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楚臣 正文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

作者/更俗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韓謙還是負責(zé)留守漢壽。

    武陵軍總計就編有高紹、田城、林海崢三營步甲以及楊欽一營水軍,即便不斷有新募兵卒補充進來,但前后經(jīng)歷數(shù)次血戰(zhàn),傷亡減員嚴(yán)重。

    目前加上輜重營,武陵軍也就七千人馬,從黔陽、龍牙、辰陽、沅陵、武陵,一路分兵把守,目前倘若還要再分兵來守漢壽,一旦發(fā)生意外,便沒有充足的兵力應(yīng)對。

    韓謙派人去見高承源,請高承源率所部主力到漢壽會合,石首此時的戰(zhàn)略地位有些無足輕重,僅需留少量兵馬防守即可。

    這樣即便發(fā)生什么意外,他們只要將沅江下游最重要的兩座城池守住,將叛軍轄地切割開,使其首尾難相顧,整個戰(zhàn)局就不會有什么大的反覆。

    姚惜水、春十三娘二女也沒有借口隨軍趕往湘江口,焦慮不安的隨韓謙留在漢壽,但她們所擔(dān)憂的意外都沒有發(fā)生,兩天后捷報便相繼傳來。

    五月二十八日夜,高隆使部屬打開白茅城東門,李沖率兩百扈衛(wèi)精銳第一時間殺入城中,控制住東門,但高隆對守軍的控制極為有限,很快全城便驚憂、沸騰起來。

    白茅城內(nèi)的幾名副將以及從漢壽率部逃入白茅的守將,對馬氏倒是忠心耿耿,即便有兩人沒有防備被高隆誘殺,但其他人在侍衛(wèi)親兵的拼死保護下,成功殺出高隆借夜宴將他們引進的包圍圈后,立即組織兵馬反撲東門,想要將東城門奪回來。

    高隆雖為白茅城的主將,但真正忠于他的嫡系親衛(wèi)僅三百余人,與李沖、文瑞臨會合后,死死守住東城門附近街巷要沖,拂曉之時,信昌侯李普、周數(shù)、洗英率主力兵馬殺入白茅城,激戰(zhàn)到午時,才拿下白茅城。

    雖然此戰(zhàn)傷亡不少,但所謂高隆有可能詐降、文瑞臨有可能設(shè)計相害的擔(dān)憂則一掃而空。

    確定高隆、文瑞臨可信,鄭暉便沒有趕去白茅城跟信昌侯李普會合,而是親率六千馬步軍精銳,馬不停蹄的直接穿插到潭州城北的岳麓山。

    白茅城遇襲時,潭州城守軍分出三千馬步軍沿湘江北上增援,但走到半途,白茅城便告失守,成百上千的潰兵往南逃來,這三千馬步軍收攏潰兵后,也是倉皇沿著湘江西岸的馳道,逃回潭州城。

    他們卻沒有料到岳麓山此時已然易手,潭州城內(nèi)的守軍也是一片惶然,都沒有人通風(fēng)報信,三千多叛軍毫無防備踏入鄭暉所布下的埋伏圈,都沒有扛過兩輪攻勢便四散潰逃……

    李知誥原本率部與張蟓之子張封率六千精銳進逼到江安城外,計劃與北岸的荊州兵馬會合后,先逼迫駐守江安城的馬元衡出城投降。

    誰都沒有洞庭湖南的戰(zhàn)事會如此的順利,確知信昌侯李普與鄭暉奪下白茅、岳麓山兩個關(guān)鍵點,李知誥、張封兩人隨后便直接放棄對江安城的圍逼,果斷率部南下。

    除了分出一部分兵馬加強武陵、云盤嶺等地防御,防備馬元衡有可能狗急跳墻率部沿沅江逃入防守空虛辰敘兩州外,其他兵馬在李知誥、張封兩人率領(lǐng)下,馬不停蹄的沿著沅江北岸東進。

    馬元衡這邊愛降不降,已經(jīng)無關(guān)大局。

    潭州所直接控制的幾座屯營軍府,主要設(shè)于白茅城、湘江以西、韶山以北的洞庭湖西南平原上。

    位于洞庭湖西南平原的桃江、益陽、寧鄉(xiāng)三縣境內(nèi),所設(shè)立的屯營軍府,總計安置有兩萬四千余兵戶,這也是馬家能在洞庭湖及湘江兩岸立足的根基。

    目前這些軍府兵戶里的丁壯健勇都被馬寅、馬循征調(diào)出戰(zhàn),也是最為忠于馬家父子的戰(zhàn)兵,但其眷屬家小都還留在桃江、益陽、寧鄉(xiāng)等地。

    要是桃江、益陽、寧鄉(xiāng)落入朝廷兵馬的手里,那這些戰(zhàn)兵還有幾分斗志,對馬家父子還能剩下多少忠心?

    說起來也是武陵、漢壽兩城的失守太快、太叫人猝不及防,馬元衡所部又被切割在北面的江安城,留守潭州城的主將都沒有來得及,手里也根本沒有多余的兵馬部署到沅江口的東南、將楚軍壓制漢壽不使之南進。

    叛軍留守潭州城的將臣,倉促間只能傳令將分散于屯寨的部兵眷屬家小,往寧鄉(xiāng)、益陽、桃江三城聚集,但誰又能想到白茅城隨即又這么快速的失守,就連潭州城北面的要隘岳麓山也被楚軍占領(lǐng)掉?

    這么一來,不僅馬寅父子在岳陽親率的兵馬南逃之路被切斷,寧鄉(xiāng)、益陽、桃江三地的部兵眷屬東逃之路,也被切斷。

    李知誥、張封率部從漢壽渡江,就直撲益陽、寧鄉(xiāng)、桃江而來。

    誰都知道拿下益陽、寧鄉(xiāng)、桃江三城,抵擋住叛軍的反撲,那叛軍里馬家父子所依賴的嫡系精銳將卒將士氣低沉,將變得毫無斗志。

    這大概也將是摧毀叛軍斗志最沉重而有力的一錘。

    益陽、寧鄉(xiāng)、桃江三城,都不過三五百守軍,哪里抵得住李知誥、張封所率虎狼之師的猛撲?都是象征性抵擋一番,便棄城而逃或獻城投降,在六月十日之前都悉數(shù)失陷。

    在六月十日之前,李知誥、張封所部主要時間還是浪費在路途上,甚至戰(zhàn)斗力減員最嚴(yán)重的,是那些跟不上行軍速度而掉隊的將卒。

    岳陽節(jié)度使季鐘琪看大勢已去,六月十四日囚馬寅、馬循父子打開城門出城,向坐鎮(zhèn)岳東大營的三皇子投降。

    馬元衡還稍稍有骨氣一些,拖后兩天在確知季鐘琪已經(jīng)投降后,才打開江安城的城門。

    十八日,文瑞臨潛入潭州,說服叛軍武將苗勇刺殺馬氏留守在潭州城內(nèi)最后一個核心人物,被馬寅封為兵部尚書、大都督的潭州守將馬子畫,潭州城內(nèi)六千守兵隨后四分五裂陷入一片混亂。

    信昌侯李普隨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奪下數(shù)百年來便雄立湘江之畔的潭州城,也使這座城周四十余里的雄城免于戰(zhàn)火的摧殘。

    至此,除了潭州南面的邵州、衡州,還在叛軍將領(lǐng)趙勝、羅嘉的掌握之下外,八百里洞庭湖則已經(jīng)全部回歸大楚朝廷的懷抱。

    而這一天,出使蜀地、達成和談協(xié)議的溧陽侯楊恩,攜蜀王次子、長鄉(xiāng)侯王邕一行人才剛剛抵達漢壽,準(zhǔn)備跟乘樓船軍水師戰(zhàn)船南下的三皇子楊元溥以及沈漾等人會合。

    在漢壽得知潭州已經(jīng)拿下,在州衙后宅的假山?jīng)鐾だ锟吹叫挪罾钇张扇藗骰氐男艌螅瑮疃鞫加X得有些難以置信,目瞪口呆的問韓謙:“潭州城這就已經(jīng)拿下?”

    “信昌侯派人傳來的消息應(yīng)該不假。”韓謙微微一笑,說道。

    楊恩瞥了一眼站在涼亭外眺望沅江水色的蜀王次子長鄉(xiāng)侯王邕,壓低聲音苦澀的問韓謙:“那我費老鼻子勁,冒著性命危險出使蜀地,說服蜀主與我朝和睦共處是為哪般?”

    事實上,也是在確知李知誥、周數(shù)、周憚、范祥等人率萬余水步精銳西進后,蜀主王建的態(tài)度才扭轉(zhuǎn)過來。

    那時,金陵對潭州削藩只剩下兩個可能的結(jié)局,要么全面擊潰叛軍、收復(fù)潭州,要么楚軍的這一部分精銳被殲滅,從而元氣大傷,再無力與蜀軍共同牽制更強大的梁軍。

    蜀主王建自然不愿意看到第二種結(jié)局,那就只能同意從夷陵撤軍,與楚和談,坐看楚軍收復(fù)潭州,為表示誠意,甚至還派次子王邕隨楊恩東進。

    只是誰都沒有李知誥等將率部西進后,戰(zhàn)事進展會如此的迅猛,楊恩、王邕剛剛出川,潭州就已經(jīng)幾乎平定了?

    在使蜀期間,楊恩遭受四次刺殺,而且這四次都是蜀軍護衛(wèi)他的兵馬有意露出破綻,使刺客成功潛入他的居所,要不是趙無忌、奚發(fā)兒以及張蟓所派的幾名高手拼命保護,他能不能活著回楚地還是兩說呢。

    韓謙微微一笑,壓低聲音笑道:“楊侯使蜀當(dāng)然是有意義的,要不然這一仗不會這么輕松。”

    也是正因為楊恩使蜀,一開始就成功誤導(dǎo)叛軍將前期的防御重點往荊州南面的江安城轉(zhuǎn)移,將朗州腹地的兵馬調(diào)走相當(dāng)一部分;也使叛軍錯誤的以為楚軍會等到楊恩使蜀有結(jié)果之后,才會真正的發(fā)動攻勢,一直到信昌侯李普趁亂攻下潭州城,不要說在岳陽、江安的叛軍沒有分兵回守腹地,衡州、邵州有著更為寬裕的兵馬,也沒有及時北進。

    雪峰山之間是有古驛道銜接邵州、敘州,但這條古驛道極為險僻,沿途還要經(jīng)過十?dāng)?shù)座番寨,無論是邵州還是敘州,都很難對對方用兵。

    不過,邵州諸城,前前后后一直維持近一萬二千余兵馬守御。

    而邵州東部的衡州,叛將趙勝麾下更是集結(jié)近兩萬兵馬。

    此時能威脅衡州的楊致堂所部,僅有一萬三四千州營,戰(zhàn)斗力較弱,與衡州兵馬試探性的打了幾仗,敗多勝少,此時僅有余力守住袁州、洪州。

    倘若叛軍從邵衡兩州抽調(diào)兩萬兵馬填入被武陵軍威脅的腹地,整個戰(zhàn)事說不定真要膠著到蜀軍撤兵之后才有突破的可能。

    怎么能說楊恩使蜀沒有意義呢?

    這時候楊欽跑過來說道:“船只已經(jīng)備好,大人與楊侯何時動身?”

    “臨江王應(yīng)該快到白茅了吧?我們此時趕過來,說不定能與臨江王一起進潭州呢!”長鄉(xiāng)侯王邕轉(zhuǎn)過身來,揚聲說道。

    韓謙朝長鄉(xiāng)侯王邕揖禮道:“長鄉(xiāng)侯不嫌路途勞頓,我們便乘船去跟殿下會合。”

    長鄉(xiāng)侯王邕乃是蜀主王建的次子,時年才二十六歲,面如冠玉、目如朗星,身穿一襲白色綢衫,顯得十分的風(fēng)度翩翩,流露出溫潤如玉的氣質(zhì)。

    蜀軍稍弱,王建割據(jù)蜀地被迫向梁帝稱臣,接受梁國的冊封,因此他幾個兒子都是封侯而不封王。

    楚蜀開國以來,還沒有接壤的邊境爆發(fā)過大的沖突,因此韓謙組建左司之后,短時間內(nèi)還沒有分派有限的人手潛入蜀地,楊恩使蜀,趙無忌、奚發(fā)兒他們相隨護衛(wèi),也是左司第一次有人踏入蜀地。

    韓謙對蜀地的人物風(fēng)情還不甚了解,卻也知道長鄉(xiāng)侯王邕其人多才多藝,猶善詩詞,堪稱大家,即便是金陵也流傳其文名,可以說是蜀地第一流的風(fēng)流倜儻人物。

    不過,王邕為其胞兄、蜀王世子王弘翼猜忌,沉溺詩詞佛事,絕少參與蜀地軍政,他這次奉命出使大楚,多多少少有充當(dāng)質(zhì)子的意味。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江油市| 沙湾县| 新野县| 辽源市| 紫阳县| 永新县| 盐边县| 霍城县| 沂南县| 龙陵县| 高碑店市| 密山市| 兴安县| 始兴县| 张掖市| 平山县| 金堂县| 长阳| 松原市| 绿春县| 临潭县| 崇明县| 江永县| 桃江县| 泾源县| 阜新| 临澧县| 梁河县| 滦南县| 赫章县| 大邑县| 本溪市| 塔城市| 天气| 龙陵县| 晋中市| 玉林市| 兰考县| 沧州市|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