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個新房子里沒有床,所以就算是帶了被子和棉花套也沒地方睡。
王忠軍和妻子跟著大哥一家在樊城的旅館過了一夜。第二天又是一天跑來跑去的買家具、運送家具。
這次是打算在這里住上個幾十年的,所以買的家具也沒買舊的或者是差的。
等到下午4點,王忠軍帶著老婆董秀秀趕汽車回宜城。
王忠國當然是想留弟弟在這里過一夜的。
小弟幫他幫著忙前忙后的搬東西、搬家具的,都沒能好好的吃頓飯。現在就又要回宜城.
但是明天弟弟上班的時間了,現在不走,明天弟弟上班肯定來不及。
所以他把弟弟、弟妹送到車站,他買好了車票看著他們離開,回了宜城。
現在老家只剩下了王忠軍一家、二位老人和因為沒有升學考還在最后努力沖刺中的王雅梅。
王雅梅在知道她能去樊城這個大城市生活、上學后,那學習的熱情直線上升。
而且她現在離考試還不到一個月了,一個星期最多只能回來一天,最后的半個月甚至都沒有放假。他們這些初三的學生都抓在學校做最后的復習。
爺爺、奶奶沒有什么可以幫她的,只能是給她多多的錢,然后隔一天讓王忠軍帶些家里做的好菜給王雅梅補補。
可還沒等王雅梅考完試呢。王伶韻的大姑姑哭著回來了。
大姑王文蘭性子是個大氣的人,不喜跟人計較,所以跟熟悉人的關系都不錯.
王伶韻出生這么長的時間從來沒有看過大姑笑臉以外的表情。
奶奶一看自己大女兒竟然哭著回來了,自然是趕緊上前安慰、詢問。
等過了一會兒后,王文蘭難過的心情終于在自己親媽的安慰下好點,停止了哭泣。
說了這次她難過的原因。
原來事情是因為大姑的婆家分家的事。
要說分家吧,其實大部分結婚后的兒女都想父母能早點分家,自己過自己的小日子。
當然好吃懶做,只想靠別人養的除外。
大姑當初聽到能分家自然也是在心里開心的很。但是那分家的結果讓她很不開心。
大姑的老公在婆家排第二,這也是當初老爺子故意安排的。除了姑父李建國的性子不錯,八字和大姑也合以外。
老爺子是想著大姑父不是老大,通常父母分家后想讓誰家養老的選擇,不是老大,就是老幺,很少有人會選老二的。
這樣大姑婆家分家以后,沒有公婆跟著她家一起,那她日子過的也舒心一些。
可是現在問題就是出在這里。這公婆吧,當然看重大兒子,也是跟著大兒子一起生活.
所以家里的財產分給大兒子是占大頭的。
心疼小兒子,所以剩下的小頭里面小兒子家又占了多一些。
最后分給王文蘭老公的只有二畝的旱地,和她們住的二間房子。
你別說二畝的旱地就很多,現在的農產品價格低的很.
二畝旱地所有的收益,在交了提成,估計也就只夠一年買油鹽的錢。
菜園子倒是按人頭分了,二畝旱田的這些錢買了油鹽,那糧食怎么辦?不可能人光吃菜不吃飯了吧。
大姑和大姑父當然是不同意,先是和公婆理論,但是公婆就一句話,二兒媳娘家不是有錢嗎?還在乎這點的田地?
王文蘭氣哭了,自己娘家再有錢,可是自己都嫁出來了。還能再跑去問娘家爹娘要錢補貼自己?
這如果傳出去了,不說自己親兄弟高不高興對她有沒有意見了。
別人聽到了,你讓她怎么出門去見人。
而且她當初嫁過來時,帶的那些個嫁妝,比同村的那些媳婦們要多上幾十倍。
當年的女子嫁人,差不多都是一身新衣服就過來了。
有的甚至連件新衣服都沒有,光穿著舊衣服里面比較好點的衣服就嫁人。
好點的就是新衣服、新被子
她結婚比較早點,在六十年代初期她就嫁過來丈夫家了。當時還沒那十年浩劫,沒人會抓著你結婚怎樣。
當初的她不說是全套新衣服、被子、她娘家甚至送了新衣柜、新床,那個衣柜還是個雙開門的。
她爹娘還給了她五百塊的壓箱錢,但她爹讓她別說出去。
她爹說給金銀首飾那太顯眼,一個農村的,能戴著那東西去田里干活?
給什么不如給錢實在,這事她只跟她丈夫說了,別人都沒說。
那個時候不說婆家這個村子,就算是王家村嫁女兒都沒有人這么大方的。
她們這邊種的樹少,也沒什么好木頭,只能是去離這五、六十里的山里買木頭。
哪個人不曉得,想弄個好點的家具要花多少錢,當初的婆家在外人面前也很是有面子。
這么多年,她也沒仗著自己娘家好,就在婆家不做事、給人臉色吧。
她也是跟著所有的農村兒媳一樣,努力干活,跟丈夫掙的錢都全部上交。
家里沒吃的時候,還拿出自己的嫁妝錢,讓丈夫偷偷去黑市買了糧食拿回婆家,讓全家人能填飽肚子。
可是現在這事竟然是公婆覺得她有錢不用給她家分田地的原因了。
以前看著公婆對自己雖然沒個笑臉,但也沒有給她氣受什么的。沒想到盡把壞心思留到了現在。
底下的二個妹妹、一個弟弟都結婚了,不需要她家做牛做馬的掙錢了。
就一句家里沒錢,幾個弟弟、妹妹結婚都花光了。然后二畝的旱地把她們一家給打發了。
哪有這么好的事,她們跟公婆爭辯沒有結果。只能是找到了村子來幫忙游說。
可是這事吧,屬于家事的一種。所謂的清官難判家務事就是這樣。
以現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來說。家里的一切都是父母的。
分家時父母給你什么,那就是什么。如果沒有父母哪有你?不給你東西?你自己難不成還要父母去養你?
當然分家太過偏心的父母不是少數,有的在別人的指指點點中,要點面子的還是再給分的太少的兒子補一些。
但有些不要個面子的不在乎。
你說你的,我又不少塊肉。名聲算什么,兒子、女兒都結婚了。
也不怕名聲不好聽。過個幾年誰還記得這事?
現在大姑婆家大哥的兒女適齡的都結婚了,年齡小的還得過幾年。就她二個兒子也快到了結婚年齡。
大兒子也都已經18歲了。小兒子現在16歲。分家又沒給一分錢。
這快二十年的時間了,當然爹娘給的500塊花的也沒多少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