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a,更新最快的無彈窗小說網(wǎng)!
話說唐三藏、六耳獼猴幾人一路西行,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終于行到了西牛賀洲西方靈山大雷音寺腳下,蒙那燃燈古佛座下弟子云居尊者度緣大法師,以那引緣方舟將之度過了凌云苦海,隨金剛進入那大雷音寺,上了浮屠,來到那大雄寶殿之上,只見得是兩旁佛陀、菩薩、金剛、揭蒂、護法珈藍(lán)、比丘尼、圣僧等等不計其數(shù),佛光繚繞,發(fā)出陣陣梵唱之聲。那正中上首,一尊丈六金身佛陀端坐,渾身佛光繚繞,雙眸微微閉著,寶相莊嚴(yán)。似是開口講經(jīng),又似是默坐不語。
唐三藏見得這大雄寶殿之上的景象,不由得心中又幾分熟悉的感覺,這些佛陀菩薩自己似乎都認(rèn)得,但是這也只是一瞬之間的念頭轉(zhuǎn)動而已,他很快就否定了這樣的想法,,只是心中奇怪,或許是自己自小修佛,對佛像崇拜多了,如今歷盡這許多波折,功德圓滿,一時之間反應(yīng)不過來,胡思亂想罷了,想他本來只是一個凡人僧侶,只是得了觀世音菩薩點化,奉唐王旨意西天取經(jīng),才得今日之功果,又豈會見過這西天靈山的佛陀菩薩。
唐三藏不敢怠慢,與幾個徒弟一起上到如來座前,伏地叩拜道:“弟子參見我佛如來!”釋迦摩尼如來微睜雙眼,開口道:“三藏,汝等盡lì
九九八十一難,善緣已滿,可得我處三藏真經(jīng),傳揚到你那東土,教那眾生得我佛法善果,早日脫離苦海,擺脫貪、嗔、癡、慢、疑五毒之害,往生西方極樂凈土,方是無量之善果,無邊之大功德也!”諸佛菩薩等等眾人聽聞,皆是合掌高誦道:“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如來次又開口對阿難迦葉二人道:“你二人領(lǐng)他四眾去那藏經(jīng)閣中,取我那三藏真經(jīng)傳予他們,好教他等去東土廣播善緣。”說罷,默默掐指一算,卻是看了那阿難迦葉二人一眼,這阿難迦葉乃是釋迦摩尼的親傳弟子,也是釋迦摩尼的心腹,見這釋迦摩尼抬眼看來,眼神有些為莫如深,心中頓時就明白了幾分,當(dāng)下就遵了法旨,兀自領(lǐng)著唐三藏幾人,緩步退出了大雄寶殿,直往那藏經(jīng)閣去了。
待得阿難迦葉與唐三藏等人出了大雄寶殿后,釋迦摩尼又自端坐蓮臺之上,雙眸微閉,心中卻是暗自思量道:“如今金蟬子轉(zhuǎn)世十世,這一世卻當(dāng)功德圓滿,重修善果,雖是其中難免有變數(shù)但是也該無甚大礙,只待他幾人將三藏真經(jīng)傳到東土,度化那方愚昧眾生,到時便是我西方佛教大興之時,善哉!善哉!”這釋迦摩尼行西行之事,便是要借著三藏真經(jīng)與那道門爭那東土眾生的香火愿力,好教他西天佛門氣運不失,源遠(yuǎn)流長,如今金蟬子已是功德圓滿,是以也是佛教大興的前兆。
但見釋迦摩尼雙手合十,眼眸依舊微微閉著,卻是忽的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座下眾人亦是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隨即釋迦摩尼那丈六金身之上佛光大盛,口中念起了經(jīng)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卻是那《金剛經(jīng)》。
座下眾弟子聽聞釋迦摩尼如來,并不講法,卻是念起了《金剛經(jīng)》,心中不解,但是隨即又都釋然,這釋迦摩尼如來法力高深,道行精深,他不講法改而誦經(jīng),必定是有其道理,聽得釋迦摩尼如來誦經(jīng),眾佛子菩薩等等皆如聞天音,便也都閉目默默念誦起《金剛經(jīng)》來。一時之間大雷音寺寶殿之上所有的佛子菩薩等等姐口誦經(jīng)文,佛音梵唱,天花亂墜,地涌金蓮,仿佛有那八部天龍圍繞,天女散花。
釋迦摩尼如來的斬六金身佛光,與那佛子菩薩的神光匯聚起來,將整個無極無量的西天靈山凈土照得通亮,佛光繚繞,千條瑞氣萬道霞光,仿佛海市蜃樓一般,若隱若現(xiàn)。那佛子梵唱之聲隱隱可聞,若是不細(xì)聽,根本就不知所云,漸漸的,梵唱之聲越發(fā)的響亮起來,由起初帶有幾分玄妙的低吟,到最后就猶如洪鐘常鳴一般不斷地回蕩在天地之間,地仙界四大部洲各處無不是清晰聞聽。
無量的佛陀金光自靈山之上迅速蔓延開去,佛光之中現(xiàn)出一顆斗大的舍利子,大放豪光,就連那天上的一輪紅日也被這金色的佛光蓋了過去,瞬息之間,這整個西牛賀洲的上空就是彩氳升騰,祥瑞滿天,似是有那八部天龍在其中上下翻騰,與那西天靈山所發(fā)的佛音映襯,祥云依舊不斷,反向那南瞻部洲、東勝神洲、北俱蘆洲蔓延開去,像是那大海波濤一般,在天地之間涌動。
天下四大部洲生靈聞聽佛音,又見得滿天祥云飄然而來,皆道是大吉之兆,便是那些修道之人也是頓覺心中歡暢無比,更有那修為道行低下的,聽得這佛音,一時之間心神不穩(wěn),道心動搖,竟自雙手合十,口中緩緩地念動佛門經(jīng)典,與那回旋不絕得佛音梵唱和鳴,似是要棄道從佛,那西方靈山釋迦摩尼如來見此,心中不由大喜。
就在此時,這西牛賀洲萬壽山五莊觀之中,那地仙之祖鎮(zhèn)元子本來是閉目端坐蒲團之上,清風(fēng)明月在左右侍候,忽聞的山外梵唱之音回蕩,但是卻一時不知何事,遂將手收入秀跑之中掐算片刻,忽的臉色一變,心中暗道:“好個釋迦摩尼!”睜開了雙眼,清風(fēng)明月見得鎮(zhèn)元子如此,隨即開口問道:“師父,發(fā)生了何事?”鎮(zhèn)元子卻不答話,只是抬起頭來,看著那山外漫天的萬丈佛光瑞靄,眼神冰冷。
鎮(zhèn)元子隨即起身,對清風(fēng)明月兩童子道:“你二人且去取兩盞清水來,而后在此等候便是。”那清風(fēng)明月二童子不敢違背,只道了一聲:“是,老爺。”隨即轉(zhuǎn)身直入后殿之中,取了兩個玉盞,盛了清水,卻是不敢怠慢,又回到原地等候。清風(fēng)心中奇怪,便問明月道:“明月,你說這是發(fā)生什么事了?師父本是和藹之人,此時卻是如此的嚴(yán)肅,還真是少見啊。”明月道:“如此之事,你我二人還是莫要胡亂猜測,免得惹了老爺不快才是。”清風(fēng)也不再多言,二人又是默立不語。
卻說鎮(zhèn)元子離了五莊觀,衣袖飄飛直直地上了萬壽山山頂之上,抬眼望去,但見他把袍袖一卷,又將手一翻,取了拂塵在手,抬手往空中猛地一刷,一道白光射出,直直地沖上了天際,將萬壽山上空的祥瑞佛光一下驅(qū)散了開去,把袍袖一抖一本黃皮書卷飛將起來,一下定在了前方虛空之上,但見得那書卷之上隱隱閃著黃光,古樸無比,氣息渾厚,仿佛與天地一體一般,這正是與天書封神榜、冥書生死簿齊名的天地冥三書之一,地書。
這地仙之祖鎮(zhèn)元子,乃是在混沌初開,天地初判之時一點真靈成道,偶然得到了一顆人參果樹的種子,七圣出得紫霄宮來,各立道統(tǒng)教化眾生,這鎮(zhèn)元子自有一番緣法,上得三十三天之外媧皇宮中聽妖族至人娘娘女媧講道,修成了神通,又得女媧娘娘賞識,加之這地書合該是鎮(zhèn)元子所得,便自賜給了鎮(zhèn)元子,鎮(zhèn)元子下了三十三重天,在西牛賀洲之中立了道統(tǒng)五莊觀,甚有功果,又是法力高深得道于開天之初,是以號為地仙之祖,與世**!又有地書、人參果樹在手,是以如來雖然知dà
鎮(zhèn)元子這個道人在西牛賀洲之中,但也忌憚這地書不敢與之沖突。
便見得鎮(zhèn)元子手中連連掐動法訣,口中又念動咒語,把手一指地書,法訣打到了地書之上,地書頓時顫抖不止,須臾之間,便見得那地書書頁翻動起來,黃光涌動起來,蔓延開萬里之外,與那佛光相互碰撞,佛光立時有些暗淡,顯是地書勝了一籌。那西天靈山釋迦摩尼如來一瞬知曉,心中一驚,不由得喝道:“大地膜胎!鎮(zhèn)元子!”隨即運轉(zhuǎn)功法,頭頂之上金光狂涌,現(xiàn)出了一朵金蓮,金蓮之上盤坐一尊法身,卻是一個黑衣道人,此人正是釋迦摩尼化身,多寶道人,如今卻該是多寶如來了。
多寶如來一現(xiàn)身,也不多話,只是自懷中取出了一條捆仙繩,口中念念有詞,把捆仙繩一拋,直接就往五莊觀而來,要將鎮(zhèn)元子一把捆了,拿回靈山,哪里知dà
,鎮(zhèn)元子一見這捆仙繩飛來,就將地書定在面前,將捆仙繩擋住,寸進不得,鎮(zhèn)元子見此,只將拂塵一揮,就將捆仙繩反打了回去。
在那靈臺方寸山上的悟空抬眼觀看,見得此景,不由得一聲冷笑,他如今修成了大羅散仙,見得這兩方斗法激烈無比,卻是有些不相上下,憑他那桀驁不馴的性格,本來就是好勇斗狠的,頓時就覺得手癢得很,想著出去打打悶棍。須菩提祖師也不阻攔,只是微笑不語。悟空隨即起身要走,靈雪怕悟空出事便要跟去,悟空卻是笑道:“靈雪,你別去了,恐怕有危險,我和鎮(zhèn)元子大哥乃是結(jié)拜兄弟,他與釋迦摩尼斗法,我與釋迦摩尼也是大敵,自然要去搭把手,不會有事的。”靈雪正要說話,悟空卻已經(jīng)身形化作一道金光,出了斜月三星洞去了,上到空中,一個筋斗翻起,一下就打出了十萬八千里之外!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三●五●中●文●網(wǎng)
z.la,更新快、無彈窗!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