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張佳揚返回長安,劉徹在后殿接見,劉徹問道:“東海郡實jì
情況如何?”
張佳揚向前一步施禮道:“回陛下,汲黯郡守到任一年來,東海郡大治。”
“啊,原來丞相說的汲黯不理朝政是假的呀?”
“臣經調查認為,汲黯久病是真,但不理朝政是假,汲黯因身體長期有恙在身,所以政務集中處理在情理之中,盡管大多郡民不知dà
郡守是何人,但所生活的環(huán)境在悄無聲息的變了,變得更加適宜居住,更加清正廉明了。”
“哦,汲黯非常人也,或許這就是黃老之道的高明之處吧,既然汲黯身體有恙,不能長期理政,朕就把他調回長安來,在身邊聽用。”
“陛下之意?”
“一〖三五?中文網
M.35z.
n
e
t是汲黯理政能力有目共睹,二是汲黯幾代皆朝廷重臣,如今將其放在遠離京城之地,擔心天下說朕不重視功臣之后呀。”
“陛下圣明。”
第二天早朝,文武大臣們站在兩旁三呼萬歲,各自曲膝而坐,丞相田蚡第一個發(fā)言道:“陛下,現(xiàn)在京城多個崗位虛缺,臣這有一份提議人員任命的奏表,請陛下過目。”
“呈上來。”
劉徹那在手中展開細看,足有十幾個朝廷大員職位的任命,另有小官眾多,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下去了,硬著頭皮說道:“這事兒丞相看著辦吧。”
“諾,臣還有建議。”沒有等劉徹回話,田蚡就滔滔不絕的任命起了好多人員,部分還是兩千石以上的朝廷要員。
劉徹突然打斷田蚡的話道:“丞相任命完了嗎,朕也想任命幾個。”
田蚡一聽劉徹語氣不對,馬上停止說話低下了頭道:“陛下請。”
劉徹清了清嗓子道:“東海郡太守在仁有功,遷主爵都尉之職,即可返京聽命。”
丞相田蚡馬上接著劉徹的話茬道:“陛下,東海郡缺位可由東海郡尉遷任。”
劉徹馬上白了一眼道:“退朝,丞相留下。”
眾臣推出大殿之后,劉徹抓著田蚡的衣襟道:“舅舅,老實給朕交代,拿了東海郡尉多少好處?”
“呵呵,”田蚡馬上嬉皮笑臉道,“陛下不敢亂說,冤枉臣了。”
“哼,是不是東海郡尉讓你告發(fā)汲黯的?”
“那里,那里。”田蚡虔誠的退后一步。
“舅舅辦的事情瞞不住朕,這次就按照舅舅的意思辦,以后要注意哦。”
“多謝陛下,臣告退。”
田蚡走后,張佳揚從幕后走了出來對著劉徹一笑道:“還是陛下英明,才沒有冤枉一個忠臣呀,臣佩服。”
“唉,對家人管教不嚴,才會出現(xiàn)這些亂子,看著朕是一國之君,是個皇上,對有些事也是力不從心呀。”
“只要陛下心有為民之心,相信大漢終會走向輝煌盛世。”
“為民之心,對,為民之心不可缺失,失民心者失天下呀,如今舅舅仗著母后的威勢大搞錢權交yì
,不知dà
以后還能搞出什么亂子來,算了,隨他去吧,朕還是要處理大事要緊。”
沒過多久,汲黯返回長安任職,前來宣室殿向劉徹敘職,講述一年多來在東海郡的任職情況,劉徹對此早已了解,只不過從汲黯口中得到了更多的細節(jié)而已。
最后汲黯謝罪道:“臣在東海長時間有恙纏身,耽誤了政事,請陛下治罪。”
聽到這里劉徹哈哈大笑道:“東海從一個混亂的郡,在卿治理一年時間內變成了清明之郡,何罪之有,希望愛卿在主爵都尉的任上再立新功。”
一謁者走了進來道:“陛下,宣召的幾位公卿大臣都來了。”
“快讓他們進來。”
田蚡、韓安國等三公九卿及其要員全部到位,劉徹看了看各位道:“朕宣大家過來,就是讓討論一個重yà
事情,朕做夢都在想,要廣招天下文學之士和奉行儒學的儒生們,這些大才之人散布在大漢的角角落落不能為國所用,實屬憾事,請各出良策,如何將他們招攬過來。”
一遇到正事,田蚡就眉頭緊蹙,無計可施,韓安國看了看不能冷場,就說道:“陛下,天下儒生之多,才有大小,廟堂之高須進大才之人,并且還有大才之人的志向所限制,如無心為政,求知也無果,還請陛下繼xù
加大力度完善現(xiàn)在的薦舉制度,不怕有志的大才之人不來呀。”
“嗯,好主意,善。”劉徹仰天長嘆一聲道,“大漢必將屹立于天地之中也,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定將實現(xiàn)。”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下面的大臣恰到時機的附和道,唯有汲黯默不作聲。
劉徹看在眼中,就問道:“主爵都尉,朕準bèi
振興政治,效法堯舜之治,卿感覺朕做的這些怎么樣呢?”
此時汲黯好似如夢方醒般回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義,想做到堯舜的政績簡直是說夢話呀。”
劉徹聽到汲黯此言,臉色大變,本來喜悅的臉瞬間陰沉了起來,默不作聲的站了起來走入后殿,旁邊的佳揚和韓嫣連忙跟了過去,劉徹憤憤的說:“太過分了,汲黯真是愚直呀。”
田蚡對汲黯說道:“主爵都尉這話說的有點過了。”
“是呀,是呀。”眾人齊聲附和道。
汲黯此時也怒了,擺著手道:“天子設立這么多公卿大臣,難道是用來阿諛奉承,屈伸求榮的嗎,你們不說話是要將陛下陷于違背大道的境地,何況我已經身居九卿之位,即使再愛惜自己的生命,要是幫zhù
做了損害朝廷的大事,那可怎么辦!”
眾公卿聽到此言皆無語,紛紛踱步走出大殿,散場而去,留下汲黯長嘆一聲,尾隨而去。
按照劉徹的旨意,各郡國舉孝廉一位,由長安任命官職,為國效力,緊接著召舉賢良文學,在長安由劉徹進行面試,旨意下達,各郡國忙碌了起來,正當大家熱火朝天的自立強國之時,邊關急報:“匈奴又接連侵擾北方云中、雁門等邊郡,尤其此兩郡傷亡損失慘重。”
劉徹看到此報招來公卿大臣們商議如何應對,劉徹道:“和親的樂聲還沒有停止,匈奴的鐵蹄就已經按耐不住,這分明是欺我大漢無男兒,眾卿議一下有什么良策。”
遇到此事,田蚡皆是退后一言不發(fā),韓安國說道:“臣還是原來的建議,不宜出兵和匈奴硬碰硬,戰(zhàn)法戰(zhàn)術接不通,地理位置也不一樣,漢軍很難取勝。”
汲黯也附和道:“支持御史大夫的建議,還是以和談為上,大漢經不起戰(zhàn)爭的拖累。”
一向激進的大行王恢有點憤憤然道:“你們皆是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和強盜談和平,他們會懂嗎,唉。”
劉徹聽到這些老調重彈似得爭論很是不滿,打斷道:“朕要的是一個可行的應對之策,不是讓你們在這殿堂之內吵架,誰有解決燃眉之急的策略說出來讓朕聽聽。”
頓時殿堂上鴉雀無聲,張佳揚打破僵局道:“陛下,臣有一建議,匈奴目前是侵擾邊郡,陛下可以派勇猛有為的將領率軍駐扎容易被侵擾的邊郡,防范來犯之敵,給他們以威懾,可以解決當下的燃眉之急。”
“嗯,張愛卿的這話說的中肯,誰還有建議,派誰率軍去守衛(wèi)?”
此時韓安國建議道:“臣覺得有兩位將軍可以擔當此重任,是現(xiàn)在的衛(wèi)尉李廣,中尉程不識。”
“好,即可派李廣為驍騎將軍屯云中,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門,退朝。”
“吾皇圣明,吾皇萬歲。”下面大臣們都比較滿yì
的散朝了。
;
看過《迷失的旅程》的書友還喜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