我這包里是什么東西?”
王雄心拉開拉鏈,見是錢,拿出錢來一數,驚訝地問:“哪來這么多錢?”
王德旺得意地說:“我去請二姐,二姐拿的。”
他媽媽詫異地問:“二姐拿了這么多錢?”
“是呀!”王德旺笑逐顏開地回答。
“這是你私的錢。”王雄心說:“你自己存下來,留待以后結婚花用,或做生意成本。”
“結婚還早嘛!”王德旺接著說:“應該拿去還家庭的債,咱們欠行義哥那么多錢,先還這些,其他的慢慢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