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把中間的鍋燒起。”陳媽媽舀了一瓢水在鍋里,然后把那塊新鮮肉放進去。新鮮肉吃前,最好在鍋里煮一下,把那些臟東西焯出來。
焯好后,就把肉撈出來,把三分之一的新鮮肉切成2厘米大的方塊,放到里面那個燉菜的鍋里,栽秧是個累活兒,得多弄些油水,而且這個時候的人們還是都很喜歡吃肥嘎嘎的。
“媽媽,你把這個肉,瘦的和肥的分開切片。”
“媽媽,等臘肉煮好了,就弄點切片,他們好下酒。”
“媽媽,待會兒把茄子和番茄炒一個菜。”
“哎呀,好了好了,小嘮叨,我知道怎么弄,你就把灶火燒好了就行。”實在是被吵的不行了,陳媽媽就打趣道。
好像是有些過了,小溪摸摸鼻子就不再插嘴專心燒火了。
切好菜之后,依次把四季豆、海帶、香菇、木耳放進燉菜里去。然后把梯鍋燒起煮飯了,等米外面開始變軟之后,就把米湯舀起來,鍋孔里只留下火炭,慢慢煮直到飯熟。
等飯和燉菜都差不多快熟的時候,陳媽媽把臘肉撈起來,把大約一斤左右的臘肉切成塊,放到燉菜里繼續煮,再切了半斤左右的臘肉切成片裝盤。弄好這些也快十二點半了,陳媽媽就開始炒菜了,炒好一個菜,裝在盤子里,用碗扣住,在案板上放著。
小溪、陳玉彬和陳媽媽三人忙碌了一個多小時,緊趕慢趕在干活的人們回來前把飯菜做好了。一個素炒黃瓜片,炒的脆脆的;一個辣椒炒豆干;一個肉炒豆角;一個片臘肉;一個素炒茄子;一個燉菜。六個菜,四肉兩素,然后男人一桶十斤裝的白酒,還有一大瓶雪碧,是個孩子和女人喝的,這在農忙的時候,伙食是不錯的了。
“小溪,你去看看你爺爺他們回來了沒。”
“誒,好嘞,媽媽。”
小溪剛出灶房,走到院壩頭,就聽見爺爺他們的聲音了,干脆就跑到院壩邊上,沖著坡下面的自留地里扯秧的婆婆和幾個老太太喊道:“婆婆,回來吃晌午飯了。”
小溪他們村基本都是栽旱秧,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家栽水秧。旱秧就是把旱地劃成一塊一塊的,撒上谷種,蓋上膠紙,待谷種發芽長成2、3厘米,用竹條插成拱形,白天揭開膠紙,晚上蓋上,這樣是防止白天溫度高燒苗,晚上溫度低凍傷了,有時晚上溫度太低,還會在膠紙上或周圍蓋上谷草。等秧苗長到了成人一拃(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長度)長,就可以插秧了。
聽到婆婆的答應聲,小溪就往回跑,從廚房里端了一盆干凈的水出來,然后拿出香皂就對不遠處干活回來的人說:“爺爺、幺爺、幺舅爺你們快來洗手,洗完就吃飯了。”
說完就回廚房幫媽媽在院壩里搭桌子、端菜、拿酒水,因為人多就搭了兩張桌子,男人坐一張,女人和小孩子坐一張。
因為幺爺和幺舅爺他們家與小溪家住的近,就把他們兩家的小孩都給叫來一起吃,畢竟干活的時候油水多。其他幾個人家比較遠,就沒叫。
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一桌,都勸酒吃菜,聊聊家常,熱鬧非常。
“今年雨水可以,秧也長的好喲”
“嗯,今天這個秧可以,綠油油的,根長的也粗,栽上不用兩天就能扎穩。”
“陳老哥的田,今天就可以栽完了,我的過兩天也可以栽了,到時候過來幫忙哈,今天給你栽完,我明天就開始泡田”
“沒問題,到時候提前給我說一聲就是了”
“今天給哥哥栽的這個秧才好哇,綠悠悠的”
……
“老哥呀,還是你家會教孩子,這才3歲,就跟到大人跑前跑后的幫忙,看到好吃的也不饞嘴”
“嗯,小溪是個好的,他家菜園子都是小溪在打理”
“哪有哪有,都是小孩子家,禁不住夸的,來來來,都夾菜吃。”
……………………………………………
夏天,1、2點的太陽正曬吶,為了避開日頭,防止中暑,所以農忙基本都是1點左右吃飯,吃完飯,近處的回家午睡會兒,遠處的在主家午睡,3點左右就又出工了。
吃完午飯,大家都去午睡了,小溪幫媽媽收拾碗筷,掃地,弄完之后跟媽媽去午睡。
一覺睡醒后,小溪發現身邊只有弟弟還在呼呼大睡,就起床去找媽媽了,媽媽這會兒不知道在干嘛。
出了門,果然在院子里看見媽媽了,正一個人推磨,磨豆漿吶。
“媽媽,我來幫你。”說完小溪噔噔的跑過去,往磨盤上的洞里一小勺一小勺的倒泡漲了的黃豆。
小溪她們這兒磨黃豆漿、花生漿、玉米漿等都用這種下面用石塊堆成,很穩,上面用上下兩塊大約直徑80公分,厚30公分的圓石板組成,兩塊石板接觸的那一面,被鑿成一個一個的淺槽,增加摩擦力的。石磨大約一米左右的高度,在成人的腰部,別著一根木棍,一頭別在石磨上面的那塊石板上,一頭別在腰上,一個人就能推著走。下面那塊石板會突出來一圈,是特意弄得槽,然后突出來一個出口,在出口下面放只桶接著漿就可以了。
還有一種石磨,比這個大不少,用來磨粉之類的東西,這種石磨比較沉,得用牲口來推。小溪他們村只有牛,沒有驢和騾子這類負重的牲口,附近唯一的一匹馬還是鄉上一個獸醫家養的。
“媽媽,干嘛這么早就磨豆漿了。”
“不早了,4點多了,再一個多小時他們就回來了,上午栽了一大半,下午就快了。我們得快點呀。”
“嗯。”
兩母女合力,差不多十來分鐘就把豆子給磨了,剩下的是要把石磨打掃干凈。
“你弟弟呢?”
“小懶豬還在睡吶”
“那你快去叫他起來,要不晚上又沒瞌睡了”
“嗯”小溪看豆漿也差不多了,就回去叫弟弟起床。
小溪重新回到石磨那里幫媽媽打掃石磨時,屁股后面跟著個迷迷糊糊的小男孩。
用清水一遍一遍地沖洗石磨,洗干凈后,把個木塊塞在上面兩個石塊中間,這樣便于吹干石塊里面的水。陳媽媽把豆漿提到廚房,讓小溪把里面的大鍋燒起后,就把鍋清洗干凈,把豆漿倒進去,再加一些清水一共有一滿鍋,把鍋蓋放上,加粗柴使勁燒。
在櫥柜里拿出昨晚剝好的花生米,洗干凈切碎放進鍋里一起煮,然后舀了幾碗米淘了,在鍋沸騰時放進去,架柴熬煮。這個粥在小溪家這兒叫豆漿稀飯,小溪后來去北京求學,沒在北京發現有這種粥,所有那幾年都沒吃過,甚是想念呀。
在粥好了之后,陳媽媽就用2個大鐵盆把粥舀起來涼著,這樣他們回來吃的時候不燙嘴,大夏天太熱了。中午剩的菜太多了,大熱天不能放,就把中午剩的菜都熱出來。
弄好后,小溪舀了些水在洗臉盆里,跟媽媽清洗一下,在廚房里呆了一個多小時,又熱又是灰的。
洗完后,小溪又舀了一盆水和香皂放到院子里,等爺爺們回來洗手。
這時太陽雖然還在天上掛著,小溪跟媽媽帶著草帽,拉著弟弟去菜園子里拔草了。
…………
“小溪,去給我們舀水洗手。”
“爺爺,你們回來了,我已經把水舀好了放在院壩里頭了。”
“小溪、彬彬回家了。”陳媽媽看見干活的人都回來了,就收拾回家,給他們端菜舀飯。
把菜端上桌了,看見媽媽端著一大盆稀飯出來,小溪就去抱碗,陳玉彬拿筷子。陳媽媽舀飯,小溪在旁邊遞碗,陳玉彬分筷子,三人搭配著干活兒。
等大家洗完手臉,坐在桌上,三人已經把飯舀好了。
“桂華,你去把我泡的藥酒拿來,我們幾個老家伙來喝兩杯。”陳有德吩咐旁邊桌上的大兒媳婦。
“誒,好,爸。”
等陳媽媽把酒拿出來后,陳有德親自給幾個老人倒上,幾人就推杯換盞起來。
“媽,我想吃酸菜,有炒好的不?”稀飯和酸菜簡直就是絕配,小溪可喜歡吃酸菜了。
“有,昨天炒的還剩的有,我去拿。”
小溪他們這兒的酸菜可跟東北酸菜不一樣,跟超市買的酸菜也不一樣。
就著酸菜,小溪足足吃了兩碗稀飯,實在是撐著了,就腆著個肚子,拉著弟弟去散步了。
因著天色尚早,幾個老人喝喝酒,敘敘舊,吹吹牛,八卦八卦,這頓飯竟然吃了將近兩個小時,大家才意猶未盡地散了。
因著頭天小溪家就把秧栽完了,第二天開始陳爺爺和陳奶奶就去給別人家幫忙了,陳媽媽在家看兩個小不點兒。
小溪家跟其他四家人的房子在一塊,圍成一個四合院的樣子,其實一開始的確像個四合院,但有一面被拆了。
為什么說像個四合院呢?因為小溪家的房子單獨占一面,其他四家人合伙修在一起占了兩面,而且小溪家的房子跟他們的房子沒有連在一起。不是一起修的,只是修在了一塊兒。
吃完早飯,小溪拉著弟弟去鄰居家也就是院子里玩了。
唉,實在是無聊啊,3、4歲的小孩子是不需要干活的,除了翻繩索和玩泥巴,還真不知道要干嘛呀。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小半個月就過去了。這小半個月,小溪和弟弟就在吃吃喝喝中過去了。因為兩個小孩兒還小,每次大人去給別人家幫忙,中午都會叫他們兩個小的去吃飯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