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之前他們是沒有親眼看到。這次看著這么小的孩子有模有樣的打著太極,還真是讓人忍不住的覺得有些好笑。
上午九點多的時候,王伶韻的爺爺、奶奶過來了。
王伶韻第一時間就看到了,立刻沖了過去。
爺爺和奶奶二個也是想孫女想的不行,這從昨天早晨到今天,他們總覺得身邊少了什么。
總忍不住的抬頭四處看孫女,沒有看到才想起來,孫女跟著小兒媳回娘家祝壽去了。
整天他們心里都空落落的,想孫女想的不行,所以今天早早就過來看孫女。
爺爺和奶奶二個接住像顆小炮彈一樣沖過來的孫女,忍不住抱了起來。
“在外公家有沒有聽話。”奶奶語氣還是那么的溫柔。
王伶韻像是想要得到爺爺、奶奶的表揚一樣。話中透露著驕傲。
“靈靈很聽話,而且靈靈有聽爺爺的話,早晨很早就起床打坐和練太極了,靈靈是不是很棒。”
其實這幾年天天被爺爺帶著早起打坐、打太極都已經習慣了。
“嗯,不錯,這次算你乖了。等回家我讓你奶奶給你做好吃的。”摸摸孫女的小毛腦袋,老爺子開心的很。
看來讓孫女出門的事要少點,不然他和老伴想孫女卻看不到,那多難受啊。
在他們爺孫二個聊了幾句后,董秀秀和她親娘杜民蘭過來了。
“親家過來啦,瞧我這小外孫女,我們都沒看到呢,她一下兒就發覺了。眼睛尖的很啊(眼睛好的意思)。都進去坐吧,站這曬太陽多熱啊。”
杜民蘭揚著笑,帶著親家進屋里,現在王伶韻外公正在陪著客人在聊天呢,是以只有她出來。
院子里面打了三個臨時土灶,一個做飯,一個蒸菜、一個專門燒水給客人喝。
還有二、三個小爐子燉著一些燉菜。其他的炒菜都準備在廚房里面炒。
現在都是靠人砍柴、劈柴,整個院子里王伶韻的外婆、舅媽還有她媽媽忙個不停的洗菜、洗碗、切菜,給大廚打下手(做幫手)。
三個舅專門燒火、劈柴、端東西,也是沒有閑下來。掌廚的那位是請的他們千樹村一位手藝好的大爺。
客人都坐在靠著堂屋這邊的空地上聊著天,聞著那讓人垂涎欲滴的各種菜的香味。
這個場景是前世的王伶韻沒有看到過的,到了現代城里人請客都是在酒店請客,不用自己動手多省心、省力。
農村請客差不多都是在家里,然后請手藝好的廚子來家里做飯菜請客。
不是農村的想省錢,不想去簡單去城里的酒店請客,是因為如果在家里吃,隨便一個請客宴席那是吃三頓飯以上。
如果去城里的酒店就只能吃一頓飯。那樣親戚朋友會覺得化不來,說主人家小氣摳門。
在家里花的錢也不少,甚至比在城里請客還貴呢,而且人也操心、忙碌。但為了面子還是要這樣做。
21世紀就算是在農村也都是燒天然氣,最普通也是燒蜂窩煤,燒柴的很少了。
因為宜城這邊又不是山里,燒個柴還要去幾十里外的河東去砍。在附近種的樹你要砍?
可以!一顆普通的楊樹要幾百,你買不買?
不想買?你等刮大風、下大雨后等附近那些從樹上刮下來的樹枝燒?誰知道要等多久。
在七十年代的宜城哪家快沒柴的時候,家里的男人就會拉著板車,帶齊三天的饅頭這類可以放時間長的干糧。
去離這邊快六十里路的河東那邊有一片的小丘陵,小丘陵不高,但勝在地方大。
土質不好,種不了莊稼,也沒什么大樹,大多數都是稍微比胳膊粗一點的花嶺樹。
這種樹做不到家具,當柴燒就剛好,所以這邊不禁止你來砍柴的。
如果不能來這砍柴燒,那宜城這么多的人都沒有柴燒,也做不了飯菜。當然如果在那邊看到大樹,還是不能砍的。
而且那邊還專門安排了守山人,就是怕有人偷偷砍大樹。
這邊罵人絕后或者哪家沒個兒子,外面都會說,他們家以后燒火的柴都沒人砍。
當然這些話題扯遠了。老爺子夫妻二個在王伶韻外公家吃完晚飯后,當天晚上還是帶著小孫女回去了。
理由是,他們忙了一天,還要操心小孩那得多累,他把靈靈帶回家,讓他們晚上多休息,明天還要早起忙早餐呢。
明天早晨他們還會帶著孫女過來,讓她外公、外婆看的。
董秀秀能說什么呢,當然只有同意。
原本她還以為今天晚上還可以和女兒睡一晚上,誰知道就被公公、婆婆把女兒帶走了。
第二天早晨王伶韻再跟著爺爺他們去了外公家吃中飯才回家。
因為她爹媽在客人吃了早飯后,還要幫著董秀秀娘家收拾借來的家具、碗碟這些東西。
等都收拾好后,拎了些外公家打包給的一些剩下的葷菜,才全家一起回來。
之后的日子王伶韻還是一如以往的跟著爺爺學習道術。一直到了九月王伶韻被送去上學。
而且還有個好消息就是王伶韻的媽媽董秀秀懷孕了。
本來在生下王伶韻后六年都沒有懷孕,王忠軍他們還以為以后估計就這二個孩子。
有一兒一女湊成個好字,他們也滿意了,沒想到竟然還能有老三。這可是讓王忠軍夫妻二個開心的很。
時光如水,蜿蜒而過。轉眼就到了81年,宜城農民等到了分產到戶的通知。
這在當時的農民聽到后,簡直不敢相信,還能有這好事,田地還能不要錢的給自己種。
甚至他們總覺得田地肯定還會再被收回去。即使是后來說每年要交田地稅,大家還是沒有太相信。
在宜城這邊交田地稅也叫做交提成。因為田地稅的計算方法就是。
固定旱地和水田每年的收益是多少,然后提取收益中的幾成上交國家,所以交提成的說法,就是這么來的。
當時分田地,是按每家每戶的人口來分,水田和旱田都是每人按半畝田來算。
因為田地的地方有好有壞,有近有遠。讓村長來分,如果分到不好的位置誰也不會同意。
所以就通知每戶的出一人做代表來抓鬮,你自己抓出來的位置在哪兒那就是哪兒,好壞那怪不了別人。
老爺子當仁不讓的讓王伶韻來抽。結果當然也不負眾望的拿到了讓全家都非常滿意的田地位置。
上半年分田到戶后,各家就到自家田地做事,當年下半年秋收后。
每家都是一直到把糧食拉進了自己家新修的糧倉里,才有一點真實感。
這田以后真是屬于他們自己。只要不是大天災,人肯下力氣,那絕對就不怕吃不飽了。
當然每年還要交稅。交完稅后田里面的產出都是自己的。秋收忙完后,王家村高興的舉行了一次全村聚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