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但丁所料,大部分大羊屯的村民是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飯才知dà
他們村的名字隨著新聞傳遍了網絡世界。最先把這一重大發xiàn
散布到到村中的自然是那些流連于網吧的年輕人,融入了沖動因子的成就感促使他們向長輩描述這則新聞在網上的分量時不免添油加醋,搞得人人以為本村跟上了《焦點訪談》或《東方時空》似的。于是,這一天上午,大羊屯村的網吧門庭若市,村里大多數人家舍不得買電腦,很多人甚至沒有手機,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涌到網吧爭相瀏覽那則令他們默默無聞的家鄉一夜間變得全國知名的報道,兩口子都待在村里的就一塊兒去,留守婦女則三五結伴而行,甚至腿腳能動的老頭老太太也吭哧吭哧地朝離家最近的網吧邁進。
盡管網吧的老板們念在同是村里的鄉親,很厚道地沒有乘機抬高每小時上網的費用,但節儉持家的村婦們仍覺得就為了看一條新聞花自己三塊錢太不值了。她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即三個或更多的熟人湊著開一臺電腦,這樣每人最多只需出一塊錢。老板礙于情面也答yīng
了。由于村婦們坐滿一個小時、系統自動退出她們的網頁后起身便走而不再續一分錢,加之老人獲得了免費瀏覽半小時的特殊優惠——結果他們像算找零的錢一樣精確地掐著時間,夠二十五六分鐘就離開——這些網吧空有一個上午的熱鬧,卻并未比平時增收多少。
一頁的無配圖新聞完整看下來,對于咨詢會上的質疑以及昨夜已知曉的“老九”書記的兒子的誘拐加強奸案件,大家并不感興趣。真真zhèng
正將他們的注意力牢牢吸引的,是村委會隱瞞外來商人投資的部分。他們此前的確對此一無所知,而從新聞稿含糊其辭的敘述來看,這筆“惠及鄉親”的投資雖沒有明說是用來置辦何種產業,卻似乎比村委會的種干果致富計劃見效更快。換句話說,這筆投資能比種核桃樹杏樹更早地讓他們過上富裕的日子,可是它就這么被村委會拒絕了,而且是“老九”書記親口拒絕的。至于拒絕的原因,新聞也引用了一些沒有透露姓名的知情人的解釋:商人計劃用于興辦產業的土地,與村委會規劃用來承包給村民種植干果的土地相重合。
就這樣,這筆不知能干嘛的投資像一個傳染源,使困惑、不滿與不甘的情緒在大羊屯的普通村民間迅速散播開來,結合另外幾起不利于村委會和常九城本人的事件,村里第一次普遍性地彌漫起了對新一屆村領導班子的懷疑和怨恚。“老九這是要干啥?肥肉送到嘴邊不要,偏要帶咱們繞個大彎去啃核桃!”“那投資有啥不好?為啥都不告sù
咱一聲?”“他是不是真和賣干果的商量好了,到時候在收購價上做手腳,從咱們種的核桃和杏上榨油水?”縱然此類抱怨之辭暫時還積郁在村民心頭,僅有少量化作了家人或鄰里間的閑談,但它們已如播撒的種子,遍布大羊屯的各個角落。
“咋會這樣?”書記不在,村長把李金明緊急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他們都已了解到了網上的新聞,眼下坐鎮的村長要拿出個對策了。
“金明呀,咱們這回又得搞那啥——危機公關啦。”老村長拖著用慣了的官腔道,“老實說,過去這種公關我也沒少搞,那陣子我就是給常金柱和他的接班人擦屁股的嘛。”此言一出,原本心里七上八下的李金明險些笑出來,他實在不明白,這么要緊的關頭,村長咋說出這種不合氣氛的話。
“可是現在跟過去不一樣啦。原來常金柱關系多、人脈廣,別說是鎮上,就是縣里、市里,他也有靠得住的關系。出了啥事,他給他的靠山打個招呼請示好了,我再去出事的現場或者處理問題的地方幫他收拾,順順利利就辦成了。問題是,現在咱們老九書記不是常金柱那號人,當了書記也沒給上面送過禮,沒跟誰套過近乎,出了咱村一個關系戶也找不出來啊。況且常金柱那會兒是趕在事情沒曝光之前先下手,不讓它宣揚出去。而這回這事都成了網上的新聞了,就更不好公關了。”
“村長,你說了這么多,有沒有個招啊?”“你呢,你個搞文化宣傳的,想到啥招沒?”村長反問。“我……我還沒有……”李金明猜不透村長這一問的含義,吞吞吐吐。村長嘆道:“嗐,招我倒有一個,就是不那么光明正大,只能偷偷去弄。”“偷偷……咋弄?”“這新聞上都是最近發生的事,老九兒子被抓就在昨天,而這新聞這么快就都寫出來了,說明寫這新聞的記者離咱們村不遠啊。”
聽著村長說到這里,李金明的心快要從嗓子眼跳出了來了。村長沒有留意他的緊張,繼xù
說:“要是咱們走運,他沒走遠,還在咱們村附近,咱們就有機會找著他,給他……做做工作。”村長的右手的食指與拇指搓了搓,李金明明白他說的“做工作”實jì
是送一點兒“小意思”到對方手上。“這……老九書記能答yīng
嗎?”他不太放心。“他保準不答yīng
,但咱沒別的轍啦,不然就眼看著老九和村委會的名聲敗壞了?”老村長說的也有道理。
“這樣,報道這事的記者我悄悄派人去找,找著以后,金明,你去做工作。”“啥?為啥是我?”李金明大驚。“你招的事,當然你去平。”“村……村長,我……啥……啥就我招的事啊?”李金明后背冒出了冷汗。“那新聞上說的投資的事,明擺著是歐洛川捅出來的。這歐洛川最早是你請進來的,聽說跟他聊得歡,你不去,難道讓老九去?”“啊,對……我的意思是,村長,就該我去。只要你能找著記者……”“是呀,光想找這記者就難,大海撈針啊。甭管找得著找不著,這事先別讓老九知dà
。等麻煩解決了,啥時候合適告sù
他咱倆再商量。”
走出村長辦公室,李金明長出了一口氣。其實今日讀過網站上新聞的全文,他腦中立kè
反映出那天咨詢會后來找他的兩個自稱歐洛川派來談判的人,通過文章品味作者對村中重yà
事務的熟悉程度,王哲和呂紀極有可能就是編寫這篇文章的人。大院里其他人大約對他們沒啥印象了,李金明又后悔又猶豫,拿不準該不該把那個下午同他們的談話告sù
別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