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冰非跟著龍、馬二將的指示,馳馬奔飛數(shù)日后,終于來到了白馬城,馬蹄不疾不徐,緩慢前行,前方就是統(tǒng)一白道千門萬派,正義之首的天地日月神教的心臟之地。
天地日月神教的總舵,是座落于白馬城的西南偏遠處,一個占地面積約四萬平方公里,由天樞峰、天璇峰、天璣峰、天權(quán)峰、玉衡峰、開陽峰及瑤光峰七支山脈組成,是按照北斗七星排列成斗形,一個巨大的山林城寨。
天地日月神教的城寨建筑物主要由兩關(guān)一寨所組成。兩關(guān)指的是金輪關(guān)與玉輪關(guān),而一寨指的是神曌寨,一個天地日月神教一統(tǒng)江湖的核心指揮圣地。
金輪關(guān)是進入天地日月神教的第一道屏障,是一個主要由鐵樺樹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而成的柵欄關(guān)卡。這色澤暗紅的鐵樺樹木質(zhì)據(jù)說水不能淹,火不能燒,堅硬的厚度即使遭遇炮火攻擊時也會紋絲不動,而且守關(guān)者還以鐵樺樹制成重重機關(guān)陷阱,嬰城固守。
故,金輪關(guān)是一個壁壘森嚴,雄渾壯觀,固若金湯的防御關(guān)卡,一般軍隊都不能輕易攻陷。這也就是為什么天地日月神教能在武林中屹立不倒,風云數(shù)百年歷史的原故。
一入關(guān)內(nèi),寨道蜿蜒,曲折逶迤,兩側(cè)隱跡潛蹤,卻觥籌交錯,一顯正道好漢雖暗聚城寨,又不失快活灑脫的綠林生活。
玉輪關(guān)則是以瑤光峰為入口的邊關(guān),哨卡沿著七峰四處林立,互有聯(lián)系,深溝壁壘,宛如銅山鐵壁一樣的無堅不陷。
相比金輪關(guān)的“木制”建筑,玉輪關(guān)由于受七峰地形影響,寨墻皆以金鋼石的“石成”結(jié)構(gòu)為主,襲谷而立,令敵軍難以沖堅毀銳,無從入攻。
正因為有金玉兩關(guān)的嚴密護守,與其有同樣幾百年歷史的邪道“魔顯宗門”雖機關(guān)算盡,苦心鉆研,卻仍舊無法攻克靡堅不摧的兩大關(guān)卡,達成滅正歸邪,一統(tǒng)江湖的夙愿。
而在兩關(guān)之中央處有一個巨型城寨-神曌寨,是天將地帥匯聚之靈地。
神曌寨有一個主壇,七座星樓,七七四十九個大本營,傳聞是莫問先師的傳人按照西洋數(shù)學因數(shù)與北斗七星之說分別部居,錯落有致建設(shè)而成的。即使有大軍壓寨僥幸沖破兩關(guān),一旦闖入這“北斗七星陣”,恐怕也是兇多吉少,百死一生。
主壇是義結(jié)金蘭,祭天儀式之用,名為“拜星臺”的巨型神壇。
而七座星樓分別是“繁星樓”、“披星樓”、“晨星樓”、“華星樓”、“日星樓”、“天星樓”,還有冰非要潛入盜取《金鎖流珠引》的“百星樓”。
每一個星樓據(jù)悉皆收藏了連城之璧的古典書籍,當中有星相命理、解蘊心經(jīng)、延命醫(yī)書、武學經(jīng)典、升仙道藏等等不勝枚舉,等同于七個大型書庫,珍藏各有千秋。
四十九個大本營,實際上是四十九個首尾相繼的軍營,這種唇齒相須,相互支援的布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同時達至萬眾一心的殲敵作戰(zhàn)。
歲月就像一個行色匆匆的小偷,悄悄地來,靜靜地走,留給冰非的是那千年空白的記憶。
如今,冰非也像一個小偷,左顧右盼的,悄然無聲的來到了“百星樓”。
一路“隱身”潛入,無風無浪,很快的來到坐擁書城的藏書閣。
冰非原以為此刻沒有任何人在藏書閣內(nèi),怎知一個轉(zhuǎn)角處,竟發(fā)現(xiàn)前側(cè)有個一身素袍,白發(fā)蒼蒼的老道士坐不窺堂,正慢慢咀嚼著書中的精神“食糧”。
冰非心想,幸好自己早做準備,在潛入之際,已使了個“化水”的隱身術(shù),這才成功偷偷入內(nèi)而不被其發(fā)現(xiàn)。
只是這道士一直呆坐在那里也不是辦法,畢竟一旦搜索《金鎖流珠引》起來,無論怎樣都可能驚那動老道士的。
也就在冰非思索該從何入手之際,道士瞥了一眼冰非,冰非頓然嚇了一跳,心忖不會是看到自己了吧!還是,看到的只是自己幻化成的一灘水!
老道士行思坐想,又瞧了地下那一灘莫名出現(xiàn)的水積,隨即垂頭繼續(xù)看著書。
即然沒被發(fā)現(xiàn),冰非趕緊輕步移至書架旁,開始一本本的搜索。
過了一時半刻,也找不著,就在冰非想要放棄的時候,老道士驟然轉(zhuǎn)首注視著冰非輕笑道:“小精靈,你要找的可是這本書?”
老道士手上拿著,正是武神王要冰非盜竊的《金鎖流珠引》第七卷。
“糟了,原來“化水”隱身術(shù)對這道士不管用,他很早就發(fā)現(xiàn)我了。”冰非驚愕喃喃細語道。
“小精靈,你這一招隱身術(shù)相當不錯,差點把我的“千星眼”給騙了。如果你用的不是桃花酒而是清水的話,我或許可能還給你蒙在鼓里騙了呢!”老道士大笑道。
細細一瞧,眼前這個老道士正臨古稀之年,白發(fā)紅顏但面相奇特,瘦骨嶙嶙卻難掩其一身仙風道骨,頗有道士剛剛修仙下山,斬妖除魔的氣質(zhì)。
冰非見隱身術(shù)已破,也無需隱藏起來,便干脆把“化水”的咒語給解除,露出原形。
如今真身已現(xiàn),雖老道士手中拿的正是自己剛才搜索不果的《金鎖流珠引》第七卷,但冰非心忖能真正用裸眼看穿其隱身術(shù)的人,恐怕這銳眼在中土世界里也沒幾個。
“你要《金鎖流珠引》卷七,干嘛?”老道士好奇問道。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便詳解。”冰非無意多說,沉沉道。
“哦!敢孤身潛入我營者,又是受人指使,此幕后之人必然是身份特殊,與眾不同,莫非是當今中土世界的天王武神王?”老道士只是憑著小小細節(jié),竟能猜中幕后主使,此觀人入微,析毫剖厘的本事一目了然。
“你怎么知道的?”冰非奇怪問道。
“老夫今晨為自己起了一卦,文字起卦測運,得出一個“國”字。”
“國?”冰非疑惑道。
冰非雖曾在千年前向莫問先師學習,可是天賦畢竟有限,始終在星相命理這一環(huán)沒有更大的成就。
“外卦為“離”,內(nèi)卦為“巽”,“火風鼎”變“火山旅”卦,互見“兌”、“乾”。”老道士解釋道。
“……”冰非不發(fā)一言,只因不明其意,毫無頭緒。
老道士此時站了起來笑道:“簡而言之,為君上倚重,不負使命,山中燃火,急于趕路,逢兇化吉,喜悅可見。”
老道士朝冰非的方向施施而行,然后續(xù)道:“根據(jù)此卦,我早已測出有靈來訪,欲援友人,受皇命之囑,盜竊太玄,注定暗生枝節(jié),上山點火除妖,釋放紅顏,是為喜悅。”
老者說的前半段冰非懂了,感覺文字卦名不虛傳,僅僅是一個字竟可測出如此姻緣際遇,前因后果。
只是后半段有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便不解問道:“什么叫做“山中燃火”,我何時放火燒山了?”
“放火燒山,是你即將做的事!”老道士一本正經(jīng)道。
“我為何又要放火燒山?”冰非一臉茫然問道。
“因為山中有妖怪,四處作惡,你要代正道燒妖燃魔!”老道士目色沉沉望著冰非道。
“捉妖?我又不是芧山道士,干嘛捉什么妖?”冰非面有難色抗拒道。
“你不是受天王之托,來“借”《金鎖流珠引》的嗎?別忘了還有那還在牢獄的紅顏知己。”老道士講出了冰非內(nèi)心深處的苦楚,不知鐵喬如今在鋼鐵鎮(zhèn)中的牢獄怎樣了。
”那我該怎么做?”冰非心忖即然事已至此,退無可退。
“上開陽峰尋妖,找到妖之后把妖給燒了,事成之后,我必將《太玄金鎖流珠引》卷七雙手奉上。”老道士氣定神閑道。
“太玄!原來是《太玄金鎖流珠引》!我怎么沒想到!”冰非突然想起來《太玄金鎖流珠引》是由莫問先師所著,而并非李晨風。
“那老道士你為何不自己去捉妖?”冰非發(fā)現(xiàn)這老道士怪怪的,便奇異問道。
“因為我又起了一卦,發(fā)現(xiàn)你才是命中注定消滅此妖之人,這卦是……”未等老道士說完,冰非打斷道:“呃…那些命理之說……還是別說了…頭痛呀!”冰非還是和千年前一樣,一遇到要真正動腦思考的時候,便沒轍了。
“老道士,你叫什么啊?”冰非開始想巴結(jié)老道士了。
“你從剛開始就一直叫老道士老道士的,不懂得用敬語嗎?”老道士終于有點不悅道。
冰非暗想:“哇!倘若你知我來自千年前,叫我一聲老祖宗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還跟你說什么敬語!”
“我原姓李,字晨風,是天地日月神教的右護法,你可喚我一聲叫李爺。”老道士悠揚道。
“那…李爺…書即是您的,何不大家省省時間別燒什么妖怪了,借個痛快,我速速就還…”冰非開始與李晨風熟絡(luò)起來。
“你信不信我大叫一聲,樓外的兄弟立馬沖進來,你縱有一雙翅膀也插翅難飛!”李晨風不悅冰非當下又想改變主意,生氣道。
冰非怎么可能拿鐵喬一家人的事情開玩笑,只是想緩解緊張的氣氛,于是又跟李晨風東扯葫蘆西扯瓢,打坐冥想練練神等話題,胡說八道一番。
就這樣,一波三折,冰非又得準備另一場奇妙冒險了。只不過冰非并沒有想到這次的“捉妖”事件會讓他的人生中有另一種領(lǐng)悟,即是“勝者未勝,生者當贏”的道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