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也算是古城了,上古時代分別稱亳、宋國、梁國,一度是商朝時商王帝乙長子、紂王的庶兄微子的封地,到了隋始置為宋州,治睢陽(既今河南省商丘市),唐代置睢陽郡后改稱宋城。
也就是另一個正常時空,大名鼎鼎的睢陽保衛戰的發生地,一代名臣真源縣縣令張巡,就是在這里聚義兵抗擊安史叛軍,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數載,屢屢大敗安史叛軍,殺傷敵軍數萬,血戰以保障江、淮財賦重地,然后在賀蘭進明等各路友軍始終坐望的情況下,最終僅余餓的骨瘦如柴數百人時,方才城破而死。
期間發生了許多“草人借箭”“城外奇襲”“詐降退敵”等可歌可泣的典故,最著名也最具爭議的莫過于“殺妾以食軍民”的故事。正是因為考lǜ
到這個段子和兆頭有些不好,打宋州前我才格外把蘇蘇給送走了,防止觸發某些歷史事件和成就。
而在這個時空,那位穿越者前輩,顯然出手干預了這位英烈級人物的命運,包括從河北親自帶兵南下救援,因此這位張中丞,最后沒死在睢陽,反而以忠烈義勇之名在朝中青云直上,從軍鎮使做到節副、節帥、大都督,最終出將入相登閣為樞密使,成為梁公龍武系的重yà
政治盟友。
而乙未之亂中,對于京畿梁氏倒臺居中出了大力,事后又悔恨自殺的樞密副使張旬,便是出自其后人。期間時勢遷變,可謂是令人稀噓啊。
話說回來,承光中興之后,繼立李唐大統的洛都朝廷,就在宋州置歸德軍,以刺史兼任軍使,為河南屏藩之一。然后在后來洛都之變中,歸德軍因為站隊的表現不佳,而差點被撤廢掉,直到大梁北伐之后,作為參加徐州會戰的外援,歸德軍大部在埇橋一戰幾乎全數覆滅,自此名存實亡。
宋城,我回憶著這些種種,一邊裝作聚精會神的,正在逐一聽取他們的抱怨,沒錯,就是抱怨,來自各地駐軍的抱怨、可謂是反響如潮,都是在管理地方上遇到的困境和難題。
畢竟,讓這些三五大粗習慣拿刀砍人的軍將們,去做那些拿筆桿子和書貼的官員文吏擅長的事情,委實有些勉為其難,沒有些反響才怪呢。
不過,把他們放到各地去秋收籌糧,也是某種政務雛形上的考驗和鍛煉,主要是為了將來治理地盤的需yà
,能夠發掘出既能夠領軍又有治政潛力的人選。因此沒有過多的指導和限定,只是派出些許擅長基本統計和書寫記錄的見習虞侯,作為當地的輔理。
而是在有所限制和盡量避免使用軍隊作為暴力機器的前提下,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臨機應變的想象力,來盡可能的完成任務。
根據底下士兵委員會的反饋,手段比較聰明的,直接采取軍管編戶套用過去,然后按照人頭支派需yà
;
穩妥一點的就是按部就幫,本軍對待破城后的老辦法,把當地有所威望和影響的頭面人物,強行從家里召集起來,然后給他們布置任務,直到完成才能放回去。
比較粗暴的就是事先打聽好誰的家業最大,然后直接上門討要分派,派兵住在對方家中,就地督促整個進程。
雖然有一些反抗、沖突和死傷,但是都在可以接受的范疇內,沒有過多的濫施武力,也沒有敢肆意擴大清算范圍。
然后,底下反應最多的還是部隊擴編后的連鎖反應,之前是老抱怨人手缺乏,總覺得各種不夠用。
但是現在卻是普遍在抱怨部隊擴張的太快,因為按照現有相對成熟的操條和制度,培養合格的士兵和基層骨干,是需yà
相應的投入和時間,才能有所見效的,具體的人手就那么多,一攤薄開來,很多東西都沒法跟上了。
負責標兵團的穆隆主要反應是,通過標兵團培養出來的士官,周期頗長而數量都相當有限,這段時間被抽人換血的太厲害,已經影響到日常的運作了。
而作為總訓官的韓良臣,也難得表示出某種異議來,教導隊的任務過于繁重,又是帶隊出外清剿,又是對內整訓,實在有些疲于奔命不敷所用了。
主要是軍官和士官的培養,已經有些跟不上了,而部隊的戰斗力水準,很大一部分就是靠這些有經驗的基層骨干和中堅力量。
人的勇氣和信心,是會相互影響和感染的,有這些基本點種子在,只要打過幾場戰斗的熟悉磨合,就可以可以很快形成整體的基本戰斗力來。
我的對策,就是把親直團里的大半人手,直接借調支派給他們,作為暫時的替換和補充。反正不是在戰地中,我個人的安危,也用不上這么多人來負責,沒有必要閑著。
然后是副材官孔吉吉抱怨,自從輔軍接受了神彪軍參差不齊的裝備,而增強火器化比例之后,對于后勤維護修造的壓力,那是水漲船高,翻了幾番了。
而他手下的軍械小組,還要負責多種已經列裝和預定投入的,制式武器的戰地實驗數據和細節改良。
畢竟后勤軍匠就那么點人,一下子變不出那么多合格的熟手,如果因為過渡操勞和疲憊,導致操作失誤和差池,那是會要人命的。
我只能答yīng
他專門組織人手到各輔軍大隊去,進行現場的安全操作和保養的示范,然后把拆解清理搽試上油打磨之類的,日常簡單維護和保養這一塊,移交給士兵自行負責,好解放出更多專業熟手來,負責更專業的維修和改進實驗。
正當我分駐后方的部下們,正在和后續跟進的官軍,相繼移交出毫州、陳州方面的防務,當然撤走前,能幫空就盡量幫空的原則,幫zhù
接防的友軍“減減負”,帶著滿載的車馬和蹣跚的人群,北上宋州的時候,我這里卻又發生一件事情。
江西行司居然派人來交涉,我第一反應是,難道我殺人劫奪的事情,就這么快就泄漏了?,然后才從片刻環路暗中不動聲色的反應過來,他們恐怕什么證據都沒有,不然就不是交涉這么簡單了。
隨后我才知dà
,卻是因為前期在爭奪北軍輜重隊的紛爭中,被我扣押下來的那一團人,說實話,他們的效率也實在太慢了,等我敵人都打跑了戰打完了,到現在才有所反應。
然后我接到相應的文書,才知dà
就連這場前沿交涉,也只是附帶的借口和幌子,對方根本不在乎這點人的死活,他們主要的目的,卻是以比鄰友軍的身份要求我部提供協力,比如從許州出兵牽制汝州的后方,以間接幫zhù
中路軍,徹底打通都畿道外圍的南部線。
負責來書的也不是別人,而是結束了天南后方的閑投冷置,重新調到前線來的魏晨,他現在已經是中路大軍的神衛軍統制,兼汝南討擊使。
他的來信除了敘舊,居然多少還有挖墻腳的意思,大抵是稱贊了一番東南路這里人多勢眾,將星云集,但捎帶了一下是競爭激烈也不容易混出頭的情弊,而中路雖然補給東南路的規模。但在帥司說話管用的大人物里,很有些顏公的故舊,也對我頗為關注云云。
暗示可以通過大本營的活動,想辦法將我這只人馬,以借調之名歸列到中路軍去,言稱必有大用,凡錢糧淄給萬事優先云云,顯然實現也做過相應的工作,對于我部的尷尬地位,有所掌握。
這個建議倒是讓我很有些受寵若驚,又有些動心起來了,曾幾何時我和我的人,居然成了別路帥司看上的香餑餑了,畢竟,據我所知的情況分析,中路軍受挫于汝州一線,很是打了幾個大戰,前沿的軍力有些緊張,如果借調過去,說不定還能夠真的得到更多好處和重用。
不過這也意味著放開眼前大多數,既成規模的基本盤和經營好的路子,跑到一個陌生的格局里去重新開始。我思前想后一時委決不下,還是決定暫時不予正面回應。
給對方回了一封,只敘舊誼而不言其他,相信對方會有所明白的。然后以不敢擅專之名,把這封公文送到前沿軍行司去,讓上層的大人物們去踢這個皮球。
然后新的軍情傳來,打下徐州后短暫蟄伏休整有日的前沿軍行司,終于也再次大動了起來。幾乎在兩天之內,
武寧軍出沂州,天武左衛出兗州,踏白軍入高州,海兵隊登戰密州,短暫的間歇之后,一時間兵火再起,戰云密布,僅僅數天時間,地圖上的戰線就像被猛然突進了一大截,許多鋒線直接推到了黃河邊上。
因此,我北方所面的曹州和琿州,倒是各種震動莫名自顧無暇,而令我方壓力大減了。
不過根據劉延慶那兒得到的內線消息對照,這次帥司的再次大動作,卻是因為來自南方的援力,也再度抵達了。
似乎是因為,很可能是今年來自海上的最后一次大規模補給輸送,因此這次參與的船只格外多,甚至連東南沿海官私民間的閩船、浙船都被發動征調起來。
同時在海州境內的六個大小港口進行裝卸,正所謂帆幅如云,遮天蔽日,烜赫一時。走下來的士卒浩浩蕩蕩,如江河奔流匯海,裝卸下來的物資可謂是堆積如山。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后方江寧行在的某種壓力,比如諸如“某只偏師都如此賣力,轉戰輕取數州,倒是帥司名下坐擁軍制、鎮號十數余,在打下徐州之后,卻一直遲遲不見進一步的作為……”之類的訓令。
似乎是有人把我部的作為,給上達天聽了,雖然不知dà
是處于惡意還是善意,或者只是某種功利性的有所利用而已,于是就成了壓迫前沿軍行司再度出戰,某個臨界點的催化劑。
一直神隱在大后方的新軍其他部隊,也終于也隨著后援抵達而正式參戰了,新軍中鋒的初陣開場,就聲勢奪人擊潰了河北兵渡河來援的先頭,殺獲各萬而溺斃無算。
因此,帥司以這些新加入的生力軍為核心,專門編為一路別遣,由新軍前鋒,新軍左鋒,新軍中鋒三部,外加殘缺不全的天武軍,廣勝軍的余部,合計十七營人馬,近兩萬員額,組成了所謂別遣河南討擊軍。
至于我這只新軍右廂,則得到的命令是,短暫整備部伍后北上攻打琿州,同時協助另一路人馬攻略齊州,就地建立防線。
也就是說,我居然被調撥到北面的黃河邊上去,就地防御那些來自河北的敵軍,而將西面靠近都亟道的防線和陣地,移交給新建立的討擊別遣軍。
雖然有被人摘了桃子的嫌疑,不過中路軍的協力要求,對于帥司似乎有所觸動,因此也多少在其他方面采取了類似補償的錯失,來安撫和平衡我這只已經有些名氣,而上達天聽的外圍偏師。
于是,這次升格的是我這支部隊本身,新軍左廂游擊部,增擴為獨立番號的游擊軍,我除權毫州刺史并陳州觀察使銜,改授歸德軍副使并宋州觀察,以游擊軍統領的本職身兼之,如此下來我就得以,初步進入地方守臣資序的中階,距離獨擋一面的統制官,也就差一步之遙了。
此外給與我個人賞錢五千緡,絹三百件,其余賞給自副將辛稼軒以降,軍將官佐士卒,逐級遞減而人人有份。此外還有犒勞全軍的羊六百只,豬三千口,酒水果蔬干菜臘味等無算。
不過僅僅這樣,也不足以讓我就范,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成績要價更待何時。
于是我適時讓陸務觀給我總結潤色了一大堆,從現實到預期的困難和短缺,從士兵多數水土不服弊病不堪,到裝備不全,錢糧匱乏,軍械消耗過甚,事無巨細的列舉了眾多,沒法馬上開拔的苦楚和為難
然后帥司方面一邊嚴斥批駁,另一邊為了催促我們上路,發文領開拔所需的糧草輜重一應優先共給,我所最缺乏的火藥,再次得到敞開補充,一次就六千桶軍用精研火藥,其他鉛錠、鐵丸、及金屬器具、備件無算。
一直卡得很緊的兵員補充,也終于給松開了口子,不過必須先打下琿州之后,才能得到徐州方面的補充。
好吧條件基本成熟了,要價滿足的差不多了,我招還各部帶隊官,宣bù
北上攻擊琿州,移鎮黃河邊上的命令,頓時一片嘩然大喧,不滿之情溢于言表,連畢竟奧傾向于服從命令的三營崔邦弼和大參陸務觀,也沒有什么話好辯說了。
而對我來說,則是某種軍心可用的進一步標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