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如果給我三天,那么第一天一定會在42個國家自建館中精選行程,中國館自然首當其沖,而英、法、德、意等世博會的老資格參展國也亮點多多,值得一看。而沙特、印度、巴基斯坦等有悠久歷史的古國,以及日、韓等后工業化國家也是世博會上的后起之秀。在制定行程時,建議你可按照區域特色,各選2-3個參觀,這是在短時間博覽世界的最好方式之一。
除了自建館外,世博會還有租賃館和聯合館。租賃館由主辦國造好展館后,由該國進行裝修,有些如土耳其、捷克等在布展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極富特色。而聯合館則是以洲命名,一個展館內往往聚集了多個國家,例如非洲聯合館內入駐了40多個非洲國家。進入一個館,看到多種國家的文化比鄰而居,也是一種美妙而神奇的體驗。所以第二天精選部分租賃館和聯合館,走走逛逛,也一定能收獲非淺。
在第三天,我則建議乘著擺渡船到浦西轉轉,看看那里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和企業館。在模擬街區中逛一圈只要半天,但是你就能體驗國內外不同城市的市民生活了。而企業館是歷屆世博會上的亮點,入駐其中的都是行業的領軍企業,他們往往也是創造美好城市的實踐者,其展館與展品也常有出人意表之處。花上半天逛一下企業館,肯定會讓你眼前一亮。
以上是最近一期《金色年代》雜志中《游世博看世界》一文中的部分,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助理徐波對采訪他的記者談如果用三天該如何游世博。仔細看看,覺得對游覽世博欣賞世博很有幫助。
查看了這些參展館的有關資料,從文字介紹中都能感受到這些參展館的精彩奇妙,嗯,再去欣賞世博享受世博,會感受更深.
中國館:東方之冠--展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展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在“尋覓”中發現并感悟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館從當代切入,回顧中國三十多年來城市化的進程,凸顯三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化的規模和成就,回溯、探尋中國城市的底蘊和傳統。隨后,一條綿延的“智慧之旅”引導參觀者走向未來,感悟立足于中華價值觀和發展觀的未來城市發展之路。
英國館:聽種子"講故事"--英國館的設計是一個沒有屋頂的開放式公園,最大的亮點是由6萬根蘊含植物種子的透明亞克力桿組成的巨型“種子殿堂”——這些觸須狀的“種子”頂端都帶有一個細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組合成多種圖案和顏色。所有的觸須將會隨風輕微搖動,使展館表面形成各種可變幻的光澤和色彩。“種子圣殿”周圍的設計也寓義深遠,它就像一張打開的包裝紙,將包裹在其中的“種子圣殿”送給中國,作為一份象征兩國友誼的禮物。白天,觸須會像光纖那樣傳導光線來提供內部照明,營造出現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間;夜間,觸須內置的光源可照亮整個建筑,使其光彩奪目。展區中的“綠色城市”、“開放城市”、“種子圣殿”、“活力城市”和“開放公園”等幾段參觀旅程引導人們關注自然所扮演的角色,并思索如何利用自然來迎接城市面臨的挑戰。
法國館:水韻之美--展館被一種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線網“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宮殿”,盡顯未來色彩和水韻之美。溪流沿著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噴泉表演、水上花園。感性的設計外觀構成了一個清新涼爽的水的世界。館內,美食帶來的味覺、庭院帶來的視覺、清水帶來的觸覺、香水帶來的嗅覺以及老電影片段帶來的聽覺等感性元素,將帶領參觀者體驗法國的感性與魅力。
德國館:"和諧都市"之旅--開放狀的建筑外形輕盈而飄逸,似乎在向參觀者們發出真摯的邀請。“嚴思”、“燕燕”——兩位特殊的虛擬講解員,將陪伴每一位參觀者穿行于各個展館。穿越了一條充滿典型德國都市畫面的“動感隧道”后,參觀者們便會踏入“和諧都市”內設計布置奇妙的體驗空間。有用燈光、色彩和聲響打造的“人文花園”、展示德國設計產品的“發明檔案館”和“創新工廠”、展示各種德國發明的新型材料的“材料之園”。
意大利館:理想之城--展館設計靈感來自上海的傳統游戲“游戲棒”,由20個不規則、可自由組裝的功能模塊組合而成,代表意大利20個大區。整座展館猶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滿弄堂、庭院、小徑、廣場等意大利傳統城市元素。意大利時裝享譽世界,尤其世界著名的時尚之都米蘭匯聚了國際眾多的奢侈時裝品牌。貝良米諾.昆迭里表示,在為期六個月的展覽中,意大利館將上演D&G、、阿瑪尼、范思哲等世界著名時裝品牌的時裝秀。其中,專門為意大利館設計了禮服。作為文藝復興的代表地,意大利擁有達.芬奇、拉斐爾等藝術大師的名畫。貝良米諾.昆迭里稱,一定會有重量級的意大利名畫加入意大利館。
沙特阿拉伯館:絲路寶船--展館形似一艘高懸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頂栽種棗椰樹,形成一個樹影婆娑、沙漠風情濃郁的空中花園。館內介紹沙特阿拉伯地理、人口、歷史、政治等內容,重點展示四種類型的城市:能源之城、綠之城、文化古城、新經濟之城,揭示水、石油和知識是沙特阿拉伯城市發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印度館:和諧之城--展館大門、廣場及中央穹頂的設計靈感分別來自印度的“”寺、蘭普爾宮殿和桑奇佛塔。館內設置由古至今的城市時空之旅,精彩演繹“城市與和諧”的主題。參觀者可通過影像“時空隧道”游覽四五千年前的古印度、中世紀印度和現代印度,感受印度豐富的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宗教信仰、傳統與現代科技的發展、城市和農村的融合。
巴基斯坦館:橄欖之城,和平之城--展館外墻以巴勒斯坦國旗為主要元素,莊重大方的阿拉伯風格大門引領參觀者進入奇妙的“橄欖之城”。展館中央有一枚巨型“橄欖”,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和震撼。巴勒斯坦盛產橄欖,橄欖油是其重要的經濟作物,同時橄欖枝也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征,橄欖之綠色寓意和平、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也表達了對世界和平和人類友誼的美好訴求。
日本館:會呼吸的生命體--展館愛稱“紫蠶島”,館外覆蓋超輕的發電膜,采用特殊環境技術,展館外觀的基調色為紅藤色,紅藤色由象征太陽的紅色與象征水的藍色交融而成,可以說是自然的顏色。展館的外壁會隨著日光的變化及夜晚的燈光變換各種“表情”,讓參觀者感受到一種動感,是一幢“像生命體那樣會呼吸、對環境友好的建筑”。在其“未來”展區參觀者將能夠體驗未來的各項技術,如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推出的搭載超高清及超望遠功能的“萬能相機”,它能夠在拍攝視頻的同時,識別笑容后自動進行摘拍;可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提供“看護及醫療援助”、“家政援助”的伙伴機器人,以及擁有嫻熟揉弦、拉弓技巧的會拉小提琴的機器人和實現客廳墻壁與電視機一體化的“生活墻”。
韓國館:多彩生活,五彩繽紛的"韓文字母"--展館外立面以立體化的韓文和五彩像素畫裝飾,以“溝通與融合”為元素,展現韓國風情。一層是按比例縮小的韓國首爾,通過影像展現“我的城市”;二層展示“我的生活”,用高科技手段演繹文化、科技、人性和自然;“我的夢想”展區展示未來技術,并預展2012年麗水世博會的美妙畫卷。
土耳其:文明的搖籃,世界最古老的地圖--展館由兩層外墻包裹,飾以古老壁畫和巖畫圖案,土耳其館的外觀設計靈感來源于世界上已知最早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安納托利亞的“叉形山”。(現位于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中心)。展館擁有紅色的鏤空外墻,米色的墻體,以及表現打獵場景的動物雕刻。土耳其館將沿用8500年前的建筑風格,顯示土耳其古代文明與現代建筑的融合,展現安納托利亞有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悠久歷史。館內分“夢回過去”、“耕耘現在”和“暢想未來”三個主題,將多層次的歷史詮釋成由各種圖像和物品代表一個個片段,帶領參觀者游歷土耳其“夢想的迷宮”。
捷克館:文明的果實--捷克展館的外觀將體現捷克首都及歷史中心布拉格的風貌,外墻為白色,表面覆蓋由硬橡膠制成的冰球。在捷克館白色的外墻上,遍布著黑色橡膠制成的“冰球”,拼出了布拉格老城區的地圖。這些“冰球”共有63415只,每只都呈圓柱狀,高2.54厘米,直徑約7.62厘米,讓白色場館變得立體起來。捷克多次在國際重大冰球項目比賽中獲勝,冰球也是捷克重要的出口商品,捷克希望通過冰球體現該國的特色。
美國館:擁抱挑戰--展館外觀如一只展開雙翅的雄鷹,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展館是未來美國城市的縮影,包括了清潔能源、綠色空間和屋頂花園等元素,通過多維模式和高科技手段,引領參觀者在四個獨特的展示空間踏上一段虛擬的美國之旅,講述堅持不懈、創新以及社區建設的故事。入口處巨大的綠色藤蔓搭建成涼亭,右側的人工瀑布“飛瀉而下”,為展館注入一份清涼。
在上海世博會第四次試運行的當天,很幸運的受到朋友邀請一起游覽了世博會。
乘7號地鐵進入世博會5號門,沒有想象中的擁擠,沒有想象中30萬人的人滿為患恐怖場面,只是看到長達一公里的需要2、3小時才能進館的排隊隊伍時,才感到有點“恐怖”,呵呵。
當天排隊2小時才能進館的有:法國館、澳大利亞館、德國館、意大利館、日本館、沙特館、世界氣象館,德國館在下午3時進館的時間超過3小時,可見這些都是很精彩很吸引很受歡迎的參展館。
因為是試運行期,很多館還沒有開放,也想欣賞到更多的參展館,只有先不去加入這些隊伍,用了一天的時間走馬觀花的欣賞到的是一百多個參展國美妙奇特的建筑,印象較深的是尼泊爾館,由加德滿都谷地0多個尼泊爾工匠家庭用超過2年半時間雕刻完成的精巧絕倫的雕刻工藝,美輪美奐的佛塔建筑讓人驚嘆,。還有挪威館,剛看見時想象是海底的什么動物呢,看資料才知道是15棵高低不一的挪威“松樹”構成的呀,外墻以中國的竹子為裝飾,體現城市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演繹“大自然的賦予”主題。
...
面對如此眾多別具一格的漂亮建筑,有種“不出國門,看遍世界,”的感受呢。
短短的一天世博會游覽,為人類的偉大深深震撼,更為上海世博會再現祖國的繁榮強盛而深感驕傲自豪。
呵呵,以上這些介紹愿對你游覽世博欣賞世博有幫助哦。
城市,讓生活更美麗,世博會,讓生活更精彩。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