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的靈識經過這兩年的修煉,已經突破第一層了,能用精神力收播1畝地或采摘10顆果樹或控制某個東西一小時?臻g時間與外面時間成2:1。
在靈識得到一定的收獲后,她嘗試著在空間外面使用,發現一點用都沒有,在空間里卻起作用,后來才發現,這靈識必須得依靠靈力才能使用,現今的地球上根本就一絲一毫的靈力都沒有了。
上山后,小溪開始控制工具砍樹了。
忙碌了一個小時后,小溪的精神力被榨的一干二凈,腦袋都有些暈沉沉的,就回到木屋摘了些櫻桃,邊走邊吃。
水果掛在樹上,熟了之后不采摘也不會掉落腐爛,小溪一直覺得從樹上剛采摘的最新鮮,所以水果成熟后就由它掛著。
穿過菜地,又走了一小會兒,小溪停在一個一米深,三米長三米寬的大坑邊,“天吶,這什么時候才能完工呀?”忍不住又嘆了口氣。
離菜地不遠處,在這塊土地的中間,小溪打算挖個十米乘十米的大池塘。雖然空間有個湖,但也不知道深淺,而且湖太大了,所以小溪準備挖個大池塘養點魚什么的,而且她還打算把這附近都改成水田,也方便灌溉。
畢竟精神力使用時間有限,小溪的計劃就是一天砍樹一天挖土,哎,山上的樹才砍了十來畝地兒,這山可是有百多畝地吶,池塘也現在才剛開始挖。
哎,啥時候才是個頭呀!吃完手里的櫻桃后,小溪拍拍手出了空間,躺在床上,閉上眼睛開始睡覺,耳邊傳來弟弟吧唧嘴的聲音。
第二天,大概早上7點多,小溪就醒了,推了推旁邊的小屁孩,“弟弟,快起床啦,太陽都曬屁股了,快醒醒!
陳玉彬用那胖乎乎的小手揉了揉眼睛,甕聲甕氣地說:“姐姐,什么時候了?”
聽著弟弟這可愛的聲音,簡直是愛的不要不要的,實在受不了了,小溪捧著陳玉彬的臉“吧唧”就是一口,心說這可不能埋怨我,實在是太可愛了。
陳玉彬長相偏向陳媽媽,皮膚白嫩,臉蛋圓潤,剛睡醒,現在臉蛋還紅撲撲的。
感受到姐姐的愛意--一臉的口水,不甚在意地用胳膊擦了擦臉,看來是習以為常了啊。伸直胳膊,沖小溪撒著嬌,“嗯~姐姐拉我一下!
“趕緊起床,小懶蟲,羞羞羞,起床還要我拉你!彪m然嘴里這么打趣兒,小溪還是伸手把弟弟從床上拉起來,拾掇好床,帶著弟弟就出門了。
從小溪家后門出來就是幺爸家的院壩了,幺爸家修的也是土墻房子,一排六間屋,一間做廚房,一間做雜物房,在小溪們這兒叫廳房,廳房里一般放棺材、機器和工具等。
在村里,一般老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家里就會專門請人做好棺材,刷上漆,在廳房里遠離地面支起,壽終正寢的時候才不慌手腳。
“婆婆,你在干嘛呢?”
小溪牽著弟弟在放糧食的屋里找到了婆婆,不知道在忙什么。
“哦,小溪、彬彬起來了,我在找這些紙殼子,等會兒包面(條)用。”說完還揚了揚手里的東西。
為了防止面條斷掉,通常會在外面包一層硬紙。一般像書的封面呀,掛歷呀,還有一種尼農袋子。
小溪想起來了,今天要去壓面條,難怪睡到自然醒。
“婆婆,我媽媽呢?”陳玉彬發現到現在媽媽還沒出現,就很是疑惑地問。
“你媽跟你爺爺背麥子去你大爺家壓面條了,我回來拿東西,順便叫你們起來,結果你們自己起來了!
陳婆婆把需要的東西找齊后,放到身后的背篼里,抱起陳玉彬,對小溪說:“小溪自己走哈,我抱彬彬,咱們這會兒過去。”
“嗯!毙∠郧傻卮饝,“婆婆,我自己會走!
陳玉彬聽到姐姐說這話,掙扎著下地,“婆婆,婆婆,你放我下來,我也自己走!
“聽話,我們趕緊過去,你媽媽還要你去幫忙吶!逼牌泡p輕拍了下陳玉彬的小屁股,假裝不悅道。
看著一臉委屈的弟弟,小溪表示無語了,你什么都要爭,有意思嗎?
今天,不止小溪們一家壓面條,這一嘛,是家里剛收的新麥,大家都想嘗嘗新。二是,現在,壓面的機器可是個大家伙,占了一整間屋子(要知道,在農村修房子,都是大間大間的,一般一間都是二十來平方),單獨一家壓面條,費電費時費人力。
所以,就基本這一片人都約好,曬好麥子,待這天天兒好,就一起去壓面條咯。
前面就說過,小溪家在二隊,隊上一共有兩家壓面條的地方,大爺家離他們近,二分鐘的路程,所以小溪家壓面條一般就去他家。
剛拐個彎,還沒到地方吶,就已經聽見這刺耳的機器聲響了。
“大爺,你又在編背篼吶!睆奈莺蠊者^來,就看見大爺坐在院壩頭劈竹條,小溪就上前打聲招呼。
大爺現在快七十了,眼睛也不太好使,一般都是在家編些竹器,或去地里除除草之類的,像壓面條這類重活都不會讓他干的。
因著兩個孩子還小,就坐在院壩里,看著人們忙碌。
曬好的新麥先要放到機器里打成粉末,這就成了面粉。加入適量的水,再放入一些鹽(鹽的用途主要是增加面條的韌勁和耐煮,不加鹽的面條在晾曬的過程中很容易斷,到后面切面條和包面條的時候很是麻煩),揉成面團,放置一邊發酵一會兒。
一會兒之后,把面團放到壓面機上。壓面條的機器有一人多高,放面團的時候要一個人站在機器上放,一個人在下面接。
壓面機的上面呈一個斜槽形,斜面不知被用了多少年了,現在都被打磨的很是光滑透亮。
斜槽的最上方、中間和最下方一邊一個凹槽,明顯是用來卡東西的。
先在中間和下面的凹槽處放置兩個像搟面杖的鐵棍,打開機器,在上方放上面團,稍微施加點力氣,面團就被擠壓成面片,隨著鐵棍的轉動,順著斜面就到了下方的鐵棍處,又再一次的被擠壓,被帶出斜面。
這時站在下面的人,手里拿根木棍,把面片整齊地裹在上面,待所有的面團都被壓成面片后裹在木棍上,就進行下一個工序。
把最下方的鐵棍換成帶刀片的,按照人們的需求喜好分成三種,可切成細面、二刀面和寬面。
將裹好面片的木棍放在最上方的槽里,開動機器,面片順著斜面,從最下方順著刀縫里出來,用根細長棍子接住,一般兩次一掛面。
掛好后,拿到院壩里的木架旁,這些木架有二米來高,橫亙著的木條上均勻地分布著一些比木棍稍粗一點的眼兒,把掛好面條的木棍插在眼兒里。在木架下鋪著干凈的墊子,面條掉在上面也可以吃。
待面條晾曬到一點水分都沒有之后,把面條取下來,平鋪在干凈平整的地方,拿菜刀把面條切成20厘米左右長,用準備好的紙殼子圍著面條裹一圈,再用繩子綁緊。
弄完之后,把綁好的面條一把一把地整齊地碼在袋子里(這里的袋子一般都是用完了的肥料口袋,在農村用完了的肥料口袋,是不舍得扔掉的,人們把內瓤取掉,再把袋子反復清洗干凈之后,就用來裝米面,裝糧食),把口扎好,這樣方便儲存,吃的時候從里面一把一把往外拿就行了。
一上午就只壓好了兩家的面條,現在在外面晾曬著吶,小溪家的麥子已經成面粉了,要下午才能成面條。
“小溪,彬彬,回家做飯了。”婆婆拉著姐弟倆回家做飯,爺爺和媽媽還在大爺家忙碌。
回到家中,婆婆就趕緊開始做飯,小溪幫著燒鍋。啊,快7月份了,天兒是愈來愈熱了,小溪在灶門前待了一會兒實在是受不了了,就架一鍋孔柴,在旁邊待著。
飯很快就做好了煮的米飯,炒了個黃瓜,今天可是切了臘肉炒的。
大家吃完午飯后,就開始午休,因為現在天越來越熱,干活也受不了,而且也架不住瞌睡蟲的勾引。
小溪一覺睡醒太陽都開始偏西了,待兩姐弟過去的時候,小溪家的面條已經干了,可以收了,小溪倆來的正是時候。
爺爺下面條,婆婆切,媽媽包,弟弟遞繩子,然后媽媽綁,小溪再裝進袋子里。
所有的面條分成兩口袋,爺爺背一袋,陳媽媽背一袋。
回家的路上,大家閑話著。
“這回這個面條壓的怪白的。”
“嗯,那面粉都過了好幾遍吶!
“我這回鹽加的多,上一回鹽放少了,一煮就斷,這回我就干脆多放點!
“嗯,媽,我們晚上吃面片吧,這回有不少吶。”陳媽媽想起背篼里的一大包面片,這是后面不夠長度,實在是掛不了面條剩下的面片,就撕成小面片曬干。
陳婆婆連考慮都沒考慮一下就同意了兒媳婦的建議。
回到家后,收拾了一下,天就開始暗下來了,想著今天大家都累了,就早點吃飯,陳媽媽就開始燒鍋做飯。
等鍋開了,放入調好的面疙瘩(用的是今天的新面粉),快熟的時候放入面片和中午剩的黃瓜,再放上調料,煮好后,就盛起來涼著,然后燒洗腳水。
“啊~真好吃!”陳玉彬說完,還一臉意猶未盡的樣子放下碗,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飯盆。今晚,大家都多吃了半碗飯,現在都撐攤在椅背上。
看著弟弟的饞樣兒,小溪有些忍不住輕輕地敲敲他的小肚皮,調侃道:“哎呀,這是誰家的小西瓜呀,都熟了,可以切開吃了!
嚇得陳玉彬趕緊捂著肚子,逗得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
“姐姐,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