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物盡天擇,適者生存”,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燃^文^書庫][].[].]所以說,生活著就得講究點生存的智慧,否則就會被淘汰。下面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生存的智慧吧。
[凝視自然]
在自然界,植物也罷,動物也罷,它們?yōu)榱烁玫厣钤谧匀唤纾挤浅V匾曌约荷娴谋绢I(lǐng)。而它們的生存智慧雖說是出于本能,但對我們來說,也是有一定啟發(fā)意義的。
1、神奇的千歲蘭
納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它起于安哥拉和納米比亞邊界,止于奧蘭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公里;納米布沙漠被艾塞布干河分成兩個部分,南面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北面是多巖的砂石平原。
納米布沙漠年均降雨量不足25毫米,有時甚至數(shù)年滴雨不下。只有大西洋的陣陣風暴,每月會給這片沙漠帶來五六天的濃霧。想象中那該是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然而,就在砂石平原上,卻生長著一種神奇的植物——千歲蘭。
作為納米布沙漠上獨有的植物,千歲蘭的根一部分深深扎入砂石中,一部分裸露在地表上:它有一對皮革般的帶狀葉子,長的可達3米多;這種半似松樹球果半似綠色花卉的植物,頂端還生長著如同枸杞一般的紅果……
在那酷熱的沙漠戈壁中,干旱時常威脅著千歲蘭的生命。因為缺水,千歲蘭寬厚的葉片便會漸漸枯萎,看起來就像一堆破布條;炎炎烈日下,風沙還要不停地抽打千歲蘭;荒涼的沙漠中,挺立的千歲蘭還是動物們的美食……
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千歲蘭的生命縱然不會短暫如曇花一現(xiàn),大概也經(jīng)不起歲月的幾番輪回吧。可事實卻讓人目瞪口呆——千歲蘭的壽命竟然長達2000年!
這是怎樣神奇的植物,干旱的日子里,肆虐的狂風中,千歲蘭一任動物們吞噬自己的枝葉;而它自己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忍耐、堅忍地等待,等待著雨水的降臨。無雨的季節(jié),千歲蘭伸展開長長的葉子,盡情吸納霧氣與露水,然后貯存起來,用來渡過生命中的難關(guān)……難怪著名植物學家韋爾威特希考察納米布沙漠時,面對千歲蘭感慨萬端:“我堅信這是南部非洲熱帶生長的最美麗、最壯觀、最崇高的植物,是非洲最不可理解的植物之一。”
[點評]
沙漠的自然條件可以講,是十分惡劣的,但千歲蘭卻能生長著,靠的就是自身頑強的毅力。它的根和葉子都長得能夠適合沙漠生存的環(huán)境而與別的植物不同,在“忍耐”中支持著,從而成為了“南部非洲熱帶生長的最美麗、最壯觀、最崇高的植物,是非洲最不可理解的植物之一”。
要說環(huán)境,哪能說什么時候都能盡如人意呢?生存的智慧就表現(xiàn)在身處困境和逆境的時候,卻能從容地生活著而不被環(huán)境所壓倒。
2、學會彎曲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個南北走向的山谷,1983年的冬天,有對夫婦來到這個山谷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當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時突然發(fā)現(xiàn),由于特殊的風向,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來得密,不一會兒,雪松上就落滿了厚厚一層雪。不過,雪積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生氣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頭滑落。這樣反復地積,反復地落,雪松完好無損。
可其他的樹,如那些柘樹,因沒有這個本領(lǐng),樹枝壓斷了。西坡由于雪小,總有些樹挺了過來,所以西坡除了雪松,還有柘樹、女貞之類。帳篷中的妻子發(fā)現(xiàn)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只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
[點評]
對于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這是肯定的。但也應該想到,在承受不了的時候該怎么辦呢?是選擇硬撐哪怕是壓倒自己;還是像雪松一樣,學會彎曲,學會給自己減輕壓力呢?雪松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它的智慧就表現(xiàn)在選擇了最好的方式保全自己,讓自己戰(zhàn)勝眼前的困難活下來,是最有價值的。以后,有的是會呢!
3、美麗一次
在非洲的戈壁灘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紅、白、黃、藍。它的獨特并不止這樣,在那里,根系龐大的植物才能很好的生長,而它的根,卻只有一條,蜿蜒盤曲著插入地底深處。通常,它要花費5年的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工作,然后,一點一點地積蓄養(yǎng)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綠綻翠,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鮮花。尤其讓人惋嘆的是,花期并不長,僅僅兩天工夫,它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
[點評]
依米花的生長和蟬的生命歷程有著驚人的相似。它們只是大自然萬千家族中極為弱小的一員,可是,它們卻以其獨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只有一次,美麗只有一次。然而就是這一次美麗卻讓人感受到它的偉大和堅強。
人人都希望能夠永遠年輕,永遠事業(yè)興旺……但事實卻不能如此。當我們在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在長時間的等待中有了一點點成功的時候,我們不是同樣激動不已嗎?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順心,但只要有那么一點成功,我們就應該高興。因為那同樣是勝利的標志!
4、南瓜的力量
在美國麻省學院曾經(jīng)進行了一個有意思的試驗。試驗人員用很多鐵圈將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以觀察當南瓜逐漸長大時,對這個鐵圈產(chǎn)生的壓力有多大。
最初他們估計南瓜最大能夠承受大約500磅的壓力。在實驗的第一個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壓力;實驗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壓力;當它承受到2000磅壓力時,研究人員必須對鐵圈加固,以免南瓜將鐵圈撐開;最后當研究結(jié)束時,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后南瓜皮才產(chǎn)生破裂。
他們打開南瓜并且發(fā)現(xiàn)它已經(jīng)無法食用,因為它的中間充滿了堅韌牢固的層層纖維,試圖想要突破包圍它的鐵圈。為了吸收充分的養(yǎng)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長的鐵圈,它的的根部甚至延展超過8萬英尺,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
[點評]
從南瓜身上,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一種生命力的旺盛和堅強。客觀環(huán)境有時會對我們有所約束,但不屈服于約束,就會產(chǎn)生令人無法想象的力量,從而打破所謂的約束。
我們應該相信自身所蘊含的能量,當困難和不幸向我們壓來的時候,只要能支持住,希望就在眼前了。
5、野馬之死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么蹦跳、狂奔,都無法驅(qū)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落在野馬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點評]
將人們擊垮的有時并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zhàn),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所以說,在一些所謂的小事上面,切不可太粗心大意,否則就會有大問題。
而我們通常的思維則是,在問題我們能充分關(guān)注到,而經(jīng)常忽視小事;我們在許多事情上出問題,就是緣于這個因素。
6、固執(zhí)
馬嘉魚
馬嘉魚很漂亮,銀膚燕尾大眼睛,平時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產(chǎn)卵,隨著海潮漂游到淺海。漁人捕捉馬嘉魚的方法挺簡單:用一個孔目粗疏的竹簾,下端系上鐵,放入水中,由兩只小艇拖著,攔截魚群。馬嘉魚的“個性”很強,不愛轉(zhuǎn)彎,即使闖入羅網(wǎng)之中也不會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繼”地陷入竹簾孔中,簾孔隨之緊縮。孔愈緊,馬嘉魚愈激怒,瞪起魚眼,張開脊鰭,更加拼命往前沖,結(jié)果被牢牢卡死,為漁人所獲。
[點評]
馬嘉魚的固執(zhí)是可悲的,但它的這種固執(zhí)在生活中又是十分常見的。生活中人人都有所謂的經(jīng)驗和妙招,總認為可以自如地應付一切局面;而如果不能全面考慮周圍的環(huán)境和自身的特點,就極容易誤入歧途。
7、老鷹的再生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么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
當老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它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經(jīng)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
150天漫長的操練,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飛翔。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巖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后靜靜地等候新的喙出來。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后,它們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個月以后,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得力再過30年的歲月!
[點評]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舊的傳統(tǒng)拋棄,使我們可以重新飛翔。在需要作出如此艱難選擇的時候,就應該果斷地決策,如果優(yōu)柔寡斷不能正視自身已經(jīng)存在的缺陷就很容易使自己走向死亡。
8、蒼蠅
美國康奈爾大家的教授三好威克做過一個實驗,把幾只蜜蜂放進一個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們向著光亮不斷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換上幾只蒼蠅,不到幾分鐘,所有的蒼蠅都飛出去了。原因是它們多方嘗試——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變方向,雖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終總會飛向瓶頸,脫口而出。
[點評]
我們可以看到,蒼蠅的橫沖直撞遠比蜜蜂坐以待斃高明得多。面對困境,我們應該運用大腦多想辦法。“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博覽社會]
如果說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可以給我們?nèi)祟惖纳嫣峁┲腔蹍⒖嫉脑挘敲次覀內(nèi)祟愖陨淼男袨榫透兄腔鄢煞萘恕W鳛椤叭f物之靈長”的人,生存的智慧是多姿多彩的。
1、金貓
一位工程師和一位邏輯學家,是無話不談的好友。一次,兩人相約赴埃及參觀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后,有一天,邏輯學家住進賓館后,依然習以為常地寫起自己的旅行日記。工程師獨自倘佯在街頭,忽然耳邊傳來一位老婦人的叫賣聲:“賣貓啊,賣貓啊!”
工程師一看,在老婦人身旁放著一只黑色的玩具貓,標價500美元。這位婦人解釋說,這只玩具貓是祖?zhèn)鲗毼铮驅(qū)O子重病,不得已才出賣以換取住院治療費。工程師用一舉貓,看起來似乎是用黑鐵鑄就的。不過,那一對貓眼則是珍珠的。
于是,工程師就對那位老婦人說:“我給你300美元,只買下兩只貓眼吧!”
老婦人一算,覺得行,就同意了。工程師高高興興地回到了賓館,對邏輯學家說:“我只花了300美元竟然買下兩顆碩大的珍珠!”
邏輯學家一看這兩顆大珍珠,少說也值上千美元,忙問朋友是怎么回事。當工程師講完緣由,邏輯學家忙問:“那位婦人是否還在原處?”工程師回答說:“她還坐在那里,想賣掉那只沒有眼珠的黑鐵貓。”
邏輯學家聽完,忙跑到街上,給了老婦人200美元,把貓買了下來。工程師見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買個沒眼珠的鐵貓!”
邏輯學家卻不聲不響地坐下來擺弄琢磨這只鐵貓,突然,他靈一動,用小刀刮鐵貓的腳,當黑漆脫落后,露出的是黃燦燦的一道金色的印跡,他高興地大叫起來:“正如我所想,這貓是純金的!”
原來,當年鑄造這只金貓的主人,怕金身暴露,便將貓身用黑漆漆了一遍,儼然像一只鐵貓。對此,工程師十分后悔。此時,邏輯學家轉(zhuǎn)過身來嘲笑他說:“你缺少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光呀!你應該好好想一想,貓的眼珠既然是珍珠做成,那貓的全身會是不值錢的黑鐵所鑄嗎?”
[點評]
這就是發(fā)現(xiàn)的智慧。所謂的發(fā)現(xiàn)不是光能看到事物的表面,最為重要的是要能夠透過表面的假象而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只有這樣,才能有真正的收獲。
2、曬太陽的貓
斐塞司博士有一個習慣,總是在午后坐在門前曬會太陽。一只母貓在陽光下安詳?shù)卮蛑飪海欠N悠閑、舒服的樣子在斐塞司眼里真是好玩極了。
時間一分一分地流走,太陽一步一步向西邊走去,漸漸被拉長的樹影,擋住了母貓身上的陽光。母貓醒了,它站了起來,伸了伸慵懶的身軀,又踱到另一塊有陽光的地方,重新臥了下來,接著打盹。
每隔一段時間,貓都會隨著陽光的轉(zhuǎn)移而不停地變換睡覺的場地,主一切在我們看來是那樣的司空見慣,可是貓的這些舉動喚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貓為什么喜歡呆在陽光下面?是光和熱還是其它有原因?
對,是光和熱。
貓喜歡呆在陽光下,那么這說明光和熱對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對人呢?對人是不是同樣有益?這個想法在斐塞司的腦子里閃了一下。此時,他并沒有“一閃了事”,而是認真地思考起這進而的學問所在,再經(jīng)過長時間的琢磨研究,斐塞司博士將這一再普通不過的現(xiàn)象轉(zhuǎn)化成為聞名世界的日光治療法的引發(fā)點。之后不久,日光治療便在世界上誕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為一只睡懶覺的貓而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獎。
[點評]
這就是思考的智慧。思考,就是不止于自己眼前所看到的,而要經(jīng)過思考,將眼前所見向別處移想。在思維的轉(zhuǎn)移中獲得新的啟發(fā),進而取得另外的收獲。
3、貝爾的發(fā)明
電話是誰發(fā)明的?恐怕很多人會異口同聲的說出美國發(fā)明家貝爾這個名字。不過在貝爾之前,還有一位發(fā)明家曾為研制電話做出過不小的貢獻,他就是萊斯。
萊斯研究過一種傳聲裝置,能用電流傳送音樂,可惜的是不能用來傳送話音,無法使人們互相交談,萊斯研究過的這種傳聲裝置之所以不實用,除了其它原因外,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原因是這種裝置里的一顆螺絲釘往里少擰了1/2圈——大約5絲米。
貝爾在萊斯研究的基礎上,一方面采取了新措施,例如:不使用間斷的直流電,改為使用連續(xù)的直流電,從而解決了傳送時間短促,講話聲音多變的問題,另一方面將萊斯裝置中的那顆螺絲釘往里擰了1/2圈。
萊斯的疏忽被貝爾發(fā)現(xiàn)并糾正了,奇跡也隨之出現(xiàn);不能通話的萊斯裝置神話般地變成了實用的電話。
失之毫厘,謬之千里,成敗只差5絲米,也就是半毫米。
貝爾的改進使萊斯目瞪口呆。萊斯感慨萬千地說:“我在離成功5絲米的地方灰心了,我沒能堅持下去,我將終生記住這個教訓。”
[點評]
這就是堅持的智慧。因為缺少一點點堅持的品質(zhì),萊斯失去了成功的會,而貝爾堅持下去了,所以他成功了。所謂堅持,就是要能夠立足于眼前的成就而不輕言放棄,再努力一下,成功就屬于你了。
4、大衛(wèi)像
一位雕塑家得到一塊質(zhì)地非常精美的大理石。他覺得大理石非常適合雕刻一個人像。于是,他拿起了鑿子。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用力過重,只那么一鑿,他就敲下了一大塊碎屑。雕塑家立刻停下來,經(jīng)過三天思索,他決定放棄構(gòu)思好的雕塑,因為他意識到自己難以駕馭這塊寶貴的材,他感到自己失敗了。后來,這塊大理石被贈送給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米開朗琪羅用這塊大理石雕刻出曠世杰作——大衛(wèi)像。
細心的觀賞者指著大衛(wèi)背上的一道明顯的傷痕,為其不能百分之百的完美而略感惋惜,并慨嘆先前的那位雕塑家有些冒失。而米開朗琪羅充滿敬意地道出了他獲得成功的另一個秘訣——汲取別人的教訓,以最大的認真,去做好頭的每一件事。
[點評]
這是吸取教訓的智慧。如果說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問題在于出了差錯應該怎么辦?事實上,在失誤和失敗面前,只要不氣餒,認真找出原因來,就可以在教訓中重新取得成功。
5、扁鵲的回答
有一次,齊國的國君要封扁鵲為“天下第一神醫(yī)”。然而扁鵲卻堅決不受,說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自己的兩個哥哥醫(yī)術(shù)都比他高明。國王聞之稍感不解,問道:“既然你的兩個哥哥的醫(yī)術(shù)都在你之上,為何此二人名不見經(jīng)傳?”扁鵲答道:“我二哥扁雁能夠治大病于小恙,還在那些重大疾病只出現(xiàn)微小癥狀之時,就能加以診斷并及時根治。所以他只是在家鄉(xiāng)的村里小有名氣,村里人知道有小毛病可以去找二哥。
而大哥扁鴻的醫(yī)術(shù)更加出神入化,能夠防病于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可能得什么毛病,然后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時治療。所以只有家里人知道大哥的醫(yī)術(shù)高明,連村里人都不知道大哥的水平。只有我扁鵲,既不能治大病于小恙,又不能防病于未然,等到我妙回春時,病人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所以我的兩個沒有名氣的哥哥才是神醫(yī),而我只是名滿天下的名醫(yī)。”
[點評]
這就是自知的智慧。扁鵲是多么具有自知之明啊。現(xiàn)在功利的人們面對上司、領(lǐng)導的“封賞”會拒絕嗎?稍有名氣便自吹自擂,什么大師、專家、權(quán)威等等的帽子滿天飛,有點點的政績恨不能上中央臺去做廣告。在浮夸成風的當今,學一學扁鵲吧,做到自知之明。
6、乞丐的小狗
一個沿街流浪的乞丐每天總在想,假如我頭有兩萬元錢就好了。一天,這個乞丐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跑丟的很可愛的小狗,乞丐發(fā)現(xiàn)四周沒人,便把狗抱回了他住的窯洞里,拴了起來。
這只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大富翁。這位富翁丟狗后十分著急,因為這是一只純正的進口名犬。于是,就在當?shù)仉娨暸_發(fā)了一則尋狗啟事:如有拾到者請速還,付酬金兩萬元。
第二天,乞丐沿街行乞時,看到這則啟事,便迫不及待地抱著小狗準備去領(lǐng)那兩萬元的酬金,可當他匆匆忙忙抱著狗路過貼啟事處時,發(fā)現(xiàn)啟事上的酬金提高到了三萬元。
乞丐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向前走的腳步突然停了下來,想了想又轉(zhuǎn)身將狗抱回了窯洞,重新拴了起來。第三天,果然又漲了,第四天又漲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漲到了讓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這才跑回窯洞去抱狗。可想不到的是那只可愛的小狗已被餓死了。
[點評]
不能太貪也是一種智慧。乞丐依然是乞丐,問題就在于他太貪了,以至于沒能當立斷。在物質(zhì)利益的誘惑面前,不能一味貪圖“多多益善”,有的時候,貪多的同時也就失去了你應得的份額。與此這樣,不如務實地當立斷,拿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那部分。
7、第二個春天
在日本,有兩個老實巴交的漁民,一個叫阿呆,一個叫阿土,卻都夢想著成為大富翁。
有一天,阿呆做了一個夢,夢里有人告訴他對岸的島上有座寺,寺里種有四十九棵朱槿,其中開紅花的一株下面埋有一壇黃金。阿呆便滿心歡喜地駕船去了對岸的小島。島上果然有座寺,并種有四十九棵朱槿。此時已是秋天,阿呆便住了下來,等候春天的花開。隸殺的隆冬一過,朱槿花一一盛開了,但都是清一色的淡黃。阿呆沒有找到開紅花的那一株。廟里的僧人也告訴他從未見過哪棵朱槿開紅花。阿呆便垂頭喪氣地駕船回到了村莊。
后來,阿土知道了這件事,他就用幾文錢向阿呆買下了這個夢。阿土也去了那座島,并找到了那座寺。又是秋天,阿土也住來來等候花開。第二的春天,朱槿花凌空怒放,寺里一片燦爛。奇跡就在此時發(fā)生了:果然有一株朱槿盛開出美麗絕倫的紅花。阿土激動地在樹下挖出了一壇黃金。后來,阿土成了村莊里最富有的人。
[點評]
這就是堅守的智慧。今天的我們?yōu)榘⒋舾械竭z憾:他與富翁的夢想只隔一個冬天。他忘了把夢想帶入第二個燦爛的春天,而那些足可令他一世激動的紅花就在第二個春天盛開了!
阿土無疑是個聰明者,他相信夢想,并且等待了另一個春天的到來!
人人都有夢想,夢想的到來有早有遲,期望之中她未來之際,你千萬不要灰心喪氣,只要再堅持一會兒,她就會出現(xiàn)在“燈火闌珊處”;如果對夢想失去希望,那你就會永遠后悔。
8、神秘的繩結(jié)
傳說公元前233年冬天,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進兵亞西亞。當他到達亞西亞的弗尼吉亞城,聽說城里有個著名的預言:
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系了一個復雜的繩結(jié),并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來看戈迪亞斯打的結(jié)。各國的武士和王子都來試解這個結(jié),可總是連繩頭都找不到,他們甚至不知從何處入。
亞歷山大對這個預言非常感興趣,命人帶他去看這個神秘之結(jié)。幸好,這個結(jié)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廟里。
亞歷山大仔細觀察這個結(jié),許久許久,始終連繩頭都找不到。
這時,他突然想到。
“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動規(guī)則來打開這個繩結(jié)?”
于是,他拔出劍來,一劍把繩結(jié)劈成兩半,這個保留數(shù)百載的難解之結(jié),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
[點評]
這就是創(chuàng)新的智慧。守舊是永遠找不到出路的,當固有的想法解決不了面前問題的時候,就該考慮另走別路了,打破常規(guī),用創(chuàng)新的理念重新審視一下問題,想一個別人沒有用過的方法試試,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來源: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wǎng)
生命只有一次,美麗只有一次。生存的智慧讓這一次美麗多姿多彩的同時感受到它的偉大和堅強。分享哦。
相識是天意,
相知是人意,
相加是友誼。
祝福祝福:
友情時時在快樂每一天!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