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韓易也聽聞到了此消息,不由大愕,問道:“奉先不是在袁術麾下么?何時到兗州了,還與張邈、陳宮他們混在一起?”
剛剛回歸軍中的楊理稟道:“聽聞自我軍退后,袁術怪呂布沒能助他攔住我軍,而呂布自言當初的受命是守住壽春城便好。于是二人因此而鬧翻,袁術復奪呂布之軍,呂布便亡命到了冀州。呂布曾助袁紹擊破黑山賊,在常山之戰時,袁紹軍戰敗,獨獨呂布得勝,因此呂布便小覷袁氏諸將。諸將皆在袁紹面前表示不滿,呂布又得袁紹之忌,只得再次亡命并州。”
“并州刺史張揚雖然收留了呂布,但恐主公怪罪,呂布在并州一直隱姓埋名,十分憋屈,于是又棄并州準備南下江東再投袁術,卻在延津與張邈相會。呂布在北投袁紹時,曾在陳留與張邈相約盟誓。但張邈此時已失了陳留客居東郡,于是又與呂布惺惺相惜起來。”
“在今年初,曹操誅殺了陳留名士邊讓,更誅其全家,讓兗州士豪極為憤恨。東郡守備陳宮對曹操極為不滿,于是與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人同謀叛亂,迎呂布為兗州牧。陳宮等人的勸誘下,兗州全州皆叛曹操,共迎呂布為兗州之主。屬下能救得邱吉玉,也多虧呂布奪兗州之助也。”
韓易忙問道:“我瑞弟如何了?”
楊理稟道:“邱吉玉受監禁數月,身體并無大礙,只是神情有些疲弱罷了。將養半月,也就好了。屬下將他留在了睢陽安養。”
韓易點點頭,兗州將去曹操,又來了呂布,看來兗州之事不易為也。楊理忽的說道:“主公何不放歸曹操,叫曹呂二人在兗州大戰一場,主公再收漁人之利。”
韓易搖搖頭道:“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對付曹操這種心懷大志之人,需得一氣滅之,絕不能讓其有喘氣之機。”
第二日一早,韓易領兵出陣,令人四面大叫兗州已失,兗州之地己盡歸呂布了。曹軍軍心大亂,曹操詐言相欺,這才勉強的止住了混亂。兩軍再戰,曹軍又是大敗。
曹操欲逃向泰山梁甫,卻驚聞梁甫城已遭韓易部將車靖提前襲取了。欲向西逃亡入魯,卻有車臘、周戈數將領兵兩萬五千人于魯城堵截。曹操退于卞地左右沖突不出,再遣滿寵告降,愿為韓易附庸。韓易不應,聚十萬之眾,四面將其團團圍住,并使精銳急攻曹營,不久后,曹軍大潰。
曹操走投無路,大恨之下怒叫道:“韓明遠,汝竟無情至此?真要迫我無路么?好,吾便從汝所愿也。”說罷,就欲撥劍自盡,卻被曹洪、典韋阻住。
諸將引兵分路突圍,曹洪著曹操衣甲,領兵向東面突圍,更一路大呼“曹操在此。”一連沖破徐州兵數陣。在突出了數里之地,終被聞訊趕來的余化一箭射斃。
曹操本人卻在夏侯淵、曹仁、典韋等十數人的護從下,向東北逃入蒙山之中。再乘韓軍、徐州兵圍剿青州兵時,轉逃梁父山,經青州齊國、濟南逃至冀州,投奔袁紹去了。
是役,韓易軍生擒曹將于禁、劉若、呂虔、滿寵、毛玠,趙融、路招、馮楷、牛蓋、鄧展、呂常、高遷、董衡、董超、王琰、徐翕、毛暉、呂建、徐商、王圖、賈信、成何、東里袞等曹軍二十三將,生俘三萬青州兵,并斬殺曹洪等十余將。
徐州兵則斬殺樂進、曹純、史渙、李乾、蔡陽、丁斐、王朗、劉岱等三十余將。生俘二萬降卒。加陣亡的兩萬士卒,與自盡身亡的戲志才等,曹操的侵徐大軍,全軍覆沒矣。
然而韓易的前后八萬大軍,也傷亡過萬,近四萬徐州兵亦損傷萬不止。徐州兵大怒,將生俘的兩萬降卒全部坑殺,又奔向了韓易軍的戰俘營中。
韓易急忙出面勸止了徐州兵的屠殺之舉,令余化等將率領三萬大軍押解三萬降卒返回沛國,又請徐州兵暫時退回郯城。再令守梁甫城的車靖攻泰山郡,太史慈攻濟北郡,周戈攻山陽郡、李通攻任城國。自引兩萬大軍入東平國。
東平國聽聞曹操敗亡,又有降服的曹軍諸將一路勸告,本就恐慌動搖的官吏,又復投韓易。縱有忠義之輩,但手中無兵,也只能是螳臂攔車,被一擊即滅,韓易一軍直至東郡范縣外。
范縣令靳允剛剛棄家人老小,為曹操擊殺了呂布之將汜疑,卻又聽聞到曹操敗亡,韓易親自領軍前來的消息。頓時心若死灰,自盡身亡。韓易遂取范縣。
此時呂布占有了濟陰郡除甄城外的全郡,山陽攻取了一半,東郡卻只取了濮陽、白馬、燕山三縣之地。黃河以北的八縣還未攻取,黃河以南的東阿亦在曹操的部屬程昱、棗衹手中。加甄城的荀彧、夏侯惇所部,韓易發現,自已若是放歸了曹操,呂布定然不是他的對手。
面對自引兵屯于濮陽,卻遣偏將鎮守濟陰郡的呂布,韓易笑而無語。這是什么戰法?看來呂布雖神勇,卻只能為將,不能為帥爾。
韓易命人前往甄城、東阿招降二城,又遣使邀呂布至甄城一會。甄城、東阿聞知曹操敗亡,士氣大沮。在多方交涉下,荀彧、程昱、棗衹出降,并返回鄉野讀書不侍。只余夏侯惇一人,堅守甄城以待曹操。
呂布在濮陽聞知曹操敗亡,沒有等到曹操,卻等來了韓易的消息,頓時又驚又懼,又怒又愧,領著諸將,率二萬大軍前來甄城與韓易一會。
韓易令眾軍退后,單騎前,于馬抱拳笑道:“奉先兄別來無恙否?為何自離了長安之后,奉先兄先是南投袁術、再后北依袁紹,卻就是不愿前來汝南與我一會,共敘舊情?”
呂布跨赤兔,提長戟,面色多變,但最終還是歉然的說道:“昔日我奉朝庭之令斬殺丁原,迫得明遠離開西河,獨身至汝南闖蕩。雖然明遠在這數年間東征西討,大至已然平定了中原之地,但是我卻無顏門打擾。”
韓易笑道:“丁原名義雖是我之岳丈,但其實我暗中與其有仇怨,絕不會因他之事,而于奉先兄反目。奉先兄不必為丁原之事而憂心。況且你我乃兄弟爾,哪有什么打擾不打擾的。”
呂布驚疑的問道:“那明遠此次領兵前來是為何意?”
韓易笑道:“我于泰山大敗曹操,自然是為取兗州而來。不過奉先兄身為飛將,怎能四處流浪,寄人籬下,而無自己的存身之地?現如今曹操已然敗亡,濟陰與東郡又皆入奉先兄之手,我便表奏奉先兄以奮武將軍領兗州刺史如何?至于張邈可為濟陰太守,陳宮可為東郡太守。未知可否?”
呂布聞言大喜,韓易的兵勢本強,如今又一戰擊敗擁兵十萬的曹操,更讓呂布畏懼。能不戰就得兩郡之地存身,自是大好,但是……呂布又問道:“陳公臺尚在山陽,那山陽的數縣之地……”
韓易笑道:“我以東阿、范、谷城、臨邑四縣相換。而黃河以北的東郡八縣,奉先兄若是有意取之,我可支援糧草二十萬石。如何?”
呂布大喜,這才棄戟前與韓易共敘舊情,又召來高順、張遼二將,四人一同飲酒暢談,再敘別情。第二日,兩軍相合,共取甄城,一連攻打數日,曹軍終于不支,有叛徒開城引呂布入城,呂布親斬前來驅敵的夏侯惇,甄城終于告破,兗州全境告平。韓易與呂布再三盟誓,約為同盟,以抗袁紹。這才領兵退回汝南。
陶謙聽聞韓易大破曹軍,又取兗州大部,更聯合呂布,共抗袁紹。望中原大地,無一不從韓易之令。能夠勉力相爭的,只余徐州一處了。加韓易對徐州也算有大恩德,于是起了降伏之意。令糜竺手捧徐州大印,前往汝南告降。韓易聞訊又驚又喜,卻不愿輕接徐州之印,忙親自前往徐州廣陵,截住了意欲渡江南歸的陶謙,請陶謙再返徐州。
陶謙嘆道:“老朽早己年過六旬,精力早就不濟,韓征東何不讓老朽回歸丹揚,怡養天年。”
韓易佯怒道:“如今徐州四境殘破,可說皆陶公之罪也。陶公不振奮精神,操持政事,讓徐州之地重新繁華起來,卻將此破事推至我身,陶公莫非認為韓易好欺么?”
陶謙大愕,糜竺、陳登、曹豹等人也紛紛相勸,陶謙這才慚愧的再接州印,并承諾只是暫替韓易治理徐州三年,三年后,就將告老返鄉,并請韓易至徐州接受文武的拜見。韓易于是大宴徐州文武,待之有禮,贊之以勇武,眾人皆服。韓易又以曹豹、陳登有功,以曹豹為下邳相,陳登為廣陵太守,以窺江東。
夜間,曹豹令親女前來侍奉,韓易本欲拒絕,卻又思及當年魏續之事,此舉未必不是徐州文武的投效之舉,不能推拒,不然只會適得其反,只能接納。第二日,陳登又告韓易,說徐州別駕糜竺家中尚有一幼妹,韓易心領神會,于是又納其妹為妾,這才回轉汝南。
與此同時,韓易也聽聞到了此消息,不由大愕,問道:“奉先不是在袁術麾下么?何時到兗州了,還與張邈、陳宮他們混在一起?”
剛剛回歸軍中的楊理稟道:“聽聞自我軍退后,袁術怪呂布沒能助他攔住我軍,而呂布自言當初的受命是守住壽春城便好。于是二人因此而鬧翻,袁術復奪呂布之軍,呂布便亡命到了冀州。呂布曾助袁紹擊破黑山賊,在常山之戰時,袁紹軍戰敗,獨獨呂布得勝,因此呂布便小覷袁氏諸將。諸將皆在袁紹面前表示不滿,呂布又得袁紹之忌,只得再次亡命并州。”
“并州刺史張揚雖然收留了呂布,但恐主公怪罪,呂布在并州一直隱姓埋名,十分憋屈,于是又棄并州準備南下江東再投袁術,卻在延津與張邈相會。呂布在北投袁紹時,曾在陳留與張邈相約盟誓。但張邈此時已失了陳留客居東郡,于是又與呂布惺惺相惜起來。”
“在今年初,曹操誅殺了陳留名士邊讓,更誅其全家,讓兗州士豪極為憤恨。東郡守備陳宮對曹操極為不滿,于是與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人同謀叛亂,迎呂布為兗州牧。陳宮等人的勸誘下,兗州全州皆叛曹操,共迎呂布為兗州之主。屬下能救得邱吉玉,也多虧呂布奪兗州之助也。”
韓易忙問道:“我瑞弟如何了?”
楊理稟道:“邱吉玉受監禁數月,身體并無大礙,只是神情有些疲弱罷了。將養半月,也就好了。屬下將他留在了睢陽安養。”
韓易點點頭,兗州將去曹操,又來了呂布,看來兗州之事不易為也。楊理忽的說道:“主公何不放歸曹操,叫曹呂二人在兗州大戰一場,主公再收漁人之利。”
韓易搖搖頭道:“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對付曹操這種心懷大志之人,需得一氣滅之,絕不能讓其有喘氣之機。”
第二日一早,韓易領兵出陣,令人四面大叫兗州已失,兗州之地己盡歸呂布了。曹軍軍心大亂,曹操詐言相欺,這才勉強的止住了混亂。兩軍再戰,曹軍又是大敗。
曹操欲逃向泰山梁甫,卻驚聞梁甫城已遭韓易部將車靖提前襲取了。欲向西逃亡入魯,卻有車臘、周戈數將領兵兩萬五千人于魯城堵截。曹操退于卞地左右沖突不出,再遣滿寵告降,愿為韓易附庸。韓易不應,聚十萬之眾,四面將其團團圍住,并使精銳急攻曹營,不久后,曹軍大潰。
曹操走投無路,大恨之下怒叫道:“韓明遠,汝竟無情至此?真要迫我無路么?好,吾便從汝所愿也。”說罷,就欲撥劍自盡,卻被曹洪、典韋阻住。
諸將引兵分路突圍,曹洪著曹操衣甲,領兵向東面突圍,更一路大呼“曹操在此。”一連沖破徐州兵數陣。在突出了數里之地,終被聞訊趕來的余化一箭射斃。
曹操本人卻在夏侯淵、曹仁、典韋等十數人的護從下,向東北逃入蒙山之中。再乘韓軍、徐州兵圍剿青州兵時,轉逃梁父山,經青州齊國、濟南逃至冀州,投奔袁紹去了。
是役,韓易軍生擒曹將于禁、劉若、呂虔、滿寵、毛玠,趙融、路招、馮楷、牛蓋、鄧展、呂常、高遷、董衡、董超、王琰、徐翕、毛暉、呂建、徐商、王圖、賈信、成何、東里袞等曹軍二十三將,生俘三萬青州兵,并斬殺曹洪等十余將。
徐州兵則斬殺樂進、曹純、史渙、李乾、蔡陽、丁斐、王朗、劉岱等三十余將。生俘二萬降卒。加陣亡的兩萬士卒,與自盡身亡的戲志才等,曹操的侵徐大軍,全軍覆沒矣。
然而韓易的前后八萬大軍,也傷亡過萬,近四萬徐州兵亦損傷萬不止。徐州兵大怒,將生俘的兩萬降卒全部坑殺,又奔向了韓易軍的戰俘營中。
韓易急忙出面勸止了徐州兵的屠殺之舉,令余化等將率領三萬大軍押解三萬降卒返回沛國,又請徐州兵暫時退回郯城。再令守梁甫城的車靖攻泰山郡,太史慈攻濟北郡,周戈攻山陽郡、李通攻任城國。自引兩萬大軍入東平國。
東平國聽聞曹操敗亡,又有降服的曹軍諸將一路勸告,本就恐慌動搖的官吏,又復投韓易。縱有忠義之輩,但手中無兵,也只能是螳臂攔車,被一擊即滅,韓易一軍直至東郡范縣外。
范縣令靳允剛剛棄家人老小,為曹操擊殺了呂布之將汜疑,卻又聽聞到曹操敗亡,韓易親自領軍前來的消息。頓時心若死灰,自盡身亡。韓易遂取范縣。
此時呂布占有了濟陰郡除甄城外的全郡,山陽攻取了一半,東郡卻只取了濮陽、白馬、燕山三縣之地。黃河以北的八縣還未攻取,黃河以南的東阿亦在曹操的部屬程昱、棗衹手中。加甄城的荀彧、夏侯惇所部,韓易發現,自已若是放歸了曹操,呂布定然不是他的對手。
面對自引兵屯于濮陽,卻遣偏將鎮守濟陰郡的呂布,韓易笑而無語。這是什么戰法?看來呂布雖神勇,卻只能為將,不能為帥爾。
韓易命人前往甄城、東阿招降二城,又遣使邀呂布至甄城一會。甄城、東阿聞知曹操敗亡,士氣大沮。在多方交涉下,荀彧、程昱、棗衹出降,并返回鄉野讀書不侍。只余夏侯惇一人,堅守甄城以待曹操。
呂布在濮陽聞知曹操敗亡,沒有等到曹操,卻等來了韓易的消息,頓時又驚又懼,又怒又愧,領著諸將,率二萬大軍前來甄城與韓易一會。
韓易令眾軍退后,單騎前,于馬抱拳笑道:“奉先兄別來無恙否?為何自離了長安之后,奉先兄先是南投袁術、再后北依袁紹,卻就是不愿前來汝南與我一會,共敘舊情?”
呂布跨赤兔,提長戟,面色多變,但最終還是歉然的說道:“昔日我奉朝庭之令斬殺丁原,迫得明遠離開西河,獨身至汝南闖蕩。雖然明遠在這數年間東征西討,大至已然平定了中原之地,但是我卻無顏門打擾。”
韓易笑道:“丁原名義雖是我之岳丈,但其實我暗中與其有仇怨,絕不會因他之事,而于奉先兄反目。奉先兄不必為丁原之事而憂心。況且你我乃兄弟爾,哪有什么打擾不打擾的。”
呂布驚疑的問道:“那明遠此次領兵前來是為何意?”
韓易笑道:“我于泰山大敗曹操,自然是為取兗州而來。不過奉先兄身為飛將,怎能四處流浪,寄人籬下,而無自己的存身之地?現如今曹操已然敗亡,濟陰與東郡又皆入奉先兄之手,我便表奏奉先兄以奮武將軍領兗州刺史如何?至于張邈可為濟陰太守,陳宮可為東郡太守。未知可否?”
呂布聞言大喜,韓易的兵勢本強,如今又一戰擊敗擁兵十萬的曹操,更讓呂布畏懼。能不戰就得兩郡之地存身,自是大好,但是……呂布又問道:“陳公臺尚在山陽,那山陽的數縣之地……”
韓易笑道:“我以東阿、范、谷城、臨邑四縣相換。而黃河以北的東郡八縣,奉先兄若是有意取之,我可支援糧草二十萬石。如何?”
呂布大喜,這才棄戟前與韓易共敘舊情,又召來高順、張遼二將,四人一同飲酒暢談,再敘別情。第二日,兩軍相合,共取甄城,一連攻打數日,曹軍終于不支,有叛徒開城引呂布入城,呂布親斬前來驅敵的夏侯惇,甄城終于告破,兗州全境告平。韓易與呂布再三盟誓,約為同盟,以抗袁紹。這才領兵退回汝南。
陶謙聽聞韓易大破曹軍,又取兗州大部,更聯合呂布,共抗袁紹。望中原大地,無一不從韓易之令。能夠勉力相爭的,只余徐州一處了。加韓易對徐州也算有大恩德,于是起了降伏之意。令糜竺手捧徐州大印,前往汝南告降。韓易聞訊又驚又喜,卻不愿輕接徐州之印,忙親自前往徐州廣陵,截住了意欲渡江南歸的陶謙,請陶謙再返徐州。
陶謙嘆道:“老朽早己年過六旬,精力早就不濟,韓征東何不讓老朽回歸丹揚,怡養天年。”
韓易佯怒道:“如今徐州四境殘破,可說皆陶公之罪也。陶公不振奮精神,操持政事,讓徐州之地重新繁華起來,卻將此破事推至我身,陶公莫非認為韓易好欺么?”
陶謙大愕,糜竺、陳登、曹豹等人也紛紛相勸,陶謙這才慚愧的再接州印,并承諾只是暫替韓易治理徐州三年,三年后,就將告老返鄉,并請韓易至徐州接受文武的拜見。韓易于是大宴徐州文武,待之有禮,贊之以勇武,眾人皆服。韓易又以曹豹、陳登有功,以曹豹為下邳相,陳登為廣陵太守,以窺江東。
夜間,曹豹令親女前來侍奉,韓易本欲拒絕,卻又思及當年魏續之事,此舉未必不是徐州文武的投效之舉,不能推拒,不然只會適得其反,只能接納。第二日,陳登又告韓易,說徐州別駕糜竺家中尚有一幼妹,韓易心領神會,于是又納其妹為妾,這才回轉汝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