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先難后易(一)
國慶節過后,任營巖便開始著手機構精簡合并和中層干部調整任免的事情。
按照常規,一定是把機構精簡合并和中層干部調整任免分成兩步走,先通過廠黨政聯席會議定下機構精簡合并方案,然后再研究討論并通過中層干部調整任免事項。但是任營巖沒有按常規出牌,他經過反復斟酌考lǜ
,認為按這種常規做法,一是耗時過長,因為機構精簡合并和中層干部調整任免涉及到不少人的切身利益,相互扯皮的事情肯定是在所難免,分兩步走就要扯兩次皮,費兩次事;更何況他已經向龐市長承諾三個月后紙廠要實現當月不再虧損,要做到這一點,機構精簡合并和新的中干人選盡快到位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如果新的中干人選不能盡快到位,自己的扭虧思路和措施就很難落實到位,自己對龐市長的承諾就會成為一句空話!二是機構精簡合并和中層干部調整任免拖得時間一長,就會給一些人制造了上串下跳、相互串聯、建立攻守聯盟的機會,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增加這兩項事情的工作難度,勢必使時間拖得更長,甚至不排除出現難以控zhì
的局面!
所以任營巖決定,快刀斬亂麻,把機構精簡*
m.zww*合并和中層干部調整任免同時進行,定一個機構,任命一個中干正職,暫不研究副職,由正職提名推薦后下次開會研究決定,暫不研究副職的好處,一是可以節約寶貴的時間,二是給正職推薦副手的權力,既能體現自己對正職的信任,又利于正、副職今后的協力合zuò
;而且第一個要研究的精簡合并的部門和這個部門的正職一定要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以此達到先難后易,敲山震虎的作用——這個部門任營巖定為人事勞資處,即把黨委系統的組織人事科和行政系統的勞資處合并,免去勞資處劉琦的處長職務,由組織人事科科長齊昊元擔任合并后的人事勞資處處長。
正如任營巖事先想到的那樣,組建新的人事勞資處和這個處處長的人選安排確實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由于人事勞資處誰都知dà
是一個權利很大的部門,它不但掌握著全廠一般干部和工人的人事調配權,而且掌管著全廠職工工資評定、調整的實jì
操控權,每個廠領導都希望這個部門的處長是自己信得過的人;再加上劉琦事先已經做足了工作,不少廠領導包括黨委書記王忠都收了他的好處,自然都要想方設法地把劉琦留在人事勞資處處長的位置上。
在廠黨政聯席會議上,當任營巖提出把組織人事科與勞資處合并為人事勞資處的時候,與會的另外六位廠級領導都沒有提出什么反對意見,算是一致通過了——其實職代會上職工代表的情緒他們還記憶猶新,這種機構精簡合并已經是民心民意,包括這六位廠級領導也看到這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王忠雖然覺得自己管得部門少了一個且權利被削弱,但大勢所趨,他也認了。
但是在任營巖提出新任人事勞資處處長人選是齊昊元,讓大家發表意見時,會場一時冷了下來——因為誰心里都明白,這是一個既敏感又難表態的事情。
王忠雖然在職代會上曾經明確表態支持任營巖在行政系統的中干任免權,但是那種表態并不是發自內心對任營巖的支持,而是迫于無奈;現在又收了劉琦的好處,而劉琦確實是自己的人,所以能把劉琦留在人事勞資處處長的任上,是最理想的事情;但是礙于自己是黨委書記,他不愿意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任營巖提出的人選,于是選擇了沉默,想待時待勢而定。
因為在廠黨政聯席會議上,王忠是廠黨委書記,職位最高,所以他一旦保持沉默,其他廠級領導也就不好搶在他之前發言了——這也是官場的一個潛規則,說是會上民主平等,實則發言、行事按官職分先后,看資歷論排順序。
看到會議冷場,任營巖采用了激將法,他不疾不徐地說:“既然大家沒有反對的意見,人事勞資處處長就定為齊昊元;侯乘道主任,請你把這條作為黨政聯席會議決議記錄下來。”
任營巖的話剛落音,就聽見一個聲音說到:“慢著,我有不同意見!”莫懷誠終于按捺不住,跳了出來。莫懷誠在討論人事勞資處處長人選時,原本是準bèi
給王忠敲敲邊鼓、吶喊助威的,現在看到王忠穩坐釣魚臺一聲不吱,不知dà
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眼看著大局就要敲定,只好不管不顧地跳出來了;其實莫懷誠哪里曉得,王忠心里比他還急,更急切盼望能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任營巖的決定。
看到莫懷誠站出來說話,王忠連忙對任營巖說:“任廠長,我們先聽聽莫總工的意見再做決議吧。”說完,又用鼓勵的眼神望著莫懷誠說:“莫總工,你有什么不同意見就大膽地講出來,我們黨政聯席會是講民主的嘛。”
莫懷誠在職代會上已經幾次領教了任營巖的厲害,一直是心有余悸,這次站出來也是迫不得已、一時沖動,但是看到王忠那種鼓勵的眼神,心里有了底氣,趕忙理了理心緒,盡量平靜地說:“任廠長,有一個情況我想提醒你注意一下,好不好?”
“好啊!剛才王書記不是說了嗎,我們黨政聯席會是講民主的,有什么不同意見,你盡可以發表;其他同志也一樣,有什么意見和想法,都擺到桌面上;我們黨一貫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說的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嘛。”任營巖原本實行激將法,就是要把持不同意見的人激急,讓他們站出來反對自己,從而達到一戰而屈人兵、敲上震虎的效果,而這種效果,對于緊跟而來的大規模人事調整有著威懾和開路的戲劇作用;看到自己的激將法有了效果,任營巖自然是導演著這出戲的劇情往下發展。
莫懷誠誤解了任營巖民主集中這番話,以為他也在引導自己發表不同意見,所以就侃侃而談起來:“我們在挑選人事勞資處處長這個人選時,必須要基于這樣一種基礎,就是人事勞資處處長,必須是一個非常熟悉勞動工資業務的干部,為什么這樣講呢?任廠長可能不了解,勞資業務是一種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政策性要求很嚴的工作,我先說說它的技術性:就拿工人的工資說吧,我們現在實行的是八級工資制,但不同工種的工人,又執行的是不同的八級工資制的工資標準,廠里幾千名工人,少說也有幾百個工資標準,每月發工資,光是算這些工資數,就繁雜的不得了,更何況還要計算每個人的獎金系數、工齡系數、崗位系數等等,如果把這些工作交給一個不熟悉的人去做,非亂套不可!下面我再說說它的政策性,據我所知,國家從中央到地方,這些年下發的有關勞資工作的紅頭文件少說也有上千件,幾乎對所有類型的人、所有涉及到的事都有不同的規定,而且要求嚴格執行;就拿我們在座的說吧,你任廠長由zf系列的副科級調任到企業的正處級,工資怎么高套,和工會趙主席由部隊的正團級轉業到企業任副處級工資怎么平套,紅頭文件都有明確和不同的規定;再說我和王書記、黃副廠長,雖然我們三個人都是同一個學校畢業、同一天分配到紙廠,但是工資標準各不相同,王書記不說了,人家是正處級,工資比我倆高很多,就說我和黃副廠長吧,我比他也多了幾十塊錢,為什么呢?就是我有高級工程師的技術職稱,這就是政策的區別。所以說,技術性、政策性這樣強的工作,絕不是一個外行能承擔得了的。我的意見發表完了,請任廠長斟酌參考。”
:“莫總工,你的意見發表完了,可是你對人事勞資處處長的人選還沒有表態呢?”任營巖逼著問莫懷誠。
莫懷誠從內心上來講,和王中一樣希望劉琦留在任上,他也和王中一樣認為劉琦是自己人且收到劉琦的好處,同樣和王中一樣不愿意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任營巖的意見;他上面說的那番話,只是想通過介shà
勞資工作的難度,引起其他人的共鳴,希望通過別人的嘴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這也是莫懷誠老謀深算的表現。但是任營巖這么一逼,他已經沒有退路,只好硬著頭皮說:“既然任廠長讓我表態,我認為劉琦比齊昊元當人事勞資處處長更合適一些,因為劉琦搞勞資工作多年,業務比齊昊元更熟悉。我的意見對不對,請任廠長斟酌。”
“莫總工已經表態了,其他領導的意見呢?”任營巖望著在座的人問。
雖然莫懷誠已經帶頭說出了反對意見,但是其他有同感的人仍然不想主動站出來反對任營巖的意見,而支持任營巖意見的人一時也找不到反對莫懷誠的理由,會議再次啞場。
為了打破僵局,任營巖點了周和的名:“周副廠長,你是干勞資的出身,談談你的看法吧。”
任營巖蠻以為周和會站在自己一方,反駁莫懷誠的說法,哪知dà
周和這個書呆子又一次“慣性”思維,做出了完全令人失望的表態:“莫總工上面說的話確實符合勞資工作的實jì
情況,勞資工作技術性強、政策性強我是有體會的,所以我的意見是:能否暫時把劉琦留在任上,然后給他配備一名聰明好學的副處長,等這位副處長工作熟悉了以后,再把劉琦換下來。”周和說的斟字酌句,他以為自己這種變通的辦法既不得罪劉琦以及支持劉琦的領導,又能迎合任營巖對劉琦印象不好的心理,殊不知這使任營巖想起楊洪局長曾經告誡過自己的那句話——“周和這個人,是一個明哲保身的人,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40歲出頭的人了,要改變不是那么容易,關鍵時刻,他不一定能和你站在一起,你一定要盯緊他,不要讓他辜負了你。”——任營巖既佩服楊洪局長看人的準確,又對周和自以為圓滑的待人處事方法極端不滿,決定對這個人一定要找機會教育并教xùn
一下,讓他從內心深處明了,和我一起工作是沒有中間道路可走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