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之我是阿斗 正文 劉禪

作者/劏個老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shàn)(207-271年),即蜀漢后主,字公嗣,又字升之(《魏略》),小名阿斗。劉備之子[1],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云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后入蜀,蜀漢建立后被封為太子。于公元223年繼位為皇帝,在位42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并支持姜維北伐,在位后期寵信黃皓,統治**。公元263年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投降,蜀漢遂為曹魏所滅。蜀亡后,被送往洛陽,受封為安樂公,后在洛陽去世。

    中文名:

    別名:公嗣、升之、阿斗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公元207年

    逝世日期:公元271年

    職業:皇帝→安樂公

    主要成就:發展經濟,與民生息,后自攝國事

    謚號:思公(晉)、孝懷皇帝(漢趙)

    廟號:仁宗(漢趙)

    年號: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在位:42年

    享年:64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由劉備的妾室甘夫人所生,是劉備三位庶子中最為年長的[2-3]。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派曹純領五千虎豹騎在長坂坡大敗劉備,劉備率領張飛、趙云等數十騎棄其妻子而逃,趙云卻反身殺入曹軍救出了襁褓之中的。

    三國志12的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被嫡母孫夫人攜返東吳時被張飛和趙云截下[4]。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封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自立為帝,建立蜀漢,立為皇太子。為了讓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劉備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并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又令其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其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于此。

    登基為帝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四月,劉備在永安宮去世,五月,繼承皇位在成都稱帝,時年十七歲。尊封吳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換年號建興[5]。

    繼位初期,根據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同年,冊封張飛之女張氏為皇后。這一年,蜀漢國內叛亂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據本郡反叛,后有夷王高定起兵。諸葛亮為穩定形勢,派尚書郎鄧芝出使吳國,與孫權修好。

    公元224年(建興二年)春,蜀國致力發展農業生產,停止征戰讓百姓休養生息。

    公元225年(建興三年)三月,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于是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合為云南郡,又分建寧、牂牁二郡合為興古郡。十二月諸葛亮班師回成都。

    從公元228年(建興六年)到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多次北伐與曹魏交戰,雙方互有勝敗。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在渭濱病逝。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因爭奪權力不和,領兵互相攻打,魏延兵敗逃走;楊儀斬殺魏延,統率各路兵馬撤回成都。大赦天下,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鎮守漢中。任命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

    公元2年(建興十三年)正月,中軍師楊儀被貶為庶民并遷住漢嘉郡。夏四月,升任蔣琬為大將軍。

    公元236(建興十四年)四月,前往湔縣登臨觀阪,觀看汶水水流,十天后返歸成都。指示武都氐王苻健率領氐民四百多戶徙遷至廣都。

    公元237年(建興十五年)六月,皇后張氏逝世。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正月,立前皇后之妹張氏為皇后。大赦天下,更改年號。立皇子劉璿為皇太子,皇子劉瑤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率軍出成都進駐漢中。

    從諸葛亮死后到“自攝國事”,在費祎、董允、蔣琬等賢臣的輔佐下,尚不敢亂來,蜀漢維持了近三十年的統治,之后的十年為姜維北伐,但此時。而且逐漸昏聵,對于宦官黃皓也頗為寵信,姜維畏懼黃皓,只得擁兵屯墾漢中的沓中。

    去世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將鐘會、鄧艾等大舉伐蜀,鄧艾偷渡陰平大軍壓境,與群臣商議如何抵御,決定派諸葛瞻領兵迎戰,但諸葛瞻戰敗。之后,接受譙周的建議,向曹魏投降。

    連環畫《樂不思蜀》

    蜀漢亡后,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囑咐演奏蜀樂曲,并以歌舞助興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見到,便問:“安樂公是否思念蜀?”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他的舊臣郤正聞此言,趁上廁所時對他說:“陛下,下次如司馬昭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后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聽后,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么像是郤正說的?”大感驚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6]。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余生。而這就是樂不思蜀一典故的來歷。

    公元271年(泰始七年),去世,晉謚為思公[7]。西晉末年,劉淵起事,國號為漢,追謚為孝懷皇帝。

    編輯本段

    歷史評價

    陳壽:“后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后,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又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于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后,茲制漸虧,優劣著矣!”[8]

    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司馬昭:“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薛珝:“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

    李密:“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

    孫盛:“1暗弱,無猜險之性。”“2禪雖庸主,實無桀、紂之酷,戰雖屢北,未有土崩之亂,縱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東鄙以思后圖。”

    李特:“有如此江山而降于人,豈非庸才?”

    常璩:“主非中興之器。”

    張璠:“懦弱,心無害戾。”

    王崇:“后主庸常之君,雖有一亮之經緯,內無疏附之謀,外無爪牙之將,焉可括天下也。”又曰:“鄧艾以疲兵二萬溢出江油。姜維舉十萬之師,案道南歸,艾易成禽。禽艾已訖,復還拒會,則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遠至五城。使艾輕進,徑及成都。兵分家滅,己自招之。然以鐘會之知略,稱為子房;姜維陷之莫至,克揵籌斥相應優劣。惜哉!”

    三國殺原畫

    朱敬則:“若乃投井求生,橫奔畏死,面縛請罪,膝行待刑,是其謀也。馬上唱無愁之歌,侍宴索達摩之曲,不思隴蜀,叔寶絕無心肝,對賈充以不忠之詞,和晉帝以鄰國之詠,是其才也。縱黃皓,嬖岑昏,寵高壤,狎江總,是其任也。剝面鑿眼,孫皓之刑;棄親即讎,高緯之志。其馀細故,不可殫論。聽吾子之懸衡,任夫人之明鏡。”[9]

    羅貫中:“1祈哀請命拜征塵,蓋為當時寵亂臣。五十四州王霸業,等閑拋棄屬他人。”[10]

    “2魏兵數萬入川來,后主偷生失自裁。黃皓終存欺國意,姜維空負濟時才。全忠義士心何烈,守節王孫志可哀。昭烈經營良不易,一朝功業頓成灰。”[11]

    周壽昌:“五丈原頭大星夜隕,至千載下猶有余恫。廖(元儉)[公淵]、李正方俱為武侯貶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為此疏,直是全無心肝。使非后主之明斷,則讒慝生心,乘間構釁,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禍,明張太岳籍沒之慘,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變矣。見疏生怒,立正刑誅,君子謂后主之賢,于是乎不可及。”

    蔡東藩:“成都雖危,尚堪背城借一,后主寧從譙周,不從北地王諶,面縛出降,坐喪蜀土,是咎在后主。”[12]

    編輯本段

    墓址

    公元271年,蜀漢后主死在洛陽,葬于孟津平樂鎮翟泉村東。上世紀60年代,墓還有高7米、直徑15米的大冢。由于洛陽市文物部門經濟上的捉襟見肘致使之墓已經夷為平地。

    編輯本段

    家族成員

    后妃

    敬哀皇后,張氏,張飛長女。為太子時立為太子妃。于223年立為皇后,237年去世。

    張皇后,張飛次女。敬哀皇后死后,于238年正月立為皇后。蜀漢滅亡后,隨到洛陽。

    王貴人,后宮,劉璿生母。

    李昭儀,后宮,蜀漢滅亡時自殺。

    子女

    見于《三國志》記載的有以下七人,其中劉璿于蜀漢亡后被殺,劉諶于亡國當日自殺,其余投降并與后主同時被遷往洛陽。在永嘉之亂后“子孫絕滅”[13]。

    長子劉璿,延熙元年(238)立為太子,蜀漢亡后,鐘會在成都作亂,被亂兵殺害。

    次子劉瑤,延熙元年(238)封安定王,蜀漢亡后投降。

    三子劉琮,延熙十五年(252)封西河王,景耀五年(262年)病亡。

    四子劉瓚,延熙十九年(256)封新平王,蜀漢亡后投降。

    五子劉諶,景耀二年(259)封北地王,曾反對譙周降魏的提議,但被拒絕,遂于蜀漢亡國當日自殺。

    六子劉恂,景耀二年(259)封新興王,蜀漢亡后投降。繼承了的安樂公爵位。

    七子劉虔,景耀二年(259)封上黨王,蜀漢亡后投降。

    兄弟

    劉封

    鄉侯劉永

    安平悼王劉理

    編輯本段

    軼事典故

    名字由來

    ,小名阿斗。據傳之母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斗而懷孕,所以的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詞形容庸碌無能的人。

    名字讀音

    中的“禪”字現今雖然有兩個讀音:“shàn”與“chán”。結合歷史實情,此處

    像[14]

    應該讀“shàn”。原因至少有三:

    一、字公嗣。名、字相配是古人取字的慣例。僅以三國人物為例,就有諸葛亮字孔明,黃蓋字公覆,周瑜字公瑾等等不勝枚舉。若禪字讀chán,那它和嗣字有何關聯?而若它讀shàn,則和嗣字成相輔相成的關系。一禪一嗣,一讓一繼。

    二、禪字的chán的讀音何時而有雖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和佛教有直接關系。按正式文獻記載,佛教在漢朝才剛傳入中國,(漢明帝為了使得中印交好,所以支持傳播進中國),而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不過百余年,且道教與儒道極盛,佛教影響甚微,而且也沒有明確證據證明劉備篤信佛教,那么何以給當時唯一的兒子用佛教用語取名?

    三、字公嗣,名與字的意思就是繼承的意思。同時,劉備曾收羅侯寇氏之子寇封為義子劉封。劉封生年不詳,但請注意劉封死于220年,生于207年,劉封死時不可能只有13歲,所以一定早于生,那么劉備有可能故意給兒子取名,正好來寓意“封禪”。

    編輯本段

    藝術形象

    歇后語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各類形象(12張)

    阿斗的江山——白送樂不思蜀

    對著趙云摔阿斗——收買人心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司馬昭試探投降——樂不思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盱眙县| 漾濞| 遂平县| 永仁县| 平乐县| 涞源县| 临城县| 灵台县| 三原县| 锦屏县| 衡阳县| 黄浦区| 托克托县| 新乐市| 大足县| 丰城市| 册亨县| 麻阳| 金溪县| 怀化市| 潼关县| 滦南县| 宁乡县| 特克斯县| 麟游县| 兴安盟| 怀远县| 长沙市| 元谋县| 金塔县| 股票| 万年县| 武穴市| 定安县| 泸溪县| 华容县| 西宁市| 贵定县| 鄢陵县|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